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科技大全 > GSM網路系統結構

GSM網路系統結構

發布時間:2022-12-22 23:54:23

㈠ Gsm-r網路具體由哪幾部組成

GSM-R網路具體由網路子系統,基站子系統,運行與管理子系統和移動終端設備等四部分組成。其中網路子系統包括移動交換子系統,移動智能網子系統和通用分組無線業務子系統,是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

㈡ GSM的系統是有什麼組成

GSM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又稱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全球通)。
GSM通信系統主要由移動交換子系統(MSS)、基站子系統(BSS)和移動台(MS)三大部分組成,如圖所示。其中MSS與BSS之間的介面為A介面,BSS與MS之間的介面為Um介面。GSM規范對系統的A介面和Um介面都有明確的規定,也就是說,A介面和Um介面是開放的介面。
(4)GSM系統的組成
(4)-1.移動交換子系統MSS
完成信息交換、用戶信息管理、呼叫接續、號碼管理等功能。
(4)-2.基站子系統BSS
BSS系統是在一定的無線覆蓋區中由MSC控制,與MS進行通信的系統設備,完成信道的分配、用戶的接入和尋呼、信息的傳送等功能。
(4)-3.移動台MS
MS是GSM系統的移動用戶設備,它由兩部分組成,移動終端和客戶識別卡(SIM卡)。移動終端就是「機」,它可完成話音編碼、信道編碼、信息加密、信息的調制和解調、信息發射和接收。SIM卡就是「人」,它類似於我們現在所用的IC卡,因此也稱作智能卡,存有認證客戶身份所需的所有信息,並能執行一些與安全保密有關的重要信息,以防止非法客戶進入網路。SIM卡還存儲與網路和客戶有關的管理數據,只有插入SIM卡後移動終端才能接入進網。
(4)-4.操作維護子系統
GSM子系統還包括操作維護子系統(OMC),對整個GSM網路進行管理和監控。通過它實現對GSM網內各種部件功能的監視、狀態報告、故障診斷等功能。

㈢ GSM蜂窩系統網路結構各部分的作用

1、NSS .功能:GSM系統的交換功能;用於用戶數據管理、移動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資料庫功能;對GSM移動用戶間通信和GSM移動用戶與其它通信網用戶間通信的管理作用。 2、BSS?.功能: (1)通過無線介面直接與移動台相接,負責無線收發和無線資源管理 (2)與網路子系統中的移動業務交換中心相連,實現移動用戶間或移動用戶與固定網用戶間的通信連接,傳送系統信號和用戶信息 。 3、OSS(1)內容:移動用戶管理、移動設備管理及網路操作和維護 (2)網路操作和維護:對GSM系統的BSS和NSS進行操作和維護的管理,由OMC完成 a)網路的監視、操作(告警、處理等); b)無線規劃(增載入頻、小區等); c)交換系統的管理(軟體、數據的修改等); d)性能管理(產生統計報告等) (3)移動用戶管理:用戶數據管理和呼叫計費 a)用戶數據管理一般由HLR來完成,包括 SIM卡的管理 b)呼叫計費可由移動用戶所訪問的各MSC和GMSC分別處理,也可採用通過HLR或獨立的計費設備集中處理 (4)移動設備管理是由EIR完成 4、功能:通過無線介面接入GSM系統的通常的無線處理功能;提供與使用者間的介面。

記得採納啊

㈣ GSM通信系統分別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各部分之間的介面名稱及功能是什麼

移動通信技術
GSM屬於第代(2G)蜂窩移動通信技術。模擬蜂窩技術被稱為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寬頻CDMA技術被稱為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即3G。

無線電介面
GSM 是一個蜂窩網路,也就是說行動電話要連接到它能搜索到的最近的蜂窩單元區域。GSM網路運行在多個不同的無線電頻率上。
GSM網路一共有4種不同的蜂窩單元尺寸:巨蜂窩,微蜂窩,微微蜂窩和傘蜂窩。覆蓋面積因不同的環境而不同。巨蜂窩可以被看作那種基站天線安裝在天線桿或者建築物頂上那種。微蜂窩則是那些天線高度低於平均建築高度的那些,一般用於市區內。微微蜂窩則是那種很小的蜂窩只覆蓋幾十米的范圍,主要用於室內。傘蜂窩則是用於覆蓋更小的蜂窩網的盲區,填補蜂窩之間的信號空白區域。
蜂窩半徑范圍根據天線高度、增益和傳播條件可以從百米以上至數十公里。實際使用的最長距離GSM規范支持到35公里。還有個擴展蜂窩的概念,蜂窩半徑可以增加一倍甚至更多。
GSM同樣支持室內覆蓋,通過功率分配器可以把室外天線的功率分配到室內天線分布系統上。這是一種典型的配置方案,用於滿足室內高密度通話要求,在購物中心和機場十分常見。然而這並不是必須的,因為室內覆蓋也可以通過無線信號穿越建築物來實現,只是這樣可以提高信號質量減少干擾和回聲。

㈤ GSM通信系統組成、業務及主要技術

1.頻譜效率。由於採用了高效調制器、信道編碼、交織、均衡和語音編碼技術,使系統具有高頻譜效率。
2.容量。由於每個信道傳輸帶寬增加,使同頻復用栽干比要求降低至9dB,故GSM系統的同頻復用模式可以縮小到4/12或3/9甚至更小(模擬系統為7/21);加上半速率話音編碼的引入和自動話務分配以減少越區切換的次數,使GSM系統的容量效率(每兆赫每小區的信道數)比TACS系統高3~5倍。
3.話音質量。鑒於數字傳輸技術的特點以及GSM規范中有關空中介面和話音編碼的定義,在門限值以上時,話音質量總是達到相同的水平而與無線傳輸質量無關。
4.開放的介面。GSM標准所提供的開放性介面,不僅限於空中介面,而且報刊網路直接以及網路中個設備實體之間,例如A介面和Abis介面。
5. 安全性。通過鑒權、加密和TMSI號碼的使用,達到安全的目的。鑒權用來驗證用戶的入網權利。加密用於空中介面,由SIM卡和網路AUC的密鑰決定。TMSI是一個由業務網路給用戶指定的臨時識別號,以防止有人跟蹤而泄漏其地理位置。
6.與ISDN、PSTN等的互連。與其他網路的互連通常利用現有的介面,如ISUP或TUP等。
7.在SIM卡基礎上實現漫遊。漫遊是移動通信的重要特徵,它標志著用戶可以從一個網路自動進入另一個網路。GSM系統可以提供全球漫遊,當然也需要網路運營者之間的某些協議,例如計費。
GSM數字蜂窩通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可分為移動台、基站子系統和網路子系統。 基站子系統(簡稱基站BS)由基站收發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組成;網路子系 統由移動交換中心(MSC)和操作維護中心(OMC)以及原地位置寄存器(HLR)、訪問 位置寄存器(VLR)、鑒權中心(AUC)和設備標志寄存器(EIR)等組成。
業務有語音通話功能,上網,來電,短消息,等一些功能。

㈥ 中國移動GSM網路、中國聯通GSM網路的頻段如何劃分

中國聯通GSM工作頻段(上行909-915、下行954-960)中國聯通CDMA工作頻段(上行825-835、下行870-880)。DCS工作頻段:上行 下行

GSM系統包括 GSM 900:900MHz、GSM1800:1800MHz 及 GSM-1900:1900MHz等幾個頻段 。

目前我國主要的兩大GSM系統為GSM 900及GSM1800,由於採用了不同頻率,因此適用的手機也不盡相同。不過目前大多數手機基本是雙頻手機,可以自由在這兩個頻段間切換。

歐洲國家普遍採用的系統除GSM900和GSM1800另外加入了GSM1900,手機為三頻手機。在我國隨著手機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現也已出現了三頻手機,即可在GSM900GSM1800GSM1900三種頻段內自由切換的手機,真正做到了一部手機可以暢游全世界。

(6)GSM網路系統結構擴展閱讀:

GSM網是採用分級控制的網路,一個GSM網分為3個網路子系統。

網路交換子系統(NSS);基站子系統(BSS),移動台(MS)也是一個子系統但通常被認為是BSS的一部分;網路管理子系統(NMS)。

在這個網路結構中MS與BSS間的介面稱為空中介面;BSS和NSS間的介面稱為A介面;BSS、NSS與NMS間的介面稱為操作維護介面。現今的GSM標准只定義了兩個開放介面:空中介面和A介面。

現在市場上GSM網關的種類,主要有以下三大類:

1、模擬GSM網關(Analogue GSM Gateway)

(1)FXS GSM 網關

(2)FXO GSM 網關

2、VoIP GSM 網關(VoIPGSM Gateway)

3、數字GSM 網關(Digital GSM Gateway)

(1)ISDNBRI GSM 網關

(2)ISDNPRI GSM 網關

㈦ GSM系統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GSM 系統由移動台 MS (Mobile Station)、基站子系統 BSS (Bast Station Sub-System)、網路子系統NSS (Network Sub-System)、操作維護子系統OSS (Operation Sub-System)四個分系統組成,(其中,BSS包括基站(BTS)和基站控制器(BSC),NSS包括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拜訪位置寄存器(VLR)、歸屬位置寄存器(HLR)、設備識別寄存器(EIR)、鑒權中心(AUC)),四個分系統之間都有定義明確且詳細的標准化介面方案,保證任何廠商提供的GSM 系統設備可以互連。同時,GSM 系統與各種公用通信網之間也都詳細定義了標准介面規范,使GSM 系統可以與各種公用通信網實現互連互通。GSM 系統除了可以開放基本的話音業務外,還可以開放各種承載業務、補充業務以及與ISDN 相關的各種業務。GSM 系統採用 FDMA/TDMA 及跳頻的復用方式,頻率重復利用率較高,同時它具有靈活方便的組網結構,可滿足用戶的不同容量需求。GSM 系統具有較強的鑒權和加密功能,能確保用戶和網路的安全需求,系統抗干擾能力較強,通信質量較高。 GSM系統工作頻段分配為:GSM900MHz頻段為:890~915MHz(移動台發,基站收),935~960MHz(基站發,移動台收);DCS 1800MHz 頻段為:1710~1785MHz(移動台發,基站收),1805~1880MHz(基站發,移動台收)。 目前我國陸地蜂窩數字移動通信網GSM通信系統主要採用900MHz與1800MHz頻段。其中GSM900 使用的頻段為:905~915MHz上行頻率,950~960MHZ下行頻率,頻道號為76~124,共l0M帶寬。 GSM 是一種多業務系統,可以依照用戶的需要為用戶提供各種形式的通信。習慣上,我們把話音業務與數據業務(或稱為非話音業務)區別開來。話音業務中,信息是話音,而數據業務傳送包括電文、圖像、傳真及計算機文件等在內的其它信息。除了這些傳統業務,GSM 還提供一些非傳統的業務,如簡訊息業務,它區別於目前固定網路提供的各種業務,而更像無線尋呼業務。 通信網路提供的基本業務主要涉及傳輸媒介和建立呼叫的方式。補充業務則使用戶能夠更好地接受基本業務或是簡化電信的日常使用,為用戶提供方便,如呼叫前轉、來電顯示等。GSM 所提供的基本業務可分為承載業務和電信業務,這兩種業務是獨立的通信業務,其差別在於用戶接入點的不同。電信業務主要包括話音業務、數據業務及簡訊息業務等。

㈧ GSM移動通信系統的組成原理

移動通信系指通信雙方或至少一方是處於移動中進行信息交流的通信。20年代開始在軍事及某些特殊領域使用,40年代才逐步向民用擴展;最近十年間才是移動通信真正迅猛發展的時期,而且由於其許多的優點,前景十分廣闊。
移動通信經歷了由模擬通信向數字化通信的發展過程。目前,比較成熟的數字移動通信制式主要有泛歐的GSM,美國的ADC和日本的JDC(現改稱PDC)。其中GSM的發展最引人注目,其發展歷程如下:
1982年,歐洲郵電行政大會CEPT設立了「移動通信特別小組」即GSM,以開發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為目標。
1986年,在巴黎,對歐洲各國經大量研究和實驗後所提出的八個建議系統進行現場試驗。
1987年,GSM成員國經現場測試和論證比較,就數字系統採用窄帶時分多址TDMA規則脈沖激勵長期預測(RPE-LTP)話音編碼和高斯濾波最小頻移鍵控(GMSK)調制方式達成一致意見。
1988年,十八個歐洲國家達成GSM諒解備忘錄(MOU)。
1989年,GSM標准生效。
1991年,GSM系統正式在歐洲問世,網路開通運行。移動通信跨入第二代。

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簡稱GSM系統)是完全依據歐洲通信標准化委員會(ETSI)制定的GSM技術規范研製而成的,任何一家廠商提供的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都必須符合GSM技術規范。
GSM系統作為一種開放式結構和面向未來設計的系統具有下列主要特點:
 GSM系統是由幾個子系統組成的,並且可與各種公用通信網(PSTN、ISDN、PDN等)互連互通。各子系統之間或各子系統與各種公用通信網之間都明確和詳細定義了標准化介面規范,保證任何廠商提供的GSM系統或子系統能互連;
 GSM系統能提供穿過國際邊界的自動漫遊功能,對於全部GSM移動用戶都可進入GSM系統而與國別無關;
 GSM系統除了可以開放話音業務,還可以開放各種承載業務、補充業務和與ISDN相關的業務;
 GSM系統具有加密和鑒權功能,能確保用戶保密和網路安全;
 GSM系統具有靈活和方便的組網結構,頻率重復利用率高,移動業務交換機的話務承載能力一般都很強,保證在話音和數據通信兩個方面都能滿足用戶對大容量、高密度業務的要求;
 GSM系統抗干擾能力強,覆蓋區域內的通信質量高;
 用戶終端設備(手持機和車載機)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能向更小型、輕巧和增強功能趨勢發展。
3.1.2 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GSM系統的典型結構如圖3-1所示。由圖可見,GSM系統是由若干個子系統或功能實體組成。其中基站子系統(BSS)在移動台(MS)和網路子系統(NSS)之間提供和管理傳輸通路,特別是包括了MS與GSM系統的功能實體之間的無線介面管理。NSS必須管理通信業務,保證MS與相關的公用通信網或與其它MS之間建立通信,也就是說NSS不直接與MS互通,BSS也不直接與公用通信網互通。MS、BSS和NSS組成GSM系統的實體部分。操作支持系統(OSS)則提供運營部門一種手段來控制和維護這些實際運行部分。

OSS:操作支持子系統 BSS:基站子系統 NSS:網路子系統
NMC:網路管理中心 DPPS:數據後處理系統 SEMC:安全性管理中心
PCS:用戶識別卡個人化中心 OMC:操作維護中心 MSC:移動業務交換中心
VLR:來訪用戶位置寄存器 HLR:歸屬用戶位置寄存器 AUC:鑒權中心
EIR:移動設備識別寄存器 BSC:基站控制器 BTS:基站收發信台
PDN:公用數據網 PSTN:公用電話網 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
MS:移動台圖
圖3-1 GSM系統結構
1. 移動台(MS)
移動台是公用GSM移動通信網中用戶使用的設備,也是用戶能夠直接接觸的整個GSM系統中的唯一設備。移動台的類型不僅包括手持台,還包括車載台和攜帶型台。隨著GSM標準的數字式手持台進一步小型、輕巧和增加功能的發展趨勢,手持台的用戶將占整個用戶的極大部分。
除了通過無線介面接入GSM系統的通常無線和處理功能外,移動台必須提供與使用者之間的介面。比如完成通話呼叫所需要的話筒、揚聲器、顯示屏和按鍵。或者提供與其它一些終端設備之間的介面。比如與個人計算機或傳真機之間的介面,或同時提供這兩種介面。因此,根據應用與服務情況,移動台可以是單獨的移動終端(MT)、手持機、車載機或者是由移動終端(MT)直接與終端設備(TE)傳真機相連接而構成,或者是由移動終端(MT)通過相關終端適配器(TA)與終端設備(TE)相連接而構成,這可參見圖3-2,這些都歸類為移動台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移動設備。
移動台另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用戶識別模塊(SIM),它基本上是一張符合ISO標準的「智慧」卡,它 包含所有與用戶有關的和某些無線介面的信息,其中也包括鑒權和加密信息。使用GSM標準的移動台都需要插入SIM卡,只有當處理異常的緊急呼叫時,可以在不用SIM卡的情況下操作移動台。SIM卡的應用使移動台並非固定地縛於一個用戶,因此,GSM系統是通過SIM卡來識別行動電話用戶的,這為將來發展個人通信打下了基礎。

圖3-2 移動台的功能結構
2. 基站子系統(BSS)
基站子系統(BSS)是GSM系統中與無線蜂窩方面關系最直接的基本組成部分。它通過無線介面直接與移動台相接,負責無線發送接收和無線資源管理。另一方面,基站子系統與網路子系統(NSS)中的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相連,實現移動用戶之間或移動用戶與固定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連接,傳送系統信號和用戶信息等。當然,要對BSS部分進行操作維護管理,還要建立BSS與操作支持子系統(OSS)之間的通信連接。
基站子系統是由基站收發信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這兩部分的功能實體構成。實際上,一個基站控制器根據話務量需要可以控制數十個BTS。BTS可以直接與BSC相連接,也可以通過基站介面設備(BIE)採用遠端控制的連接方式與BSC相連接。需要說明的是,基站子系統還應包括碼變換器(TC)和相應的子復用設備(SM)。碼變換器在更多的實際情況下是置於BSC和MSC之間,在組網的靈活性和減少傳輸設備配置數量方面具有許多優點。因此,一種具有本地和遠端配置BTS的典型BSS組成方面如圖3-3示。
(1) 基站收發信台(BTS)
基站收發信台(BTS)屬於基站子系統的無線部分,由基站控制器(BSC)控制,服務於某個小區的無線收發信設備,完成BSC與無線信道之間的轉換,實現BTS與移動台(MS)之間通過空中介面的無線傳輸及相關的控制功能。BTS主要分為基帶單元、載頻單元、控制單元三大部分。基帶單元主要用於必要的話音和數據速率適配以及信道編碼等。載頻單元主要用於調制/解調與發射機/接收機之間的耦合等。控制單元則用於BTS的操作與維護。另外,在BSC與BTS不設在同一處需採用Abis介面時,傳輸單元是必須增加的,以實現BSC與BTS之間的遠端連接方式。如果BSC與BTS並置在同一處,只需採用BS介面時,傳輸單元是不需要的。

圖3-3 一種典型的BSS組成方式
(2) 基站控制器(BSC)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子系統(BSS)的控制部分,起著BSS的變換設備的作用,即各種介面的管理,承擔無線資源和無線參數的管理。
BSC主要由下列部分構成:
 朝向與MSC相接的A介面或與碼變換器相接的Ater 介面的數字中繼控制部分;
 朝向與BTS相接的Abis 介面或BS介面的BTS控制部分;
 公共處理部分,包括與操作維護中心相接的介面控制;
 交換部分。
3. 網路子系統(NSS)
網路子系統(NSS)主要包含有GSM系統的交換功能和用於用戶數據與移動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資料庫功能,它對GSM移動用戶之間通信和GSM移動用戶與其它通信網用戶之間通信起著管理作用。NSS由一系列功能實體構成,整個GSM系統內部,即NSS的各功能實體之間和NSS與BSS之間都通過符合CCITT信令系統No.7協議和GSM規范的7號信令網路互相通信。
(1) 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
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是網路的核心,它提供交換功能及面向系統其它功能實體:基站子系統BSS、歸屬用戶位置寄存器HLR、鑒權中心AUC、移動設備識別寄存器EIR、操作維護中心OMC和面向固定網(公用電話網PSTN、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分組交換公用數據網PSPDN、電路交換公用數據網CSPDN)的介面功能,把移動用戶與移動用戶、移動用戶與固定網用戶互相連接起來。
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可從三種資料庫,即歸屬用戶位置寄存器(HLR)、訪問用戶位置寄存器(VLR)和鑒權中心(AUC)獲取處理用戶位置登記和呼叫請求所需的全部數據。反之,MSC也根據其最新獲取的信息請求更新資料庫的部分數據。
MSC可為移動用戶提供一系列業務:
 電信業務。例如:電話、緊急呼叫、傳真和短消息服務等;
 承載業務。例如:3.1KHz電話,同步數據0.3kbit/s~2.4kbit/s 及分組組合和分解(PAD)等;
 補充業務。例如:呼叫前轉、呼叫限制、呼叫等待、會議電話和計費通知等。
當然,作為網路的核心,MSC還支持位置登記、越區切換和自動漫遊等移動特徵性能和其它網路功能。
對於容量比較大的移動通信網,一個網路子系統NSS可包括若干個MSC、VLR和HLR,為了建立固定網用戶與GSM移動用戶之間的呼叫,無需知道移動用戶所處的位置。此呼叫首先被接入到入口移動業務交換中心,稱為GMSC,入口交換機負責獲取位置信息,且把呼叫轉接到可向該移動用戶提供即時服務的MSC,稱為被訪MSC(VMSC)。因此,GMSC具有與固定網和其它NSS實體互通的介面。目前,GMSC功能就是在MSC中實現的。根據網路的需要,GMSC功能也可以在固定網交換機中綜合實現。
(2) 訪問用戶位置寄存器(VLR)
訪問用戶位置寄存器(VLR)是服務於其控制區域內移動用戶的,存儲著進入其控制區域內已登記的移動用戶相關信息,為已登記的移動用戶提供建立呼叫接續的必要條件。VLR從該移動用戶的歸屬用戶位置寄存(HLR)處獲取並存儲必要的數據。一旦移動用戶離開該VLR的控制區域,則重新在另一個VLR登記,原VLR將取消臨時記錄的該移動用戶數據。因此,VLR可看作為一個動態用戶資料庫。
VLR功能總是在每個MSC中綜合實現的。
(3) 歸屬用戶位置寄存器(HLR)
歸屬用戶位置寄存器(HLR)是GSM系統的中央資料庫,存儲著該HLR控制的所有存在的移動用戶的相關數據。一個HLR能夠控制若干個移動交換區域以及整個移動通信網,所有移動用戶重要的靜態數據都存儲在HLR中,這包括移動用戶識別號碼、訪問能力、用戶類別和補充業務等數據。HLR還存儲且為MSC提供關於移動用戶實際漫遊所在的MSC區域相關動態信息數據。這樣,任何入局呼叫可以即刻按選擇 路徑送到被叫的用戶。
(4) 鑒權中心(AUC)
GSM系統採取了特別的安全措施,例如用戶鑒權、對無線介面上的話音、數據和信號信息進行保密等。因此,鑒權中心(AUC)存儲著鑒權信息和加密密鑰,用來防止無權用戶接入系統和保證通過無線介面的移動用戶通信的安全。
AUC屬於HLR的一個功能單元部分,專用於GSM系統的安全性管理。
(5) 移動設備識別寄存器(EIR)
移動設備識別寄存器(EIR)存儲著移動設備的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IMEI),通過檢查白色清單、黑色清單或灰色清單這三種表格,在表格中分別列出了准許使用的、出現故障需監視的、失竊不準使用的移動設備的IMEI識別碼,使得運營部門對於不管是失竊還是由於技術故障或誤操作而危及網路正常運行的MS設備,都能採取及時的防範措施,以確保網路內所使用的移動設備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4. 操作支持子系統(OSS)
操作支持子系統(OSS)需完成許多任務,包括移動用戶管理、移動設備管理以及網路操作和維護。
移動用戶管理可包括用戶數據管理和呼叫計費。用戶數據管理一般由歸屬用戶位置寄存器(HLR)來完成這方面的任務,HLR是NSS功能實體之一。用戶識別卡SIM的管理也可認為是用戶數據管理的一部分,但是,作為相對獨立的用戶識別卡SIM的管理,還必須根據運營部門對SIM的管理要求和模式採用專門的SIM個人化設備來完成。呼叫計費可以由移動用戶所訪問的各個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和GMSC分別處理,也可以採用通過HLR或獨立的計費設備來集中處理計費數據的方式。
移動設備管理是由移動設備識別寄存器(EIR)來完成的,EIR與NSS的功能實體之間是通過SS7信令網路的介面互連,為此,EIR也歸入NSS的組成部分之一。
網路操作與維護是完成對GSM系統的BSS和NSS進行操作與維護管理任務的,完成網路操作與維護管理的設施稱為操作與維護中心(OMC)。從電信管理網路(TMN)的發展角度考慮,OMC還應具備與高層次的TMN進行通信的介面功能,以保證GSM網路能與其它電信網路一起納入先進、統一的電信管理網路中進行集中操作與維護管理。直接面向GSM系統BSS和NSS各個功能實體的操作與維護中心(OMC)歸入NSS部分。
可以認為,操作支持子系統(OSS)已不包括與GSM系統的NSS和BSS部分密切相關的功能實體,而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管理和服務中心。主要包括網路管理中心(NMC)、安全性管理中心(SEMC)、用於用戶識別卡管理的個人化中心(PCS)、用於集中計費管理的數據後處理系統(DPPS)等功能實體。

㈨ GSM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GSM系統主要由移動台(MS)、移動網子系統(NSS)、基站子系統(BSS)和操作支持子系統(OSS)四部分組成 基站子系統(BSS)在移動台(MS)和移動網子系統(NSS)之間提供和管理傳輸通路,特別是包括了MS與GSM系統的功能實體之間的無線介面管理。NSS是整個GSM系統的控制和交換中心,它負責所有與移動用戶有關的呼叫接續處理、移動性管理、用戶設備及保密性等功能,並提供GSM系統與其他網路之間的連接。MS、BSS和NSS組成GSM系統的實體部分,操作支持子系統(OSS)則提供運營部門一種手段來控制和維護這些實際運行部分。GSM使用的是時分多址的變體 GSM將資料數字化,並將數據進行壓縮,然後與其它的兩個用戶數據流一起從信道發送出去,另外的兩個用戶數據流都有各自的時隙。GSM實際上是歐洲的無線電話標准,據GSM MoU聯合委員會報道GSM系統有幾項重要特點:防盜拷能力佳、網路容量大、手機號碼資源豐富、通話清晰、穩定性強不易受干擾、信息靈敏、通話死角少、手機耗電量低。參考於 http://ke..com/view/7530.html

閱讀全文

與GSM網路系統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游戲編程哪個好學 瀏覽:259
qq郵箱怎麼發語音文件 瀏覽:494
php刪除資料庫記錄 瀏覽:905
文件校驗工具有哪些 瀏覽:158
蘋果app被亂扣費怎麼投訴 瀏覽:269
數據通信工程師要負責多少設備 瀏覽:904
excel有沒有多個文件數據鏈接 瀏覽:842
鄭州兒童編程課程應該怎麼選擇 瀏覽:103
word2003二級標題編號 瀏覽:370
ipad百度雲盤壓縮文件 瀏覽:912
什麼網站可以發現新產品 瀏覽:680
led屏用什麼編程 瀏覽:322
創意編程怎麼弄場景切換 瀏覽:315
解壓代碼選擇 瀏覽:875
電腦開機後桌面文件全都沒有了 瀏覽:666
wap網站論壇 瀏覽:55
榮耀4版本信息顯示什麼字母 瀏覽:30
dnf蟲鏈怎麼升級 瀏覽:956
將16進制文件讀到數組中 瀏覽:899
caa中怎麼提取框選范圍數據 瀏覽:3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