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完整的數字集成電路晶元設計及生產流程
一顆集成電路晶元的生命歷程就是點沙成金的過程:晶元公司設計晶元——晶元代工廠生產晶元——封測廠進行封裝測試——整機商采購晶元用於整機生產。
2. 集成電路的設計過程是怎樣的
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是用計算機幫助技術人員對大規模集成電路進行設計、製造和測試的技術。20世紀60年代,集成電路處於中、小規模發展階段,技術上的重點是晶元加工工藝的進步。20世紀70年代進入大規模集成電路發展階段,人工設計已不能滿足要求,於是計算機輔助技術形成一門新學科。隨著集成電路集成度的提高和復雜程度的增加,人們正致力於發展層次型設計法,也就是將一個系統分割成若干個子系統。各個子系統的功能和相互連接關系都有著嚴格的定義,而每一個子系統又可分成若干個模塊,進行設計。1981年出現計算機輔助設計工作站以後,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開始迅速發展。過去,印刷線路板的設計需要設計人員根據原始線路圖,在有限的板面上,為數十或數百個形狀各異的電子元件安排好各自的位置,並要保證整體線路設計的合理與暢通。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工作。但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後,使這項工作變得簡單了。設計人員只需將原始線路圖需要的板面大小和要求輸入計算機,計算機系統便能自動設計線路、選擇元件、安排出最佳的位置方案,並將結果顯示在屏幕上。設計方案經過修改認定,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即能自動描繪出實用的印刷線路板設計圖。
3.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這個專業學什麼,前途怎麼樣
就業前提不錯,基礎類課程
(一)學科與專業類基礎知識
學科和專業類基礎知識須涵蓋電路與電子技術、計算機系統與應用、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波等知識領域的核心內容。教學內容可參照教育部相關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基本要求。在講授相應專業基本知識領域和專業知識時,應講授相關的專業發展歷史和現狀。
(二)專業基礎知識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應包括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通信電路與系統信息理論基礎、信息網路、工程圖學中至少4個知識領域的核心內容。
專業類課程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課程包括C語言程序設計、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波、半導體物理導論、半導體器件物理、高頻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微電子技術導論、數字集成電路、模擬集成電路、射頻集成電路、集成電路設計技術、電子封裝原理與技術、集成電路工藝原理、嵌入式系統設計、集成電路版圖設計、集成電路可靠性等。
就業方向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可以在高新技術企業、國防軍工企業從事微電子工藝、集成電路設計、電子系統集成相關領域從事有關工程技術的研究、設計、技術開發、管理以及設備維護等工作;能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從事半導體物理、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的科研、教學工作。
培養目標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培養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掌握必備的數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相應專業知識,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專業能力和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身心健康,可從事電子信息及相關領域中系統、設備和器件的研究、設計、開發、製造、應用、維護、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集成電路設計
4.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好不好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集成電路方向畢業學長來答,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電子信息類專業。
四、發展前景與就業
現在來看還算是不錯的專業,開設的學校不多,畢業生也不多,但需求還是比較旺盛的,起薪還算不錯,可能比不上計算機和軟體工程,但在工科中也算不錯的,比大部分工科專業好一些,關鍵是這個專業更吃經驗,經驗越多越吃香,不像互聯網行業那麼新老倒掛,不像程序員那麼要不間斷學習新技術,也不像計算機那樣淘汰率高,還有潛在的中年危機。
總結:除了累費時間,沒有任何毛病。而且也不用擔心未來的發展情況,至少在我國大陸集成電路相關的人才還是存在很大的缺口的。推薦對理工科感興趣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報名!
5.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這專業有前途嗎大家各抒己見
我剛高考完,就報的這個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是2003年教育部針對國內對集成電路設計和系統設計人才大量需求的現狀而最新設立的本科專業之一。集成電路設計和應用是多學科交叉高技術密集的學科,是現代電子信息科技的核心技術,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集成電路設計涵蓋了微電子、製造工藝技術、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的眾多內容,目前國內外對集成電路設計人才需求旺盛。集成電路的應用則覆蓋了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等電子系統的集成與開發,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使國內對高層次系統設計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數理基礎知識、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和電子系統集成所必須的電路、計算機、信號處理、通信等知識。通過課程設計、實驗、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環節,學習各種工具的使用,使學生將所學理論基礎知識逐漸轉化為實際的集成電路設計和系統集成等技能。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以培養既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又具有豐富的集成電路開發、電子系統集成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復合型和應用型高級集成電路和電子系統集成人才為目標,重視本專業的發展前沿和相關專業知識的拓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學生畢業後能從事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以及集成電路工具的研發等工作,也可在電子系統(如計算機、通信、家電等)領域中從事教學和研發等技術工作。在碩士或博士研究生階段可從事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學、片上系統設計、集成電路製造工藝等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研究,也可從事計算機、通信、信號處理以及電路系統開發等集成電路應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育德,智,體全面發展,知識結構合理,基礎扎實,勇於創新,個性突出,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國際競爭力,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級人才。
培養要求:要求本專業的學生掌握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的基本原理、設計方法、製造工藝、測試技術與應用方法,掌握新型相關設計軟體的應用,了解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領域中的新發展與新技術,具有良好的科學與工程素養,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外語應用能力,能從事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製造、測試與應用工作
畢業能力:能夠熟練的參與集成電路製造、測試、封裝
核心課程:固體電子學、電路優化設計、數字通訊、系統通信網路理論基礎、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模擬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CAD、微處理器結構及設計、系統晶元(SoC)與嵌入式系統設計、射頻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測試方法學、微電子封裝技術、微機電系統(MEMS)、VLSI數字信號處理、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及設備、
主要課程:計算機應用技術、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集成電路應用實驗、現代工程設計制圖、微機原理與應用、軟體技術基礎、量子力學與統計物理、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波、現代電子技術綜合實驗等
實踐課程:----
學制學位:四年工學學士
畢業流向:各大半導體公司 晶元設計公司
6. 集成晶元的工作原理
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
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
隨著微控制器的小型化和廉價化,許多外部元件正在被直接集成到微控制器之中。8位微控制器具有多種封裝尺寸、RAM和ROM容量、串列通信匯流排以及模擬輸入和輸出方式,從而使得設計者能夠選擇一款與其設計要求和成本約束條件相匹配的微控制器。
如今,有些微控制器集成了微控制器和嵌入式設計中常見的所有相關的、模擬和數字外圍電路,這種混合信號集成減少了使用的元件數量,從而極大地改善了系統質量和可靠性,並大幅降低了材料成本。
正確的微控制器與無線通信的融合技術最終將使得設計者能夠明顯地縮短開發時間、元件數量和系統成本,並改善工作距離、功耗和延遲等指標。
走「無線」路線可使人們節省巨額安裝成本,例如如果在一座現有的建築物內放置CO2探測器,採用無線解決方案能夠在數天之內完成全部安裝,而無需破牆或進行昂貴的布線。
不過,在選擇正確的解決方案時必須謹慎而巧妙。以無線技術為例,首先是決定即將構建的系統的種類,是高端消費電子產品(如照明控制系統)還是低端商品(如無線滑鼠),這將為決策(比如採用單向無線協議還是雙向無線協議)提供幫助。
其次,無線協議應盡可能地簡單,以造就一種簡易型學習曲線和具有適當代碼空間的實現方案。
(6)集成晶元系統設計擴展閱讀:
集成電路晶元種類介紹:
1、按功能結構分。
集成電路,又稱為IC,按其功能、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模擬集成電路、數字集成電路和數/模混合集成電路三大類。
模擬集成電路又稱線性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模擬信號(指幅度隨時間變化的信號。例如半導體收音機的音頻信號、錄放機的磁帶信號等),其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成比例關系。
而數字集成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數字信號(指在時間上和幅度上離散取值的信號。例如3G手機、數碼相機、電腦CPU、數字電視的邏輯控制和重放的音頻信號和視頻信號)。
2、按製作工藝分。
集成電路按製作工藝可分為半導體集成電路和膜集成電路。
膜集成電路又分類厚膜集成電路和薄膜集成電路。
3、按集成度高低分。
集成電路按集成度高低的不同可分為:
SSIC 小規模集成電路(Small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MSIC 中規模集成電路(Medium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LSIC 大規模集成電路(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VLSIC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ULSIC特大規模集成電路(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GSIC 巨大規模集成電路也被稱作極大規模集成電路或超特大規模集成電路(Giga Scale IntegraTIon)。
7.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就業方向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就業方向:主要在國內外各通信、雷達、電子對抗等電子系統設計單位和微電子產品的單位從事微電子系統的研發設計、集成電路設計、集成系統設計。
8. 用單片機和傳統數字集成晶元設計的電子電路各有什麼優缺點
單片機屬於順序控制,不能並行執行多任務,但是單片機的主頻越來越高,一般的任務實時性都可以保證,集成晶元有著特殊領域應用的通用型和可靠性,在基本應用層面會更容易設計出成熟可靠的方案,但目前這種優勢僅限於混合信號集成電路,純數字通用集成晶元完全可以被單片機替代了,高速數字設計另當別論。
9. 集成電路晶元設計常用的EDA軟體有什麼
EDA工具是IC晶元製造最上游的產業,是銜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和封測的關鍵紐帶,素有「晶元之母」的美譽,對IC行業生產效率、產品技術水平都有重要影響。
據了解,上海弗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器件建模和電路模擬驗證兩大集成電路製造和設計的關鍵環節已經具備與Cadence、Synopsys、Mentor相媲美的能力,掌握了自主可控的EDA核心技術,可有效支撐當今市場上主流的7nm/5nm/3nm等先進工藝節點晶元驗證,打破了海外技術「壁壘」,為我國在集成電路晶元產業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0. 簡述集成電路的設計要求
集成電路設計的流程一般先要進行軟硬體劃分,將設計基本分為兩部分:
晶元硬體設計和軟體協同設計。
晶元硬體設計包括:
1.功能設計階段。
設計人員產品的應用場合,設定一些諸如功能、操作速度、介面規格、
環境溫度及消耗功率等規格,以做為將來電路設計時的依據。更可進一步規劃
軟體模塊及硬體模塊該如何劃分,哪些功能該整合於SOC內,哪些功能可以
設計在電路板上。
2.設計描述和行為級驗證供能設計完成後,可以依據功能將SOC劃分
為若干功能模塊,並決定實現這些功能將要使用的IP核。此階段將接影響了
SOC內部的架構及各模塊間互動的訊號,及未來產品的可靠性。決定模塊之
後,可以用VHDL或Verilog等硬體描述語言實現各模塊的設計。接著,利用
VHDL或Verilog的電路模擬器,對設計進行功能驗證(functionsimulation,或
行為驗證behavioralsimulation)。注意,這種功能模擬沒有考慮電路實際的延
遲,但無法獲得精確的結果。
3.邏輯綜合確定設計描述正確後,可以使用邏輯綜合工具(synthesizer)進
行綜合。綜合過程中,需要選擇適當的邏輯器件庫(logiccelllibrary),作為合成
邏輯電路時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