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 單用戶模式重新修改root密碼
a、重啟虛擬機(有些是虛擬機重置)
b、開機時 按 e 鍵(有些是按enter進入)如下圖
c、再按 e 鍵 上下箭頭 選擇第二個
d、然後再按 e 鍵 在quiet 後輸入single 回車
e、再次回到這個界面 按 b 鍵 重啟之後就是單用戶模式了
f、輸入 passwd root 修改root密碼,然後重啟
2、修改網路
1)、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ONBOOT=yes
UUID (刪除或者隨便變化一個字母)
HADWARE=MAC(網卡的MAC地址)
BOOTPROTO=none
IPADDR=xxx
NETMASK=255.255.255.0 // 子網掩碼
GATEWAY=xxx
DNS1=xxxx
2)、重啟網路服務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3)、若出現解決Device eth0 does not seem to be present,則執行: rm -rf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reboot重啟,然後再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 linux中怎樣新建一個文件,並為該文件賦予許可權
mkdir文件夾名
mkdir-pdir1/dir2/dir3
賦予文件夾許可權:
修改linux文件許可權命令:chmod
$ ls -l rodine.org. tgz
-rw-r--r-- 1 root root 483997 Ju1 l5 17:3l rodine.org. tgz
橫線代表空許可。r代表只讀,w代表寫,x代表可執行。注意這里共有10個位置。第一個字元指定了文件類型。在通常意義上,一個目錄也是一個文件。如果第一個字元是橫線,表示是一個非目錄的文件。如果是d,表示是一個目錄。
文字設定法
chmod [who] [+ | - | =] [mode] 文件名?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為:
操作對象who可是下述字母中的任一個或他們的組合:
u 表示「用戶(user)」,即文件或目錄的所有者。
g 表示「同組(group)用戶」,即和文件屬主有相同組ID的所有用戶。
o 表示「其他(others)用戶」。
a 表示「所有(all)用戶」。他是系統默認值。
操作符號能是:
+ 添加某個許可權。
- 取消某個許可權。
= 賦予給定許可權並取消其他所有許可權(如果有的話)。
設置mode所表示的許可權可用下述字母的任意組合:
r 可讀。
w 可寫。
x 可執行。
X 只有目標文件對某些用戶是可執行的或該目標文件是目錄時才追加x 屬性。
s 在文件執行時把進程的屬主或組ID置為該文件的文件屬主。方式「u+s」設置文件的用戶ID位,「g+s」設置組ID位。
t 保存程式的文本到交換設備上。
u 和文件屬主擁有相同的許可權。
g 和和文件屬主同組的用戶擁有相同的許可權。
o 和其他用戶擁有相同的許可權。
文件名:以空格分開的要改動許可權的文件列表,支持通配符。
在一個命令行中可給出多個許可權方式,其間用逗號隔開。例如:chmod g+r,o+r example
使同組和其他用戶對文件example 有讀許可權。
3. Linux中怎麼安裝文件
軟體安裝卸載,分幾種情況:
一、RPM包,deb包,這種軟體包就像windows的EXE安裝文件一樣,各種文件已經編譯好,並打了包,哪個文件該放到哪個文件夾,都指定好了,安裝非常方便,在圖形界面里你只需要雙擊就能自動安裝。
二、tar.gz(bz或bz2等)結尾的源代碼包,這種軟體包裡面都是源程序,沒有編譯過,需要編譯後才能安裝,安裝方法為:
1、打開一個SHELL,即終端
2、用CD 命令進入源代碼壓縮包所在的目錄
3、根據壓縮包類型解壓縮文件(*代表壓縮包名稱)
tar -zxvf ****.tar.gz
tar -jxvf ****.tar.bz(或bz2)
4、用CD命令進入解壓縮後的目錄
5、輸入編譯文件命令:./configure(有的壓縮包已經編譯過,這一步可以省去)
6、然後是命令:make
7、再是安裝文件命令:make install
8、安裝完畢
三、以bin結尾的安裝包,這種包類似於RPM包,安裝也比較簡單
1、打開一個SHELL,即終端
2、用CD 命令進入源代碼壓縮包所在的目錄
3、給文件加上可執行屬性:chmod +x ******.bin(中間是字母x,小寫)
3、執行命令:./******.bin(realplayer for Linux就是這樣的安裝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