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inux編譯內核時出現錯誤,求解
俺還沒到配置內核的水準,等一會有這能力了再回答你哈。
一般就看看日誌,日誌裡面會說清楚的。
B. Linux內核編譯出錯-- cp: 無法創建普通文件「/tftpboot/mbootpImage」: 沒有那個文件或目錄
內核編譯完成後,向/tftpboot/目錄拷貝映像文件mbootpImage失敗,應該是你沒有配置tftp伺服器,不存在/tftpboot/這個目錄。
如果不需要tftp伺服器的話,可以忽略,也可以將拷貝內核映像文件的命令去掉:
vim arch/arm/boot/Makefile # 假設你的CPU為arm
去掉類似 cp ... mbootpImage /tftp 的命令
C. linux下編譯tslib,configure之前都正常,但make後就出現錯誤,怎麼回事
因為新版本編譯器對語法檢查嚴格,需要重新編譯,具體步驟如下:
一、源文件
if ((calfile = getenv("TSLIB_CALIBFILE")) != NULL)。
cal_fd = open (calfile, O_CREAT | O_RDWR)。
} else { 。
cal_fd = open ("/etc/pointercal", O_CREAT | O_RDWR)。
二、改成以下文件
if ((calfile = getenv("TSLIB_CALIBFILE")) != NULL) 。
cal_fd = open (calfile, O_CREAT | O_RDWR, 0777)。
} else {
cal_fd = open ("/etc/pointercal", O_CREAT | O_RDWR, 0777)。
D. 我在linux環境下怎麼就是編譯不成功
編譯不成功多半軟體功能開關設置及依賴關系不支持。
首先要了解編譯的過程,真正了解了編譯的過程後就可以比較輕松的編譯各種軟體了。
1、configure,可以在configure 執行一下./configure --help來大致了解一下該軟體的一些開關和支持的性能,然後根據使用需要來設置需要開啟的性能和需要關閉的性能,以及需要哪些支持庫等等,然後再指定一下編譯路徑,做完這一切後,滿屏幕的check ....就開始了,這就是configrue的過程,和所做的事情
2、make,其實這一步才是真正的編輯步驟,而configure只是做一個環境的check,檢查系統環境及lib是不是對上一步所開啟的參數支持,只有check不出錯,也就是configure不出錯,就可以比較順利的進行編譯也就是make
3、make install 安裝,當成功編譯後就可以通過make install進行安裝了,安裝完成後就可以使用了。
比較容易報錯的地方就是configure這一步,因為這一步會檢查軟體及在configure這一步的設置開關功能中需要的依賴關系,並對現行系統進行檢查,尤其是最小化安裝的系統,報錯會比較多,可根據具體報錯內容來安裝相應的安裝包來完成軟體的依賴,直到check全部通過。有些軟體在make時也需要調用一些庫,具體要看軟體的reademe來了解具體編譯要求。如果再不行,就只能網上尋求幫助了。
另外,編譯也是一個經驗活,只編譯得多了,對一些常見的錯誤就會比較了解了,必定軟體依賴的庫常見的就那幾個,建議每編譯一款軟體做一個小筆記,把處理的錯誤或遇到的情況記錄下來,這樣以後再編譯時,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