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部數據官網我的NAS摔壞了,重新買了一個新硬碟怎樣安裝NAS的系統呢
摘要 本次開機後,NAS持續的報警
B. 想要搭建一個家用NAS存儲伺服器,有什麼好方案
存儲空間不用說了,這是必須的。
1.跨平台文件共享,還有移動終端的訪問,比如:windows,mac,安卓和ios。這是為了方便文件讀取和分享,如果不支持跨平台的話畢竟有點不方便。
2.遠程訪問,相當於個人的雲存儲主機,在外面通過3g或者網路可以訪問到家裡的nas,進行文件的上傳,下載,以及管理。
基本上滿足這幾個要求,就可以被稱為最基本的家用nas了。
想達到要求也很簡單,家裡的網路支持,一台路由器,一台電腦。需要的軟體:freenas(網上都有下,免費的nas系統)
這
樣組建nas功能很少,而且功耗大。後期維護成本高。如果要長期使用的話,成本不亞於買一台成品nas。首先從維護難度來講NAS其實也是一台繼承CPU
的linux的電腦這句話沒錯,但是NAS的linux操作系統是嵌入在DOM盤里,所以無論從穩定性和防病毒性來說都是絕佳的,還有NAS採用的
Linux系統是瘦系統,也就是說它剔除了用不到的功能來保證系統穩定性。
如果作為數據存儲的話,不需要定期升級與維護,簡單設定後就可以使用,
而且NAS也自帶RAID功能,可以保證數據安全,而且數據備份功能做得非常完善,無論是近端備份(PC機備份至NAS)還是遠端備份(備份至遠端伺服器
或NAS),都可以通過非常簡單的設定就可以完成,非常易於維護,即使不太懂計算機也可以完成維護。
數據安全非常重要,訪問許可權控制之類的NAS也做得非常好。成品NAS基本上是免維護的。
而
且現在威聯通的nas功能很強大,例如,通過QNAP HD Station,可以讓威聯通nas成為令人驚喜的多媒體播放器。安裝免費的HD
Station,並通過HDMI將NAS連接至大屏幕電視,就可以輕松擁有絕佳視覺體驗,享受眾多影片、音樂和照片,通過大屏幕上網,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
遙控。享受高畫質影音。
C. 群暉Nas系統是固化在主板還是硬碟
硬碟里。
群暉系統DSM是安裝在NAS里的硬碟上。安裝方法如下:
1、按下NAS的電源按鈕,等電源狀態指示燈閃爍橙色或發出嗶聲,表示群暉NAS已開啟。首先,需要在電腦上下載SynologyAssistant群暉安裝助手。打開群暉官網,進入下載中心。
2、搜索自己的NAS型號,並進行選擇。
3、在桌面工具中,找到SynologyAssistant,根據自己電腦系統,點擊下載安裝包。下載完成後,進行安裝。
4、安裝完成後,打開SynologyAssistant,就會列出同一網路下的NAS(確保電腦連接的網路和NAS連接的網路在同一路由下)。
5、在SynologyAssistant里顯示的NAS,雙擊需要安裝的NAS,就會顯示安裝精靈頁面,點擊設置來進行下一步。
6、點擊立即安裝。
D. 星季雲可以做nas嗎
可以做。
1、製作啟動盤。首先在電腦裡面安裝2個軟體:SynologyAssistant(區域網管理安裝工具)、Win32DiskImager-0.9.5(啟動盤製作工具)。
2、再將U盤插入電腦,運行Win32DiskImager-0.9.5,打開啟動盤製作工具。
3、運行上方框內的EXE文件,將NB_x64_5032_DSM_504528_Xpenology_nl.img寫入U盤。
4、在星際上設置啟動盤。
5、接著顯示器連接組裝好的蝸牛星際,並插入U盤,按F12進入BIOS,設置U盤啟動。
6、重啟後選擇第一個。出現命令符後,等待片刻就能安裝好啦。
7、安裝NAS系統。
E. 又沒又那種裝在pc機上用的NAS系統,可以bt下載,下載完成後又可以遠程播放的,還有圖片瀏覽等等。
黑群輝系統
其實西數的MBL也支持,還不用裝在PC上,獨立微系統
F. 怎麼設置能把電腦硬碟變成一個NAS
1、首先確定自己復硬碟制介面是串口,還是並口,下圖為並口,並不支持。
(6)電腦裝nas系統下載擴展閱讀
電腦硬碟使用注意事項
1、在將移動硬碟接入電腦usb介面之前最好關閉正在使用的程序,且不要在系統啟動或者關閉時候插接。
2、在移動硬碟被系統讀取時有一個讀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盡量不要進行任何操作,等讀取結束後有相應提示信號即可執行相關操作。
3、在移動硬碟分區方面,建議盡量少一些分區(2個最佳),分區越多會導致移動硬碟認盤讀盤時間過長,擴增額外操作,加大移動硬碟讀取負擔。
4、使用時不要長時間連續工作,避免移動硬碟溫度過高等現象。
5、在使用的時候,移動硬碟是最怕震動的,震動永遠是移動硬碟的最大殺手。
6、注意平時使用習慣,勿摔打、輕拿放、注意溫度、先刪後拔。
7、注意使用的電腦,很老那種台式機由於電流過大很容易損壞移動硬碟,所以盡量不要使用老式電腦連接硬碟。
G. 如何將freenas 安裝到Gen8里
FreeNAS 9.3 版本發布之前,官方下載伺服器中每一個系統版本都會至少提供三種格式的鏡像文件。分別為(XXX代表版本號等前綴):
XXX.img.xz :解壓以後會得到一個 IMG 格式的系統鏡像。
XXX.iso : 最常見的 ISO 系統鏡像。
XXX.GUI_Upgrade.txz : FreeNAS 專用的系統更新包,在 WebGUI 界面升級系統時使用。
推薦將系統安裝在u盤或者tf卡上(有ssd的拿來當加速用)。所以需要兩只u盤,一隻是將安裝iso用ultraiso寫入,作安裝盤用;另外一隻是以後當系統盤載入用的。
開始安裝:
把准備好的兩塊U盤插入主機,設置電腦從U盤安裝盤引導啟動,經過一番系統自檢,可以看到如下圖所示的安裝界面。安裝界面提供了四個選項:
Install/Upgrade 安裝/升級
Shell 終端
Reboot System 重啟系統
Shutdown System 關閉系統
使用鍵盤上的方向鍵切換菜單,選擇第一項,按回車鍵確認。接下來系統會提示選擇 FreeNAS 系統盤,在如上圖所示的界面中會顯示出所有可以用作安裝 FreeNAS 系統的設備。按空格鍵選擇安裝系統的設備(可以是多選,選擇的設備內容會被清空),然後回車。
此時,界面上顯示了一些警告信息,大意為「你選擇作為 FreeNAS 系統盤的設備上的所有數據都會被清空,而且該設備將完全被系統佔用,不能用作數據存儲。」按回車鍵確認。然後一路回車。提示密碼的時候輸入密碼,用於web登錄時使用。出現這畫面證明安裝完成,按回車會回到第一步四選項的菜單,按3重啟,並把安裝u盤拔出。重啟系統後,到達以下界面,則說明完成安裝。接下來用瀏覽器瀏覽伺服器ip,即會顯示設置界面。
用戶名為root,密碼為安裝時輸入的密碼。輸入後會有一向導,可以一步步往下設置,不設置直接按下一步即可。這里我設置幾樣東西。郵箱詳細設置請參照郵箱服務提供商的說明。完成向導後,首先看到的就是下圖所示的界面,在這里可以調整 FreeNAS 系統的方方面面。為了便於介紹,我們將這個界面做了下圖所示的標記。
a) 區域 ①:主菜單,這里列出了系統最常用的一些功能
b) 區域 ②:系統菜單,FreeNAS 系統的所有功能和選項都能在這里找到。
c) 區域 ③:操作區,各種設置都在這里進行。
1. 首先點account,創建一個用戶組,本例將創建一個名為 getnas 的用戶組,所有用戶都以此組作為主用戶組。如下圖所示,在WebGUI的主菜單點選「Account」賬戶,在賬戶選項卡中點選「Gourps」用戶組子菜單,並點選其下方的「Add Group」添加組按鈕。在彈出窗口中的「Group Name」組名稱項目中填寫我們要創建的用戶組名 getnas,輸入完成點擊「OK」確定按鈕完成用戶組創建。
用戶組創建完成,接下來可以根據Windows系統的用戶在FreeNAS中創建同名賬戶了。用戶信息為:
• 用戶名:HOME
• 密碼:123456
在FreeNAS中創建HOME賬戶,如下圖所示,在WebGUI 的主菜單點選「Account」賬戶,在賬戶選項卡中點選「Users」用戶子菜單,並點選其下方的「Add User」添加用戶按鈕。在彈出窗口中輸入與 Windows 系統完全相同的用戶名和密碼,注意,要完全相同。
User ID:用戶ID,在 Unix 世界,每一個用戶都有一個唯一的ID號,系統會自動生成,我們不用理會,高級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修改。
Username 用戶名:輸入 HOME,也可以輸入 Home 或者 home,字母大小寫無所謂,只要是 home 就可以。不過還是建議和Windows系統上的用戶名一致為好。注意,這里不支持中文用戶名,因為在windows7上不要創建中文用戶名。
Create a new primary group for the user 創建同名用戶組:這一項取消勾選;
Primary Group 主用戶組:在下拉列表中選擇剛剛創建的 getnas 用戶組;
Create Home Directory In:創建家目錄的位置,默認值為 /nonexistent 意為不創建家目錄。此處我們保持默認,不需修改。
Shell:命令行,指定要使用的命令行。此處保持默認,不需修改。
Full Name 用戶全名:輸入 HOME,必須與Windows系統上的用戶名大小寫完全一致,非常重要!如果不一致,訪問公共CIFS共享時就會要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而且即便輸入了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也可能無法正常訪問共享;
E-mail:用戶的電子郵箱,選填
Password 密碼:這里設置的密碼也必須與Windows系統的用戶密碼完全相同;
Password confirmation 密碼確認:不用解釋吧!
Disable password login:禁用密碼登陸,此處不要勾選。
Lock user:鎖定用戶,此處不要勾選。
Permit Sudo:允許用戶使用sudo命令,此處不要勾選。
SSH Public Key:SSH公鑰,此處不需設置。
Auxiliary groups:輔用戶組,此處需要設置。類Unix系統中,每一個用戶必須屬於一個主用戶組,同時可以屬於零到多個輔用戶組。只需要填寫上面說的幾項,填寫完畢,點擊窗口下方的「OK」確定按鈕完成創建。
2. 再點storage,創建storage volumes,點選volume manager。
• 第一項,「Volume Name」 卷名稱,文本框中填入你想給卷取的名字,可以隨意填寫。
• 第二項,「Volume to extend」 擴展卷,用於給已存在的卷進行擴容的,我們的目的是創建新的卷,此項留空。
• 第三項,「Encryption」 加密,用於創建加密的卷,這一項暫時不要選中,我們會有專門的文章介紹加密卷的創建和管理。
• 第四項,「Available disks」 可用磁碟,點擊+號按鈕,即可將磁碟添加到第五項中。
• 第五項,「Volume layout」 卷結構,用來指定硬碟以何種磁碟陣列形式進行組織。通過左側的下拉菜單指定磁碟陣列形式,同時拉動右側那個圓形的小按鈕,進行更准確的結構調整。
此處我使用3隻硬碟左raidz,一個ssd作Cache device。留下一個盤單獨做下載用。設置完成後點選add volume開始創建volume。注意,創建卷的過程會擦出所有已選擇硬碟上的數據,創建之前,請務必確保硬碟中沒有重要的數據。接下來開始創建數據集。點選主菜單上的「Storage」存儲,點擊存儲選項卡中的「Volume」卷子菜單,在下方卷列表中選擇數據集創建的位置本例為 gen8_100Gx3 ,請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點擊下方的「Create Dataset」創建數據集按鈕,在窗口中輸入數據集的相關信息。此處創建dataset name為music的dataset。點選 music 數據集,然後點擊下方的第一個圖標按鈕 「Change Permissions」 修改許可權, 隨即彈出如下圖所示的修改數據集許可權的窗口。
此處,我們只需要在 Owner(user)所有者選HOME和 Owner(group)所有者組的下拉菜單中選擇 getnas 即可,點擊 「OK」 確定按鈕使設置生效。註:Mode 是詳細的許可權設定,默認為所有者擁有讀寫和執行許可權,所有者組具有讀和執行許可權,其他用戶和組擁有讀和執行許可權。現在不用管它,保持默認即可。
3. 在 WebGUI 管理界面中點擊 「Sharing」 共享圖標,打開共享列表界面。點擊切換到 Windows (CIFS) 共享列表。點擊 「Add Windows (CIFS) 共享」 添加 CIFS 共享按鈕,彈出如下所示窗口。
我們只需填寫以下兩項即可:
Path:是存儲路徑,點擊右側的 「Browse」 瀏覽按鈕,找到此共享需要使用的數據集,此處我們選擇與卷同名的 music 數據集。
Name:共享名稱,隨意設置,此處設置的名稱會顯示在共享目錄中。圖中設置的共享名為 music。
設置好以後,點擊 「OK」 確定按鈕後系統會彈出下圖所示的提示:是否啟用 CIFS 服務?我們點擊 「Yes」 確定按鈕。此時,CIFS共享創建完成,系統也自動幫我們啟動了 CIFS 服務。
此處說明一下,win2012r2沒有網路回收站功能,所以我才用freenas的。Samba都可以設置網路回收站,這個功能對我來說相當重要。後悔葯我是經常要吃的。還是剛才的設置界面,在下方選advanced mode。將export recycle bin選上。
4. 在FreeNAS WebGUI中打開「Sharing」共享管理器,並切換到「UNIX(NFS)」,點擊「Add Unix(NFS) Share」添加NFS共享按鈕, 彈出窗口中有如下設置選項,前四項為基本選項,後面剩餘的選項為高級選項,點擊「Advanced Mode」高級模式按鈕方可顯示。
• Path:共享路徑,選擇要通過NFS共享的卷/數據集;點擊「Add extra path」連接,可以同時添加多個共享路徑;
本例的共享路徑選擇了新創建的 music 數據集,共享名稱為 music。同時,設置 Mapall User為home 和 Mapall Group 為 getnas,如下圖。設置這一步的目的是強制所有掛載此共享的用戶均使用nobody許可權。
NFS高級選項的提示:
同一個NFS共享中 「Maproot」 和 「Mapall」 二者只能使用一個。即便你兩項都進行了設置,系統也會默認用 「Mapall」 的設置覆蓋 「Maproot」 設置。如果只希望限制 root 用戶許可權,則設置 「Maproot」 選項。如果希望限制所有用戶的許可權,則設置 「Mapall」 選項。
卷和數據集會被視為獨立的文件系統,NFS無法超越文件系統邊界。
每個共享、文件系統或文件夾的網路或主機名必須是唯一的。
每個共享的文件系統只能設置一次「All directories」。
5. 啟用FreeNAS主機的SSH服務,在WebGUI的主菜單中點擊「Service」服務,在服務列表中找到SSH,點擊後面的扳手圖標,會彈出下圖所示的設置窗口,其中選項分別為:
設置完成,點擊「OK」確定即可。點擊SSH右側的開關按鈕,切換至ON代表SSH服務已啟動。接下來就可以使用SSH客戶端訪問FreeNAS主機了。至此freenas基本設置完成。進一步設置transmission和virtualbox。在virtualbox裡面安裝黑群暉。首先說明一下,freenas裡面安裝插件,是以jails方式安裝的。每一個Jails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文件系統,和宿主freenas是隔離的。這樣當jails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到freenas的系統,提高系統穩定性。下圖為插件與freenas之間的關系圖。
6. 安裝transmission
點選主菜單中的「Plugins」插件,在插件列表中 找到並點選「Transmission」,雙擊插件名稱或點擊界面下方的「Install」安裝按鈕,系統會彈出插件安裝提示,點擊「OK」確定按鈕,系統會自動從FreeNAS官方伺服器中下載最新版本的插件安裝包並自動執行安裝。
a) 在freenas中添加與jails里插件使用的相同用戶名和組。
Transmission插件會在Jail中同時創建名為transmission的用戶和用戶組,並且以transmission用戶的身份來運行程序,自然的,所下載文件的所有者也是transmission。一般來說,FreeNAS中的插件相關聯的用戶和用戶組名與插件的名稱相同。
更准確查找關聯用戶和用戶組的方法是在Jail虛擬機的終端中查看 /etc/passwd 和 /etc/group 這兩個文件,在WebGUI中打開Jails管理選項卡,點選插件所在的Jail,如下圖所示。點擊下方的命令行按鈕,這時會彈出網頁版Shell窗口,輸入 cat /etc/passwd (注意cat後面有空格)回車,在passwd文件的最後面可以看到transmission用戶,這就是插件關聯的用戶了。
查看插件關聯的用戶組也是同樣的方法,繼續在Shell窗口中輸入 cat /etc/group (注意cat後面有空格)。從上面的命令得到的用戶名和組都是transmission,以transmission建立用戶和組。再在volume裡面創建一個新的Dataset用於存放下載的文件。更改Dataset許可權。設置新共享盤,讓數據在win裡面可以讀取。
b) 把新建的數據集添加(更准確的說應該是映射)到插件所在的Jail虛擬機中的某個目錄上。打開Jails菜單,點選插件所在Jail虛擬機,如下圖所示,點擊界面下方的黑色文件夾按鈕,即Add Storage添加存儲按鈕。在彈出窗口中有下列設置項:
• Jail:標示需要操作的Jail虛擬機;
• Source:源頭的意思,即選擇FreeNAS主機上新建的數據集;本例我們設置為BT數據集;
• Destination:目標的意思,即你要把新建的數據集映射到Jail虛擬機中的哪個目錄上。這個你可以根據喜好自由設置,本例我們選擇將新建的數據集映射到Jail虛擬機中的 /mnt 目錄上;
• Read-Only:只讀模式,也就是說插件對映射的數據集僅有隻讀許可權,顯然本例中我們不需要勾選此項;
• Create directory:勾選此項後,如果 Destination 中設置的目錄不存在,則系統會自動創建目錄,保持勾選即可;
好了,點擊OK按鈕,完成數據集映射。接下來檢查一下是否添加成功,在WebGUI左側的系統菜單中展開Jails,繼續展開transmission – Storage,可以看到已經有了 /mnt 目錄。這代表存儲已經添加成功。
c) 在WebGUI界面左側的系統菜單中可以找到新安裝的插件。點擊插件可以看到下圖所示的設置窗口。
7. 在jails裡面安裝virtualbox
a) 在FreeNAS 9.3 WebGUI中主菜單找到並打開Jails管理器,點擊「Add Jail」按鈕。在彈出窗口中,首先填寫「Jail 名稱」,名稱可以根據需要隨意進行設置。然後點擊「高級模式」按鈕。
下圖所示為Jail高級模式選項,在「模板」項的下拉列表中選中「VirtualBox-4.3.12」。如果你和我一樣只使用IPv4網路,只需要設置好IPv4地址和IPv4網關。設置完成,點擊窗口最下方的「確定」按鈕,系統會自動開始創建Jail。創建過程中,系統會從官方伺服器下載VirtualBox-4.3.12 Jail模板,因此請務必保證FreeNAS主機可以正常訪問互聯網。完成後可以在jails裡面看到剛才創建的virtualbox在運行。
b) 訪問virtualbox。
在Jails列表中可以看到我們創建的VirtualBox Jail的IP地址(本例為 192.168.1.9),在瀏覽器中訪問這個地址,如下圖。輸入初始用戶名和密碼:
• 用戶名:admin
• 密碼:admin
登錄之後的界面和windows版的基本一樣。將WebGUI設置成簡體中文,如下圖,在界面左上方的菜單依次點選「File」 → 「Preferences…」。點擊屬性窗口左側的「Language」,右側列表點選「簡體中文(中國)」,點擊「OK」按鈕後,WebGUI會自動刷新,現在整個界面就是清爽的中文了。出於安全考慮,接下來你也可以考慮修改一下管理員admin的登陸密碼,首先輸入原密碼(默認密碼為 admin),在輸入兩次新密碼,點擊確定按鈕即可。在freenas裡面創建用戶和組,默認安裝的virtualbox的用戶和組都為vbox,建立對應的Dataset。共享新Dataset。回到Jails管理器,點選VBox Jail,然後點擊下方的黑色文件夾功能按鈕「添加存儲」,注意區分:
• Jail 名稱:不要選錯;
• 源:代表FreeNAS主機上創建的專用數據集;
• 目標端:代表將數據集映射到Jail上的目錄;
將iso上傳到新共享的數據集上。
c) 新建虛擬機
接下來我們就來創建一個DSM5.1 5055,回到VirtualBox WebGUI,點擊「新建」按鈕。
輸入虛擬機名稱,類型選擇 Linux,版本選擇 other linux(64 bit)。內存可以隨意設置,VirtualBox虛擬機創建向導會對不同的操作系統給出建議的內存大小,本例我們保持默認,分配512MB內存。 一個虛擬機沒有虛擬硬碟怎麼行,如下圖,選擇「現在創建虛擬硬碟」,然後點擊「創建」按鈕。選擇虛擬硬碟類型,如果沒有特殊要求,直接選擇默認類型(VDI)即可。接下來選擇虛擬硬碟的空間分配方式,界面中有詳細的中文介紹,這個可以根據需要自由選擇。接下來指定虛擬硬碟的名稱和大小,名稱保持默認即可,容量6g差不多了。點擊「創建」按鈕後,系統開始自動創建虛擬硬碟,等它創建完成。
虛擬主機創建完成,在WebGUI左側列表中會有顯示,接下來我們要給創建好的虛擬主機載入ISO鏡像,點選虛擬機,然後點擊界面上方的「設置」按鈕。切換到「存儲」,給帶有小光碟圖標的IDE控制器載入ISO鏡像。這里需要注意,在前面創建的vbox數據集設置映射到Jail的 /home/vbox/VirtualBox VMs 目錄,但在選擇的時候卻沒有 /home 目錄,這個目錄的真實位置是 /usr/home/vbox/…。
特別的,還需要設置一下網卡的連接類型,要修改為「橋接網卡」,否則的話會對管理虛擬主機造成很大的麻煩。橋接網卡模式可以讓虛擬機直接從路由器獲得IP地址,現在就可以啟動虛擬機了。完成後可以打開虛擬機,虛擬機就顯示在運行了。但運行的虛擬機和win不同,沒有顯示實時界面。此時用vncview訪問相應ip地址和埠,即可看到和win相同的運行界面。本例為 192.168.1.72:9000,我們只需要把這個地址輸入到vnc-viewer中點擊連接即可。vnc-viewer已經成功連接到我們的dsm虛擬機了,現在可以用鍵盤控制安裝系統了。選install之後,按回車,然後用Synology Assistant進行安裝pat文件。安裝audio station,photo station,video station。關閉共享。
d) 現在可以在虛擬黑群中載入我們的 NFS 共享文件夾了. 由於載入命令不能永久生效, 重啟之後不會自動重新載入. 那麼我們需要黑群在啟動時自動執行載入命令. 在黑群 - 控制面板 - 終端機和SNMP 中啟用 Telnet SSH 功能. 在 windows 中安裝運行 WinSCP, 選擇 SCP 協議, 輸入黑群的 IP, root 用戶名, 密碼是你的 admin 密碼. 在右側目錄中轉到 /etc 文件夾, 右鍵編輯 rc 文件.
在exit 0之前加入
/bin/mount -t nfs 192.168.1.68:/mnt/GEN8_2Tx3/Pictures /volume1/photo/
/bin/mount -t nfs 192.168.1.68:/mnt/GEN8_2Tx3/Movie /volume1/video/
/bin/mount -t nfs 192.168.1.68:/mnt/GEN8_2Tx3/Music /volume1/music/
保存,重啟。
e) 讓虛擬機在freenas開機後自動運行。
在jails裡面點virtualbox實例,按 shell按鈕,得到一個shell。
vi /etc/rc.conf
輸入以下代碼,將紅字的「yourvm」改為virtualbox裡面虛擬機的名字。
# this is required for networking (replaces loading remaining moles manually)
vboxnet_enable="YES"
# start VirtualBox
vboxheadless_enable="YES"
# VMs to start (whitespace-separated list):
vboxheadless_machines="yourvm"
# definition for VM with acronym "yourvm":
vboxheadless_yourvm_name="yourvm"
vboxheadless_yourvm_user="vbox"
vboxheadless_yourvm_stop="savestate"
舉一個例子:
# VMs to start (whitespace-separated list):
vboxheadless_machines="icinga musicbrainz"
# definition for VM with acronym "icinga":
vboxheadless_icinga_name="icinga"
vboxheadless_icinga_user="vbox"
vboxheadless_icinga_stop="savestate"
# definition for VM with acronym "musicbrainz":
vboxheadless_musicbrainz_name="musicbrainz"
vboxheadless_musicbrainz_user="vbox"
vboxheadless_musicbrainz_stop="savestate"
完成後保存,重啟freenas試試虛擬機是否能自動運行。
H. 筆記本可以安裝nas系統嗎
可以的,和安裝win系統大同小異。需要的設置比較多。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路附屬存儲)按字面簡單說回就是連接在網路上,具備答資料存儲功能的裝置,因此也稱為「網路存儲器」。它是一種專用數據存儲伺服器。它以數據為中心,將存儲設備與伺服器徹底分離,集中管理數據,從而釋放帶寬、提高性能、降低總擁有成本、保護投資。其成本遠遠低於使用伺服器存儲,而效率卻遠遠高於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