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液晶顯示屏的顯示原理
LCD顯示器在近年逐漸加快了替代CRT顯示器的步伐,你打算購買一台LCD嗎?你了解LCD嗎?液晶顯示器和傳統的CRT顯示器,在其發光的技術原理上有什麼不同?傳統的CRT顯示器主要是依靠顯象管內的電子槍發射的電子束射擊顯示屏內側的熒光粉來發光,在顯示器內部人造磁場的有意干擾下,電子束會發生一定角度的偏轉,掃描目標單元格的熒光粉而顯示不同的色彩。而TFT-LCD卻是採用「背光(backlight)」原理,使用燈管作為背光光源,通過輔助光學模組和液晶層對光線的控制莉來達到較為理想的顯示效果。
液晶是一種規則性排列的有機化合物,它是一種介於固體和液體之間的物質,目前一般採用的是分子排列最適合用於製造液晶顯示器的nematic細柱型液晶。液晶本身並不能構發光,它主要是通過因為電壓的更改產生電場而使液晶分子排列產生變化來顯示圖像。
液晶面板主要是由兩塊無鈉玻璃夾著一個由偏光板、液晶層和彩色慮光片構成的夾層所組成。偏光板、彩色濾光片決定了有多少光可以通過以及生成何種顏色的光線。液晶被灌在兩個製作精良的平面之間構成液晶層,這兩個平面上列有許多溝槽,單獨平面上的溝槽都是平行的,但是這兩個平行的平面上的溝槽卻是互相垂直的。簡單的說就是後面的平面上的溝槽是縱向排列的話,那麼前面的平面就是橫向排列的。位於兩個平面間液晶分子的排列會形成一個Z軸向90度的逐漸扭曲狀態。背光光源即燈管發出的光線通過液晶顯示屏背面的背光板和反光膜,產生均勻的背光光線,這些光線通過後層會被液晶進行Z軸向的扭曲,從而能夠通過前層平面。如果給液晶層加電壓將會產生一個電場,液晶分子就會重新排列,光線無法扭轉從而不能通過前層平面,以此來阻斷光線。
液晶顯示器的缺點在於亮度、畫面均勻度、可視角度和反應時間上與CRT顯示器有比較明顯的差距。其中反應時間和可視角度均取決於液晶面板的質量,畫面均勻度和輔助光學模塊有很大關系。而液晶顯示器的亮度主要取決於背光光源。當然,整個模組的設計也是影響產品亮度的一個因素。
不少人在描述亮度單位時,都採用了「流明」,但這事實上是錯誤的。事實上,「流明」是光通量的單位,而亮度的單位應該是cd/m2(上標)。兩者都是用於光學領域的技術參數。發光體單位時間內發出的光量總和稱為光通量(luminous flux),物理學上用符號。發光體在特定方向單位立體角單位面積內的光通量稱為亮度(luminace),物理學上用L表示,單位為坎德拉每平方米或稱平方燭光cd/㎡。亮度是衡量顯示器發光強度的重要指標,對於液晶顯示器來說,尤為重要。高亮度也就意味著顯示器對於其工作的周圍環境的抗干擾能力更高,主要針對液晶顯示器的TCO'03認證標准也作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廠商也不約而同地以高亮度來作為各自產品的賣點之一。一般來說,生產商主要通過增加燈管數量和優化顯示屏的內部設計來提高液晶顯示器的亮度。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LCD的性能和面板原料有相當大的關系,面板的質量將直接決定LCD顯示器的性能表現。市面上,12ms、16ms、25ms等LCD顯示器所採用的面板是不一樣的。但是,好的面板也就意味著更高的價格,夏普、三星、LG等廠商手中的高質量面板,價格也相當高。台灣廠商也有友達等知名廠商,他們的產品性價比較高,市面上不少顯示器均採用他們的產品。純凈界EZX15F2就是其中一款。它的亮度為亮度 400cd/㎡,對比度達到了550:1;而一般的同類產品只有250cd/㎡的亮度和300:1的對比度。而且其相應時間僅為16ms,完全能勝任各類應用。其可視角度更是達到了水平163度/垂直135度,也超出同價格的其他品牌LCD顯示器。出色的面板原料,不凡的技術參數,高質的性能表現,你還等什麼呢?
② 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在電場的作用下,利用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發生變化,使外光源透光率改變(調制),完成電一光變換,再利用R、G、B三基色信號的不同激勵,通過紅、綠、藍三基色濾光膜,完成時域和空間域的彩色重顯。
液晶顯示器的具有的特點是機身薄,節省空間,與比較笨重的CRT顯示器相比,液晶顯示器只要前者三分之一的空間;省電,不產生高溫,它屬於低耗電產品,相比CRT顯示器可以做到完全不發燙;無輻射,有利於身體健康,液晶顯示器完全無輻射;畫面柔和不傷眼。
(2)lcd屏幕顯示原理擴展閱讀:
液晶顯示器的安全清潔
如果顯示器屏幕面板上有灰塵,要在專業維修人員的建議下進行操作,個人不要隨便找塊抹布、或者比較粗糙的東西去擦,因為由於個人操作的不當很容易損壞液晶屏,正確的擦拭方法應該選取比較清潔柔軟的布去擦拭,這樣就不會對顯示器屏幕面板造成傷害。
在擦拭過程中,不要把水或清潔劑直接噴到屏幕上,可以在軟布上蘸上少許專用清潔劑,輕輕地擦拭屏幕,這就避免了清潔劑流到屏幕里造成短路。擦拭顯示器屏幕面板時注意用力要輕,更不要用硬物去碰刮面板等,一定不要讓任何液體進入顯示器邊界的縫隙里。
③ lcd液晶顯示屏的原理是什麼謝謝!
一、液晶顯示原理
LCD為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縮寫,即液晶顯示器,是一種數字顯示技術,可以通過液晶和彩色過濾器過濾光源,在平面面板上產生圖象。與傳統的陰極射線管(CRT)相比,LCD佔用空間小,低功耗,低輻射,無閃爍,降低視覺疲勞。不足:與同大小的CRT相比,價格更加昂貴。
在筆記本電腦市場占據多年的領先地位之後,基於液晶顯示技術的光滑顯示屏幕正逐步地進入桌面系統市場。LCD擁有許多傳統的CRT顯示技術所不具備的優勢,能夠提供更加清晰的文本顯示,而且屏幕無閃爍,從而能夠有效降低長時間注視屏幕所產生的視覺疲勞。LCD顯示器的厚度一般不超過10英寸,因此,如果桌面系統採用LCD技術的話將會節省更大空間。盡管LCD顯示器有其誘人的獨到之處,但不可否認,與主要的競爭對手CRT顯示器相比,LCD在高質量的色彩顯示方面仍存在不足,此外,懸殊的價格差異使LCD仍然是僅被少數人享用的奢侈產品。
早在1888年,人們就發現液晶這一呈液體狀的化學物質,象磁場中的金屬一樣,當受到外界電場影響時,其分子會產生精確的有序排列。如果對分子的排列加以適當的控制,液晶分子將會允許光線穿越。無論是筆記本電腦還是桌面系統,採用的LCD顯示屏都是由不同部分組成的分層結構。位於最後面的一層是由熒光物質組成的可以發射光線的背光層。背光層發出的光線在穿過第一層偏振過濾層之後進入包含成千上萬水晶液滴的液晶層。液晶層中的水晶液滴都被包含在細小的單元格結構中,一個或多個單元格構成屏幕上的一個像素。當LCD中的電極產生電場時,液晶分子就會產生扭曲,從而將穿越其中的光線進行有規則的折射,然後經過第二層過濾層的過濾在屏幕上顯示出來。
對於簡單的單色LCD顯示器,如掌上電腦所使用的顯示屏,上述結構已經足夠了。但是對於筆記本電腦所採用的更加復雜的彩色顯示器來說,還需要有專門處理彩色顯示的色彩過濾層。通常,在彩色LCD面板中,每一個像素都是由三個液晶單元格構成,其中每一個單元格前面都分別有紅色,綠色,或蘭色的過濾器。這樣,通過不同單元格的光線就可以在屏幕上顯示出不同的顏色。現在,幾乎所有的應用於筆記本或桌面系統的LCD都使用薄膜晶體管(TFT)激活液晶層中的單元格。TFT LCD技術能夠顯示更加清晰,明亮的圖象。早期的LCD由於是非主動發光器件,速度低,效率差,對比度小,雖然能夠顯示清晰的文字,但是在快速顯示圖象時往往會產生陰影,影響視頻的顯示效果,因此,如今只被應用於需要黑白顯示的掌上電腦,呼機或手機中。
受LCD液晶層中實際單元格數量的影響,LCD顯示器一般只能提供固定的顯示解析度。如果用戶需要將800X600的解析度提升到1024X768的話,只能藉助於特定軟體的幫助實現模擬解析度。
與傳統的CRT顯示器一樣,應用於桌面系統的LCD也被設計成接收波形模擬信號,而非直接由PC產生的數字脈沖信號。這主要是因為目前桌面系統中的絕大多數標准顯卡仍然是在將視頻信息由最初的數字信號轉化為模擬信號之後再傳送給顯示器顯示。雖然桌面系統的LCD被設計成可以接收模擬信號,但是LCD本身仍然只能處理數字信息,因此當從顯卡接收到模擬信號之後,LCD需要將模擬信號再還原為數字信號後進行處理。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帶來的顯示上的不足,最新的桌面LCD採用了一種特殊的帶有數字連接器圖形卡直接向LCD顯示器傳送數字信號。
隨著LCD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顯示屏幕的大小正在逐步增加。以往的筆記本電腦中都是採用8英寸(對角線)固定大小的LCD顯示器,現在,基於TFT技術的桌面系統LCD能夠支持14到18英寸的顯示面板。因為生產廠商是按照實際可視區域的大小來測定LCD的尺寸,而非向CRT那樣由顯象管的大小決定,所以一般情況下,15英寸LCD的大小就相當於傳統的17英寸彩顯的大小。
二、液晶顯示技術一覽
<> PPI與解析度
數家顯示廠商,包括生產LCD顯示屏的龍頭大廠--東芝,都趁這次EDEX大展發布最新研製的200PPI真正高解析度TFT液晶顯示屏。PPI所表示的是每平方英寸所擁有的像素(Pixel)數目。因此PPI數值越高,即代表顯示屏能夠以越高的密度顯示圖像。當然,顯示的密度越高,擬真度就越高。目前通用的TFT液晶顯示屏大部分只有100PPI,可以想像擁有高一倍的200PPI顯示畫質,將會是什麼效果了。
<> 低溫多硅顯示屏曝光
各大廠商除在顯示質量方面明爭暗鬥之外,顯示面積當然也是另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擁有特大顯示面積的TFT顯示屏紛紛出籠。東芝公司將於2000年秋季左右正式將15寸的低溫多硅TFT技術應用到顯示屏或筆記本電腦產品上。
<> 新穎的解析度標准
VGA、SVGA、甚至UXGA的解析度標准,相信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但這個叫做SXGA+的最新解析度標准你也聽說過嗎?SXGA+所代表的顯示解析度為1400×1050。其實,IBM、三星和日立等三家廠商於1999年10月舉行的「LCD/PDP Internation 99』展覽會中,已經展出過使用SXGA+解析度標準的顯示屏。而這次的EDEX 2000中,夏普公司就展出了以這種最新解析度標准製造,專供筆記本電腦使用的13.3寸/14.1寸及15寸TFT顯示屏。
<> Quad-VGA
三菱公司也展出的一種最新解析度標準的液晶體顯示屏產品。「Quad-VGA」所代表的解析度為1280×960,以一般標准XGA的 1280×1024 顯示解析度比較,Quad-VGA會較為扁平一點點,縱橫比例超越 4:3 多一些。未來「Quad-VGA」標準的顯示屏即將會被索尼應用於其L系列的VAIO筆記本電腦中。
三、名詞解釋
很多人在購買電腦產品時,常常被說明資料中的專有名詞弄得頭昏腦漲。選購LCD顯示器也是一樣,有一些平日沒有接觸過的名詞會讓大家不知所措。因此筆者在下面的文章中將與液晶顯示器有關的、一些比較重要的技術術語作簡單整理和解釋,使大家在購買LCD顯示器時能有個參考的依據。
1、尺寸標示和可視角度
LCD顯示器跟CRT顯示器除顯示方式不同以外,最大的區別就是尺寸的標示方法不一樣。舉例而言,CRT顯示器在規格中標榜為17寸,但實際可視尺寸卻絕對達不到17寸,大約只有15寸多些;而就LCD顯示器而言,若標示為15.1寸顯示器,那麼可視尺寸就是15.1寸。
綜合上面的說法:CRT顯示器的尺寸標示,是以外殼的對角線長度作為標示的依據;而在LCD顯示器上面,則只以可視范圍的對角線作為標示的依據。
單就當前市面上出售的LCD顯示器來說,可視角度都是左右對稱的(也就是由左邊或是右邊可以看見熒幕上圖像的角度是一樣的。例如左邊為60度可視角度,右邊也一定是60度可視角度)。而上下可視角度通常都小於左右可視角度。
從用戶的立場來說,當然可視角度越大越好。但是大家必須了解可視角度的定義。當我們說可視角度是左右80度時,表示站在始於顯示器法線(就是顯示器正中間的假想線),垂直於法線左方或是右方80度的位置時,仍可清晰看見顯示器上的影像。由於每個人的視力不同,因此我們以對比度為准。在最大可視角度時所量到的對比度越大就越好。
2、亮度、對比度
TFT LCD顯示器的可接受亮度為150cd/m2以上。目前國內市場中能夠見到的TFT液晶顯示器亮度都在200cd/m2左右(LCD顯示器的亮度測量單位為米平方燭光「cd/m2」,也就是一般所稱的NIT)。亮度過低就會感覺熒幕比較暗,當然亮一點會更好。但是,如果熒幕過亮的話,人的雙眼觀看熒幕過久同樣會有疲倦感產生。因此對絕大多數用戶而言,亮度過高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亮度和對比度對於LCD顯示器影像的呈現,比對CRT顯示器有更大的影響。高亮度的LCD顯示器對於用戶而言,感覺會比較好。但是也要提供足夠高的對比度來顯示亮度、才能確保色彩的真實度和色階准確度。
TFT LCD顯示器的亮度范圍由150Nits到200Nits。通常,質量好的LCD顯示器標准亮度最少要有200Nits,而大部分的CRT顯示器最高亮度只在150Nits左右。以200Nits的亮度為例,LCD顯示器比CRT顯示器的影像表現更佳。消費者在購買顯示器時,要特別注意亮度指標,因為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標准來測量亮度是否足夠明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LCD顯示器在熒幕的中央部分非常地明亮,而在接近邊緣部分亮度會降低近25%。最好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LCD顯示器並排一對一比較。
對比度指標指的是最亮的白色和最暗的黑色之間不同亮度層次的測量。當對比度達到120:1時,就可以很容易地顯示生動、豐富的色彩。而對比度高達300:1時,則可支持各色階的顏色。
從目前來看,用戶在購買LCD顯示器時,還沒有一套有效且公正的標准來衡量對比度和亮度指標。所以最好的識別方法還是利用自己的雙眼來判定。即將LCD顯示器調到最亮和最暗,看看感覺如何。現在也只能利用這方法來找到比較合適的LCD顯示器。
3、響應時間
所謂「響應時間」,就是LCD顯示器對於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也就是液晶由暗轉亮或者是由亮轉暗的反應時間。
基本上,「響應時間」指標越小越好。響應時間越小,則用戶在看移動的畫面時不會出現有類似殘影或者是拖曳的感覺。通常,各種LCD顯示器會將反應速度分為兩個部分--「Rising」和「Falling」,而表示時則以兩者之和為准。
4、顯示色彩
早期的彩色LCD顯示器在顏色表現方面,最多隻能顯示高彩(256K)。因此許多廠商使用所謂的FRC(Frame Rate Control)技術,以模擬的方式來表現出全彩的畫面。到了近期,由於技術的進步,LCD顯示器最起碼也能夠顯示到高彩16位元色。解析度方面,以15.1英寸 TFT LCD顯示器為例,基本都能夠支持到1024x768的解析度;17寸以上的LCD顯示器可以達到1280x1024的解析度,色彩表現在全彩(32位元)的模式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5、熒幕刷新頻率
對於CRT顯示器來說,刷新率關繫到畫面刷新的速度。刷新速度越快,畫面越不容易閃爍。而如果刷新率在75Hz以上,用戶就不容易感到畫面閃爍。
對於LCD顯示器來說,刷新率高低並不會使畫面閃爍。刷新率在60Hz時,LCD就能獲得很好的畫面。在LCD顯示器中,每個像素都持續發光,直到不發光的信號被送到控制器中,所以LCD顯示器不會有因不斷充放電而引起的閃爍現象。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大多數的LCD顯示器在60Hz刷新率下就能達到最佳畫質,為何不將刷新率鎖定在60Hz,而要有60-75Hz的選擇范圍?其實這關繫到使用彈性和兼容性的問題。由於LCD顯示器試圖取代CRT顯示器的市場地位,而現今大部分顯示卡仍以CRT顯示器為設計對象,更高的使用彈性和兼容性將有助於LCD顯示器切入市場,並取代CRT顯示器。
6.解析度
無論是購買LCD或一般的CRT顯示器,解析度都是顯示器的主要衡量標准。因為顯示器必須支持軟硬體所需要的解析度。
傳統CRT顯示器支持的解析度比較有彈性。不管是高的解析度或是低的解析度,通通能夠顯示,並且絲毫不損失顯示質量。這是因為CRT顯示器的影像主要是由像素(Pixels)所組成的點和線而產生的,因此像素的多寡是影響解析度的重要因素。
但是,LCD液晶顯示器卻只支持所謂的「真實解析度」,可比喻為一般CRT顯示器的最高解析度。其主要差別在於,LCD液晶顯示器只有在「真實解析度」下才能表現最佳影像效果。解析度低於真實解析度時,影像還是可以被呈現,只是所顯示的影像無法如真實解析度般得到優化。LCD液晶顯示器的真實解析度定義為「定點形式」,所以我們在使用LCD顯示器時,切記將解析度設定成最高,這樣畫面所呈現的影像將會越清晰,使用起來感覺也會越好。
④ LCD大屏幕拼接顯示屏技術原理是什麼
液晶是利用液狀晶體在電壓的作用下發生偏轉的原理。由組成屏幕的液狀晶體在同一點上可以顯示紅、綠、藍三基色,或者說液晶的一個點是由三個點疊加起來的,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通過電壓來刺激這些液狀晶體,就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不同比例的搭配可以呈現出千變萬化的色彩。液晶本身是不發光的,它靠背光管來發光,因此液晶屏的取決於背光管。由於液晶採用點成像的原因,因此屏幕裡面構成的點越多,成像效果越精細,縱橫的點數就構成了液晶電視的解析度,解析度越高,效果越好。
優點:高解析度、厚度薄、重量輕、低能耗、長壽命、無輻射。
缺點:拼接縫稍大。
⑤ LCD的工作原理
我們很早就知道物質有固態、液態、氣態三種型態。液體分子質心的排列雖然不具有任何規律性,但是如果這些分子是長形的(或扁形的),它們的分子指向就可能有規律性。於是我們就可將液態又細分為許多型態。分子方向沒有規律性的液體我們直接稱為液體,而分子具有方向性的液體則稱之為「液態晶體」,又簡稱「液晶」。液晶產品其實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我們常見到的手機、計算器都是屬於液晶產品。液晶是在1888年,由奧地利植物學家萊尼茨爾(Reinitzer)發現的,是一種介於固體與液體之間,具有規則性分子排列的有機化合物。一般最常用的液晶型態為向列型液晶,分子形狀為細長棒形,長寬約1nm~10nm,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做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的差別,如此在電源ON/OFF下產生明暗的區別,依此原理控制每個像素,便可構成所需圖像。
液晶顯示的原理是液晶在不同電壓的作用下會呈現不同的光特性.液晶在物理上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無源Passive的(也稱被動式),這類液晶本身不發光,需要外部提供光源,根據光源位置,又可以分為反射式和透射式兩種.Passive液晶顯示的成本較低,但是亮度和對比度不大,而且有效視角較小,彩色無源液晶顯示的色飽和度較小,因而顏色不夠鮮艷. 另一類是有電 源的,主要是TFT (Thin Film Transitor).每個液晶實際上就是一個可以發光的晶體管,所以嚴格地說不是液晶.液晶顯示屏就是由許多液晶排成陣列而構成的,在單色液晶顯示屏中,一個液晶就是一個象素,而在彩色液晶顯示屏中則每個象素由紅綠藍三個液晶共同構成.同時可以認為每個液晶背後都有個8位的寄存器,寄存器的值決定著三個液晶單元各自的亮度,不過寄存器的值並不直接驅動三個液晶單元的亮度,而是通過一個」調色板」來訪問. 為每個象素都配備一個物理的寄存器是不現實的,實際上只配備一行的寄存器,這些寄存器輪流連接到每一行象素並裝入該行內容,將所有象素行都驅動一遍就顯示一個完整的畫面(Frame).
液晶從形狀和外觀看上去都是一種液體,但它的水晶式分子結構又表現出固體的形態。像磁場中的金屬一樣,當受到外界電場影響時,其分子會產生精確的有序排列;如對分子的排列加以適當的控制,液晶分子將會允許光線穿透;光線穿透液晶的路徑可由構成它的分子排列來決定,這又是固體的一種特徵。液晶是一種有機復合物,由長棒狀的分子構成。在自然狀態下,這些棒狀分子的長軸大致平行。液晶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下簡稱LCD)第一個特點是必須將液晶灌入兩個列有細槽的平面之間才能正常工作。這兩個平面上的槽互相垂直(90度相交),也就是說,若一個平面上的分子南北向排列,則另一平面上的分子東西向排列,而位於兩個平面之間的分子被強迫進入一種90度扭轉的狀態。由於光線順著分子的排列方向傳播,所以光線經過液晶時也被扭轉90度。但當液晶上加一個電壓時,分子便會重新垂直排列,使光線能直射出去,而不發生任何扭轉。LCD的第二個特點是它依賴極化濾光片和光線本身,自然光線是朝四面八方隨機發散的,極化濾光片實際是一系列越來越細的平行線。這些線形成一張網,阻斷不與這些線平行的所有光線,極化濾光片的線正好與第一個垂直,所以能完全阻斷那些已經極化的光線。 只有兩個濾光片的線完全平行,或者光線本身已扭轉到與第二個極化濾光片相匹配,光線才得以穿透。LCD正是由這樣兩個相互垂直的極化濾光片構成,所以在正常情況下應該阻斷所有試圖穿透的光線。但是,由於兩個濾光片之間充滿了扭曲液晶,所以在光線穿出第一個濾光片後,會被液晶分子扭轉90度,最後從第二個濾光片中穿出。另一方面,若為液晶加一個電壓,分子又會重新排列並完全平行,使光線不再扭轉,所以正好被第二個濾光片擋住。以Synaptics TDDI技術為例,是將觸摸控制器和顯示驅動器整合到了單一晶元中,這減少了組件數量,簡化了設計。ClearPad 4291支持混合多點內嵌式設計,因利用了液晶顯示器(LCD)中的已有層,因而無需分立式觸控感測器。ClearPad 4191又前進了一步,利用了LCD中已有的電極,因此實現了更加簡潔的系統架構。這兩款解決方案都使觸控屏更薄、顯示器更明亮,有助於改進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設計的整體美學效果。對於反射式的TN(扭轉向列型 Twisted Nematic)液晶顯示器其構造由如下幾層組成:極化濾光片、玻璃、相互絕緣又透明的縱橫兩組電極、液晶體、電極、玻璃、極化濾光片、反射片。 TN-LCD、STN-LCD和DSTN-LCD之間的顯示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有些差別。下面以典型的TN-LCD為例,向大家介紹其結構及工作原理。
在厚度不到1厘米的TN-LCD液晶顯示屏面板中,通常是由兩片大玻璃基板,內夾著彩色濾光片、配向膜等製成的夾板,外面再包裹著兩片偏光板,它們可決定光通量的最大值與顏色的產生。彩色濾光片是由紅、綠、藍三種顏色構成的濾片,有規律地製作在一塊大玻璃基板上。每一個像素是由三種顏色的單元(或稱為子像素)所組成。假如有一塊面板的解析度為1280×1024,則它實際擁有3840×1024個晶體管及子像素。每個子像素的左上角(灰色矩形)為不透光的薄膜晶體管,彩色濾光片能產生RGB三原色。每個夾層都包含電極和配向膜上形成的溝槽,上下夾層中填充了多層液晶分子(液晶空間不到5×10-6m)。在同一層內,液晶分子的位置雖不規則,但長軸取向都是平行於偏光板的。另一方面,在不同層之間,液晶分子的長軸沿偏光板平行平面連續扭轉90度。其中,鄰接偏光板的兩層液晶分子長軸的取向,與所鄰接的偏光板的偏振光方向一致。在接近上部夾層的液晶分子按照上部溝槽的方向來排列,而下部夾層的液晶分子按照下部溝槽的方向排列。最後再封裝成一個液晶盒,並與驅動IC、控制IC與印刷電路板相連接。
在正常情況下光線從上向下照射時,通常只有一個角度的光線能夠穿透下來,通過上偏光板導入上部夾層的溝槽中,再通過液晶分子扭轉排列的通路從下偏光板穿出,形成一個完整的光線穿透途徑。而液晶顯示器的夾層貼附了兩塊偏光板,這兩塊偏光板的排列和透光角度與上下夾層的溝槽排列相同。當液晶層施加某一電壓時,由於受到外界電壓的影響,液晶會改變它的初始狀態,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排列,而變成豎立的狀態。因此經過液晶的光會被第二層偏光板吸收而整個結構呈現不透光的狀態,結果在顯示屏上出現黑色。當液晶層不施任何電壓時,液晶是在它的初始狀態,會把入射光的方向扭轉90度,因此讓背光源的入射光能夠通過整個結構,結果在顯示屏上出現白色。為了達到在面板上的每一個獨立像素都能產生你想要的色彩,多個冷陰極燈管必須被使用來當作顯示器的背光源。 TFT-LCD液晶顯示器的結構與TN-LCD液晶顯示器基本相同,只不過將TN-LCD上夾層的電極改為FET晶體管,而下夾層改為共通電極。
TFT-LCD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與TN-LCD卻有許多不同之處。TFT-LCD液晶顯示器的顯像原理是採用「背透式」照射方式。當光源照射時,先通過下偏光板向上透出,藉助液晶分子來傳導光線。由於上下夾層的電極改成FET電極和共通電極,在FET電極導通時,液晶分子的排列狀態同樣會發生改變,也通過遮光和透光來達到顯示的目的。但不同的是,由於FET晶體管具有電容效應,能夠保持電位狀態,先前透光的液晶分子會一直保持這種狀態,直到FET電極下一次再加電改變其排列方式為止。
⑥ TFT(LCD)的顯示原理
那麼多點都是用那個矽片控制的,它就是LCD的控制晶元。例如要想顯示左上角第一個點,那麼這個點的坐標就是X0,Y0。 MP4的微處理器 首先通過18位數據介面發送X坐標給LCD,再發送Y給LCD,最後發送18位數據組成顏色代碼給CLD.這樣
LCD就會在左上角第一個點顯示出來相應的顏色。 不管是一幅圖片還是一個視頻都是按照這個方式來顯示的。 如果你想學這方面知識的話,應該從8051單片機開始學。
說一下具體的引腳功能,你可能容易理解。
一般主要有:
1、有一個18位數據介面,18根線(用來設定要顯示的點的XY坐標、以及顯示什麼顏色、同時還可以用來設定LCD的功能狀態)
2、一個晶元使能腳 (MP4裡面有許多功能器件需要單片機控制,輪到控制這個屏幕的時候就給這個腳加電)
3、一個命令\數據選擇腳(就是用來決定那個18數據介面的作用是用來接收顏色、xy坐標數據 還是 用來設定LCD的功能狀態)
4、一個讀LCD數據控制腳
5、一個寫LCD數據控制腳
6、一個復位腳
7、一個讀忙腳(LCD的讀寫速度相對單片機來說很慢,單片機要經常去檢查LCD是否已經處於空閑狀態,否則不能發送數據過去)
8、2根LCD控制器的電源腳
9、2根背景燈電源腳
10、1根背景燈控制腳
10、4根觸摸屏引線,Y+,Y,-X+,X-
11、一些重復的電源線。
1樓純瞎掰的。TFT液晶屏都是不帶字型檔的所以沒有什麼字元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