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科技大全 > 光纖通信系統採用什麼技術

光纖通信系統採用什麼技術

發布時間:2023-01-14 06:03:05

A. 什麼是光纖通信技術

光纖通信實質是光導纖維通信簡稱,實際應用中的光纖通信系統使用的不是單根的光纖,而是許多光纖聚集在一起的組成的光纜。

B. 光通信的技術

基於上述全光網路構架有很多核心技術,它們將引領光通信的未來發展。下面著重介紹ASON、FTTH、DWM、RPR這四項最重要的技術。 無論從國內研發進展、試商用情況,還是從國外的發展經驗來看,國內運營商在傳送網中大規模引入ASON技術將是必然的趨勢。ASON(,智能光網路)是一種光傳送網技術。產品和市場狀況表明,ASON技術已經達到可商用的成熟程度,隨著3G、NGN的大規模部署,業務需求將進一步帶動傳送網技術的發展,預計2007年ASON將得到更加廣泛的商用。
2006年各大主要設備提供商華為、中興、烽火、Lucent等已經推出了其可商用的ASON產品。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鐵通陸續開展了ASON的應用測試和小規模商用。
ASON在國外成功商用的經驗表明,ASON將在骨幹傳送網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AT&T的140個節點覆蓋美國的骨幹傳送網;BT組建21CN網,已建40個ASON節點;Vodafone的131個節點覆蓋英國的ASON骨幹傳送網,等等。
然而,ASON在路由、自動發現、ENNI介面等幾方面的標准化工作還不完善,這成為制約ASON技術發展和商用的重要因素。未來中國將參與更多的ASON標准化工作,同時,ASON的標准化,尤其是其中ENNI的標准化,將取得突破性進展。 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戶)是下一代寬頻接入的最終目標。實現FTTH的技術中,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將成為未來中國的主流技術,而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最具發展潛力。
EPON採用Ethernet封裝方式,所以非常適於承載IP業務,符合IP網路迅猛發展的趨勢。國家已經將EPON作為「863」計劃重大項目,並在商業化運作中取得了主動權。
GPON比EPON更注重對多業務的支持能力,因此更適合未來融合網路和融合業務的發展。但是它還不夠成熟並且價格偏高,還無法在中國大規模推廣。
中國的FTTH還處於市場啟動階段,離大規模的商業部署還有一段距離。在未來的產業化發展中,運營商對本地網「最後一公里」的壟斷是制約FTTH發展的重要因素,採取「用戶駐地網運營商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實施」的形式,更有利於FTTH產業的健康發展。從日本、美國、歐洲和韓國等國家的FTTH發展經驗來看,FTTH的核心推動力在於網路所提供的豐富內容,而政府對應用和內容的監控和管理政策也會制約FTTH的發展。 WDM突破了傳統SDH網路容量的極限,將成為未來光網路的核心傳輸技術。
按照通道間隔的不同,WDM(,波分復用)可以分為DWDM(密集波分復用)和CWDM(稀疏波分復用)這兩種技術。DWDM是當今光纖傳輸領域的首選技術,但CWDM也有其用武之地。
2006年,烽火、華為等設備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DWDM系統,國內運營商也開展了相關的測試和小規模商用。未來DWDM將在對傳輸速率要求苛刻的網路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利用DWDM來建設骨幹網等。
相對於DWDM,CWDM具有成本低、功耗低、尺寸小、對光纖要求低等優點。未來幾年,電信運營商將會嚴格控制網路建設成本,這時CWDM技術就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它適合快速、低成本多業務網路建設,如應用於城域和本地接入網、中小城市的城域核心網等。 彈性分組環(ResilientPacketRing,RPR)將成為未來重要的光城域網技術。許多國內外傳輸設備廠商都開發了內嵌RPR功能的MSTP設備,RPR技術得到了大量晶元製造商、設備製造商和運營商的支持和參與。
在標准化方面,IEEE802.17的RPR標准已經被整個 業界認可,而國內的相關標准化工作還在進行中。未來RPR將主要應用於城域網骨乾和接入方面,同時也可以在分散的政務網、企業網和校園網中應用,還可應用於IDC和ISP之中。

C. 在光纖通信系統中,為什麼要採用波分復用技術

主要是為了節省光纖,不需要再鋪設光纜,而且擴容升級快,通常一天就能完成兩個點的安裝。在原有兩芯光纖的基礎上,用一套40通道的波分就可以跑40路業務,每路10G就400G。具體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解決方案。

D. 光纖通信技術的技術簡介

名稱
光纖通信技術
關鍵詞
光波 光纖 通信技術
光纖結構
光纖由纖芯,包層和塗層組成,內芯一般為幾十微米或幾微米,中間層稱為包層,通過纖芯和包層的折射率不同,從而實現光信號在纖芯內的全反射也就是光信號的傳輸,塗層的作用就是增加光纖的韌性保護光纖。
光纖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載波,以光纖作為傳輸媒質將信息從一處傳至另一處的通信方式。

E. 光纖通信技術的原理是什麼

光纖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載波,以光纖作為傳輸媒質將信息從一處傳至另一處的通信方式。1977年美國在芝加哥相距7000米的兩電話局之間,首次用多模光纖成功地進行了光纖通信試驗。85微米波段的多模光纖為第一代光纖通信系統。1981年又實現了兩電話局間使用1.3微米多模光纖的通信系統,為第二代光纖通信系統。1984年實現了1.3微米單模光纖的通信系統,即第三代光纖通信系統。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又實現了1.55微米單模光纖通信系統,即第四代光纖通信系統。用光波分復用提高速率,用光波放大增長傳輸距離的系統,為第五代光纖通信系統。新系統中,光纖通信系統,已達現場實驗水平,將得到應用。光弧子通信系統可以獲得極高的速率,20世紀末或21世紀初可能達到實用化。在該系統中加上光纖放大器有可能實現極高速率和極長距離的光纖通信。

光纖通信的發展極其迅速,至1991年底,全球已鋪設光纜563萬千米,到1995年已超過1100萬千米。光纖通信在單位時間內能傳輸的信息量大。一對單模光纖可同時開通35000個電話,而且它還在飛速發展。光纖通信的建設費用正隨著使用數量的增大而降低,同時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使用金屬少,抗電磁干擾、抗輻射性強,保密性好等優點。

F. 光纖通信是通過什麼實現的

光纖通信系統主要由光發射端機、光纖、光中繼器、光接收端機、監控及電源系統組成,通過這些設備,就實現了光纖通信.

G. 最早的商用光纖通信系統 1977年的光纖通訊系統採用多模光纖傳導

最早的商用光纖通信系統是什麼樣子?光纖通信系統是以光為載波,利用純度極高的玻璃拉製成極細的光導纖維作為傳輸媒介,通過光電變換,用光來傳輸信息的通信系統。隨著國際互聯網業務和通信業的飛速發展,信息化給世界生產力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推動。光纖通信作為信息化的主要技術支柱之一,將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戰略性產業。下面就跟放肆吧一起具體看看最早的商用光纖通信系統等相關內容。

最早的商用光纖通信系統

光纖是利用光在純度較高的玻璃或塑料拉制而成的細小光導纖維中,發生全反射現象,實現光電的變換,從而達到用光傳遞信息的一種工具。它不僅可以用來傳輸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還使視頻信號的傳輸成為了可能。它的出現改變了傳統信息傳輸工具中以銅等物質為主要傳導媒介的模式,有力地推動了通訊事業的發展。

1977年,世界上第一個商用的光纖通訊系統,在美國芝加哥兩個相距7千米的電話局之間開通。這個光纖通訊系統採用多模光纖傳導方式。系統中,兩根直徑僅為0.1毫米左右的玻璃絲,就能開通8000路電話。這個商用光纖通訊系統的投入使用,使得人類通訊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光纖通信

光纖即為光導纖維的簡稱。光纖通信是以光波作為信息載體,以光纖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通信方式。從原理上看,構成光纖通信的基本物質要素是光纖、光源和光檢測器。光纖除了按製造工藝、材料組成以及光學特性進行分類外,在應用中,光纖常按用途進行分類,可分為通信用光纖和感測用光纖。傳輸介質光纖又分為通用與專用兩種,而功能器件光纖則指用於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頻、倍頻、調制以及光振盪等功能的光纖,並常以某種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現。

光纖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載波,以光纖作為傳輸媒質將信息從一處傳至另一處的通信方式,被稱之為「有線」光通信。當今,光纖以其傳輸頻帶寬、抗干擾性高和信號衰減小,而遠優於電纜、微波通信的傳輸,已成為世界通信中主要傳輸方式。

通信系統

光纖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是信息化的兩大核心支柱,計算機負責把信息數字化,輸入網路中去;光纖則是擔負著信息傳輸的重任。當代社會和經濟發展中,信息容量日益劇增,為提高信息的傳輸速度和容量,光纖通信被廣泛的應用於信息化的發展,成為繼微電子技術之後信息領域中的重要技術。

基本光纖通信系統

最基本的光纖通信系統由數據源、光發送端、光學信道和光接收機組成。其中數據源包括所有的信號源,它們是話音、圖象、數據等業務經過信源編碼所得到的信號;光發送機和調制器則負責將信號轉變成適合於在光纖上傳輸的光信號,先後用過的光波窗口有0.85、1.31和1.55。光學信道包括最基本的光纖,還有中繼放大器EDFA等;而光學接收機則接收光信號,並從中提取信息,然後轉變成電信號,最後得到對應的話音、圖象、數據等信息。

數字光纖通信系統

光纖傳輸系統是數字通信的理想通道。與模擬通信相比較,數字通信有很多的優點,靈敏度高、傳輸質量好。因此,大容量長距離的光纖通信系統大多採用數字傳輸方式。

在光纖通信系統中,光纖中傳輸的是二進制光脈沖"0"碼和"1"碼,它由二進制數字信號對光源進行通斷調制而產生。而數字信號是對連續變化的模擬信號進行抽樣、量化和編碼產生的,稱為PCM(pulsecodemolation),即脈沖編碼調制。這種電的數字信號稱為數字基帶信號,由PCM電端機產生。

H. 光纖通信系統的概述

光纖即為光導纖維的簡稱。光纖通信是以光波作為信息載體,以光纖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通信方式。從原理上看,構成光纖通信的基本物質要素是光纖、光源和光檢測器。光纖除了按製造工藝、材料組成以及光學特性進行分類外,在應用中,光纖常按用途進行分類,可分為通信用光纖和感測用光纖。傳輸介質光纖又分為通用與專用兩種,而功能器件光纖則指用於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頻、倍頻、調制以及光振盪等功能的光纖,並常以某種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現。
光纖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載波,以光纖作為傳輸媒質將信息從一處傳至另一處的通信方式,被稱之為「有線」光通信。當今,光纖以其傳輸頻帶寬、抗干擾性高和信號衰減小,而遠優於電纜、微波通信的傳輸,已成為世界通信中主要傳輸方式。
1966年英籍華人高錕(Charles Kao)發表論文提出用石英製作玻璃絲(光纖),其損耗可達20dB/km,可實現大容量的光纖通信。當時,世界上只有少數人相信,如英國的標准電信實驗室(STL)、美國的Corning玻璃公司,Bell實驗室等領導。2009年高錕因發明光纖獲得諾貝爾獎。1970年,Corning公司研製出損失低達20dB/km,長約30 m的石英光纖,據說花費了3000千萬美元。1976年Bell實驗室在華盛頓亞特蘭大建立了一條實驗線路,傳輸速率僅45Mb/s,只能傳輸數百路電話,而用中同軸電纜可傳輸1800路電話。因為當時尚無通信用的激光器,而是用發光二極體(LED)做光纖通信的光源,所以速率很低。1984年左右,通信用的半導體激光器研製成功,光纖通信的速率達到144Mb/s,可傳輸1920路電話。1992年一根光纖傳輸速率達到2.5Gb/s,相當3萬余路電話。1996年,各種波長的激光器研製成功,可實現多波長多通道的光纖通信,即所謂「波分復用」(WDM)技術,也就是在1根光纖內,傳輸多個不同波長的光信號。於是光纖通信的傳輸容量倍增。在2000年,利用WDM技術,一根光纖光纖傳輸速率達到640Gb/s。有人對高錕1976年發明了光纖,而2010年才獲得諾貝爾獎有很大的疑問。事實上,從以上光纖發展史可以看出,盡管光纖的容量很大,沒有高速度的激光器和微電子仍不能發揮光纖超大容量的作用。電子器件的速率才達到吉比特/秒量級,各種波長的高速激光器的出現使光纖傳輸達到太比特/秒量級(1Tb/s=1000 Gb/s),人們才認識到「光纖的發明引發了通信技術的一場革命!」 常規的光纖通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光纖、光源和光檢測器。光纖包括單模和多模光纖,光源包括半導體激光器和發光二極體。中、長距離系統採用單模光纖和半導體激光器,新開發的高速系統用分布反饋(DFB)激光器,短距離系統可以採用多模光纖和發光二極體。
常規的光纖通信系統系指發送端對光源進行強度調制,接收端用光電檢測器對收到的光信號進行直接檢測(IM/DD)的系統,又稱強度調制直接栓波光纖通信系統,它是90年代初實際使用主。其基本結構以2.488Gbit/s系統為例,如圖2所示。

圖的左方為發送端電的時分復用器,它把輸入的155Mbit/s的數字信號復合為2.488Gbit/s的信號。該信號直接強度調制一隻分布反饋激光器,再將已調光輸出傳送給單模光纖。圖的右方先由光一電檢測器把已調光直接檢測,得出2.488Gbit/S的數字信號,再經時分解復器得出一組155Mbit/s的數字信號。
常規的光纖通信系統的中繼設備如圖3所示。
2.2 應用范圍
光纖通信首先在電話局之間得到應用,構成光纖本地網,接著作為長途通信構成全國性的光纖網,它將成為寬頻通信網的骨架。又發展海底光纜

系統作越洋通信或作短距離越島、沿海岸等通信,著名的有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各海底光纜通信系統。例如1988年12月開始商用的最早一個橫跨大西洋系統TAT—8,光纜里有3對光纖,2對使用,1對備用。每對信息率為280Mbit/s。全長6 700km,平均中繼站間距為67knu波長1.3μm,採用常規的單模光纖。
各發達國家正在規劃設計和建設光纖用戶網,即光纖到戶(FTTH)或光纖到馬路邊(FTTC)。其它的應用,如各種規模,在各種場合應用的光纖區域網等。 (1)通信容量大、傳輸距離遠;一根光纖的潛在帶寬可達20THz。採用這樣的帶寬,只需一秒鍾左右,即可將人類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資料傳送完畢。400Gbit/s系統已經投入商業使用。光纖的損耗極低,在光波長為1.55μm附近,石英光纖損耗可低於0.2dB/km,這比任何傳輸媒質的損耗都低。因此,無中繼傳輸距離可達幾十、甚至上百公里。
(2)信號干擾小、保密性能好;
(3)抗電磁干擾、傳輸質量佳,電通信不能解決各種電磁干擾問題,唯有光纖通信不受各種電磁干擾。
(4)光纖尺寸小、重量輕,便於鋪設和運輸;
(5)材料來源豐富,環境保護好,有利於節約有色金屬銅。
(6)無輻射,難於竊聽,因為光纖傳輸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纖以外。
(7)光纜適應性強,壽命長。
(8)質地脆,機械強度差。
(9)光纖的切斷和接續需要一定的工具、設備和技術。
(10)分路、耦合不靈活。
(11)光纖光纜的彎曲半徑不能過小(>20cm)
(12)有供電困難問題。
利用光波在光導纖維中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由於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相乾性、高單色性等顯著優點,光纖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所以又叫做激光-光纖通信. 光纖通信的原理是:在發送端首先要把傳送的信息(如話音)變成電信號,然後調制到激光器發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強度隨電信號的幅度(頻率)變化而變化,並通過光纖發送出去;在接收端,檢測器收到光信號後把它變換成電信號,經解調後恢復原信息.
隨著信息技術傳輸速度日益更新,光纖技術已得到廣泛的重視和應用。在多微機電梯系統中,光纖的應用充分滿足了大量的數據通信正確、可靠、高速傳輸和處理的要求。光纖技術在電梯上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整個控制系統的反應速度,使電梯系統的並聯群控性能有了明顯提高。電梯上所使用的光纖通信裝置主要由光源、光電接收器和光纖組成。 微機控制系統輸出的信號為電信號,而光纖系統傳輸的是光信號,因此,為了把微機系統產生的電信號在光纖中傳輸,首先要把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光源就是這樣一種電光轉換器件。
光源首先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再向光纖發送光信號。在光纖系統中,光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作為光纖光源的有白熾燈、激光器和半導體光源等。半導體光源是利用半導體的 PN結將電能轉換成光能的,常用的半導體光源有半導體發光二極體(LED)和激光二極體(LD) 。半導體光源因其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與光纖易於相容等優點,在光纖傳輸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光纖是光信號的傳輸通道,是光纖通信的關鍵材料。
光纖由纖芯、包層、塗敷層及外套組成,是一個多層介質結構的對稱圓柱體。纖芯的主體是二氧化硅,裡面摻有微量的其它材料,用以提高材料的光折射率。纖芯外面有包層,包層與纖芯有不同的光折射率, 纖芯的光折射率較高, 用以保證光信號主要在纖芯里進行傳輸。 包層外面是一層塗料,主要用來增加光纖的機械強度,以使光纖不受外來損害。光纖的最外層是外套,也是起保護作用的。
光纖的兩個主要特徵是損耗和色散。損耗是光信號在單位長度上的衰減或損耗,用db/km表示,該參數關繫到光信號的傳輸距離,損耗越大,傳輸距離越短。多微機電梯控制系統一般傳輸距離較短,因此為降低成本,大多選用塑料光纖。光纖的色散主要關繫到脈沖展寬。 在三菱電梯控制系統中, 光纖通信主要用於群控與單梯間的數據傳送及兩台並聯的單梯之間的數據傳送。三菱電梯所用的光纖裝置主要由光源、光接收器和光纖組成,其中光源和光接收器被封裝在光纖接插件的定插頭內,光纖與動插頭相連。 發送:CPU 通過專用 IC晶元將並行數據串列化,並根據通信格式插入相應位碼(起始、停止、校驗位等) ,由輸出端 TXD將信號送入光纖接插件(即定插頭) ,再由光纖接插件中的光源進行電—光轉換,轉換後的光信號通過光纖動插頭向光纖發送光信號,光信號在光纖中向前傳播。
接收:來自光纖的光信號經光纖接插件的動插頭,向定插頭的接收器發送,接收器將接受到的光信號進行光—電還原,從而得到相應的電信號,該電 信號送入到專用的 IC 晶元的RXD輸入端,經專用 IC晶元將串列數據改為並行數據後,再向 CPU傳送。 光纖通信的應用領域是很廣泛的,主要用於市話中繼線,光纖通信的優點在這里可以充分發揮,逐步取代電纜,得到廣泛應用。還用於長途干線通信過去主要靠電纜、微波、衛星通信,現以逐步使用光纖通信並形成了佔全球優勢的比特傳輸方法;用於全球通信網、各國的公共電信網(如中國的國家一級干線、各省二級干線和縣以下的支線);它還用於高質量彩色的電視傳輸、工業生產現場監視和調度、交通監視控制指揮、城鎮有線電視網、共用天線(CATV)系統,用於光纖區域網和其他如在飛機內、飛船內、艦艇內、礦井下、電力部門、軍事及有腐蝕和有輻射等中使用。
光纖傳輸系統主要由:光發送機、光接收機、光纜傳輸線路、光中繼器和各種無源光器件構成。要實現通信,基帶信號還必須經過電端機對信號進行處理後送到光纖傳輸系統完成通信過程。
它適合於光纖模擬通信系統中,而且也適用於光纖數字通信系統和數據通信系統。在光纖模擬通信系統中,電信號處理是指對基帶信號進行放大、預調制等處理,而電信號反處理則是發端處理的逆過程,即解調、放大等處理。在光纖數字通信系統中,電信號處理是指對基帶信號進行放大、取樣、量化,即脈沖編碼調制(PCM )和線路碼型編碼處理等,而電信號反處理也是發端的逆過程。對數據光纖通信,電信號處理主要包括對信號進行放大,和數字通信系統不同的是它不需要碼型變換。

I. 目前網路光纖傳輸技術

光纖的容量大。其以光纖為傳播媒介,光波為載波,具有很高的頻率(約10的14次方HZ)。

光纖的損耗低、中繼距離長。目前使用的光纖一般為石英光纖,其在1.55um波長區的損耗低至0.18db/km,理論上,其損耗系數可以低至10的-3次方到10的-5次方db/km,此時其中繼距離可達數千數萬公里。

光纖的抗電磁干擾能力強。相比於電話線和電纜不能和高壓電線平行架設,光纖的架設不受電磁環境的影響。

保密性能好。電通信方式很容易被人竊聽,只要在明線或者電纜附近設置一個接收裝置,就可以獲取明線或者電纜中傳送的信息。

抗拉強度低

連接困難

怕水

主要有光發送機、光纖電纜、中繼器和光接收機組成。

光發送機的主要作用是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並將生成的光信號注入光纖。光發送機一般由驅動電路、光源和調制器構成。

光接收機的主要作用是將光纖送來的光信號還原成原始的電信號。一般由光電檢測器和解調器組成。

光纖的作用是為光信號的傳送提供傳送信道,將光信號由一處傳送到另外一處。中繼器的作用是延長光信號的傳輸距離。分為電中繼器和光中繼器(光放大器)。

根據調制信號的類型,光纖通信系統可以分為模擬光纖通信系統和數字光纖通信系統。

根據光源的調制方式,光纖通信系統可以分為直接調制光纖通信系統和間接調制光纖通信系統。

根據光纖的傳導模數量,光纖通信系統可以分為多模光纖通信系統和單模光纖通信系統。

根據系統的工作波長,光纖通信系統可以分為短波長光纖通信系統、長波長光纖通信系統和超長波長光纖通信系統。

一般分為三部分:折射率較高的纖芯、折射率較低的包層和外面的塗覆層。

按照光纖截面上折射率分布,分為階躍型光纖(SIF)和漸變型光纖(GIF).

按照光纖中傳輸的模式數量,分為多模光纖(MMF)和單模光纖(SMF)

按照光纖的工作波長分類,分為短波長光纖,長波長光纖和超長波長光纖

按照ITU-T建議分類,分為G.651(漸變型多模光纖),G.652(常規單模光纖),G.653(色散位移光纖)、G.654(截止波長光纖)和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按照套塑方式可以將光纖分為松套光纖和緊套光纖。

現在實用的石英光纖通常有以下三種:階躍型多模光纖、漸變型多模光纖(G.651)和階躍型單模光纖。

光纜一般分為纜芯和護層兩大部分。纜芯是光纜的主體,其結構是否合理,與光纖的安全運行關系很大。基本要求是:光纖在纜芯中處於最佳位置和狀態,保證光纖傳輸性能穩定,在光纖受到一定的拉力、側壓力等外力時,光纖不應承受外力影響,其次纜芯內的金屬線對也應得到妥善安排,並保證其電氣性能;另外纜芯截面應該盡可能小,以降低成本和敷設空間。

護層有護套和外護層構成,作用是進一步保護光纖,使光纖能適應在各種場地的敷設,如架空、管道、直埋、室內、過河、跨海等。對於採用外周加強元件的光纜結構,還需提供足夠的抗拉、抗壓、抗彎曲等機械特性方面的能力。

光纖的基本結構有層絞式、骨架式、束管式、帶狀式。我國使用最多的是層絞式和骨架式。

根據光纜的傳輸性能、距離和用途,可以分為市話光纜、長途光纜、海底光纜和用戶光纜。

根據光纜的芯數多少,可以分為單芯和多芯光纜。

根據敷設方式,可以分為管道光纜、直埋光纜、架空光纜和水底光纜。

根據護層材料性質,可以分為普通光纜、阻燃光纜等。

由分類、加強構件、派生(形狀、特性)、護套和外護層五部分組成。

GY野外光纜(室外)

GR軟光纜

GJ局內光纜(室內)

GS設備內光纜

GH海底光纜

GT特殊光纜

GW無金屬光纜

Null:金屬加強構件

F非金屬加強構件

G金屬重型加強構件

H非金屬重型加強構件

B扁平式結構

Z自承式結構

T填充式結構

S松套結構

Y聚乙烯護套

V聚氯乙烯護套

U聚氨酯護套

A鋁、聚乙烯護套

L鋁護套

Q鉛護套

G鋼護套

S鋼、鋁、聚乙烯綜合護套

當前的主要技術有:波分復用技術,可以充分利用單模光纖低損耗區帶來的巨大帶寬資源。根據每一信道光波的頻率(或者波長)不同,將光纖的低損耗窗口劃分成若干個信道,把光波作為信號的載波,在發送端採用波分復用器(合波器),將不同規定波長的信號光載波合並起來送入一根光纖進行傳輸。在接收端,再由一波分復用器(分波器)將這些不同波長承載不同信號的光載波分開。由於不同波長的光載波信號可以看作互相獨立(不考慮光纖非線性時),從而在一根光纖中可實現多路光信號的復用傳輸。自從上個世紀末,波分復用技術出現以來,由於它能極大提高光纖傳輸系統的傳輸容量,迅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不同種類的光纖,由於其傳輸特性不同,會有不同的適用范圍,按光在光纖中的傳輸模式劃分,可以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兩種。常用的多模光纖直徑125um,其中芯徑一般在50-100um之間。在多模光纖中,可以有數百個光波同時傳播,多模光纖一般工作於短波長(0.8um)區,損耗於色散都比較大,帶寬較小,適用於低速短距離光通信系統中。多模光纖的優點在於其具有較大的纖芯直徑,可以用較高的耦合效率將光功率注入道多模光纖中。

常用的單模光纖直徑也為125um,芯徑為8-12um。在單模光纖中,因為只有一個模式傳播,不存在模間色散,具有較大的傳輸帶寬,並且在1550nm波長區的損耗非常低(約0.2-。25db、km),所以被廣泛應用於高速長距離的光纖通信系統中。使用單模光纖時,色度色散是影響信號傳輸的主要因素,所以對光源的譜寬和穩定性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即 譜寬要窄,穩定性要好。 單模光纖一般必須使用半導體激光器激勵。按照最佳傳輸頻率窗口劃分,可以分為常規型單模光纖和色散位移型單模光纖。它們的區別主要在於傳輸頻率,常規型最佳傳輸頻率在1310nm附近,而色散位移型最佳傳輸頻率在1550nm附近。

分為有源光器件和無源光器件。

光無源器件是光纖通信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含光能源的光功能器件的總稱,不需要外加能源驅動工作的光電子器件。光無源器件在光路中都要消耗能量,插入損耗是其主要性能指標。光無源器件有光纖連接器、光開關、光衰減器、光纖耦合器、波分復用器、光調制器、光濾波器、光隔離器、光環行器等。它們在光路中分別實現連接、能量衰減、反向隔離、分路或合路、信號調制、濾波等功能。

常用的光無源器件

光纖連接器:實現光纖之間活動連接的光無源器件,具有將光纖與其他無源器件、光纖與系統和儀表進行活動連接的功能。其採用機械和光學結構,使兩根光纖的纖芯對准,保證90%以上的光能夠通過,目前由代表性並且正在使用的光纖連接器主要由五種結構。

一是套管結構,由插針和套筒組成

二是雙錐結構,利用錐面定位

三是V形槽結構,將兩個插針放入V形槽基座中,再用蓋板將插針壓緊,利用對准原理使纖芯對准。

四是球面定心結構,由裝有精密鋼球的基座和裝有圓錐面的插針組成。

五是透鏡耦合結構,分為球透鏡耦合和自聚焦透鏡耦合兩種。[if !vml]

光纖連接器的種類

Fc:螺紋連接,外部零件採用金屬材料製作的連接器,是我國電信網採用的主要品種。

St:帶鍵的卡口式鎖緊結構,確保連接時准確對准。

對於fc、sc、st等不同的連接器,在對不同型號插頭連接時,需要轉換器進行連接。

光纖耦合器:將光信號進行分路或者合路、插入、分配的一種器件。

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或者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關鍵器件,是光傳輸系統的心臟,需要外加能源驅動工作。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的器件稱為光源,主要包括半導體光源、半導體光探測器、光纖激光器、光放大器、光波長轉換器、光調制器、光開關、路由器。

閱讀全文

與光纖通信系統採用什麼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vrmkv文件沒有聲音 瀏覽:447
惠普電腦u盤裝系統視頻教程 瀏覽:906
ufo文件查看 瀏覽:399
什麼市資料庫的安全性 瀏覽:335
fanucotd數控車床如何編程 瀏覽:62
蘋果開機時白屏黑蘋果 瀏覽:559
有什麼網站可以買國外的葯 瀏覽:832
如何把數據相同的空白格區分 瀏覽:664
綿陽微信企業網站多少錢 瀏覽:802
為什麼設計網路協議時要進行分層設計 瀏覽:29
電腦4核8線對編程員怎麼樣 瀏覽:809
前端代碼優化面試 瀏覽:667
大數據與晶元哪個更有前途 瀏覽:132
可以用來修臉的拍照app有哪些 瀏覽:193
thinkphp連接多資料庫 瀏覽:288
藍牙發送不了文件不支持此內容 瀏覽:209
js判斷手機系統版本號 瀏覽:770
使用地鐵app乘車怎麼出站 瀏覽:510
針對土壤侵蝕評價的需要什麼數據 瀏覽:455
word文件怎麼壓小 瀏覽:42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