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使用altera的FPGA去完成與PC的無線網通信,想採用現成的USB-wifi模塊,但是如何驅動這個wifi模塊,
廣泛比任何人體會v奉公不阿銅焊條+今年v
❷ 急 !急!急!fpga中加或者不加nios2有什麼區別。 請詳細解釋一下
NIOS2是專為Altera公司Altera公司開發的系列FPGA的軟核處理器(也就是我們說的MCU,但它是一個軟核,也就是說,你沒有時間去裡面添加NIOS2軟核的FPGA並沒有一個處理器,如果你添加,它會合成NIOS2 FPGA的處理器內部),用於NIOS2軟體開發是基於C,C + +或匯編語言,軟體開發環境和Qartus2支持NIOS2 IDE。 NIOS2的第一步是構建SOPC系統的開發,這一步是Qartus2 SOPC的建設者內進行,之後確定,NIOS2將形成的等待所謂的框圖,外圍數字電路的其餘部分可以按照傳統的FPGA開發完成。 FPGA開發完成後,單片機的硬體生產相當於完成後,接下來就需要進行編程NIOS2處理器調試,這一步是在NIOS2 IDE中進行。 我只是泛泛而在這里,不是說你想清楚如何清楚地了解運行一個程序的最佳NIOS2,你跑那麼明顯的區別和聯系在那裡。
❸ wifi開發板套件那個比較好用
開發wifi模塊,我不了解具體細節,若類似GPS模塊(主IC+ram+flash),那麼自己搭建硬體環境就可以,否則沒辦法做。
使用wifi,那要看你的系統設計是用什麼主IC,如果是簡單的單片機,可以考慮自己制板,150左右不大合算。
如果使用了arm,甚至fpga,那就要買開發板了,
目前arm9的性價比挺高的,2440開發板一般500以內,另外wifi約250,不知道有沒超出你的預算。
如有其它問題,可以繼續追問,您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❹ 向FPGA上的WIFI模塊傳輸圖像可以怎麼做,一定要用一個APP來把圖像傳到WIFI模塊上嗎,還是
向FPGA上的WIFI模塊傳輸圖像可以怎麼做,一定要用一個APP來把圖像傳到WIFI模塊上嗎,還是有其他的方法。 wifi模塊是雙向通信的,既可以手機發到單片機上面,也可以單片機發到手機上面,這個根據你的需求吧,還有一個,手機只是一個設備通訊的終端而已,你可以選擇其他終端也可以,比如電腦或者PC等等。我看到有一個STM32單片機WiFi開發板http://www.hx-wl.com.cn/stm32wifi/,集成了高速傳圖的功能,希望對你有幫助。
❺ wifi模塊和藍牙模塊哪個好,一般選擇什麼樣的方案商更合適
這個其實還是看您產品解決方案的實際無線通信需求。關於是選擇WiFi模塊還是藍牙模塊,SKYLAB的建議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當WiFi技術能夠滿足實際應用中的通信需求時,可以直接用WiFi模塊即可;當藍牙技術能夠滿足實際應用中的通信需求時,可以直接用藍牙模塊即可;當單一WiFi/藍牙技術的無線模塊已經不能滿足實際應用中的通信需求時,工程師可以考慮優先選擇SKYLAB研發推出的WiFi+藍牙二合一組合模塊。
❻ 藍牙和WIFI模塊能修復嗎
這個要看
你的模塊
已經傷到什麼程度了,硬體燒壞的話,換對應的晶元、電容、電阻,還是比較麻煩的,況且你也得有電烙鐵、松香、焊錫一類的設備,如果是核心晶元損壞,那就沒必要換了,這種四邊都有針腳的晶元沒有專業很穩熱風爐,很難拿掉,耗費的時間、財力物力
人力不值得,還不如買一個呢,又不貴
可以去到阿里巴巴
搜
SKYLAB或者天工測控,WiFi模塊和藍牙模塊都有的,質量穩定
❼ 誰用fpga配置過nRF24L01
摘要:設計了基於nRF24L01無線數據傳輸晶元和Fusion StartKit開發板的智能探測系統。通過開啟nRF24L01的ACK PAYLOAD功能實現車載系統與上位機之間的雙向通信,採用Actel公司帶有APB3匯流排的8051S軟核在Fusion StartKit開發板上構建片上系統,使用MFC編寫Windows環境下的人機交互界面,實現了具有實時數據傳送、自動避障、遠程操控等功能的智能探測系統。
目前一些惡劣或危險的環境人類仍然無法置身其中進行現場檢測,如出現險情的礦井地道、地形崎嶇的岩洞等,很難取得現場的參數。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藉助於智能探測裝置。因智能小車控制方便、行動靈活,對比其他載體工具更容易勝任探測任務,因此成為各種探測儀器的首選工具。
本文設計的智能探測系統以小車為載體,將所測得的現場參數通過nRF24L01無線模塊實時傳回上位機,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在實際工作時可左右轉向和後退,自動躲避障礙物;同時該小車操控方便,可通過MFC搭建的人機交互界面利用滑鼠和鍵盤對小車進行遠程式控制制。
1、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該系統基於Actel FPGA實現,採用兩塊Fusi。nStartkit開發板,一塊作為車載控制板,另一塊作為中轉板。車載控制板負責採集溫度、濕度、板載電壓、當前路況以及人體檢測等現場信息,驅動小車運行,同時通過無線發送現場信息以及接收上位機的控制命令。中轉板負責將接收到的無線信號通過串口轉發給PC機,同時將PC機由串口返回的控制指令利用無線模塊發送給車載控制板。PC機上採用MFC編寫人機交互界面,顯示小車所在環境的相關信息,同時提供滑鼠、鍵盤等完善的操控手段。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結構框圖
2、系統硬體設計
2、1無線數據傳輸晶元nRF24L01
2.1.1晶元簡介H
nRF24L01是挪威NorDic公司的單片2.4 GHz無線收發一體晶元,有多達125個頻道可供選擇,支持1 Mb/s和2 Mb/s傳輸速率。該晶元採用SPI介面進行數據讀寫和參數配置,以寄存器映射方式對各個寄存器進行管理,同時具有自動重傳、動態有效信息長度(DPL)、應答信號攜帶有效信息(ACK PAYLOAD)等高級功能。
2.1.2功能
動態有效信息長度(DPL)指的是發送端的nRF24L01晶元通過寫人有效數據區的數據長度決定當前一幀數據的大小,而接收端則通過接收到的數據幀中的控制域信息而不是寄存器中定義的數據長度提取有效數據。這個功能極大地提高了無線信道的使用率,同時減少了冗餘數據的傳播,降低了數據在空中滯留的時間和數據被污染的概率。配合nRF24L0l的CRC校驗和自動重傳功能,在有效地降低數據誤碼率的同時保證了數據傳輸的時效性。
應答信號攜帶有效信息(ACK PAYLOAD)指nRF24L01晶元在開啟自動重傳和DPL的基礎上實現的雙向通信功能。圖2為一對無線模塊之間的一次攜帶應答有效信息的數據傳輸過程。主發送模塊(PTX)發送完第1幀數據後,自動置為接收模式,等待主接收模塊(PRX)發送應答信號或攜帶有效數據的應答信號。主接收模塊收到主發送模塊發送的第1個數據幀後,若此時有需要附加的有效數據,則在發送完ACK信號後繼續發送有效數據。而主發送模塊收到ACK信號後繼續接收有效信號,直到空中沒有殘留的無線信號再開始發送第2幀信號。
使用ACK PAYLOAD可以實現車載系統和PC機的雙向通信,該功能很好地解決了手動切換無線收發狀態導致雙方互相等待的問題,同時只在需要對車載控制板進行控制的時刻附帶應答有效信息,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通信過程,大大提高了系統穩定性。
圖2攜帶ACK PAYLOAD的1次數據傳輸示意圖
2.1.3實現功能的配置方法
要實現nRF24L01的ACK PAYLOAD功能需要經過以下步驟:首先進行無線模塊的基本配置,包括發送接收模式的選擇(CONFIG)、開啟自動重傳功能(EN_AA)、接收地址使能(EN_ADDR)、設置重傳時問不為零(SET-UP RETR)等;然後同時開啟DPL和ACK PAYLOAD功能,要實現這兩個功能,必須在完成第一步之後用nRF24L01白帶的ACTIVATE命令加上0x73數據開啟默認隱藏的兩個寄存器FEATURE和DYNPD。通過對這兩個寄存器的設置就可以實現數據的雙向通信。但要注意,接收端開啟DPL後要使用R_RX PL WID命令讀取當前數據幀的有效數據長度,同時使用W ACK PAY-LOAD命令將ACK PAYLOAD寫入FIFO。
2.2 Core 80515架構
Core 8051S是Actel公司推出的基於APB3匯流排的8051lP核,兼容8051的全部指令,同時又具備許多51單片機所沒有的獨特功能:
(1)具有可配置的JTAG介面調試功能,可利用Flash_Pro下載器作為其調試工具;優化指令執行速度,內部設置流水線,可實現單個時鍾周期執行一條指令,且是普通51單片機的12倍。
(2)採用APB3外設匯流排結構和SER寄存器內存映射方式管理外設,將外部擴展的64 KB數據空間中的最高4 KB作為APB3外設的寄存器內存映射地址,每個APB3外設占據256 B的地址,因此最多可添加16個外設。
(3)使用CoreConsole軟體以圖形化界面的方式添加Core8051S以及其他外設,既直觀又方便。
圖3是以CoreConsole開發的、基於Core805lS和APB3匯流排的50PC系統的典型架構。該軟體的開發流程與Altera公司基於NIOS Ⅱ處理器的soPc開發流程類似,同時又具有其獨特優勢:在系統不復雜、控制部分遠多於計算處理時,使用Core805⊥s可靈活迅速地進行開發,通過安裝ISA—Actel5 1為Keil提供調試驅動可直接使用Keil編寫代碼並進行在線程序調試,而優化後的指令執行速度可滿足大部分應用的要求。
圖3 CoreConsole下基於Core8051S的開發實例
本系統設計步驟:
(1)利用CoreConsole以圖形化方式設計片上系統所需的匯流排及外設,包括SPI、PWM、GP10、UART等模塊;配置各模塊與APB3匯流排之間的連接關系,正確分配外設地址;然後生成.Ⅴ文件導人Actel集成開發環境Libero。
(2)使用Libero的Flash Memory System Builder將Fu_S10n內部的Flash模塊配置為Core8051S的外部程序空問。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將Fusi。n StartKit開發板上的SRAM作為Core8051S的外部數據空間使用。
(3)將工程編譯綜合後下載到開發板上,通過Keil編寫程序並進行調試。
3、系統軟體設計
3.1車載控制系統軟體設計
車載系統是本系統的核心部分,它擔負著現場環境探測,遠距離數據傳輸以及未知區域檢測等重要功能。因此該部分的設計對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較高。系統的軟體流程圖如圖4所示。
圖4車載控制系統流程圖
車載系統軟體包含兩部分功能:採集現場各種參數和實現各種運行模式。通過溫濕度感測器和人體紅外感測器採集溫濕度值以及現場環境是否有人信號;通過無線返;回參數決定當前小車的運行模式,包括自動運行模式、半遙控模式和全遙控模式。自動運行模式下小車會根據採集到的光電對管組信息分析當前的路況,從而作出相應運行路徑修正處理;半遙控模式下通過滑鼠控制Windows界面的參數來控制小車的行動;全遙控模式下通過操控鍵盤可直接操控小車運行。
車載系統自動運行時,通過內部演算法進行路徑選擇和障礙規避。由於光電對管組信息相對較少,故採用查表映射法進行舵機電機驅動控制,即將光電對管組採集到的信息進行分類,根據不同的信息賦予小車不同的電機和舵機驅動值,而光電對管組採集得到的信息為6 bit數據,也就是數值為0~63,將其作為數組的下標,在數組內容中根據下標所表徵的類型設置不同的經驗值,通過大量的運行測試即可得到比較理想的參數。車載系統檢測到小障礙物時,查表得到舵機電機參數,轉過一定角度繞開障礙物繼續運行;檢測到較大障礙物且無法繞過時,車載系統倒車回到安全區域繼續運行。
由於光電對管組存在干擾信號,在演算法上進行了如下濾波處理:利用記憶功能將前幾次的行進路線保存,通過與當前輸出狀態的比對,判斷是否為干擾信息以決定是否摒棄當前控制量。
以上演算法保證了車載系統在運行中出錯概率降到最低。
3.2人機交互界面設計
A機交互界面是採用微軟基礎類(MFC)開發的基於對活框架構的應用程序。採用CMSComm類處理中轉板與PC之間的串口通信,同時通過截獲軟體系統的消息傳遞函數來實現對鍵盤值的判斷。
本文詳細介紹了nRF24L01無線晶元的DPL和ACKPAYLOAD等功能,實現了車載系統與上位機之間的雙向通信,使用Actel公司的CoreConsole工具構建SoPC片上系統,同時設計了PC機上人機交互界面,完善了系統的運行和控制,實現了具有實時數據傳送、自動避障、遠程操控等功能的智能探測系統
❽ 藍牙模塊和wifi模塊哪個更容易製作
無線數據傳輸基本都是通過UART串口來實現的,藍牙模塊和WiFi模塊都支持串口透傳;
基於Nordic nRF52832方案的SKB369是一款高度集成的BLE4.2藍牙模塊,專為無線2.4GHz ISM高速率傳輸設計,支持UART串口數據透傳,擁有32位ARM Cortex-M4F CPU、快閃記憶體和模擬計算機和數字計算機外圍設備。
基於Nordic nRF52840方案的SKB501是一款高度集成的BLE5.0藍牙模塊,性能良好,功耗低,接收靈敏度高,傳輸距離遠,封裝小。支持SPI/UART/TWI通信協議,產品能較好地嵌入到客戶產品中,同時滿足客戶對藍牙產品再次快速編程需求。
❾ fpga驅動wifi晶元,FPGA將內部512*512 每秒15幀的數據 通過wifi發送出去,
最用wifi模塊,包含協議棧的。
❿ 用fpga 實現wifi無線傳輸到底有多難
Wi-Fi模塊又名串口Wi-Fi模塊,屬於物聯網傳輸層,功能是將串口或TTL電平轉為符合Wi-Fi無線網路通信標準的嵌入式模塊,內置無線網路協議IEEE802.11b.g.n協議棧以及TCP/IP協議棧。傳統的硬體設備嵌入Wi-Fi模塊可以直接利用Wi-Fi聯入互聯網,是實現無線智能家居、M2M等物聯網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作方式
1.主動型串口設備聯網:
WIFI模塊 (8張)
主動型串口設備聯網指的是由設備主動發起連接,並與後台伺服器進行數據交互(上傳或下載)的方式。典型的主動型設備,如無線POS機,在每次刷卡交易完成後即開始連接後台伺服器,並上傳交易數據。PUSH型串口設備聯網的拓撲結構如右圖所示。其中,後台伺服器作為TCP Server端,設備通過無線AP/路由器接入到網路中,並作為TCP Client端。
2.被動型串口設備聯網:
被動型串口設備聯網指的是,在系統中所有設備一直處於被動的等待連接狀態,僅由後台伺服器主動發起與設備的連接,並進行請求或下傳數據的方式。典型的應用,如某些無線感測器網路,每個感測器終端始終實時的在採集數據,但是採集到的數據並沒有馬上上傳,而是暫時保存在設備中。
而後台伺服器則周期性的每隔一段時間主動連接設備,並請求上傳或下載數據。
此時,後台伺服器實際上作為TCP Client端,而設備則是作為TCP Server端主要特性2.4GHz, IEEE 802.11b/g內部PCB天線,可選外部天線支持基於AP的網路(Infrastructure)/對等網路Ad-Hoc (IBSS))/ 虛擬AP 模式 ,IPHONE/IPAD/Android 設備也能不用AP/路由器而直接連接支持802.11i加密方式:WEP-64/128,TKIP (WPA-PSK) and AES(WPA2-PSK)MCU內置TCP/IP協議棧3路UART串列介面(其中1路支持DMA 模式, 全功能串口,波特率最高支持921.6Kbps)SPI介面、I2S/PCM介面Digital Video埠高達24個GPIO口(部分GPIO將會和上述介面復用)全功能TCP/IP協議棧,TCP/IP傳輸帶寬達到10Mbps以上支持三種帶有定時自動喚醒功能的WiFi節能模式
技術參數
單5V或3.3V供電工作
溫度范圍: -45°C ~ +85°C
尺寸:32mm x 20mm x 4.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