導航:首頁 > 科技大全 > 創建ext4文件系統linux

創建ext4文件系統linux

發布時間:2023-02-12 12:33:05

linux 磁碟 操作

1、查看實例上的數據盤信息。

運行以下命令: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

依次運行以下命令,創建一個分區。

運行以下命令分區數據盤。

輸入 p 查看數據盤的分區情況。

本示例中,數據盤沒有分區。

輸入 n 創建一個新分區。

輸入 p 選擇分區類型為主分區。

說明  創建一個單分區數據盤可以只創建主分區。如果要創建四個以上分區,您應該至少選擇一次e(extended),創建至少一個擴展分區。

輸入分區編號,按 回車鍵 。

本示例中,僅創建一個分區,直接按 回車鍵 ,採用默認值 1 。

輸入第一個可用的扇區編號,按 回車鍵 。

本示例中,直接按回車鍵,採用 默認值2048 。

輸入最後一個扇區編號,按 回車鍵 。註:也可用   +size{K,M,G}  確定分區大小

本示例中,僅創建一個分區,直接按 回車鍵 ,採用 默認值 。

輸入 p 查看該數據盤的規劃分區情況。

輸入 w 開始分區,並在完成分區後退出。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

查看新分區信息。

運行以下命令: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如果出現 /dev/vdb1 的相關信息,表示新分區已創建完成。

步驟二:為分區創建文件系統

在新分區上創建一個文件系統。根據您的需求運行以下任一命令,創建文件系統。

創建一個 ext4 文件系統,運行以下命令。

創建一個xfs文件系統,運行以下命令。

本示例中,創建一個ext4文件系統。

步驟三:配置/etc/fstab文件並掛載分區

在/etc/fstab中寫入新分區信息,啟動開機自動掛載分區。

注意  由於釋放雲盤等操作可能會導致其他雲盤的設備名變動,建議您在/etc/fstab中使用全局唯一標識符UUID來引用新分區。

備份etc/fstab文件。

運行以下命令:

在/etc/fstab里寫入新分區信息。

root用戶可以運行以下命令直接修改/etc/fstab文件。

說明

Ubuntu 12.04系統不支持barrier,您需要運行

命令。

如果要把數據盤單獨掛載到某個文件夾,例如單獨用來存放網頁,則將命令中/mnt替換成所需的掛載點路徑。

普通用戶可以手動修改/etc/fstab文件。

運行以下命令查看新分區的UUID。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

運行以下命令編輯/etc/fstab文件。

輸入i進入編輯模式。

在/etc/fstab文件中寫入新分區信息,UUID值請修改為前面步驟中的查詢結果。

按Esc鍵,輸入:wq,按回車鍵保存並退出。

查看/etc/fstab中的新分區信息。

運行以下命令: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

掛載分區。

運行以下命令:

檢查掛載結果。

運行以下命令: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如果出現新建文件系統的信息,表示文件系統掛載成功。

Ⅱ CentOS下ext4、vfat文件系統創建、修改

(接上文: CentOS磁碟和分區簡介 )

1,磁碟分區之後並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在分區上創建文件系統並掛載;

2,查看系統能夠支持的文件系統類型: cat /etc/filesystems

3,掛載
設備或文件系統,掛載的目標位置,稱為掛載點(mount point)
掛載使用mount命令,設備、掛載點 兩者都需要指明
卸載使用umount命令,設備、掛載點 兩者只需要指明其一

Note:掛載完成後,掛載點下原有的文件就會被隱藏,無法訪問,直到卸載。因此,通常 使用空目錄作為掛載點

CentOS的文件系統創建工具 mkfs. fstype

其中,mkfs是Linux下各種文件系統創建工具( mkfs. fstype)的前端入口,這些工具都以 mkfs. 開頭,後面是該工具管理的文件系統類型(fstype)。

實際上,ext系列文件系統真正常用的工具是 mke2fs ,其語法及常用選項如下:

用法舉例: mke2fs -t ext4 -L 'test' -b 4096 -i 4096 -m 8 /dev/sdb1

因進程意外中止或系統崩潰等 原因導致定稿操作非正常終止時,可能會造成文件損壞;此時,應該檢測並修復文件系統,檢測和修復建議離線(卸載磁碟或分區)進行;

舉例: e2fsck -y /dev/sdb1

舉例: fsck -t ext4 -a /dev/sdb1 #自動修復/dev/sdb1

3.1 顯示ext系列文件系統的屬性信息: mpe2fs
mpe2fs [-options] device
-h:只顯示設備上的超級塊信息,否則還會顯示塊組信息

3.2 顯示或修改ext系列文件系統的Label信息: e2label
查看Label:e2label device
設定Label:e2label device LABEL
舉例:

3.3 查看(也能修改)ext系列文件系統數據信息: tune2fs

舉例: tune2fs -l /dev/sdb1

注意:塊大小創建後不可修改;

tune2fs命令及其常用選項:

如果我們希望一個存儲設備(比如優盤)不需要重新創建文件系統,就 能同時在Windows或Linux系統下使用 ,那麼這時在優盤上創建vfat類型的文件系統就能滿足需求。

fat和vfat
fat和vfat基本一致,區別在於vfat支持長文件名,而fat不支持。
此外,Linux將fat/vfat/fat32文件系統都統一用vfat表示,

vfat文件系統是CentOS原生支持的,但是fat文件系統的管理工具mkfs.vfat,mkfs.fat卻未必開始就安裝,比如我最小安裝的CentOS 7就沒有。

因此,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
1.1,安裝哪個包可以提供需要的管理工具?

通過yum可知,當前版本提供mkfs.vfat工具的是dosfstools-3.0.20-10.el7.x86_64這個包。

1.2,安裝dosfstools-3.0.20-10.el7.x86_64包
yum install dosfstools -y

mkfs.vfat 命令的用法
mkfs.vfat [-options] device

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選項是 -F FAT-size,在命令的man手冊中是這樣介紹的:
Specifies the type of file allocation tables used (12, 16 or 32 bit). If nothing is specified, mkfs.fat will automatically select between 12, 16 and 32 bit, whatever fits better for the filesystem size.

簡單渣翻:該選項用於指定文件分配表的類型(12,16或32 bit,即fat12,fat16或fat32)。如果沒有指定,mkfs.fat將根據文件系統的大小,在12、16或32 bit中自動選擇更合適的。

也就是說,如果這里指定-F選項如-F 32,創建的文件系統就是fat32,如果不指定, mkfs.vfat 工具將自動選擇文件類型,創建的不一定是fat32的文件系統。所以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指定該選項比較好。

Ⅲ 如何製作Ext4文件系統鏡像

編譯Android源碼最後是使用make_ext4生成 Ext4鏡像+簽名(更新:合理使用make_ext4參數是不會導致添加簽名的),如果需要純Ext4鏡像,那麼需要再去掉簽名,使用simg2img。這個兩個工具都是在編譯Android源碼時編譯出來的,如果沒有Android源碼編譯環境,當然也可以使用Ubuntu社區已經整理好的工具集android-tools-fsutils,該工具集文件列表如下:(來自android-tools-fsutils/filelist)
/usr/bin/ext2simg
/usr/bin/ext4fixup
/usr/bin/img2simg
/usr/bin/make_ext4fs
/usr/bin/mkuserimg
/usr/bin/simg2img
/usr/bin/simg2simg
/usr/bin/simg_mp
/usr/bin/test_ext4fixup

工具集安裝方法:

sudo apt-get install android-tools-fsutils

1

1

製作Ext4文件系統鏡像:

# 創建測試目錄
mkdir /tmp/ext4 && cd /tmp/ext4 &&
mkdir test test_mount &&
echo "Hello Ext4" > test/HelloExt4.txt &&

# 生成名為test.ext4的Ext4鏡像
make_ext4fs -l 512M test.ext4 test &&

# 掛載test.ext4到test_mount測試
mount -t ext4 -o loop test.ext4 test_mount &&
ls test_mount || echo "Error!"

一、在(yourAndroid code path)/out/ 目錄里查找這個工具
unyaffs: 用於解壓system.img
mkyaffs2image: 用於打包system.img

呵呵,find 命令肯定會吧?find out/ -name mkyaffs2image
找到了後,記住這個目錄. 我的是(codePATH)/out/host/linux-x86/bin/

1.在任意文件夾下面建立一個system文件夾,我的是在home/changjiang/下面建的,這個是用來存放你解壓system.img出來的文件,然後將找到的兩個工具 unyaffs、mkyaffs2image拷貝到/changjiang/home/system
2.將編譯出來的system.img或者下載的system.img復制到system文件夾中。

3.在終端中輸入如下命令操作(/home/changjiang/替換成自己電腦中的路徑,你的不是我的)
cd /home/changjiang/system
./unyaffs /home/changjiang/system/system.img(用unyaffs命令解壓system.img),解壓出來的有各種應用,庫等等,你可以修改或者替換

二、重新打包system.img,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我知道這樣做是可以的.
呵呵,linux沒有不可能的事情.朝鮮的 紅星操作系統就是例子.
具體辦法是
system/ 這個目錄,這個目錄就是用來生成system.img 的.
mkyaffs2image system/ system.img

在Ubuntu中第一次使用mkyaffs2image命令時,會提示
mkyaffs2image:找不到命令

還需要安裝mkyaffs2image
http://code.google.com/p/fatplus/downloads/detail?name=yaffs2-source.tar&can=2&q=
下載yaffs2-source.tar
解壓後,進入utils文件夾,然後make

將make之後生成的mkyaffs2image文件拷貝到/usr/bin目錄下
$ su
# cp mkyaffs2image /usr/bin/
# chmod 777 /usr/bin/mkyaffs2image

之後
$ mkyaffs2image
mkyaffs2image: image building tool for YAFFS2 built Jan 6 2012
usage: mkyaffs2image dir image_file [convert]
dir the directory tree to be converted
image_file the output file to hold the image
'convert' proce a big-endian image from a little-endian machine

表明安裝成功,同時也可以看到該命令的用法
mkyaffs2image dir image_file
例如:

mkyaffs2image am1808-fs am1808-fs.yaffs//創建jffs2文件

搞Android的同學經常會接觸到system.img。但是該文件經常以兩種格式出現:raw和sparse。
一種是raw ext4 image,即經常說的raw image,使用file觀察它: 其特點是完整的ext4分區鏡像(包含很多全零的無效填充區),可以直接使用mount進行掛載,因此比較大(一般1G左右)。
[java] view plain
$ file system.img
system.img: Linux rev 1.0 ext4 filesystem data, UUID=57f8f4bc-abf4-655f-bf67-946fc0f9f25b (extents) (large files)
信息非常明確了。

Ⅳ 如何 在 linux 上安裝 ext4

ext4是Linux最新的文件系統,就像Windows的NTFS、FAT32這些一樣,可以理解為一種分區格式
如果你想讓Linux使用ext4文件系統,有這樣幾種方法:

1.在安裝系統時,安裝的過程中有這個選項,你只要指定使用ext4文件系統即可;

2.如果是已經安裝好了,但使用的不是ext4,可以先將相應分區的數據備份,之後格式化成ext4,然後再將數據還原

3.如果是安裝好了的,你也可以找找相應的轉換工具

Ⅳ Linux的磁碟管理

Linux的磁碟管理是Linux管理員非常重要的必須技能,現在的Ubuntu,紅帽。都已經可以使用LVM進行分區管理,也就是自動分配增長分區功能。看起來好像,不需要使用磁碟管理,磁碟可以自動管理。但是,我們的磁碟壞了,需要更新或者系統需要擴容,增加新的硬碟,這時候就必須要使用fdisk命令進行管理。本文就是針對fdisk進行管理的說明。
在Linux中要對磁碟進行分區,需要四步來進行(非常重要,不可缺少任何步驟):
1.對磁碟進行分區
2.內核重新讀取新的分區表:執行命令
partprobe /dev/sd (sd 新建的磁碟分區,*是新建分時候對應的磁碟,如:sdc1,sdb2等)
本文使用sdb1來演示
3.創建文件系統,Linux支持很多文件系統,主要有ext4和xfs
mkfs.ext4 /dev/sdb1
4.掛載,將文件系統連接到目錄結構中。

下面我執行上面的每一步驟:我假設新增磁碟

ls /dev/sd* ##查看新增磁碟

在下方輸入n;

最後輸入w進行保存(必須,否則會丟失,分區不成功。)
這樣,我們的第一步完成。
現在,進行第二步

創建文件系統,首先格式化硬碟分區。
mkfs.ext4 /dev/sdb1 ##在這里注意,一定不能格式化sdb,要格式化的是sdb1.要是格式化sdb,那麼sdb1就沒有了,所以一定要注意。

1.手動掛載:重啟後會失效,
mount 硬體所在目錄 掛載點 (目錄)。比如:
mkdir /mnt/user ###在/mnt目錄下創建user文件
mount /dev/sdb1 /mnt/user ###將sdb1分區掛載到mnt文件下的user文件下。user文件下的內容全部存儲到sdb1分區中。
2.永久掛載:就是將設備加到 /etc/fstab 文件中
vim /etc/fatab ###設置fstab配置文件

Ⅵ Linux LVM分區的創建、分配

許多Linux使用者安裝操作系統時都會遇到這樣的困境:如何精確評估和分配各個硬碟分區的容量,如果當初評估不準確,一旦系統分區不夠用時可能不得不備份、刪除相關數據,甚至被迫重新規劃分區並重裝操作系統,以滿足應用系統的需要。

LVM是Linux環境中對磁碟分區進行管理的一種機制,是建立在硬碟和分區之上、文件系統之下的一個邏輯層,可提高磁碟分區管理的靈活性。RHEL5默認安裝的分區格式就是LVM邏輯卷的格式,需要注意的是/boot分區不能基於LVM創建,必須獨立出來。

LVM的配置過程也很簡單,並不是很難,為此,我畫了一張圖文並茂的解析圖,解析了LVM創建的整個過程。更詳細的理論知識還請參看一些教程或者去Google哦!

實驗環境:

首先從空的硬碟sdb上創建兩個分區sdb1 1G,sdb2 2G. 為接下來做LVM做准備.

為了後期便於維護管理,記得給分區加上標示,這樣即使你不在的情況下,別人看到標示了就不會輕易動這塊區域了. LVM的標識是8e,設置完成後記得按w保存

一、創建邏輯卷

將新創建的兩個分區/dev/sdb1 /dev/sdb2轉化成物理卷,主要是添加LVM屬性信息並劃分PE存儲單元.

創建卷組 vgdata ,並將剛才創建好的兩個物理卷加入該卷組.可以看出默認PE大小為4MB,PE是卷組的最小存儲單元.可以通過 –s參數修改大小。

從物理卷vgdata上面分割500M給新的邏輯卷lvdata1.

使用mkfs.ext4命令在邏輯卷lvdata1上創建ext4文件系統.

將創建好的文件系統/data1掛載到/data1上.(創建好之後,會在/dev/mapper/生成一個軟連接名字為」卷組-邏輯卷」)

便於以後伺服器重啟自動掛載,需要將創建好的文件系統掛載信息添加到/etc/fstab裡面.UUID可以通過 blkid命令查詢.

為了查看/etc/fstab是否設置正確,可以先卸載邏輯卷data1,然後使用mount –a 使內核重新讀取/etc/fstab,看是否能夠自動掛載.

二、邏輯卷 lvdata1 不夠用了,如何擴展。

給邏輯卷增加空間並不會影響以前空間的使用,所以無需卸載文件系統,直接通過命令lvextend –L +500M /dev/vgdata/lvdata1或者lvextend –l 2.5G /dev/vgdata/lvdata1 給lvdata1增加500M空間(lvdata1目前是2G空間)設置完成之後,記得使用resize2fs命令來同步文件系統。

三、當卷組不夠用的情況下,如何擴大卷組

重新從第二塊硬碟上創建一個分區sdb3,具體操作步驟省略。並將創建好的分區加入到已經存在的卷組vgdata中。通過pvs命令查看是否成功。

四、當硬碟空間不夠用的情況下,如果減少邏輯卷的空間釋放給其他邏輯卷使用。

減少邏輯卷空間,步驟如下

1、 先卸載邏輯卷data1

2、 然後通過e2fsck命令檢測邏輯卷上空餘的空間。

3、 使用resize2fs將文件系統減少到700M。

4、 再使用lvrece命令將邏輯卷減少到700M。

注意:文件系統大小和邏輯卷大小一定要保持一致才行。如果邏輯卷大於文件系統,由於部分區域未格式化成文件系統會造成空間的浪費。如果邏輯卷小於文件系統,哪數據就出問題了。

完成之後,就可以通過mount命令掛載重新使用了。

五、如果某一塊磁碟或者分區故障了如何將數據快速轉移到相同的卷組其他的空間去。

1、通過pvmove命令轉移空間數據

2、通過vgrece命令將即將壞的磁碟或者分區從卷組vgdata裡面移除除去。

3、通過pvremove命令將即將壞的磁碟或者分區從系統中刪除掉。

4、手工拆除硬碟或者通過一些工具修復分區。

六、刪除整個邏輯卷

1、先通過umount命令卸載掉邏輯卷lvdata1

2、修改/etc/fstab裡面邏輯卷的掛載信息,否則系統有可能啟動不起來。

3、通過lvremove 刪除邏輯卷lvdata1

4、通過vgremove 刪除卷組vgdata

5、通過pvremove 將物理卷轉化成普通分區。

刪除完了,別忘了修改分區的id標識。修改成普通Linux分區即可。

總結:LVM邏輯卷是Linux裡面一個很棒的空間使用機制,因為分區在沒有格式化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加大或者放小的。通過LVM可以將你的磁碟空間做到靈活自如。

~~~~~~~~~~~~~~~~~~~~~~~~~~~~~~~~~~~~~~~~~~~

用以致學,學以致用

Ⅶ 磁碟格式化mkfs、mke2fs

在完成磁碟分區的操作後,接著就需要對新建的分區進行格式化,創建相應的文件系統。在linux系統中我們通常藉助mkfs和mke2fs這兩個命令來進行以上操作。

mkfs命令通常用於在設備硬體分區上創建linux文件系統。mkfs命令支持建立多種Linux文件系統,如ext系列,xfs等等。實際上mkfs是支持多種文件系統構建命令 mkfs. TYPE 的前部分,mkfs命令通常執行的時候也是調用 mkfs. TYPE 來執行,如mkfs.ext2,mkfs.vfs,mkfs.vfat等等。

創建vfat系統:

創建ext4文件系統並指定卷標為testdisk:

mke2fs命令是專門用於管理ext系列文件系統的一個專門的工具。其還有像mkfs.ext2,mkfs.ext3,mkfs.ext4等衍生的命令,它們的用法mke2fs類似,在系統man下它們的幫助手冊會直接跳轉mke2fs命令的幫助手冊。

創建ext4文件系統並設置卷標為testdisk:

Ⅷ linux/sys下無法新建

linux/sys下無法新建 方法如下1、打開c盤,在用戶\administrator下查看,發現有多個桌面,Desktop也是。然後右鍵,屬性查看。有個『桌面』屬性下有 位置 標簽卡。

2、然後點擊移動,指定一個目錄,desktop,在IE下載某個文件到桌面時候,發現沒下載到『桌面』這個文件夾,而是下載到了'Desktop'這個文件夾,說明真實的管理員桌面是Desktop這個文件夾,而不是'桌面'這個文件夾。

3、接下來,提示框,點擊是即可將現在的位置轉移到desktop這個真實的管理員桌面即可

Ⅸ 要對分區創建ext4文件系統,可以使用哪些命令

MBR(Master Boot Record)是傳統的分區機制,應用於絕大多數使用BIOS的PC設備。

1.MBR支持32bit和64bit系統

2.MBR支持分區數量有限

3.MBR只支持不超過2T的硬碟,超過2T的硬碟只能使用2T空間(使用其他方法)

1.主分區:最多隻能創建4個主分區(可使用)

2.擴展分區:一個擴展分區會佔用一個主分區位置(不可使用,可化為邏輯分區)

3.邏輯分區:Linux最多支持63個IDE分區和15個SCSI分區(可使用)

FDISK分區工具:fdisk是來自IBM的老牌分區工具,支持絕大多數操作系統,幾乎所有的Linux的發行版本都裝有fdisk,是基於MBR的分區工具。

磁碟分區:

1.進入root。

2.輸入fdisk -l

圖中中未被分區的Disk /dev/sdb: 8589 MB, 8589934592 bytes

為要操作的新掛載的硬碟。

3.對sdb進行分區操作,輸入:fdisk /dev/sdb 顯示下圖輸入m查看幫助如下第二張圖。

創建主分區:

n創建一個新的分區

p查看當前分區

w保存修改並退出

輸入p回車(此次為創建一個主分區)

輸入分區號,輸入1回車

再回車

設置這分區的大小(例如輸入+5G;單位為K,M,G)回車,回到下圖

輸入p回車顯示已經只見一個主分區。

創建擴展分區:

輸入n回車

輸入e回車

輸入分區號,輸入2回車(1分區號已被前面使用)

再回車

輸入要分配的擴展分區大小(如要使用剩餘所有空間,則無需輸入,直接回車)

輸入p顯示分區

把擴展分區化為邏輯分區:

---------------------------------------------------------------------------

保存設置:

輸入w回車,顯示如下分區結束。

創建文件系統:

操作系統通過文件系統管理文件及數據,磁碟或分區需要創建文件系統之後才能夠為 操作系統使用,創建文件系統的過程又稱之為格式化。

輸入:mke2fs -t ext4 /dev/sdb1(用命令mke2fs為sdb1主分區創建文件系統)

輸入:mke2fs -t ext4 /dev/sdb5(為sdb5邏輯分區創建文件系統)

-------------------------------------------------------------------------

掛載文件系統:

輸入:mount /dev/sdb1 /mnt(把sdb1主分區掛載到mnt上)

輸入:mount /dev/sdb5 /mnt(把sdb5邏輯分區掛載到mnt上)

結束(做的有點亂還望海涵)

閱讀全文

與創建ext4文件系統linux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加工中心編程如何算重量 瀏覽:758
什麼是機靈數據 瀏覽:724
ecshop配置文件 瀏覽:116
excel兩個表格怎麼對比相同數據 瀏覽:383
ps4港服文件怎麼弄 瀏覽:560
蘋果6splusnote5s6 瀏覽:426
定向流量30G都包括哪些APP 瀏覽:352
apple和瑤瑤綜藝 瀏覽:351
打開word所在文件夾自動彈出 瀏覽:390
c怎麼編程改名字 瀏覽:146
哪些電視劇app不帶logo的 瀏覽:406
開機後桌面變黑色桌面文件丟失 瀏覽:136
網路電視怎麼用遙控器 瀏覽:953
我的世界json打開失敗 瀏覽:867
易語言56教程視頻 瀏覽:610
linux開機啟動文件 瀏覽:773
給寶寶唱兒歌用什麼app 瀏覽:354
投標文件為什麼要使用cad軟體 瀏覽:522
一季度保險業務數據如何看 瀏覽:398
為什麼行車記錄儀文件大小為0 瀏覽:79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