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信辦公容易泄密,如何破
移動端的微信不可能有系統能監控到的,除了騰訊公司,即使是手機上安裝的APP也不可能有這種許可權,只有騰訊公司可以,當然,如果是電腦端的微信聊天內容,那很多電腦端監控軟體是可以實現監控目的的
IP-guard就能滿足這種監控需求,通過客戶端能監控QQ、微信、旺旺等多種即時通訊聊天工具的聊天內容,也包括發送的圖片、文件等,同時為了預防泄密行為發生,可以設置為禁止發送指定文件和圖片
Ⅱ 微信傳輸涉密文件怎麼被發現
近年來,使用手機處理公務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很多公職人員將微信應用於日常工作,不少機關單位建立了微信工作群。
微信辦公確實可以為工作帶來一些便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與此同時,使用微信辦公導致的泄密案件也在逐年遞增。
微信辦公泄密有哪些情形?
暴露了什麼問題?
又應當如何解決?
這些案例值得警醒
典型案例
案例1:緊急傳達致泄密
2016年10月,某市市委某部門為部署相關敏感工作,印發了涉密文件。某鄉政府幹部洪某到市委領取文件後,於當晚將該件拍照發送到鄉政府微信群。群成員楊某看到後,立即轉發到其他微信群。之後,該件被數次轉發到多個微信群和微博,造成泄密。
案例2:匯報工作致泄密
2017年10月,某單位辦公室副主任肖某,為向在外檢查工作的分管領導匯報工作,擅自用手機對1份機密級文件部分內容進行拍照,並用微信發送給在外檢查工作的領導。案件發生後,有關部門撤銷肖某辦公室副主任職務,並調離辦公室崗位。
案例3:領導交辦致泄密
2017年10月,某縣司法局從機要局領取4份涉密電報後,交給跟班學習的劉某。因當時為十一長假期間,劉某便將4份文件報頭拍照後發至司法局工作微信群,並請示局長何某如何處理,何某讓劉某把文件內容發到群里告知大家。隨後劉某將文件內容全文拍照後上傳至群中。案件發生後,有關部門給予何某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按科員安排工作;對劉某作出延期轉正處理。
案例4:誤點誤傳致泄密
2015年3月,某廣播電視台所屬報社總編辦工作人員陳某在接到台總編室的一份涉密文件後,為迅速將文件內容告知正在北京指揮「兩會」報道的報社副總編牛某,用手機將通知拍成圖片後准備通過微信發給牛某。陳某使用計算機登錄微信,卻誤將圖片發到其他微信群,並通過該群外泄。案件發生後,直接責任人員陳某受到辭退處理。
案例
分析
保密部門組織查辦的此類泄密案件往往存在某種「客觀因素」:待辦公務緊急,其他通信方式不暢,無法當面交辦或報告等,實際是當事人漠視保密法律法規,對發生泄密後果心存僥幸。
保密
提示
微信辦公導致泄密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有關規定,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使用微信辦公作為一種技術進步和發展趨勢,本來無可厚非,問題並不在於微信本身。微信辦公導致泄密的真正原因還是機關單位保密管理鬆懈,對幹部職工保密教育培訓不夠,幹部職工保密意識淡漠。
應對
措施
機關、單位要加強保密宣傳教育,把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層層傳導到每一個人,發現此類情況還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原則上不提倡使用微信辦公,因工作需要組建的工作群,交流內容應嚴格限定為周知性的一般信息,禁止傳播一切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