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療大數據的分析和挖掘發展現狀如何未來會有什麼樣的應用前景
如今是大數據時代,前景自然好了,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行業大數據市場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總的來說,醫療大數據應用主要體現在臨床操作、研發、新的商業模式、付款/定價、公眾健康五大領域,在這些場景中,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都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醫療大數據的應用對於臨床醫學研究、科學管理和醫療服務模式轉型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而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醫院和醫療行業面臨的大數據主要有醫學影像、視頻(教學、監控)及文獻等非結構化數據。由於這些數據增長很快且結構復雜,給數據管理和利用帶來較大的壓力,存儲與管理成本不斷提高,數據利用困難、利用率低。除了數據數量和形態的迅速增加,醫療數據還需要越來越長的保留期。一旦存儲系統的安全性出現問題,導致醫療數據丟失,醫院會面臨嚴重不良局面。醫療大數據的應用要保證數據的全面性、准確性、實時性和使用的便捷性,要能快速運算和快速展現,要與日常工作平台緊密結合。
國人已經把健康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而面對「大數據」的挑戰,醫院必須考慮三大主要問題。
(1) 數據存儲是否安全可靠?因為系統一旦出現故障,首先考驗的就是數據的存儲、災備和恢復能力。如果數據不能迅速恢復,而且恢復不能到斷點,則將對醫院的業務、患者滿意度構成直接損害。
(2) 如何提高醫院運行和服務的效率?提高效率就是節省醫生的時間,從而緩解醫療資源的緊張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3) 如何控制大數據的成本?存儲架構是否合理,不僅影響醫院IT系統的成本,而且關乎醫院的運營成本,醫療數據激增,使醫院普遍存在著較大的存儲擴容壓力。如今,醫院的存儲設備大多是由不同廠商構成的完全異構的存儲系統。這些不同的存儲設備利用各自不同的軟體工具來進行控制和管理,這樣就增加了整個系統的復雜性,使管理成本非常高。
未來,大數據必將影響醫療行業,未來醫療行業的大數據將會具體應用在:臨床輔助決策,醫療質量監管,疾病預測模型,臨床實驗分析。其發展空間有:個人健康門戶,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電子病歷和臨床質量監控,醫學知識管理,臨床路徑和循證醫學,遠程醫療和移動醫療,醫學研究數據倉庫和共享平台,跨醫療機構協作平台。
❷ 醫院信息系統都有哪些
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HIS)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是指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等應用系統,即通常所說的HIS。醫院信息系統的廣義定義,按照美國醫院信息系統領域著名專家Morris.Collen於1988年曾著文所給的定義是:利用電子計算機和通訊設備,為醫院所屬各部門提供病人診療信息(Patient Care Information,簡稱PCI)和行政管理信息(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簡稱AI)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和數據交換的能力,並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的信息網路平台。
現在數字化醫院信息系統是一個體系,包括基礎設施、應用系統、服務系統等方面。其中,基礎設施涵蓋網路架構、伺服器系統、存儲系統、機房建設等方面,為應用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提供支撐;應用系統包括醫院管理信息系統和臨床信息系統;服務系統包括客戶管理與服務系統和醫院網站;此外,還包括與公共衛生部門、醫療保險、區域協同等外部應用。
❸ 醫院里的HIS系統和LIS系統有什麼區別
一、范圍不同
1、HIS系統:利用計算機軟硬體技術,網路通訊技術等現代化手段,覆蓋醫院所有業務和業務全過程的信息管理系統。
2、LIS系統:實驗室(檢驗科)信息系統,它是醫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二、目的不同
1、HIS系統:以財務信息、病人信息和物資信息為主線,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存儲、傳遞、統計、分析、綜合查詢、報表輸出和信息共享,及時為醫院領導及各部門管理人員提供全面、准確的各種數據。
2、LIS系統:目的是提高檢驗的效率、效益。包括降低運行成本,人力資源成本,控制費用漏洞。
三、功能不同
1、HIS系統:主要是對就診病人進行檢查信息的錄入、開電子處方、患者病歷書寫、門診手術治療申請單、各種醫技檢查申請單編輯等。
2、LIS系統:條形碼處理方式全流程的支持,打造全自動實驗室。試劑分析,通過采購申請、采購出庫、申請出庫、月和季盤點、月和季統計等各個環節實時掌握試劑消耗情況。獨有的庫存量預警功能,杜絕試劑零庫存風險。
❹ 法規要求醫院患者診斷治療等很多數據都要保存數年,有這樣的數據存儲管理系統嗎
有的,每個醫院都有病例室或檔案室,可以長期保存每位患者的病例檔案。
❺ 醫院PACS 誰能給詳細解說一下呢
一、PACS的發展歷史
PACS的概念提出於80年代初。建立PACS的想法主要是由兩個主要因素引起的:一是數字化影像設備,如CT設備等的產生使得醫學影像能夠直接從檢查設備中獲取;另一個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大容量數字信息的存儲、通訊和顯示都能夠實現。在80年代初期,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基於大型計算機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已經基本完成了研究階段而轉向實施,研究工作在80年代中就逐步轉向為醫療服務的系統,如臨床信息系統,PACS等方面。在歐洲、日本和美國等相繼建立起研究PACS的實驗室和實驗系統。隨著技術的發展,到90年代初期已經陸續建立起一些實用的PACS。
在80年代中後期所研究的醫學影像系統主要採用的是專用設備,整個系統的價格非常昂貴。到90年代中期,計算機圖形工作站的產生和網路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得PACS的整體價格有所下降。進入90年代後期,微機性能的迅速提高,網路的高速發展,使得PACS可以建立在一個能被較多醫院接受的水平上。
二、PACS的功能配置
PACS(醫院影像存儲與通訊系統)在醫院影像科室中迅速普及開來,如同計算機與互聯網日益深入地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PACS也在改變著影像科室的運作方式,一種高效率、無膠片化影像系統正在悄然興起。在這些變化中,PACS的主要作用有:
1) PACS聯接功能
為了能將影像設備聯網,其先決條件是將影像本身數字化。目前,新生產的CT、MR、數字X光機、核醫學設備上都有DICOM圖像輸出介面,可以直接與PACS聯接。對於那些沒有DICOM介面的設備,接入PACS的方式則較為復雜,要用專門的設備將起影像轉換為DICOM標准後再接入PACS。 對於舊型號的CT、MR,一般需要增加專用升級模塊來實現,使用這種方法圖像的質量有保證,數據的完整性也較好,但價格通常較高。對於非數字化的X光機,通常採用的方式有用數字化感光屏(CR)或通過將膠片直接通過掃描儀轉換成數字化圖像。另外常用的轉換方式還有視頻捕捉(Screen Capture),既對有視頻信號的設備(如超聲、核醫學設備),可將其視頻信號轉換為DICOM圖像。
2) PACS的影像存儲與管理功能
醫學影像的數據量通常很大,常規一次CT掃描為10MB量級,而X光機的胸片可以到20MB,心血管造影的圖像可達80MB以上,128排三維重建CT圖像可達1GB。存儲與管理影像為PACS系統的一個重要功能,實現這一功能的成本占系統總成本的20%-60%.小型的PACS工作站可以用100GB的伺服器來存儲圖像,並用光碟刻錄機來將圖像永久保存。大中型的PACS則用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來實現不同的要求,通常以TB為存儲單位,三甲級別醫院,存儲容量可高達幾十TB。
3) 圖像的調用與後處理功能
所有PACS圖像資料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對其進行調用和處理。數字化圖像可直接在計算機的監示器上顯示出來。監視器的解析度、對比度、亮度、雜訊及失真等性能直接影響數字化圖像的質量,從而影響著最終診斷結果。由於醫學圖像信息量大,為了便於存貯和傳輸,提高PACS的效率,有必要對圖像進行壓縮處理,特別是對高解析度的彩色圖像更有必要壓縮。
❻ 醫院信息系統有哪些哪個好用
雲杏his系統:病患:依循病人動向,記載病歷紀錄。整合門急住院就醫記錄與醫矚;依不同動向展延相關歷程:申請單記錄、護理臨床記錄、科室報到與療程資訊、報告資料、診斷與病摘記錄等。
眾意醫師:滿足醫生日常習慣,減少操作者鍵盤動作,點、鉤、拖拽、同組、套餐、模板以及常用目錄選擇輕輕鬆鬆完成整個輸入過程。
民康診所管理軟體:提供打折、改價、記賬等功能;提供常用處方模板維護功能;提供收費相關單據及系統功能
數據本地儲存客戶患者資源是診所安身立命之本,無論本地存儲還是雲端存儲,防止數據丟失。
欣九康診療系統:欣九康診療系統結合民營醫院或診所的實際業務需求開發有掛號、門診管理、檢查項目、收費管理等實現患者就醫全流程覆蓋,流程設計符合小診所工作模式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