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D顯示技術科普
先說3D,其實3D就是指的三維,簡單說:x、y、z,後面的裸眼3D,全景,VR,AR,MR都離不開這個3D基礎。那麼通過3D建模手段形成的三維模型然後經過渲染後(3D內容資源)或加交互(交互3D內容)後,就形成3D內容。
從1950年出現分色眼鏡即彩色濾光方式實現3D技術再到1980年出現快門式眼鏡與偏光式眼鏡輔助3D顯示,再到2010年左右出現的虛擬與現實以AR/VR眼鏡為代表+自由立體技術即裸眼3D顯示技術為代表的發展歷程,未來以真正的三維(裸眼)為主導的顯示技術將會成為未來的方向與趨勢。
效果圖:
自由立體三維就是我們說的裸眼3D可分為光屏障式(Barrier)、柱狀透鏡(Lenticular Lens)技術和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
真正的三維顯示最適合自然環境下的3D顯示,觀看的距離與位置不受限制,跟真實的環境一樣,解析度與真實無異。這是未來10-20年的方向,也是人類最想完成的。
國內外研究方向:多方向背光集成、基於光泳光學捕捉的3D立體顯示、基於多模式聲學捕獲的3D顯示、基於神經網路的計算全息圖實時生成方法(MIT)、多維空間光學調控3D光場顯示(北郵)、分層角譜全息顯示(清華)
真正的三維顯示目前問題:3D視角小、3D融合假、3D生成慢、3D信息少等問題。
帶特殊功能就可以加紅外感應點,產生更好的效果。如下圖:
早期的CardBoard,到2016年HTC推出的基於PC端的Light house技術的HTC Vive,然後從outside-in定位技術再到outside-out的Pico。
一般稱為MR眼鏡、XR眼鏡,也有叫增強現實眼鏡,根據技術不同:HoloLens、Magic Leap、耐德佳顯示技術公司的AR眼鏡、亮風台AR眼鏡、Rokid公司的AR眼鏡、愛普生智能AR眼鏡。AR眼鏡現階段有兩個制約發展的點:1、視場角大小(FOV)2、體積
國內 缺點:顯示出來的畫面質量不高,視角有局限,
目前市場上有的:衍射光波導與陣列光波導,未來的發展是衍射光波導。
這個是比較適合普通人員眼鏡使用的,如果是工業安防領域,可能需要更大的視角
小米發布的AR眼鏡明確表示了:MicroLED光波導顯像技術。通俗點說:將畫面通過光線轉折,再反射到人眼中。
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容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基於顯示技術提供沉浸式、互動式的體驗,生成具有對應現實世界關系的鏡像。
B. 3D電影顯示器是什麼原理
目前在電影院里主要是播放採用兩種不同原理的3D影片,一種以IMAX大屏幕立體電影為代表的,這種技術是效果最好的,即所謂的偏振光技術,在播放是,用兩部帶偏振鏡的放映機同步放映兩路視差影像,即左右眼分別應該看到的影像.因此如不帶電3D偏振光眼鏡的話,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重影影像,而觀眾配帶的3D眼鏡就是兩個偏振光鏡片,通過它們,就能讓 們的左右眼分別看到屏幕上放映的左右眼視差圖像,產生立體效果.IMAX影院的屏幕有高達七十多米高的,圖象非常清晰,3D效果強烈,音響也很棒,是目前立體影院中最好的.另外一種稱為紅藍補色立體電影,中國以前放的都是這種電影,觀看影片時,影院會給觀眾發一個幾塊錢就能買到的左紅右藍的濾色眼鏡,帶上後,左眼就能看到屏幕上的紅影圖象,右眼看到藍影圖像,從而產生立體影像,這種立體電影比IMAX要差很多,立體感要差一些,但它的成本較低,也可以在普通的電影銀幕上放映,可以讓更多的人體會到立體電影帶來的視覺魔術,同時由於這種電影對屏幕沒有限制,所以 們只要買一副幾塊錢的紅藍立體眼鏡,就能在
電腦上觀看立體電影,真的很不錯哦.還有一種常用的技術也就是諸如豪傑立體眼鏡的原理,這種立體眼鏡採用時分方式,交替關閉左右液晶鏡片,而與之想配套的播放軟體分別在屏幕上同步交替播放左右眼視差影像,因此 們的左右眼就能分別看到左右的視差影像.只要這個交替的速度足夠快,就能讓 們看到立體影像,並且不會有閃爍感.因此對電腦顯示器的要求較高,需要CRT顯示器,並且刷新頻率至少達到100MHZ以上,不過由於其便於與電腦一起配合使用
C. 驚艷全網的裸眼3D巨屏,真的只是一場視覺騙局嗎
2020年,韓國高20米、寬80米的“大水缸”在網上備受歡迎。 在缸里不停地翻滾的巨浪,給人一種隨時都有可能湧出來的奇怪感覺。
總結一下,現在火爆的“裸眼3D”大屏幕,實際上是裝備升級的變形藝術。 原本由素描的影子和線條構成透視,現在交給電腦模擬偽亂的真實空間感。 原本是畫布的巨蛋,一下子變成了輕薄明亮的LED大屏幕。 但同時這種變形藝術的缺點也得以繼承,當觀眾遠離理想的最佳欣賞角度時,整個畫面的立體感就會一下子打折扣。 重慶觀音橋上的輕軌:如果改變角度,畫面會很快變得難以理解。
所以,我們在網上看到的裸眼3D屏幕大多是從同一個角度拍攝的。 因為只有某個角度是最好的觀賞點,所以換個位置是不行的。 發現裸眼3D大屏幕只是視頻素材高級屏幕特定觀察位置的視覺欺騙。
世界上還有裸眼3D產品嗎? 有一個十年前,任天堂發表了最新的攜帶型游戲機3DS。 該主機的其中一個游戲畫面搭載了裸眼3D效果。 該裸眼3D效果採用了利用屏幕後方的液晶膜和前方的偏光膜製作一系列明暗間的條紋形成屏障,產生視覺深度差,形成3D視覺效果的光屏障技術。原理類似於以前冒險小說所附的暴露膠片,錯開後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 但是,任天堂的這個配置賺了眼球,但是在玩家拿到後,發現功能依然雞肋。 在使用了光屏障技術的屏幕中,玩家的眼睛必須總是垂直的,稍有變動就會在整個畫面上產生嚴重的重影。
D. 3D顯示技術是什麼
導語:隨著數碼科技的發展,數碼已經融入了我們之中。3D顯示技術可以分為眼鏡式和裸眼式兩大類。裸眼3D目前主要用於公用商務場合,將來還會應用到手機等攜帶型設備上。而在家用消費領域,無論是顯示器、投影機或者電視,現在都是需要配合3D眼鏡使用。目前主流的眼鏡式3D技術有哪些?在眼鏡式3D技術中,又可以細分出三種主要的類型:色差式、偏光式和主動快門式,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色分法、光分法和時分法。
色差式3D技術,英文為Anaglyphic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動式紅-藍(或者紅-綠、紅-青)濾色3D眼鏡。這種技術歷史最為悠久,成像原理簡單,實現成本相當低廉,眼鏡成本僅為幾塊錢,但是3D畫面效果也是最差的。色差式3D先由旋轉的濾光輪分出光譜信息,使用不同顏色的濾光片進行畫面濾光,使得一個圖片能產生出兩幅圖像,人的每隻眼睛都看見不同的圖像。這樣的`方法容易使畫面邊緣產生偏色。
偏光式3D技術也叫偏振式3D技術,英文為Polarization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動式偏光眼鏡。偏光式3D技術的圖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鏡成本也不算太高,目前比較多電影院採用的也是該類技術,不過對顯示設備的亮度要求較高。
目前在偏光式3D系統中,市場中較為主流的有RealD 3D、MasterImage 3D、杜比3D三種,RealD 3D技術市佔率最高,且不受面板類型的影響,可以使任何支持3D功能的電視還原出3D影像。不過這種技術會使畫面解析度減半,很難實現真正的全高清3D影像,而且畫面亮度也會被大大降低。在液晶電視上,應用偏光式3D技術要求電視具備240Hz以上刷新率。
主動快門式3D技術,英文為Active Shutter 3D,配合主動式快門3D眼鏡使用。這種3D技術在電視和投影機上面應用得最為廣泛,資源相對較多,而且圖像效果出色,受到很多廠商推崇和採用,不過其匹配的3D眼鏡價格較高。
主動快門式3D主要是通過提高畫面的刷新率來實現3D效果的,通過把圖像按幀一分為二,形成對應左眼和右眼的兩組畫面,連續交錯顯示出來,同時紅外信號發射器將同步控制快門式3D眼鏡的左右鏡片開關,使左、右雙眼能夠在正確的時刻看到相應畫面。這項技術能夠保持畫面的原始解析度,很輕松地讓用戶享受到真正的全高清3D效果,而且不會造成畫面亮度降低。
一般情況下,3D液晶電視屏幕刷新頻率必須達到120Hz以上,也就是讓左、右眼均接收到頻率在60Hz以上的圖像,才能保證用戶看到連續而不閃爍的3D圖像效果。目前,包括三星、松下、創維等品牌推出的3D電視,都是採用主動快門式3D技術。
E. 3D LED 屏技術要求是什麼
在硬體方面,傳統的平面LED顯示屏難以呈現3D效果,因為渲染圖像無法通過光學結構進入人的左右眼產生視差。因此,3D LED顯示屏需要可90°直角或圓弧安裝的柔性LED顯示屏。此外,裸眼3D顯示技術更注重圖像的細節。為了達到更好的顯示效果,顯示硬體需要達到更好的對比度和HDR高動態范圍,因此用於3D顯示技術的戶外LED屏應該具有高亮度和高刷新率。
軟體方面,3D戶外廣告LED顯示屏應支持高清、高色深視頻編碼,並能適應多種視頻導入播放軟體。
有3D LED需求的可以咨詢廣州市旗魚科技,希望可以幫到你
F. 3D LED顯示原理是什麼
一共有四種顯示原理,分別是分光方法、分色方法、分時方法、光柵方法;
裸眼3D特效LED電子大屏幕技術的分光方法是利用光具有的方向性通過左右眼佩戴偏光濾鏡,或偏光片過濾掉某個角度偏振光以外的所有光,讓部分圖像光線只進入左眼,部分圖像光線只進入右眼。通過LED電子大屏幕上兩種方向的偏振光分別輸出兩套畫面,從而實現3D效果顯示。
觀看者需要佩戴偏光眼鏡進行觀看,眼鏡的左右鏡片可以分別讓方向上相互垂直偏振光通過,這樣就可以讓左右眼觀看到立體的效果,形成3D特效。但這種分光技術運用於LED電子大屏幕上要解決偏振光的問題,只有通過左右眼觀看經過偏光後的兩幅不同圖像,通過左右兩片鏡片分別讓各自的偏振光線通過,才能使不同兩幅圖像分別進入左右眼,然後通過人腦內視覺系統合成具有立體效果的圖像。
這種分光技術應用於LED電子大屏幕上會有一定的弊端,因為LED電子大屏幕是由LED二極體自發光技術,因此,很難實現兩種方向的偏光分別輸出兩套畫面。再加上LED電子大屏幕顯示的圖像是疊加在一起的,很難把圖像分開,因此,偏光技術一般不運用在LED電子大屏幕上。其他的原理可以搜索廣州市旗魚科技官網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