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科技大全 > 海綿動物的營養系統

海綿動物的營養系統

發布時間:2023-01-02 21:09:22

㈠ 求海綿動物的覓食和營養

海綿動物是怎樣獲得食物的呢?它的捕食方法十分奇特,是用一種濾食方式。單體海綿很像一個花瓶,瓶壁上的每一個小孔都是一張「嘴巴」。海綿動物通過不斷振動體壁的鞭毛,使含有食餌的海水不斷從這些小孔滲入瓶腔,進入體內。在「瓶」內壁有無數的領鞭毛細胞,由基部向頂端螺旋式地波動,從而產生同一方向的引力,起到類似抽水機的泵吸作用。當海水從瓶壁滲入時,水中的營養物質,如動植物碎屑、藻類、細菌等,便被領鞭毛細胞捕捉後吞噬。經過消化吸收,那些不消化的東西隨海水從出水口流出體外。如果把石墨粉或幾滴墨水滴在飼養在水族箱中的活海綿動物的一側,過不了多久瓶口(出水孔)處就會流出黑色的細流。隨著源源不斷的水流,細菌、硅藻、原生動物或有機碎屑也被攜入體內為領細胞俘獲供作營養。這種取食方式充分證明了它屬於濾食的異養動物。然而鞭毛的擺動是要耗能的。對營固著生活的海綿動物來說,從食物中獲得化學能來之不易。因此,海綿動物總是生活在有海流經過的海底,在千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完善了一套利用天然流體流動能的本領,從而節約了寶貴的食物化學能。一個高10厘米,直徑1厘米的海綿,一天內能抽海水22.5升,出水口處的水流速度可達5米/秒。這種高速離去的水流保證了從體內排出的廢物不再「回爐」。海綿動物正是有了濾食和節能的本領,才能在缺乏營養的熱帶珊瑚礁中和極地陸架區世代繁衍。

希望能幫助你。^__^

㈡ 海綿有什麼特點

海綿動物也叫多孔動物,是最原始、最簡單的多細胞動物,因身體比較柔軟而得名。它們的外觀並不像動物,不會游動,營固著生活,附著於水中的岩石、貝殼、水生植物和其他物體上。身體的形狀千姿百態,有片狀、塊狀、圓球狀、扇狀、管狀、瓶狀、壺狀、樹枝狀等。由於它們的體壁上有許多小孔,是水流入體內的通道。體壁內長著具有支持作用的針狀骨骼,由內、外兩層細胞構成。大多數種類生活於海水中,少數生活在淡水裡。共有大約5,000種,可分為鈣質海綿類(例如白枝海綿、毛壺)、六放海綿類(例如偕老同穴)和尋常海綿類(例如浴海綿、針海綿)等類群。

多孔動物體壁上的孔細胞與中央腔頂端的出水孔組成水溝系,通過領細胞鞭毛的打動,不斷將外界的水連同食物和氧氣帶入水溝系中,又不斷將廢物從出水孔中排出來完成生命活動。由於它們身體結構和胚胎發育十分特殊,通常認為它們是動物演化發展中的一個側枝。

除約150多種淡水海綿外,其餘海綿動物都生活在海洋中,主要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海域。從潮間帶到7000米深海都有它們的蹤跡。但水深120米以內生長的海綿約占總數的90%。它們通常色彩鮮艷,形狀受環境影響而定。大小從幾毫米到1米多。海綿動物的中央腔中常常有其他動物與它共棲,往往形成復雜的動物群落。在珊瑚礁的形成中某些海綿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有些海綿是養殖貝類的敵害。

海綿動物的生殖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無性生殖又分出芽和形成芽球兩種。出芽是由海綿體壁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芽體,與母體脫離後長成新個體,或者不脫離母體形成群體。芽球的形成是在中膠層中,由一些儲存了豐富營養的原細胞聚集成堆,外包以幾丁質膜和一層雙盤頭或短柱狀的小骨針,形成球形芽球。當成體死亡後,無數的芽球可以生存下來,渡過嚴冬或乾旱,當條件適合時,芽球內的細胞從芽球上的一個開口出來,發育成新個體。所有的淡水海綿和部分海產種類都能形成芽球。

海綿動物能夠進行有性生殖。海綿有些為雌雄同體,有些為雌雄異體。精子和卵是由原細胞或領細胞發育來的。卵在中膠層里,精子不直接進入卵,而是由領細胞吞食精子後,失去鞭毛和領成為變形蟲狀,將精子帶入卵,進行受精。這是一種特殊的受精形式。就鈣質海綿來說受精卵進行卵裂,形成囊胚,動物極的小細胞向囊胚腔內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細胞中間形成一個開口,後來囊胚的小細胞由開口倒翻出來,裡面小細胞具鞭毛的一側翻到囊胚的表面,這樣,動物極的一端為具鞭毛的小細胞,植物極的一端為不具鞭毛的大細胞,此時稱為兩囊幼蟲,幼蟲從母體出水孔隨水流逸出,然後具鞭毛的小細胞內陷,形成內層,而另一端大細胞留在外邊形成外層細胞,這與其他多細胞動物原腸胚形成正相反(其他多細胞動物的植物極大細胞內陷成為內胚層,動物極小細胞形成外胚層),因此稱為逆轉。幼蟲游動後不久即行固著,發育成成體。這種明顯的逆轉現象主要存在於毛壺等鈣質海綿中。毛壺是生活於海岸邊的岩石或其他植物體上的海綿動物。以流經身體內的小生物和有機顆粒為食。食物由領細胞或變形細胞消化。呼吸與排泄直接通過水流完成。直徑1厘米高10厘米的海綿一天能濾過82公升海水,足以維持它們的新陳代謝活動。毛壺可以以出芽的方式進行無性繁殖,或者通過精卵結合進行有性繁殖。受精卵發育成兩囊幼蟲,經出水口游出,約經24小時,附著在水底發育形成海綿。

海綿動物的分類

海綿動物約有5000種,其中一半種類為化石,現存種類中僅有一個科,150種左右為淡水種,其他的均為海洋生活,從潮間帶到9000m的深海均有分布,靠近河口處的海域往往更豐富,常有其優勢種。許多海底泥沙環境生活的種類常與水流呈一定的角度附著。海綿動物由於其骨針及惡劣的腥臭味,很少被其他動物捕食。海綿動物與許多其他動物具有共生或寄生關系,例如在其寬闊的中央腔中可以為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線蟲等提供居住場所,海綿動物也可附著在軟體動物、甲殼動物體外,為它們提供保護。例如有的寄居蟹的螺殼除了殼口之外,完全被硅質的皮海綿(Suberites)所包圍,一些穿貝海綿(Cliona)甚至在瓣鰓綱軟體動物的殼上鑽穴,使殼的內面充滿穴道。許多種海綿動物與海葵等腔腸動物有共生關系,即海綿為海葵提供保護,海葵攜帶海綿移動,並易於從海葵的食物碎屑中獲得食物。淡水海綿體內也共生有大量的藻類,可以為海綿動物提供部分補充營養,所以海綿動物常與其他動物組成一復雜的群落。現存的海綿動物可分為三個綱,即鈣質海綿綱(Calcarea),六放海綿綱(Hexactinellida)和尋常海綿綱(Demospongiae)。

還有一些復溝型硬海綿,具硅質骨針及海綿絲形成網狀,外面再沉積有碳酸鈣形成硬質骨骼,分布在珊瑚礁的穴洞內,種類很少,有人將它們獨立成硬質海綿綱(Sclerospongiae)。

關於海綿動物的分類地位目前尚有不同的看法。海綿動物沒有消化腔及口,沒有神經結構,也沒有組織器官的分化,而細胞具有相當的原始性及獨立性,這些特徵說明了它的原始性。同時海綿動物的身體結構形成溝系,具有其他多細胞動物沒有的領細胞,特別在一些海綿的發育中胚層的分化有逆轉現象,按傳統的觀點認為海綿動物是很早與其他多細胞分離出來而獨立進化的一支,因此是進化中的一個側枝,由於海綿動物也不再進化成其他多細胞動物,所以也是進化中的一個盲枝。持這種觀點的動物學家認為海綿動物是由原生動物中的領鞭毛蟲類(Choanoflagellate)進化而來,主要依據是領細胞與領鞭毛蟲在形態結構上的相似性。

1963年Tuzet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海綿動物不應被看做是進化中的側枝,而是像其他多細胞動物一樣,也是動物進化主流中的一枝,並且由海綿動物進化到腔腸動物。因為他觀察到領細胞並不局限於海綿動物及領鞭毛蟲,而是在棘皮動物的幼蟲中也存在。並且具有單個鞭毛的細胞在腔腸動物及其他後生動物的精子中普遍存在,扁平細胞及變形細胞也同樣普遍存在,況且海綿動物與其他後生動物結締組織中的膠原物質在化學與物理性質上相似。現存的硬海綿與腔腸動物的層孔蟲類(Stromatoporidea)、刺珊瑚類(Chaetetida)也相似。另外,海綿動物幼蟲的多樣性意味著它的多重起源,這些特徵說明海綿動物並不是一個側枝,其身體的溝系結構是其固著生活方式所形成。總之,有關海綿動物在進化中的地位,是進化中的側枝,抑或主支,尚待進一步的研究確定。

㈢ 海綿動物的特點有哪些

海綿動物形態各異,體形多數不對稱,少數輻射對稱;單生或群生;這種多孔濾食性生物體大多「無柄」地直接附著在基質上;海綿動物它們沒有器官,也沒有明晰的組織,但有細胞的分化,其細胞種類非常復雜;它們的骨骼要麼沒有含鈣或含硅的骨針,要麼沒有有機的海綿硬蛋白纖維;有水溝系統;通常為雌雄同體,能進行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

㈣ 海綿是如何進食的

1.海綿動物的捕食方法是用一種濾食方式,單體海綿的體壁上的每一個小孔都是一張「嘴巴」。海綿動物通過不斷振動體壁的鞭毛,使含有食餌的海水不斷從這些小孔滲入腔內。在內壁有無數的領鞭毛細胞,由基部向頂端螺旋式地波動,從而產生同一方向的引力。
2.海綿生活時一端固著,另一端游離,通常游離一端有一大孔,稱為「出水孔」。水不停地從扁平狀細胞的孔流入海綿體內,再從出水孔流出,看上起就像一個水泵,毫無生機。但每天通過它身體的水量相當驚人,大的海綿可達上噸水,海綿卻僅能從中攝取少得可憐的食物。
3.海綿是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6億年前就已經生活在海洋里,至今已發展到1萬多種,占海洋動物種類的1/15,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除針海綿屬約20種為淡水產外,均分布在海洋的潮間帶到8500米(28000餘英尺)深處,營固著生活。

㈤ 海綿動物的特點有哪些

又稱「多孔動物」是一門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單體或群體,大小不一,小的幾毫米,大者可達2米。單體外形變化大,身體無固定形狀,有球形、樹枝形、管形、瓶形或圓柱形,體的中央為一中空的中央腔,體壁上穿有許多小孔,故又稱多孔動物。體壁由內外兩層細胞構成:外層為扁形細胞,起保護作用。內層為鞭毛細胞,起攝食與消化的作用。骨骼為硅質或鈣質骨針、骨絲。骨針起支撐身體的作用,可以保存化石。骨針的形狀有單軸型、雙軸型、三軸型或多軸型等,或可根據自中心點分出的數目而分為單射、雙射、多射等,也有的形狀不規則。海綿動物門可分為:普通海綿綱、玻璃海綿綱、鈣質海綿綱及骨海綿綱。海綿動物多為海生,淡水生活的很少。最早出現於前寒武紀,一直延續到現代,對地質學的研究具有很特殊的意義。
海綿動物起源於5.7-5億年前的寒武紀;其中390屬已被確認源自白堊紀(1.35-0.65億年前)。形態各異,體形多數不對稱,少數輻射對稱,單生或群生;這種多孔濾食性生物體大多「無柄」地直接附著在基質上;它們沒有器官,也沒有明晰的組織,但有細胞的分化,其細胞種類非常復雜;它們的骨骼要麼沒有含鈣或含硅的骨針,要麼沒有有機的海綿硬蛋白纖維;有水溝系統;通常為雌雄同體,能進行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

閱讀全文

與海綿動物的營養系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5s16g升級ios103 瀏覽:850
word紅頭文件中怎麼加雙線 瀏覽:825
切割機用什麼編程 瀏覽:787
文件修訂題目 瀏覽:572
魅族pro5自帶瀏覽器怎麼升級 瀏覽:342
為什麼用數據還是載入慢 瀏覽:171
監控下面有網路如何隔離 瀏覽:748
前台中jrequestjson 瀏覽:435
怎麼在word里粘貼xls文件 瀏覽:710
買火車票什麼網站 瀏覽:757
jsp的六大 瀏覽:216
圖文數據要如何導入資料庫 瀏覽:207
軟體數據刪了恢復怎麼弄 瀏覽:517
小米筆記本電腦共享文件 瀏覽:812
cad字體文件夾添加國標字體 瀏覽:938
電腦輸出pdf文件有什麼用 瀏覽:695
微信滿人 瀏覽:585
js點擊按鈕下載圖片 瀏覽:922
數據有效性哪裡設置的 瀏覽:171
orl刪除表的資料庫 瀏覽:35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