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教程 > arp編程教程

arp編程教程

發布時間:2023-10-09 09:36:34

Ⅰ 清除本機的ARP地址緩存表,綁定本機的IP地址和MAC地址,要詳細步驟,本人急需

開始-運行-輸入CMD 打開了DOS系統
然後一次輸入 arp -d 回車
arp -s 本機IP 本機MAC 回車
arp -s 網關IP 網管MAC 回車
注意格式 用空格隔開。
然後輸入 arp -a 如果顯示有static 即綁定成功
有時一次不行, 需要反復輸入幾次,若嫌麻煩,可以建立個批處理文件,步驟為新建記事本文件,然後輸入
@echo off
arp -d
arp -s 本機IP 本機MAC 回車
arp -s 網關IP 網管MAC 回車
保存後,修改修改文件後綴為.bat
以後運行這個文件就行了,也可將此文件設置開機啟動。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很好用。我每次都是手動輸入的。
樓主試試吧。純手工打的

Ⅱ Windows系統下能否通過原始套接字發送接受Arp數據包,如何操作(最好給個例子)

雖然Windows XP SP2已經不再支持原始TCP數據包的發送,但就其本身作為一項技術而言,掌握原始數據包的發送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原始UDP數據包的構造,便是這項技術的應用。相信懂得了如何管理UDP頭,其他協議的封裝應該就不成問題了。在閱讀本文,你需要具備以下知識:熟悉C語言、Socket基礎知識和TCP/IP基礎知識。如果你已經掌握了上面的知識,那就讓我們行動吧。
數據包格式
在對數據包進行封裝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數據報格式,圖1是IP頭格式。我們所學的知識絕大部分都是從資料書籍中來的,但資料畢竟是死的,當我們拿到圖 1所表示的格式時,似乎有點蒙——這個格式是什麼意思啊?怎麼看?我記得我初學的時候就老犯這種糊塗。下面具體說明一下。
javascript:dcs.images.doResizes(this,0,null);" src="/kf/UploadFiles_7205/201009/20100923105017273.jpg">
圖1

在認識該格式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是「大尾」,什麼是「小尾」。「大尾」就是高位位元組排放在內存的低端,低位位元組排放在內存的高端。「小尾」反之。 Intel處理器大多數使用小尾位元組序,Motorola處理器大多數使用大尾(Big Endian)位元組序。既然不同的處理器處理的方式不一樣,那麼在網路交流數據的時候便應該使用同一套標准,不然肯定會發生錯誤的。TCP/IP各層協議將位元組序定義為大尾,因此TCP/IP協議中使用的位元組序通常稱之為網路位元組序,因而在填充數據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位元組順序,不然會出錯!還有,圖1的數據是從左至右位元組由低向高,這一點注意一下,初學者容易犯錯。
上面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再說一下各個欄位的含義。

1)版本號:標志版本;
2)分組長度(HLEN):報文頭部的字數(字長=32bits);
3)業務類型(Type of Service):分組的處理方式;
4)總長度(Total Length):分組頭部和數據的總長度(位元組數);
5)標識(Identification)、標記(Flags)、片偏移(Frag Offset):對分組進行分片,以便允許網上不同MTU時能進行傳送;
6)生存時間(TTL):規定分組在網上傳送的最長時間(秒),防止分組無休止地要求網路搜尋不存在的目的地址;
7)協議(Protocol):發送分組的上層協議號(TCP= 6,UDP=17);
8)校驗和(Header Checksum):分組頭校驗和;
9)源和目的IP地址(Source and Destination IP Address):標識網路終端設備的IP地址;
10)IP選項(IP Options):網路測試、調試、保密及其他;
11)數據(Data):上層協議數據。
根據上面的說明我們可以定義以下IP頭結構。

typedef struct _IPHeader // 20位元組的IP頭
{
UCHAR iphVerLen; // 版本號和頭長度(各佔4位)
UCHAR ipTOS; // 服務類型
USHORTipLength; // 封包總長度,即整個IP報的長度
USHORTipID; // 封包標識,惟一標識發送的每一個數據報
USHORTipFlags; // 標志
UCHAR ipTTL; // 生存時間,就是TTL
UCHAR ipProtocol // 協議,可能是TCP、UDP、ICMP等
USHORTipChecksum; // 校驗和
ULONG ipSource; // 源IP地址
ULONG ipDestination; // 目的IP地址
} IPHeader, *PIPHeader;

有了IP頭,下面就應該是UDP頭了,如圖2所示。下面說一下各個欄位的含義。
javascript:dcs.images.doResizes(this,0,null); border=0>
圖2

1)源埠(Source Port):呼叫端埠號;
2)目的埠(Destination Port):被叫端埠號;
3)報頭長度(HLEN):報文頭部的位元組數;
4)校驗和(Checksum):報頭和數據欄位的校驗和;
5)數據(Data):上層協議數據。

下面是定義的UDP頭結構。
typedef struct _UDPHeader
{
USHORT sourcePort; // 源埠號
USHORT destinationPort;// 目的埠號
USHORT len; // 封包長度
USHORT checksum; // 校驗和
} UDPHeader, *PUDPHeader;

上面我詳細介紹了IP頭和UDP頭的格式。在我們填充數據包的時候,應該清楚IP頭、UDP頭和傳輸數據的順序應該與如圖3一致。

圖3

編程 實現
下面我們來看看發送原始UDP封包的代碼是如何實現的。首先我們要有一個IP校驗碼,這有前人寫好的專門代碼,我們不必深究,拿來用就行,再此不貼出來,大家看雜志相關即可。下面是主程序的代碼,很簡單,大家慢慢體會,相信會有所收獲的。

int main()
{// 輸入參數信息
char szDestIp[] = "88.88.88.88";
// <<== 填寫目的IP地址
char szSourceIp[] = "127.0.0.1";
// <<== 填寫你自己的IP地址

USHORT nDestPort = 4567; //目的埠
USHORT nSourcePort = 8888;//源埠
char szMsg[] = "大家好,我是Hokkien!/r/n";
int nMsgLen = strlen(szMsg);

// 創建原始套節字
SOCKET sRaw = ::socket(AF_INET, SOCK_RAW, IPPROTO_UDP);

// 有效IP頭包含選項
BOOL bIncl = TRUE;
::setsockopt(sRaw, IPPROTO_IP, IP_HDRINCL, (char *)&bIncl, sizeof(bIncl));
char buff[1024] = { 0 };
// 填充IP頭
IPHeader *pIphdr = (IPHeader *)buff;
pIphdr->iphVerLen = (4<<4 | (sizeof(IPHeader)/sizeof(ULONG)));
//版本與長度
pIphdr->ipLength = ::htons(sizeof(IPHeader) + sizeof(UDPHeader) + nMsgLen);
//數據包長度
pIphdr->ipTTL = 128; //生存時間
pIphdr->ipProtocol = IPPROTO_UDP;//UDP
pIphdr->ipSource = ::inet_addr(szSourceIp); //源IP
pIphdr->ipDestination = ::inet_addr(szDestIp); //目的IP
pIphdr->ipChecksum = checksum((USHORT*)pIphdr, sizeof(IPHeader));
//校驗碼,這是必需的!
// 填充UDP頭
UDPHeader *pUdphdr = (UDPHeader *)&buff[sizeof(IPHeader)];
pUdphdr->sourcePort = htons(8888); //源埠
pUdphdr->destinationPort = htons(nDestPort);//目的埠
pUdphdr->len = htons(sizeof(UDPHeader) + nMsgLen);//報頭長度
pUdphdr->checksum = 0; //校驗和,不是必需的

char *pData = &buff[sizeof(IPHeader) + sizeof(UDPHeader)];
memcpy(pData, szMsg, nMsgLen);
//填充校驗和
(pIphdr, pUdphdr, pData, nMsgLen);
// 設置目的地址
SOCKADDR_IN destAddr = { 0 };
destAddr.sin_family = AF_INET;
destAddr.sin_port = htons(nDestPort);
destAddr.sin_addr.S_un.S_addr = ::inet_addr(szDestIp);
// 發送原始UDP封包
int nRet;
for(int i=0; i<5; i++)
{
nRet = ::sendto(sRaw, buff,
sizeof(IPHeader) + sizeof(UDPHeader) + nMsgLen, 0, (sockaddr*)&destAddr, sizeof(destAddr));
if(nRet == SOCKET_ERROR)
{
printf(" sendto() failed: %d /n", ::WSAGetLastError());
break;
}
else
{
printf(" sent %d bytes /n", nRet);
}
}

::closesocket(sRaw);

getchar();
return 0;
}

總結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這段代碼在Windows XP SP2以前的操作系統上運行,可以使用假的源IP地址。但遺憾的是,Windows XP SP2中,則必須指定一個有效的IP地址,而且不是回環IP(即127.0.0.1)。Windows現在已經不支持原始TCP的發送了。這些種種限制,使得我們在XP上玩黑玩得很不自在!為了取消這種限制,我們可以開發自己的驅動,但開發驅動畢竟不是簡單之事,我等菜鳥哪來這等本事啊。不過可喜的是,已經有高人為我們開發了一套當今非常流行的網路開發包驅動Winpcap,完全可以取消上面的限制!對於這種方法,我們以後再討論,大家期待一下,呵呵

閱讀全文

與arp編程教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更換excel文件密碼 瀏覽:842
大數據技術是什麼系 瀏覽:90
怎樣在手機上復制文件夾裡面的文件夾里 瀏覽:395
word亂碼恢復器 瀏覽:138
如何保存頁面密碼 瀏覽:967
傳輸文件內容 瀏覽:22
word文檔中的圖片 瀏覽:815
江門哪裡好學編程 瀏覽:185
nike的app怎麼登 瀏覽:590
寬頻升級為什麼變慢了 瀏覽:623
寬頻連接ipv6無網路訪問許可權 瀏覽:581
誅仙手游文件哪些可以清理 瀏覽:873
javaweb範例寶典pdf 瀏覽:229
編程需要干什麼 瀏覽:143
文件夾代碼加密 瀏覽:592
win10很容易死機 瀏覽:347
h5怎麼上傳投票數據 瀏覽:710
wps如何設密碼 瀏覽:171
js介面安全域名作用 瀏覽:634
java字元為空 瀏覽:35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