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教程 > 應用程序設計教程

應用程序設計教程

發布時間:2023-05-11 10:16:35

㈠ Windows應用程序設計案例教程的圖書目錄

第0章課程描述與教學導航
1課程背景
2課程關系
3教學目標
4教學內容的選取與整合
5教學環節設計
6教材案例設計
7各章案例中應用的控制項及其涉及的主要知識點
8建議的授課計劃
第1章數學計算應用程序設計
1.1工作情境描述
1.2本章教學導航
1.3瀏覽參考實例
1.4設計任務描述
1.5任務實現過程
1.5.1新建【數學計算】應用程序項目
1.5.2【數學計算】應用程序的界面設計
1.5.3【數學計算】應用程序的功能實現與編碼
1.5.4【數學計算】應用程序的測試
1.5.5程序解讀
1.6課堂同步實踐
1.6.1任務描述
1.6.2要點提示
1.7相關知識鏈接
1.7.1熟悉VisualStudio NET的集成開發環境的組成與布局
1.7.2調整VisualStudio NET的集成開發環境中的工作窗口
1.7.3熟悉VisualStudio NET的標題欄、菜單欄和工具
1.7.4熟悉VisualStudio NET的工具箱
1.7.5熟悉VisualStudio NET的常用窗口
1.7.6設置VisualStudio NET集成開發環境
1.7.7熟悉Windows窗體的主要屬性及其設置
1.7.8熟悉Windows窗體的主要方法
1.7.9熟悉Windows窗體的主要事件
1.8課外拓展實踐
1.8.1任務描述
1.8.2要點提示
第2章用戶登錄應用程序設計
2.1工作情境描述
2.2本章教學導航
2.3參考實例體驗
2.4設計任務描述
2.5任務實現過程
2.5.1新建【用戶登錄】應用程序項目
2.5.2【用戶登錄】應用程序的界面設計
2.5.3【用戶登錄】應用程序的功能實現與編碼
2.5.4【用戶登錄】應用程序的測試
2.6課堂同步實踐
2.6.1任務描述
2.6.2要點提示
2.7相關知識鏈接
2.7.1VisualBasic NET常用控制項簡介
2.7.2VisualBasic NET常用控制項的通用屬性
2.7.3VisualBasic NET控制項的基本方法
2.7.4VisualBasic NET控制項的基本事件
2.7.5SaveSetting函數和GetSetting函數
2.8課外拓展實踐
2.8.1任務描述
2.8.2要點提示
第3章信息調查應用程序設計
3.1工作情境描述
3.2本章教學導航
3.3參考實例體驗
3.4設計任務描述
3.5任務實現過程
3.5.1新建【信息調查】應用程序項目
3.5.2【信息調查】應用程序的界面設計
3.5.3【信息調查】應用程序的功能實現與編碼
3.5.4【信息調查】應用程序的測試
3.6課堂同步實踐
3.6.1任務描述
3.6.2要點提示
3.7相關知識鏈接
3.8課外拓展實踐
3.8.1任務描述
3.8.2要點提示
第4章多媒體播放器應用程序設計
4.1工作情境描述
4.2本章教學導航
4.3參考實例體驗
4.4設計任務描述
4.5任務實現過程
4.5.1新建【多媒體播放器】應用程序項目
4.5.2【多媒體播放器】應用程序的界面設計
4.5.3【多媒體播放器】應用程序的功能實現與編碼
4.5.4【多媒體播放器】應用程序的測試
4.6課堂同步實踐
4.7相關知識鏈接
4.8課外拓展實踐
任務一:創建【每日提示】窗體
任務二:設計一個帶播放列表且能檢測音效卡的多媒體播放器
第5章個性化日歷應用程序設計
5.1工作情境描述
5.2本章教學導航
5.3參考實例體驗
5.4設計任務描述
5.5任務實現過程
5.5.1新建【個性化日歷】應用程序項目
5.5.2自定義控制項
5.5.3【個性化日歷】應用程序和界面設計
5.5.4【個性化日歷】應用程序的功能實現與編碼
5.5.5【個性化日歷】應用程序的測試
5.6課堂同步實踐
5.7相關知識鏈接
5.7.1控制項及其屬性
5.7.2WindowsAPI函數
5.7.3GDI+類和對象
5.8課外拓展實踐
第6章記事本應用程序設計
6.1工作情境描述
6.2本章教學導航
6.3參考實例體驗
6.4設計任務描述
6.5任務實現過程
6.5.1新建【記事本】應用程序項目
6.5.2【記事本】應用程序的界面設計
6.5.3【記事本】應用程序的功能實現與編碼
6.5.4創建【關於窗口】
6.5.5【記事本】應用程序的測試
6.6課堂同步實踐與程序功能擴展
6.7相關知識鏈接
6.7.1控制項及其屬性
6.7.2命名空間
6.7.3文件訪問
6.7.4文件管理
6.8課外拓展實踐
第7章資源管理器應用程序設計
7.1工作情境描述
7.2本章教學導航
7.3參考實例體驗
7.4設計任務描述
7.5任務實現過程
7.5.1新建【資源管理器】應用程序項目
7.5.2添加引用和添加新的Windows窗體
7.5.3【資源管理器】應用程序的界面設計
7.5.4控制項tvFileViewer添加、展開和選中節點功能的實現與編碼
7.5.5搜索文件夾或文件的功能實現與編碼
7.5.6主要菜單的功能實現與編碼
7.5.7工具欄按鈕的功能實現與編碼
7.5.8【資源管理器】應用程序的測試
7.6課堂同步實踐
7.7相關知識鏈接
7.8課外拓展實踐
第8章名片管理應用程序設計
8.1工作情境描述
8.2本章教學導航
8.3參考實例體驗
8.4設計任務描述
8.5任務實現過程
8.5.1新建【名片管理】應用程序項目
8.5.2【瀏覽名片信息】窗體設計
8.5.3【名片夾】窗體設計
8.5.4【編輯名片信息】窗體設計
8.5.5【名片管理】應用程序的測試
8.6課堂同步實踐
8.7相關知識鏈接
8.7.1控制項及其屬性
8.7.2ADO NET及其對象
8.8課外拓展實踐
第9章圖書管理應用程序設計
9.1工作情境描述
9.2本章教學導航
9.3參考實例體驗
9.4設計任務描述
9.5任務實現過程
9.5.1新建【圖書管理】應用程序項目
9.5.2設計圖書管理應用程序的MDI主界面
9.5.3設計瀏覽圖書信息界面
9.5.4添加公共類
9.5.5添加公共模塊
9.5.6圖書管理應用程序主窗體的程序設計
9.5.7瀏覽圖書信息窗體的程序設計
9.5.8設計閃窗
9.5.9設計圖書管理應用程序的用戶登錄界面
9.5.10程序的調試、編譯和運行
9.5.11【圖書管理】應用程序的測試
9.6項目(;hapterl0-l中變數的作用域與生存期分析
9.7課堂同步實踐
9.8相關知識鏈接
9.8.1解決方案資源管理器
9.8.2多窗體設計
9.8.3應用程序的啟動與退出
9.8.4類與對象
9.8.5模塊
9.8.6變數的類型及其使用
9.8.7變數的作用域與生存期
9.9課外拓展實踐
第10章Windows應用程序設計綜合實訓
10.1實訓目的
10.2實訓要求
10.3考核方式與評分標准
10.4工作情境描述
10.5參考實例體驗
10.6設計任務描述與實現方法提示
10.6.1設計任務一:設計一個「簡易畫筆」應用程序
10.6.2設計任務二:設計用戶登錄窗體和資料庫連接窗體
參考文獻
……

㈡ 第三版VB程序設計教程課後習題答案 龔沛曾主編的

習題一
答案在教材上找。

習題二

1.對象指現實世界中的實體。每個對象有自己的特徵(屬性)、行為(方法)和發生在該對象上的活動(事件)。
類是對同一種對象的集合與抽象。類包含所創建對象的屬性數據,以及對這些數據進行操作的方法。封裝和隱藏是類的重要特性,將數據結構和對數據的操作封裝在一起,類的內部實現細節對用戶來說是透明的。
VB工具箱中的可視圖標是VB系統設計好的標准控制項類。通過將控制項類實例化,得到真正的控制項對象。在窗體上畫一個控制項,就將類轉換為對象,創建了一個控制項對象。
VB中常用的對象是控制項。此外,VB還提供了系統對象。窗體是個特例,它既是類也是對象。當向一個工程添加一個新窗體時,實質就由窗體類創建了一個窗體對象。
對象的三要素:屬性、事件和方法。
屬性:存放對象的數據(決定對象外觀及功能)對象屬性的設置方法:在設計階段,利用屬性窗口直接設置屬性值;程序運行時,通過語句[對象名.]屬性名=屬性值。若屬性只能在設計階段設置,在程序運行階段不可改變,稱為只讀屬性。
事件:發生在對象上的事情。同一事件,對不同的對象,會引發不同的反應。
事件過程:應用程序處理事件的步驟。應用程序設計的主要工作就是為對象編寫事件過程的代碼
方法: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為程序設計人員提供了一種特殊的過程和函數。方法是面向對象的,調用時一定要指明對象。

2.窗體和控制項具有的基本屬性「
(1) Name屬性:名稱
所創建的對象名稱,在程序中引用。
(2) Caption屬性:標題
該屬性決定了對象上顯示的內容。
(3) Height、Width、Top和Left屬性
決定對象的大小和位置。
(4) Enabled 屬性:對象是否允許操作
(5) Visible 屬性:對象是否可見
(6) Font 屬性組:文本的外觀
FontName字體、FontSize大小
FontBold粗體、FontItalic斜體
FontStrikethru 刪除線
FontUnderline 下劃線
(7) ForeColor屬性:前景顏色
(8) BackColor屬性:背景顏色
(9) MousePointer屬性:滑鼠指針類型, 設置值范圍0~15,由系統指定 。若為99,由用戶提供的圖形文件定義滑鼠指針形狀。
(10) MouseIcon屬性:在MousePointer屬性值為99時,存放自定義的滑鼠圖標文件(.ico或.cur)。圖標庫在Graphics目錄下。

3.窗體的事件:Load事件是在窗體被裝入工作區時觸發的事件。當應用程序啟動,自動執行該事件,該事件通常用來在啟動應用程序時對屬性和變數進行初始化。

窗體的方法:(1)Print方法
用來顯示文本內容,格式:[對象.]print 表達式
(2)Cls方法
清除運行時在窗體或圖形框中產生的文本或圖形, Cls方法不能清除窗體在設計時的文本和圖形。
格式:[對象.]cls
(3)Move方法
可移動窗體或控制項,並可改變其大小。
語法格式如下:
[對象.]Move 左邊距離[,上邊距離[,寬度[,高度]]]

4.標簽作用:用於顯示文本(輸出)信息,不能作為輸入信息的界面。其內容只能通過Caption屬性設置或修改,不能直接編輯。

5.文本框是一個文本編輯區域,可以在該區域輸入、編輯、修改和顯示正文內容。在VB中字元長度以字為單位,也就是一個西文字元與一個漢字都是一個字,長度為1。
重要屬性(1) Text 顯示或輸入的正文內容。
(2) Maxlength 設置文本框可輸入的文字最大長度。默認值為0,表示可以輸入任意長字元串。
(3) MultiLine 多行屬性
設置為True時,文本框可以輸入或顯示多行正文,同時具有文字處理器的自動換行功能,按Enter鍵可插入一空行。
(4) ScrollBars 滾動條屬性
0-None 無滾動條
1-Horizontal 水平滾動條
2-Vertical 垂直滾動條
3-Both 同時加水平和垂直滾動條
注意:當MultiLine為True時,ScrollBars才有效
(5) PasswordChar 設置顯示文本的替代符。例如,當設置為「*」,則在文本框輸入的內容均以「*」顯示,而存儲的值是用戶輸入的原文。一般用於設置口令的輸入。
當MultiLine為True時,該屬性不起作用,密碼不允許多行。
(6) Locked 指定文本控制項是否可被編輯,默認值為False(可編輯),當設置為True時,文本控制項相當於標簽控制項的作用。
注意:Locked與Enabled的區別。
(7)文本內容進行選擇操作的三個屬性
SelStart 選定的正文開始位置
SelLength 選定的正文長度
SelText 選定的正文內容
這3個屬性互相關聯,例如設置SelStart、SelLength後,SelText 自動存放指定的文本。
注意:屬性窗口中沒有這三個屬性,只能在程序代碼中使用。

6.文本框的事件:(1) Change事件:當Text屬性值發生改變時引發該事件
(2) KeyPress事件:按下並且釋放鍵盤上的一個鍵時,引發焦點所在控制項的KeyPress事件,所按鍵的值存放在參數KeyAscii中。對回車的判斷 KeyAscii=13

7.文本框最有用的方法是SetFocus,把游標移到指定的文本框中。

8.命令按鈕 Picture屬性:按鈕可顯示圖片文件(.bmp和.Ico),當Style為1時有效。

10. 啟動窗體時將命令按鈕定位在窗體中央的代碼

Private Sub Form_Load()

Command1.Left = Form1.ScaleWidth / 2 - Command1.Width / 2

Command1.Top = Form1.ScaleHeight / 2 - Command1.Height / 2

End Sub

11.vb圖片文件在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Common\Graphics 文件夾。

安裝VB時可選擇是否安裝這些圖片文件。

習題三

1. 合法常量:

(1) Double

(2) 錯誤

(3) Double

(4) Double

(5) 錯誤

(6) Integer

(7) String

(8) String

(9) Date

(10) Double

(11) 錯誤(漢字字元)

(12)Integer(八進制)

(13) 錯誤(八進制無數碼8)

(14) Integer

(15) Boolean

(16) 錯誤

(17) 錯誤(十六進制無數碼g)

(18) Single

說明:浮點型變數默認為Double類型而非Single。

2. 合法變數名:

(1) √

(2) √

(3) 誤:數字開頭

(4) 誤:含空格

(5) 誤:關鍵字

(6) √

(7) 誤:關鍵字

(8) 誤:有括弧

(9) √

(10) √

(11) √

(12) √(漢字字元可作為變數名,但不常用,且此名稱易誤解)

變數命名規則見P.41-42。

字母(漢字)開頭,字母(漢字)、數字、下劃線組成,長度為1-255個字元;關鍵字不可作為變數名,但可在變數名中嵌入關鍵字;不區分大小寫。

常量、數組、類型、函數、過程、對象命名規則與此相同。常量名通常全用大寫。

3. 寫VB表達式

(1) Abs(x + y) + z ^ 5

(2) (1 + x * y) ^ 6

(3) (10 * x + Sqr(3 * y)) / (x * y)

(4) (-b + Sqr(b ^ 2 - 4 * a * c)) / (2 * a)

(5) 1 / (1 / r1 + 1 / r2 + 1 / r3)

(6) Sin(45 * 3.14159 / 180) + (Exp(10) + Log(10)) / Sqr(x + y + 1)

4. 根據條件寫表達式

(1) 隨機產生大寫字母 Chr(Int(Rnd * (Asc("L") - Asc("C") + 1) + Asc("C")))

(2) [100,200]內的隨機數 Int(Rnd * 101) + 100

(3) 點(x,y)位於第一或第三象限 x > 0 And y > 0 Or x < 0 And y < 0 或 x * y > 0

(4) x是5或7的整數倍 x Mod 5 = 0 Or Int(x / 7) = x / 7

(5) 將兩位整數x的個位與十位對換 x \ 10 + (x Mod 10) * 10

(6) 四捨五入取兩位小數 Round(x, 2)

(7) 字元變數C是字母字元(不區分大小寫)——准確地說是:字元變數C的第一個字元是字母

C >= "A" And C <= "Z" Or C >= "a" And C < "z"

或 UCase(C) >= "A" And UCase(C) <= "Z"

或 LCase(C) >= "a" And LCase(C) <= "z"

(8) 字元變數S第5個字元起取6個字元 Mid(S, 5, 6)

(9) 10≤x<20 10 <= x And x < 20

(10) x,y至少有一個小於z x < z Or y < z

(11)x,y都大於z x > z And y > z

5. 寫表達式的值

(1) 188 ——注意運算的優先順序順序,以及整除運算「\」的計算

(2) 200100 —— 計算100 + "100"時,由於兩個操作數類型不同,在可能的情況下自動採用精度較高的類型,即把字元型轉換為數值型,100 +100 得到200;然後進行字元串連接運算200 & 100 ,再自動將兩個數值轉換為字元串,得200100。

(3) 68.56 ——在四捨五入函數產生之前,這就是四捨五入的計算方法

(4) 876554 ——先進行字元串的「+」運算,再轉換成數值。在變數名和函數名後可加上類型符,以強調其類型,但不是必須的。

(5) 2000-2-29

(6) 6

6.Shell函數調用

i = Shell("mspaint.exe", 1) '啟動畫圖

i = Shell("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OFFICE11\winword.exe", 1) '啟動Word

說明:「畫圖」是Windows本身提供的程序,可以省略路徑。

8. 答:單精度浮點型

第7,9題答案在教材中找。

習題四

第1,3,5,8題答案在教材中找。

2. 賦值語句的錯誤

(1)10x 不能做變數名。

上機驗證結果:VB將10識別為行號,x = Sin(x) + y是為變數x賦值。故無語法錯誤。

(2)Sqr函數的參數為負數。

上機驗證結果:「無效的過程調用或參數」

(3)賦值號左邊不是變數名。

上機驗證結果:「缺少子程序、函數或屬性」

(4)除數為0

上機驗證結果:「溢出」。

4. [答案略]

說明:小數位可以使用四捨五入函數Round或輸出格式函數Format。例如Round(x, 2)和Format(x, 「0.00」)均可使結果只保留兩位小數。但如果四捨五入後要進行數值運算,則使用Round函數,例如z=Round(x,2)+Round(y,2)。而Format函數通常只用於輸出格式設置。

6.指出錯誤

(1)「≥」應改為「>=」,前者是中文字元,不具有運算功能。

(2)「10<x<20」應改為「10<x And x<20」,否則運行結果錯誤。

7.寫條件語句

(1)

Dim c As String
c = InputBox("c=")
If Mid(c, 3, 1) = "C" Then
MsgBox "Yes"
Else
MsgBox "No"
End If

(2)

# 使用If語句
Dim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x = Val(InputBox("x="))
If x > 20 Then
y = x ^ 2 + 3 * x + 2
ElseIf x >= 10 Then
y = Sqr(3 * x) - 2
ElseIf x > 0 Then
y = 1 / x + Abs(x)
End If
Print "y="; y

# 使用Select Case語句
Dim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x = Val(InputBox("x="))
Select Case x
Case Is > 20
y = x ^ 2 + 3 * x + 2
Case Is >= 10
y = Sqr(3 * x) - 2
Case Is > 0
y = 1 / x + Abs(x)
End Select
Print "y="; y

(3)

# 使用If語句
Dim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z As Single, Max As Single
x = Val(InputBox("x="))
y = Val(InputBox("y="))
z = Val(InputBox("z="))
Max = x
If y > Max Then Max = y
If z > Max Then Max = z
Print "Max="; Max

# 使用IIF函數
x = Val(InputBox("x="))
y = Val(InputBox("y="))
z = Val(InputBox("z="))
Max = IIf(x > y, x, y)
Max = IIf(z > Max, z, Max)
Print "Max="; Max

9. 計算循環次數

(1) 6
(2)19
(3)0
(4)死循環直至溢出

10. 40號語句執行 4次;第50 號語句執行12次;

執行第90號語句輸出的結果是: 13,0,2

說明:該程序為嵌套循環,其中外循環由j值變化(1,4,7,10)控制執行4次,當j值為13時結束循環;內循環由k值變化(6,4,2)控制執行3次,當k值為0時結束循環。第40 行是外循環的循環體,故執行4次;第50 行是內循環的循環體,故執行4*3=12次。

11. 可以定一個較大的循環次數,在循環體中根據條件用Exit For退出。

但這種情況通常用Do While循環控制。

12. 編程(並非唯一正確答案)

(1)

Dim i As Integer, s As Integer
For i = 1 To 10
s = s + (i + 1) * (2 * i + 1)
Next i
Print "s="; s

(2)

Dim i As Integer, n3 As Integer, n7 As Integer
For i = 1 To 100
If i Mod 3 = 0 Then n3 = n3 + 1
If Int(i / 7) = i / 7 Then n7 = n7 + 1
Next i
Print "1-100中3的倍數有"; n3; "個"
Print "1-100中7的倍數有"; n7; "個"

(3)

Dim s1 As String, s2 As String, i As Integer
s1 = InputBox("Input String")
s2 = ""
For i = 1 To Len(s1)
s2 = Mid(s1, i, 1) + s2
Next i
Print "原序:"; s1
Print "反序:"; s2


For i = Len(s1) To 1 Step -1
s2 = s2 + Mid(s1, i, 1)
Next i

13. 輸出字元串「10100」。該程序功能是將十進制數轉化為二進制。

說明:要理解該程序需要了解數制轉換的計算方法(有興趣者參看網路http://ke..com/view/1426817.htm)。48是字元"0"的ASCII碼。

14. 運行時輸出 22 484

該程序功能是求x和y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說明:此演算法稱為「輾轉相減法」。可對照例4.17的輾轉相除(輾轉求余)法。

15.[50,100]間的20個隨機數,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Dim x As Integer, sum As Integer, aver As Single
Dim n%, i%, max%, min%
Randomize
max = 50: min = 100: n = 20
For i = 1 To n
x = Int(Rnd * 51 + 50)
List1.AddItem x
sum = sum + x
If x > max Then max = x
If x < min Then min = x
Next i
aver = sum / n
Print "最大值:"; max, "最小值:"; min, "平均值:"; aver

習題五
1. 指定數組的默認下界 Option Base 1

2.合理的數組聲明
(1)錯。定義數組不可用變數(教材99頁)。
(2)正確。該數組下標為0-11。
(3)錯。VB中數組下標用圓括弧。
(4)正確。三維數組三個下標分別為0-1,0-1,0-2,共12個元素。
(5)錯誤。非動態數組,不可重定義。
(6)錯誤。動態數組重定義時不可改變數據類型。
(7)正確。二維數組兩個下標分別為0-2,0-3,共12個元素。
(8)語法錯誤,二維數組定義中漏寫逗號——可能是印刷錯誤,加上此逗號則正確。

3.當引用數組元素時下標值小於定義的最小下標,或大於最大下標時,會發生「下標越界」錯誤。

4.數組名:a ;數組類型:Single(單精度浮點型);維數:二維;
各維的上下界:第一維下界(最小下標)為 -1,上界(最大下標)為2,
第二維下界(最小下標)為 0,上界(最大下標)為3;
數組的大小:4行4列共16個元素
以矩陣的格式輸出二維數組:
For i = -1 To 2
For j = 0 To 3
Print a(i, j);
Next j
Print
Next i
或寫成更加通用的代碼形式:
For i = LBound(a, 1) To UBound(a, 1)
For j = LBound(a, 2) To UBound(a, 2)
Print Tab(j * 8); a(i, j);
Next j
Print
Next i

6.一維字元數組
Dim a(1 To 20) As String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1)隨機產生字元串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c As String * 1
Randomize
For i = 1 To 20
a(i) = "" '將第i個元素清空
n = Int(Rnd * 10 + 1) '產生[1,10]的隨機數
For j = 1 To n 'a(i)中有n個字元
c = Chr(Int(Rnd * 26 + 97)) '隨機產生字母97是字母a的ASCII碼
a(i) = a(i) + c
Next j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2)輸出字元串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1 To 20
Print Tab(((i - 1) Mod 5) * 11); a(i);
If i Mod 5 = 0 Then Print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3)最長的字元串
Dim i As Integer, imax As Integer
imax = 1
For i = 2 To 20
If Len(a(i)) > Len(a(imax)) Then
imax = i
End If
Next i
Print "最長的字元串:"; a(imax)
End Sub

第7,8題答案在教材中找。

第9題「自定義變數」含義不明,暫時無法回答。

第5,10 題 [暫略]

習題六

第1,2,6-8題答案可在教材中找到。

3.指出過程說明中的錯誤
(1)Sub子過程不應該定義類型
(2)函數與形式參數不應該同名
(3)數組作為形式參數時,應使用傳地址方式,不可使用傳值(ByVal)
(4)形式參數應該是變數或數組名,不可以是一個數組元素

4.指出調用過程語句的錯誤
(1)無語法錯誤,但因形參sum所對應的實參是常量3,故計算結果無法傳遞給主調程序。
(2)實參變數c與形參sum的類型不一致。
(3)類似於(1),形參sum所對應的實參是表達式a+b,故計算結果無法傳遞給主調程序。
(4)類似於(1)和(2),形參sum所對應的實參是表達式Sqr(c),故計算結果無法傳遞給主調程序。另外srq(a)存在語法錯誤(拼寫錯)。
(5)與(2)相同,實參c與形參sum的類型不一致。

5.迭代法求平方根
(1)自定義函數的定義及調用
Function FSqr1(a As Single) As Single
Dim x0 As Single, x As Single
x = a
Do
x0 = x
x = (x0 + a / x0) / 2
Loop While Abs(x - x0) > 0.00001
FSqr1 = x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y!
x = Val(InputBox("x="))
If x >= 0 Then
y = FSqr1(x)
Print y
End If
End Sub
(2)自定義子過程的定義及調用
Sub FSqr2(a As Single, x As Single)
Dim x0 As Single
x = a
Do
x0 = x
x = (x0 + a / x0) / 2
Loop While Abs(x - x0) > 0.00001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Dim x!, y!
x = Val(InputBox("x="))
If x >= 0 Then
Call FSqr2(x, y)
Print y
End If
End Sub
(3)遞歸函數及調用 [略]

習題七

第1-9題,答案在教材上找;第10,12-14題,略。

11.檢測Ctrl和F3同時按下的代碼:

Private Sub Text1_KeyDown(KeyCode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If Shift = 2 And KeyCode = 114 Then MsgBox "HAHA"

End Sub

習題八

第1,2,6,7,9題答案可閱讀教材找到。

3.寫Open語句
(1) Open "Seqnew.dat" For Output As #1 '重寫
或 Open "Seqnew.dat" For Append As #1 '添加
(2)Open "Seqold.dat" For Input As #2
(3)Open "Seqappend.dat" For Append As FreeFile

4.編程,將文件Text.dat 讀入變數strTest。
Dim strTest As String
Open "Text.dat" For Input As #2
Do While Not EOF(2)
strTest = strTest + Input(1, #2)
Loop

8.本課程不涉及二進制文件。故此處以順序文件讀寫方式編程。另外合並的結果可以是合並到其中某一個文件,也可以是合並到一個新的文件,此處代碼是合並到其中一個文件F1.txt。
'方法一,在2號文件一次讀一個字元並寫入1號文件
Dim strTemp As String * 1
Open "d:\F1.txt" For Append As #1
Open "d:\F2.txt" For Input As #2
Do While Not EOF(2)
strTemp = Input(1, #2)
Print #1, strTemp; '注意結尾有分號,否則每個字元一行
Loop
Close
'方法二,在2號文件一次讀一個字元並累加,最後將累加結果寫入1號文件
Dim strTemp As String '注意方法一變數定義的區別
Open "d:\F1.txt" For Append As #1
Open "d:\F2.txt" For Input As #2
strTemp = ""
Do While Not EOF(2)
strTemp = strTemp + Input(1, #2)
Loop
Print #1, strTemp
Close

習題九

答案在教材上找。

習題十

答案在教材上找

㈢ 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程的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
第1章Java編程概述
1.1Java語言簡介
1.1.1Java語言的特點
1.1.2Java虛擬機的運行過程
1.2Java開發環境簡介
1.2.1開發工具包JDK
1.2.2開發平台Eclipse
1.3Java編程簡介
1.3.1創建Java項目
1.3.2控制台程序開發
1.3.3SWT應用程序開發
1.3.4SWT中組件的幫助
1.3.5Applet小程序開發
1.4類和對象的初步介紹
1.4.1Java的面向對象技術
1.4.2類的定義與對象的創建
1.5習題
第2章Java語言編程基礎
2.1數據類型、常量和變數
2.1.1標識符和關鍵字
2.1.2數據類型
2.1.3基本數據類型
2.1.4基本數據類型的轉換
2.1.5字元串類型
2.2運算符與表達式
2.2.1算術運算符與算術表達式
2.2.2關系運算符與關系表達式
2.2.3邏輯運算符與邏輯表達式
2.2.4賦值運算符與賦值表達式
2.2.5條件運算符與條件表達式
2.2.6位運算符與位表達式
2.2.7運算符綜述
2.3控制語句
2.3.1演算法與語句概述
2.3.2選擇結構語句
2.3.3循環結構語句
2.4習題
第3章Java的數組與方法
3.1數組
3.1.1數組的基本概念
3.1.2一維數組
3.1.3二維數組
3.1.4數組的復制與重置
3.2方法
3.2.1方法的基本概念
3.2.2方法的應用
3.2.3方法的遞歸
3.3習題
第4章類與對象
4.1類的定義
4.1.1類定義的一般格式
4.1.2數據成員
4.1.3成員方法
4.1.4成員的訪問控制
4.1.5類的繼承
4.2對象
4.2.1對象的創建
4.2.2對象的使用
4.3包
4.3.1package語句
4.3.2import語句
4.3.3將類打包
4.4介面
4.4.1介面的聲明與使用
4.4.2介面回調
4.4.3介面做參數
4.5Java庫常見類舉例
4.5.1基本類型的類包裝
4.5.2String類
4.5.3Calendar類
4.5.4Math類
4.5.5其他
4.6習題
第5章SWT組件及事件處理
5.1SWT中的包
5.2SWT的常用組件
5.2.1按鈕、復選框、單選按鈕
5.2.2文本框
5.2.3下拉框(Combo類)
5.2.4列表框(List類)
5.3容器類
5.3.1面板(Composite類)
5.3.2分組框(Group類)
5.3.3選項卡(TabFolder類和Tabltem類)
5.3.4分隔窗(SashForm類)
5.3.5帶滾動條的面板(ScrolledComposite類)
5.3.6窗口容器(Shell類)
5.4布局管理器
5.4.1簡介
5.4.2填充布局(FillLayout類)
5.4.3行布局(RowLayout類)
5.4.4網格布局(GridLayout類)
5.4.5堆棧布局(StackLayout類)
5.4.6表格布局(FormLayout類)
5.5習題
第6章高級SVvT組件
6.1工具欄與菜單
6.1.1工具欄
6.1.2動態工具欄
6.1.3菜單
6.2滾動條與畫布
6.2.1滾動條、刻度條、進度條
6.2.2畫布
6.3表格、樹與瀏覽器
6.3.1表格
6.3.2樹、表格型樹
6.3.3瀏覽器(Browser類)
6.4對話框
6.4.1對話框(Dialog類)
6.4.2消息提示對話框(MessageBox類)
6.4.3文件選擇對話框(FileDialog類)
6.4.4目錄選擇對話框(DirectoryDialog類)
6.4.5顏色對話框(ColorDialog類)
6.4.6字體對話框(FontDialog類)
6.4.7列印對話框(PrintDialog類)
6.4.8自定義對話框
6.5習題
第7章Java異常處理
7.1Java的異常
7.1.1常見異常
7.1.2異常的基本概念
7.1.3異常處理機制
7.1.4拋出異常
7.2內置異常類
7.2.1異常類的層次和主要子類
7.2.2異常類的方法和屬性
7.2.3異常類的使用實例
7.3自定義異常
7.4習題
第8章Java的輸入,輸出處理
8.1輸入/輸出流簡介
8.1.1流的概念
8.1.2輸入/輸出類的層次
8.1.3標准輸入/輸出
8.2以位元組為數據單位的流類
8.2.1文件輸入/輸出位元組流
8.2.2內存讀寫
8.2.3過濾流與緩沖流
8.3以字元為數據單位的流類
8.3.1輸入/輸出字元流
8.3.2文件輸入/輸出字元流
8.3.3緩沖字元流
8.3.4列印輸出字元流
8.4文件處理與對象串列化
8.4.1文件描述
8.4.2文件訪問
8.4.3對象串列化
8.5其他常用流
8.5.1管道流
8.5.2順序流
……
第9章Java線程
第10章JavaApplet小程序設計
第11章綜合實例
……

閱讀全文

與應用程序設計教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n10刪除c盤文件會刪掉系統嗎 瀏覽:785
qq的獨立密碼怎麼取消 瀏覽:289
後台的商品數據在哪裡看 瀏覽:795
不用網路載入的單機游戲有哪些 瀏覽:608
數據線插頭怎麼接頭 瀏覽:577
網路載入視頻失敗是怎麼回事 瀏覽:805
傳奇賬號在哪個文件夾里 瀏覽:346
百度app在哪裡安裝 瀏覽:587
如何設置路由器網路不斷網 瀏覽:471
傳到qq群里的文件怎麼刪除 瀏覽:861
索尼安卓71更新日誌 瀏覽:234
怎麼找手機里的垃圾app 瀏覽:540
2015藍橋杯代碼填空 瀏覽:698
安卓資料庫dbexecSQL 瀏覽:227
doc重命名文件格式 瀏覽:728
getscreen截圖工具下載 瀏覽:719
共識數據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96
數碼管顯示電壓程序 瀏覽:479
資料庫文件有哪個 瀏覽:543
途強儲存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17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