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科技大全 > 神威計算機的操作系統

神威計算機的操作系統

發布時間:2022-09-24 21:59:43

『壹』 請問現在我國巨型計算機速度有多快

巨型計算機是一種超大型電子計算機。具有很強的計算和處理數據的能力,主要特點表現為高速度和大容量,配有多種外部和外圍設備及豐富的、高功能的軟體系統

巨型計算機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計算機系統,主要用來承擔重大的科學研究、國防尖端技術和國民經濟領域的大型計算課題及數據處理任務。如大范圍天氣預報,整理衛星照片,原子核物的探索,研究洲際導彈、宇宙飛船等,制定國民經濟的發展計劃,項目繁多,時間性強,要綜合考慮各種各樣的因素,依靠巨型計算機能較順利地完成。

對巨型計算機的指標一些家這樣規定:首先,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平均每秒1000萬次以上;其次,存貯容量在1000萬位以上。如我國研製成功的"銀河"計算機,就屬於巨型計算機。巨型計算機的發展是電子計算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它的研製水平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和工業發展的程度,體現著國家經濟發展的實力。一些發達國家正在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研製運算速度達幾百億次的超級大型計算機。

在一定時期內速度最快、性能最高、體積最大、耗資最多的計算機系統。巨型計算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個時期內的巨型機到下一時期可能成為一般的計算機;一個時期內的巨型機技術到下一時期可能成為一般的計算機技術。現代的巨型計算機用於核物理研究、核武器設計、航天航空飛行器設計、國民經濟的預測和決策、能源開發、中長期天氣預報、衛星圖像處理、情報分析和各種科學研究方面,是強有力的模擬和計算工具,對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

據統計,計算機的性能與使用價值的平方成正比,即所謂平方律。按照這一統計規律,計算機性能越高,相對價格越便宜。因此,隨著大型科學工程對計算機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超高性能的巨型計算機將獲得越來越大的經濟效益。

一、巨型計算機的發展概況

50年代中期的巨型機有 UNIVAC公司的LARC機和 IBM公司的 STretch機。這兩台計算機分別採用了指令先行控制、多個運算單元、存儲交叉訪問、多道程序和分時系統等並行處理技術。60年代的巨型機有CDC6600機和7600機,它們都配置有多台外圍處理機,主機的中央處理器含有多個獨立並行的處理單元。70年代出現了現代巨型計算機,其指令執行速度每秒已達5000萬次以上,或每秒可獲得2000萬個以上的浮點結果。

現代巨型機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有美國ILLIAC-Ⅳ(1973年)、STAR-100(1974年)和ASC(1972年)等巨型機。ILLIAC-Ⅳ機是一台採用64個處理單元在統一控制下進行處理的陣列機,後兩台都是採用向量流水處理的 向量計算機 。1976年研製成功的CRAY-1機標志著現代巨型機進入第二階段。這台計算機設有向量、標量、地址等通用寄存器,有12個運算流水部件,指令控制和數據存取也都流水線化;機器主頻達80兆赫,每秒可獲得8000萬個浮點結果; 主存儲器 容量為100~400萬字(每字64位),外存儲器容量達10 9 ~10 11 字;主機櫃呈圓柱形,功耗達數百千瓦;採用氟里昂冷卻。圖中為這種機器的邏輯結構。中國的「銀河「億次級巨型計算機(1983年)也是多通用寄存器、全流水線化的巨型機。運算流水部件有18個,採用雙向量陣列結構,主存儲器容量為200~400萬字(每字64位),並配有磁碟海量存儲器。這些巨型機的系統結構都屬於單指令流多數據流(SIMD)結構。80年代以來,採用多處理機(多指令流多數據流MIMD)結構、多向量陣列結構等技術的第三階段的更高性能巨型機相繼問世。例如,美國的CRAY-XMP、CDCCYBER205,日本的S810/10和20、VP/100和200、S×1和S×2等巨型機,均採用超高速門陣列晶元燒結到多層陶瓷片上的微組裝工藝,主頻高達50~160兆赫以上,最高速度有的可達每秒5~10億個浮點結果,主存儲器容量為400~3200萬字(每字64位),外存儲器容量達10 12 字以上。

還有一類專用性很強的巨型機。例如,美國哥德伊爾宇航公司的巨型並行處理機MPP,由16384個處理器組成128×128的方陣,專用於衛星圖像信息的高速處理,8位整數加的處理速度可達每秒60億次,32位浮點加可達每秒1.6億次。英國ICL公司研製的分布式陣列處理機專用系統DAP,由 4096個一位 微處理器 和一台大型系列機2900組成,最高速度可達每秒1億個64位的浮點結果。

二、巨型計算機的組成

巨型機主機由高速運算部件和大容量快速主存貯器構成。由於巨型機加工數據的吞吐量很大,只有主存是不夠的,一般有半導體快速擴充存貯器和海量(磁碟)存貯子系統來支持。對大規模數據處理系統的用戶,常需大型聯機磁帶子系統或光碟子系統作為大量信息數據進/出的媒介 。巨型機主機一般不直接管理慢速的輸入/輸出(I/O)設備,而是通過I/O介面通道聯結前端機,由前端機做I/O的工作,包括用戶程序和數據的准備、運算結果的列印與繪圖輸出等。前端機一般用小型機。I/O的另一種途徑是通過網路,網上的用戶藉助其端機(微機、工作站、小型大型機)通過網來使用巨型機,I/O均由用戶端機來做。網路方式可大大提高巨型機的利用率。

三、巨型機技術

並行處理是巨型機技術的基礎。為提高系統性能,現代巨型機都在系統結構、硬體、軟體、工藝和電路等方面採取各種支持並行處理的技術。

數據類型為便於高速並行處理, 中央處理器 的數據類型除傳統的各類標量外,都增加了向量或數組類型。向量或數組運算的實質,是相繼或同時執行一批同樣的運算,而標量運算只處理一個或一對操作數,故向量運算速度一般比標量運算速度快得多。

硬體結構現代巨型機硬體大多採用流水線、多功能部件、陣列結構或多處理機等各種技術。流水線是把整個部件分成若干段,使眾多數據能重疊地在各段操作,特別適於向量運算,性能-價格比高,應用普遍。多功能部件可以同時進行不同的運算,每個部件內部又常採用流水線技術,既適合向量運算又適合標量運算。中國的「銀河」機和日本的 VP/200、S810/20機進一步將每個向量流水部件或向量處理機加倍,組成雙向量陣列,又把向量運算速度提高了兩倍。美國CYBER-205機的向量處理機可按用戶需要組成一、二或四條陣列式的流水線,技術上又有所發展。多處理機系統以多台處理機並行工作來提高系統的處理能力,各台處理機可以協作完成一個作業,也可以獨立完成各自的作業。每台處理機內部也可採用各種適宜的並行處理技術。在任務的劃分與分配、多處理機之間的同步與通信和 互連網路 的效益等方面,多處理機系統尚存在不少問題有待解決。現代巨型機採用的主要還是雙處理機系統(如CRAY-XMP)和四處理機系統(如HEP)。

向量寄存器為降低存儲流量和頻帶寬度的要求,並解決短向量運算速度低的問題,第二階段的巨型機採取了向量寄存器技術。CRAY-1機設有8個向量寄存器,所有向量運算指令都面向向量寄存器和其他通用寄存器。為更有力地支持各運算流水部件高度並行地進行各自的向量運算,日本的VP/100和S810等第三階段的巨型機設有龐大的向量寄存器,總容量達64K位元組。

標量運算標量運算速度對巨型機系統綜合速度的影響極大。為此,除增設標量寄存器、標量後援寄存器或標量 高速緩沖存儲器 以及採用先進的標量控制技術(如先行控制等)外,還可採用專作標量運算的功能部件和標量處理機等技術。例如,CRAY-1機的多功能部件中,有6個專作標量和地址運算,3個兼作標量浮點運算,標量運算速度可達每秒2000萬次以上;CYBER205機專設標量處理機,含5個運算部件,標量運算速度可達每秒5000萬次以上。在提高向量運算速度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標量運算速度,盡可能縮小兩者的差距,已成為改善巨型機系統性能的重要研究課題。

主存儲器為使復雜系統的三維處理成為可能,要求主存儲器能容納龐大的數據量。80年代的巨型機容量已達256兆位元組。為與運算部件的速度相匹配,主存儲器必須大大提高信息流量。為此,主要的措施是:①採取較成熟的多模塊交叉訪問技術,模塊數量一般取2n,有的巨型機採用素數模新技術,以盡量避免向量訪問的沖突;②不斷減小每個模塊的存取周期,如CRAY-XMP機的存取周期為38納秒,S810機雖用靜態MOS存儲器,也只有40納秒,與雙極存儲相當;③增加主存儲器的訪問埠,如CRAY-XMP機的每台處理機與CRAY-1機相比,訪問埠由一個增加到四個,解決了存儲訪問的瓶頸問題。

輸入輸出通道巨型機不但配有數量較多的輸入輸出通道,如16~32個,而且具有較高的通道傳輸率。如CRAY-XMP機除一般通道外,還有兩個傳輸率為每秒100兆位元組的通道和一個傳輸率高達每秒1250兆位元組的通道。

固態海量存儲器為適應特大算題的大量數據在主存儲器和外存儲器之間的頻繁調度,新型的巨型機採用固態海量存儲器作為超高速外存儲器。CRAY-XMP機的固態存儲器採用MOS技術,容量為64~256兆位元組,傳輸率比磁碟快50~100倍。S810機的固態存儲器容量為256~1024兆位元組,傳輸率達每秒1000兆位元組。

大規模集成電路巨型機的 邏輯電路 都採用超高速ECL電路,門級延遲約為0.25~0.5納秒,晶元門數為幾十至一千以上;1984年日本已研製成功4K門陣列常溫砷化鎵晶元,級延遲約為50皮秒;用於向量寄存器的超高速雙極隨機存取存儲器的訪問時間為3.5~5.5納秒。

組裝工藝縮短機內走線長度和提高機器主頻,是提高巨型機速度的基礎。現代巨型機主頻有的已達 250兆赫以上。為此,除提高晶元的集成度和速度外,還採用微組裝等高密度多層組裝工藝。由此而來的散熱問題很突出,需要採取特殊的冷卻措施。

並行演算法和軟體技術為充分發揮巨型機的系統性能,必須研究各種並行演算法並研製並行化的軟體系統。針對特大型科學計算的特點,巨型機通常配置如下軟體:具有多重處理能力的批處理分布式 操作系統 、高效的匯編語言、向量FORTRAN或PASCAL、ADA語言和向量識別器、並行化標准子程序庫、科學子程序庫和應用程序庫、系統 實用程序 、診斷程序等。

『貳』 「神威」高性能計算機的功能是什麼

「神威Ⅰ」計算機由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於1999年9月研製成功並投入運行。2000年7月26日面向社會開放使用,2001年在上海超級計算中心順利通過驗收。「神威Ⅰ」電腦的研製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國電腦的計算水平,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研製高性能電腦能力的國家。

「神威」是一種可縮放大規模並行計算機系統,其峰值運算速度可高達每秒3840億浮點結果,位居當時全世界已投入商業運行的前500位高性能計算機的第48位。其系統主要由主機系統、前端系統、磁碟陣列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並配備了大容量主存和磁碟陣列、與工業標准兼容的分布式並行操作系統、多種並行程序開發及支持環境、科學計算軟體庫、資料庫系統和可視化系統等。「神威廣主機使用的是流行的UNIX系統,自行研製的並行UNIX操作系統與標準的UNIX操作系統目標級兼容。系統配有多種並行語言和並行支撐環境,其中包括高性能FOran、OpenMP、並C.PVM、MPI和PJAVA等,兼容Fortran語言和C語言。集國際上眾家之長的可視化並行編程環境,可以幫助程序員進行程序開發和調試。系統中的科學計算可視化工具可以實時地將計算出的數據轉換成圖形圖像顯示出來。另外用戶還可以在Intranet/Internet上使用神威主機。「神威Ⅰ」計算機系統用戶界面友善,提供完善的系統性能檢測、並行調試工具和並行程序自動生成工具。

目前,「神威Ⅰ」計算機系統主要應用於氣象氣候、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石油勘探。生命科學等領域。在「神威Ⅰ」運行10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了28項科研課題,取得了豐碩的應用成果,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中國氣象局開發出集合數值天氣預報系統,「神威Ⅰ」電腦在8小時內完成32個樣本、10天全球預報,填補了國內空白。中科院生物所開發人類基因克隆系統,運用「神威」電腦完成了人類心臟基因克隆運算,取得了國內獨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中科院軟體所開發的油藏數值模擬系統對13年開采數據的計算時間僅4小時37分鍾,提高了油藏技術人員工作效率。中石化公司開發地震成像系統時,過去花了10年時間沒有計算完的數據,「神威上」電腦只用了8小時就計算完成。

『叄』 NBA是哪一年誕生的

NBA成立於1946年6月6日。成立時叫BAA,即全美籃球協會,是由十一家冰球館和體育館的老闆為了讓體育館在冰球比賽以外的時間,不至於閑置而共同發起成立的。
現有球隊
東部聯盟 大西洋賽區 :紐約尼克斯隊、新澤西籃網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多倫多猛龍隊、費城76人隊 中部賽區 :底特律活塞隊、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克里夫蘭騎士隊、密爾沃基雄鹿隊、芝加哥公牛隊 東部聯盟隊徽(15張) 東南部賽區 :邁阿密熱火隊、奧蘭多魔術隊、華盛頓奇才隊、亞特蘭大老鷹隊、夏洛特山貓隊 西部聯盟 西北賽區 :明尼蘇達森林狼隊、丹佛掘金隊、猶他爵士隊、波特蘭開拓者隊、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隊 太平洋賽區:薩克拉門托國王隊、洛杉磯湖人隊、菲尼克斯太陽隊、金州勇士隊、洛杉磯快船隊 西南部賽區:聖安東尼奧馬刺隊、休斯敦火箭隊、達拉斯小牛隊、孟菲斯灰熊隊、新奧爾良黃蜂隊

『肆』 參加NOIP初賽(普及組)要有那些知識准備

初賽考的知識點就是計算機基本常識、基本操作和程序設計基礎知識。其中選擇題考查的是知識,而問題解決類型的題目更加重視能力的考查。一般說來,選擇題只要多用心積累就可以了。問題解決題目的模式比較固定,大家應當做做以前的題目。寫運行結果和程序填空也需要多做題目,並且培養良好的程序閱讀和分析能力,就像語文的閱讀理解一樣。nbsp;近幾年來,初賽的考查范圍有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緊跟潮流了。這就需要大家有比較廣泛的知識,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網路、簡單的數據結構(例如棧、隊列、樹和圖等)和簡單的演算法(例如排序、查找和搜索等),程序設計語言以及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巧(例如排列組合)。但最主要的,還是取決於你對程序設計語言的熟悉程度,再加上認真仔細的心態。nbsp;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nbsp;計算機的特點nbsp;計算機在現代社會中應用nbsp;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及其相互聯系nbsp;計算機的工作原理nbsp;計算機中的數的表示nbsp;計算機信息安全基礎知識nbsp;計算機軟體知識nbsp;1.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nbsp;⑴計算機的誕生:nbsp;世界:nbsp;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誕生,取名為「ENIAC」nbsp;中國:nbsp;1958年研製了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速度每二千次。nbsp;1964~1965年研製出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1965年製造速度每秒7萬次。nbsp;1971年研製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nbsp;1972年每秒100萬次的大型集成電路計算機研製成功nbsp;1976年研製成功每秒200萬次的計算機nbsp;先後自行研製成功了「銀河」系列的巨型計算機:nbsp;「銀河」於1983年問世,其運算速度為每秒1億次;nbsp;「銀河II」於1992年誕生,其運算速度為每秒10nbsp;億次;nbsp;「銀河III」於1997年通過國家鑒定,其運算速度為每秒為130億次。nbsp;「神威I」計算機nbsp;大規模並行計算機系統命名為「神威I」高性能計算機。它每秒3480億浮點的峰值運算速度,使「神威nbsp;I」計算機位列世界高性能計算機的第48位。nbsp;⑵計算機的發展:nbsp;①按用途分類:nbsp;可分為專用機和通用機(如pc機);nbsp;②以「代」分類:nbsp;第一代,1946~1957年nbsp;電子管計算機;nbsp;第二代,1958~1964年nbsp;晶體管計算機;nbsp;第三代,1965~1971年nbsp;集成電路nbsp;第四代,1972年以來nbsp;大規模集成電路nbsp;第五代,正在研製nbsp;人工智慧nbsp;③以相對功能規模分類:nbsp;巨型機(如CYBER205機,中國銀河II機)nbsp;大型機nbsp;中型機(IBM360,370)nbsp;小型機(DEC公司的VAX-11,Alpha系列機)nbsp;微型機(如pc機)nbsp;④按結構模式分類:nbsp;集中式nbsp;計算機網路nbsp;集中式系統是一個或多個用戶同時使用一台計算機。它又分為:單用戶機(pc機)和多用戶機(DEC公nbsp;司的ALPHA系列機,IBM360機).nbsp;計算機網路是用通信線路互連起來的多台計算機的集合.nbsp;各個分點的計算機稱為工作站。nbsp;各分點集中匯全的計算機稱為伺服器。nbsp;每個工作站本身就是一台完整計算機,可獨立工作;同時伺服器是資源(存儲器、設備、軟體、公共信nbsp;息等)又可供工作站共享調用.nbsp;根據網路覆蓋的范圍可分為:nbsp;區域網nbsp;都市網nbsp;廣域網nbsp;國際互連網(internet)。nbsp;根據網路的布線組織結構可分為:nbsp;匯流排網nbsp;星形網nbsp;環形網nbsp;2.計算機的特點nbsp;①運算速度快,精確度高;nbsp;②具有邏輯判斷和記憶能力;nbsp;③高度的自動化和靈活性。nbsp;3.計算機在現代社會中應用nbsp;按其性質和類型,一般分為如下十個方面:nbsp;①科學計算(數值計算)方面nbsp;②數據處理方面nbsp;③自動控制(過程式控制制)方面nbsp;④辦公自動化(OA)方面nbsp;⑤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和輔助製造(CAM)方面nbsp;⑥計算機輔助教學CAI(Computernbsp;Assistednbsp;Instruction)方面nbsp;⑦計算機在智能模擬方面的應用nbsp;⑧計算機在通信方面的應用nbsp;⑨計算機在信息高速公路方面的應用nbsp;⑩計算機在文字處理方面的應用nbsp;4.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及其相互聯系nbsp;計算機硬體又稱為「馮.諾依曼結構」。由五個部分組成:nbsp;輸入設備nbsp;輸出設備nbsp;存儲器nbsp;運算器nbsp;控制器nbsp;計算機軟體又可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大類。nbsp;輸入設備:將外界信息輸入到計算機的設備。nbsp;輸出設備:將計算機

『伍』 超級計算機的研製對國家有哪些重要意義

研製成功的意義:

1、對於維護一些機密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如果你用著國外的計算機,有些機密可能會被他們所利用,你不知道這些計算機裡面所安裝的一些軟體是否有問題,以及他們的硬體是否有問題。

2、對於國內的生產企業的進步與發展進行了一定的提高。

3、超級計算機多用於國家高科技領域和尖端技術研、究,是一個國家科研實力的體現,對國家安全、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是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5)神威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擴展閱讀:

超級計算機的具體應用:

藉助於超級計算機強大且快速的運算能力,在實驗室實施的亞臨界核試驗,與真正核試爆的效果是相同的。

美國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都安裝在能源部各國家實驗室,用來進行核武器設計、試驗、改進和安全儲存的研究,對核爆進行全物理、全系統、真三維的數值模擬,當然也可以進行核能的數值模擬計算。

『陸』 中國第一台電腦是多少年的

中國計算機產業的發展

1956年,夏培肅完成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運算器和控制器的設計工作,同時編寫了中國第一本電子計算機原理講義。

195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模擬式電子計算機。

1958年,中國第一台計算機--103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運行速度每秒1500次。

1959年,中國研製成功104型電子計算機,運算速度每秒1萬次。

1960年,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7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3年,中國第一台大型晶體管電子計算機--109機研製成功。

1964年,441B全晶體管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5年,中國第一台百萬次集成電路計算機"DJS-Ⅱ"型操作系統編制完成。

1967年,新型晶體管大型通用數字計算機誕生。

1969年,北京大學承接研製百萬次集成電路數字電子計算機 --150機。

1970年,中國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時操作系統和標准匯編語言的計算機--441B-Ⅲ型全晶體管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2年,每秒運算11萬次的大型集成電路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3年,中國第一台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個機型先後研製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機研製成功。

1977年,中國第一台微型計算機DJS-050機研製成功。

1979年,中國研製成功每秒運算500萬次的集成電路計算機--HDS-9,王選用中國第一台激光照排機排出樣書。

1981年,中國研製成功的260機平均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00萬次。

1983年,"銀河Ⅰ號"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運算速度達每秒1億次。

1984年,聯想集團的前身--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中國出現第一次微機熱。

1985年,華光Ⅱ型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投入生產性使用。

1986年,中華學習機投入生產。

1987年,第一台國產的286微機--長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國產386微機--長城386推出,中國發現首例計算機病毒。

1990年,中國首台高智能計算機--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誕生,長城486計算機問世。

1991年,新華社、科技日報、經濟日報正式啟用漢字激光照排系統。

1992年,中國最大的漢字字元集--6萬電腦漢字字型檔正式建立。

1993年,中國第一台10億次巨型銀河計算機Ⅱ型通過鑒定。

1994年,銀河計算機Ⅱ型在國家氣象局投入正式運行,用於天氣中期預報。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機通過鑒定,其峰值可達每秒25億次。

1996年,國產聯想電腦在國內微機市場銷售量第一。

1997年,銀河-Ⅲ並行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

1998年,中國微機銷量達408萬台,國產佔有率高達71.9%。

1999年,銀河四代巨型機研製成功。

2000年,我國自行研製成功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其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研製高性能計算機能力的國家

『柒』 居於世界第一名位置的中國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

理論浮點數運算性能為125,435.9T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而LINPACK測試中的實際性能為93,014.6T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

有74%的效率,相比天河二號(62%)以及排名第三的泰坦(65.8%)都要高。本機組的圖形性能也較為突出,在Graph500排名中位列亞軍。不過遇上存儲器訪問較為頻繁的運算處理操作、整數數值較多的運算,存儲器訪問的樽頸效應就開始顯現了。

相較天河二號系統功耗達17.8百萬瓦(開啟散熱系統全速運轉時則高達24百萬瓦),神威·太湖之光僅使用15.3百萬瓦,且每瓦性能達到 6 GFLOPS/W,截至2017年11月為止,在Green 500能效比排名中排名第20位。

(7)神威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擴展閱讀:

應用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與計算機系合作,利用「神威·太湖之光」首次實現了百萬核規模、高解析度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此前,中國大陸的地球模擬系統模式只能達到200公里網格規模的解析度,但現在已可開展25公里網格解析度的地球系統模擬工作,在海洋上可達到10公里解析度。

目前,三十多家用戶單位在天氣氣候、航空航天、海洋科學、新葯創制、先進製造、新材料等領域與國家超算無錫中心開展了合作。

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超級電腦上的「全球大氣非靜力雲分辨模擬」應用軟體得戈登貝爾獎,該獎項是頒發給超級電腦上的應用軟體設計獎,因為硬體性能的有效發揮最終還是取決於軟體設計,此前30年該獎都由美日兩國獲得,首次有第三國打破此規則。

『捌』 中國計算機的發展史

1956年,夏培肅完成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運算器和控制器的設計工作,同時編寫了中國第一本電子計算機原理講義。

195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模擬式電子計算機。

1958年,中國第一台計算機--103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運行速度每秒1500次,標志著我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1959年,中國研製成功104型電子計算機,運算速度每秒1萬次。

1960年,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7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3年,中國第一台大型晶體管電子計算機--109機研製成功。

1964年,441B全晶體管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乙,之後推出109丙機,該機為兩彈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67年,新型晶體管大型通用數字計算機誕生。

1969年,北京大學承接研製百萬次集成電路數字電子計算機 --150機。

1970年,中國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時操作系統和標准匯編語言的計算機--441B-Ⅲ型全晶體管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2年,每秒運算11萬次的大型集成電路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3年,中國第一台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個機型先後研製成功;運算速度達每秒100萬次;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機研製成功。

1977年,中國第一台微型計算機DJS-050機研製成功。

1979年,中國研製成功每秒運算500萬次的集成電路計算機--HDS-9,王選用中國第一台激光照排機排出樣書。

1981年,中國研製成功的260機平均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00萬次。

1983年,"銀河Ⅰ號"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運算速度達每秒1億次 ,這是我國高速計算機研製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84年,聯想集團的前身--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中國出現第一次微機熱。

1985年,華光Ⅱ型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投入生產性使用。

1985年,電子工業部計算機管理局研製成功與IBM PC機兼容的長城0520CH微機。

1986年,中華學習機投入生產。

1987年,第一台國產的286微機--長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國產386微機--長城386推出,中國發現首例計算機病毒。

1990年,中國首台高智能計算機--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誕生,長城486計算機問世。

1991年,新華社、科技日報、經濟日報正式啟用漢字激光照排系統。

1992年,中國最大的漢字字元集--6萬電腦漢字字型檔正式建立。

1992年,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出銀河-II通用並行巨型機,峰值速度達每秒4億次浮點運算(相當於每秒10億次基本運算操作),為共享主存儲器的四處理機向量機,其向量中央處理機是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自行設計的,總體上達到80年代中後期國際先進水平。它主要用於中期天氣預報;

1993年,中國第一台10億次巨型銀河計算機Ⅱ型通過鑒定。

1994年,銀河計算機Ⅱ型在國家氣象局投入正式運行,用於天氣中期預報。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機通過鑒定,其峰值可達每秒25億次。曙光1000與美國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規模並行機體系結構與實現技術相近,與國外的差距縮小到5年左右。

1996年,國產聯想電腦在國內微機市場銷售量第一。

1997年,國防科大研製成功銀河-III百億次並行巨型計算機系統,採用可擴展分布共享存儲並行處理體系結構,由130多個處理結點組成,峰值性能為每秒130億次浮點運算,系統綜合技術達到90年代中期國際先進水平。

1998年,中國微機銷量達408萬台,國產佔有率高達71.9%。

1999年,銀河四代巨型機研製成功。

2000年,我國自行研製成功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其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研製高性能計算機能力的國家。

2001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款通用CPU——「龍芯」晶元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龍騰」伺服器,龍騰伺服器採用了「龍芯-1」CPU,採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計算所聯合研發的伺服器專用主板,採用曙光LINUX操作系統,該伺服器是國內第一台完全實現自有產權的產品,在國防、安全等部門將發揮重大作用。

2003年,百萬億次數據處理超級伺服器曙光4000L通過國家驗收,再一次刷新國產超級伺服器的歷史紀錄,使得國產高性能產業再上新台階。

『玖』 神威藍光超級計算機使用什麼操作系統

神威藍光超級計算機使用的是Linux操作系統

很高興為你解答,滿意請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神威計算機的操作系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oracle修改數據文件存放路徑 瀏覽:273
編程里的那些圖標叫什麼 瀏覽:785
買進口化妝品去哪個網站 瀏覽:903
網路電視怎麼看衛視直播 瀏覽:599
電腦編程打完代碼如何整理格式 瀏覽:635
微信白拿官網 瀏覽:362
安卓系統怎麼不更新系統文件 瀏覽:976
appsupport什麼意思 瀏覽:705
html5中加入js 瀏覽:441
美服applestoreid 瀏覽:889
微信數據文件能清嗎 瀏覽:107
圖片編輯到文件里列印怎麼有重影 瀏覽:593
舟山四軸編程培訓哪個學校好 瀏覽:542
沒加別人QQ可以發word文件 瀏覽:51
手機桌面的文件路徑 瀏覽:892
改款新寶來怎麼使用手機app 瀏覽:281
dede工具 瀏覽:507
5g網盟app怎麼下載 瀏覽:486
微信備份老是連接中斷 瀏覽:886
出台多少份文件 瀏覽:38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