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類型 > linux文件系統目錄的主要結構

linux文件系統目錄的主要結構

發布時間:2023-05-12 06:38:48

㈠ 簡述linux目錄結構,說明各個目錄的作用且使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bin
bin是binary的縮寫。這個目錄沿襲了UNIX系統的結構,存放著使用者最經常使用的命令。例如cp、ls、cat,等等。

/boot
這里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dev
dev是device(設備)的縮寫。這個目錄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設備,其功能類似DOS下的.sys和Win下的.vxd。在Linux中設備和文件是用同種方法訪問的。例如:/dev/hda代表第一個物理IDE硬碟。

/etc
這個目錄用來存放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

/home
用戶的主目錄,比如說有個用戶叫wang,那他的主目錄就是/home/wang也可以用~wang表示。

/lib
這個目錄里存放著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鏈接共享庫,其作用類似於Windows里的.dll文件。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須要用到這些共享庫。

/lost+found
這個目錄平時是空的,當系統不正常關機後,這里就成了一些無家可歸的文件的避難所。對了,有點類似於DOS下的.chk文件。

/mnt
這個目錄是空的,系統提供這個目錄是讓用戶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

/proc
這個目錄是一個虛擬的目錄,它是系統內存的映射,我們可以通過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也就是說,這個目錄的內容不在硬碟上而是在內存里。

/root
系統管理員(也叫超級用戶)的主目錄。作為系統的擁有者,總要有些特權啊!比如單獨擁有一個目錄。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也就是說這里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這個目錄不用說,一定是用來存放一些臨時文件的地方了。

/var
這個目錄中存放著那些不斷在擴充著的東西,為了保持/usr的相對穩定,那些經常被修改的目錄可以放在這個目錄下,實際上許多系統管理員都是這樣乾的。順帶說一下系統的日誌文件就在/var/log目錄中。

/usr
這是最龐大的目錄,我們要用到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幾乎都存放在這個目錄下。

㈡ linux的目錄結構

linux的文件系統是採用級層式的樹狀目錄結構,在此結構中最上層是根目錄「/」,然後在此目錄下再創建其它的目錄。
在linux世界裡。一切皆文件

1)linux的目錄中有且只有斗租絕一個根目錄/,
2)linux的各個目錄存放的內容是規劃好的,不用亂放文件,
3)linux是以文件的形式管理我們的設備,因此linux系統。一切皆文件,
4)linux的各型握個文空姿件目錄下存放什麼內容,大家必須有一個認識,
5)你的腦海里應該有一顆linux的目錄樹。

㈢ linux的文件系統採用的是哪一種目錄結構有什麼優點

目錄結構及主要內容 「/」根目錄部分有以下子目錄:/usr 目錄包含所有的命令、程序庫、文檔和其它文件。這些文件在正常操作中不會被改變的。這個目錄也包含你的Linux發行版本的主要的應用程序,譬如,Netscape。/var 目錄包含在正常操作中被改變的文件:假離線文件、記錄文件、加鎖文件、臨時文件和頁格式化文件等。/home 目錄包含用戶的文件:參數設置文件、個性化文件、文檔、數據、EMAIL、緩存數據等。這個目錄在系統省級時應該保留。/proc 目錄整個包含虛幻的文件。它們實際上並不存在磁碟上,也不佔用任何空間。(用ls –l 可以顯示它們的大小)當查看這些文件時,實際上是在訪問存在內存中的信息,這些信息用於訪問系統/bin 系統啟動時需要的執行文件(二進制),這些文件可以被普通用戶使用。/sbin 系統執行文件(二進制),這些文件不打算被普通用戶使用。(普通用戶仍然可以使用它們,但要指定目錄。)/etc 操作系統的配置文件目錄。/root 系統管理員(也叫超級用戶或根用戶)的Home目錄。/dev 設備文件目錄。LINUX下設備被當成文件,這樣一來硬體被抽象化,便於讀寫、網路共享以及需要臨時裝載到文件系統中。正常情況下,設備會有一個獨立的子目 錄。這些設備的內容會出現在獨立的子目錄下。LINUX沒有所謂的驅動符。/lib 根文件系統目錄下程序和核心模塊的共享庫。/boot 用於自舉載入程序(LILO或GRUB)的文件。當計算機啟動時(如果有多個操作系統,有可能允許你選擇啟動哪一個操作系統),這些文件首先被裝載。這個目錄也會包含LINUX核(壓縮文件vmlinuz),但LINUX核也可以存在別處,只要配置LILO並且LILO知道LINUX核在哪兒。/opt 可選的應用程序,譬如,REDHAT 5.2下的KDE (REDHAT 6.0下,KDE放在其它的XWINDOWS應用程序中,主執行程序在/usr/bin目錄下)/tmp 臨時文件。該目錄會被自動清理干凈。/lost+found 在文件系統修復時恢復的文件 「/usr」目錄下比較重要的部分有:/usr/X11R6 X-WINDOWS系統(version 11, release 6)/usr/X11 同/usr/X11R6 (/usr/X11R6的符號連接)/usr/X11R6/bin 大量的小X-WINDOWS應用程序(也可能是一些在其它子目錄下大執行文件的符號連接)。 /usr/doc LINUX的文檔資料(在更新的系統中,這個目錄移到/usr/share/doc)。/usr/share 獨立與你計算機結構的數據,譬如,字典中的詞。/usr/bin和/usr/sbin 類似與「/」根目錄下對應的目錄(/bin和/sbin),但不用於基本的啟動(譬如,在緊急維護中)。大多數命令在這個目錄下。/usr/local 本地管理員安裝的應用程序(也可能每個應用程序有單獨的子目錄)。在「main」安裝後,這個目錄可能是空的。這個目錄下的內容在重安裝或升級操作系統後應該存在。/usr/local/bin 可能是用戶安裝的小的應用程序,和一些在/usr/local目錄下大應用程序的符號連接。/proc目錄的內容:/proc/cpuinfo 關於處理器的信息,如類型、廠家、型號和性能等。/proc/devices 當前運行內核所配置的所有設備清單。/proc/dma 當前正在使用的DMA通道。/proc/filesystems 當前運行內核所配置的文件系統。/proc/interrupts 正在使用的中斷,和曾經有多少個中斷。/proc/ioports 當前正在使用的I/O埠。舉例,使用下面的命令能讀出系統的CPU信息。cat /proc/cpuinfo/bin bin是binary的縮寫。這個目錄沿襲了UNIX系統的結構,存放著使用者最經常使用的命令。例如cp、ls、cat,等等。 /boot 這里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dev dev是device(設備)的縮寫。這個目錄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設備,其功能類似DOS下的.sys和Win下的.vxd。在Linux中設備和文件是用同種方法訪問的。例如:/dev/hda代表第一個物理IDE硬碟。 /etc 這個目錄用來存放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 /home 用戶的主目錄,比如說有個用戶叫wang,那他的主目錄就是/home/wang也可以用~wang表示。 /lib 這個目錄里存放著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鏈接共享庫,其作用類似於Windows里的.dll文件。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須要用到這些共享庫。 /lost+found 這個目錄平時是空的,當系統不正常關機後,這里就成了一些無家可歸的文件的避難所。對了,有點類似於DOS下的.chk文件。 /mnt 這個目錄是空的,系統提供這個目錄是讓用戶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 /proc 這個目錄是一個虛擬的目錄,它是系統內存的映射,我們可以通過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也就是說,這個目錄的內容不在硬碟上而是在內存里。 /root 系統管理員(也叫超級用戶)的主目錄。作為系統的擁有者,總要有些特權啊!比如單獨擁有一個目錄。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也就是說這里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這個目錄不用說,一定是用來存放一些臨時文件的地方了。 /usr 這是最龐大的目錄,我們要用到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幾乎都存放在這個目錄下。其中包含以下子目錄; /usr/X11R6 存放X-Window的目錄; /usr/bin 存放著許多應用程序; /usr/sbin 給超級用戶使用的一些管理程序就放在這里; /usr/doc 這是Linux文檔的大本營; /usr/include Linux下開發和編譯應用程序需要的頭文件,在這里查找; /usr/lib 存放一些常用的動態鏈接共享庫和靜態檔案庫; /usr/local 這是提供給一般用戶的/usr目錄,在這里安裝軟體最適合; /usr/man man在Linux中是幫助的同義詞,這里就是幫助文檔的存放目錄; /usr/src Linux開放的源代碼就存在這個目錄,愛好者們別放過哦! /var 這個目錄中存放著那些不斷在擴充著的東西,為了保持/usr的相對穩定,那些經常被修改的目錄可以放在這個目錄下,實際上許多系統管理員都是這樣乾的。順帶說一下系統的日誌文件就在/var/log目錄中。 總結來說:· 用戶應該將文件存在/home/user_login_name目錄下(及其子目錄下)。· 本地管理員大多數情況下將額外的軟體安裝在/usr/local目錄下並符號連接在/usr/local/bin下的主執行程序。· 系統的所有設置在/etc目錄下。· 不要修改根目錄(「/」)或/usr目錄下的任何內容,除非真的清楚要做什麼。這些目錄最好和LINUX發布時保持一致。· 大多數工具和應用程序安裝在目錄:/bin, /usr/sbin, /sbin, /usr/x11/bin,/usr/local/bin。· 所有的文件在單一的目錄樹下。沒有所謂的「驅動符」。

㈣ linux的目錄結構是怎樣的

在linux的根目錄下一般都有如下的目錄,
其中,
/boot:放置linux系統啟動時用到的一些文件。/boot/vmlinuz為linux的內核文件,以及/boot/gurb。建議單獨分區,分區大小100M即可
/dev:存放linux系統下的設備文件,訪問該目錄下某個文件,相當於訪問某個設備,常用的是掛載光碟機mount /dev/cdrom /mnt。
/etc:系統配置文件存放的目錄,不建議在此目錄下存放可執行文件,重要的配置文件有/etc/inittab、/etc/fstab、/etc/init.d、/etc/X11、/etc/sysconfig、/etc/xinetd.d修改配置文件之前記得備份。
註:/etc/X11存放與x windows有關的設置。
/home:系統默認的用戶家目錄,新增用戶賬號時,用戶的家目錄都存放在此目錄下,~表示當前用戶的家目錄,~test表示用戶test的家目錄。建議單獨分區,並設置較大的磁碟空間,方便用戶存放數據
/lib:/usr/lib:/usr/local/lib:系統使用的函數庫的目錄,程序在執行過程中,需要調用一些額外的參數時需要函數庫的協助,比較重要的目錄為/lib/moles。
/lost+fount:系統異常產生錯誤時,會將一些遺失的片段放置於此目錄下,通常這個目錄會自動出現在裝置目錄下。如載入硬碟於/disk 中,此目錄下就會自動產生目錄/disk/lost+found
/mnt:/media:光碟默認掛載點,通常光碟掛載於/mnt/cdrom下,也不一定,可以選擇任意位置進行掛載。
/opt:給主機額外安裝軟體所擺放的目錄。如:FC4使用的Fedora 社群開發軟體,如果想要自行安裝新的KDE 桌面軟體,可以將該軟體安裝在該目錄下。以前的 Linux 系統中,習慣放置在 /usr/local 目錄下
/proc:此目錄的數據都在內存中,如系統核心,外部設備,網路狀態,由於數據都存放於內存中,所以不佔用磁碟空間,比較重要的目錄有/proc/cpuinfo、/proc/interrupts、/proc/dma、/proc/ioports、/proc/net/*等
/root:系統管理員root的家目錄,系統第一個啟動的分區為/,所以最好將/root和/放置在一個分區下。
/sbin:/usr/sbin:/usr/local/sbin:放置系統管理員使用的可執行命令,如fdisk、shutdown、mount等。與/bin不同的是,這幾個目錄是給系統管理員root使用的命令,一般用戶只能"查看"而不能設置和使用。
/tmp:一般用戶或正在執行的程序臨時存放文件的目錄,任何人都可以訪問,重要數據不可放置在此目錄下
/srv:服務啟動之後需要訪問的數據目錄,如www服務需要訪問的網頁數據存放在/srv/www內
/usr:應用程序存放目錄,/usr/bin存放應用程序,/usr/share存放共享數據,/usr/lib存放不能直接運行的,卻是許多程序運行所必需的一些函數庫文件。/usr/local:存放軟體升級包。/usr/share/doc:系統說明文件存放目錄。/usr/share/man: 程序說明文件存放目錄,使用 man ls時會查詢/usr/share/man/man1/ls.1.gz的內容建議單獨分區,設置較大的磁碟空間
/var:放置系統執行過程中經常變化的文件,如隨時更改的日誌文件/var/log,/var/log/message:所有的登錄文件存放目錄,/var/spool/mail:郵件存放的目錄,/var/run:程序或服務啟動後,其PID存放在該目錄下

㈤ 求Linux文件系統的目錄結構

linux操作系統中的主要目錄及目錄內容由文件系統層次結構標准(英語: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fhs)定義。
在fhs中,所有的文件和目錄都出現在根目錄"/"下,即使他們存儲在不同的物理設備中。但是請注意,這些目錄中的一些可能或可能不會在linux系統上出現,這取決於系統是否含有某些子系統,例如
x
window系統
的安裝與否。
下面是fhs中所定義的一些目錄,和目錄的描述:
/bin
二進制可執行命令
/dev
設備特殊文件
/etc
系統管理和配置文件
/etc/rc.d
啟動的配置文件和腳本
/home
用戶主目錄的基點,比如用戶user的主目錄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
/lib
標准程序設計庫,又叫動態鏈接共享庫,作用類似windows里的.dll文件
/sbin
系統管理命令,這里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公用的臨時文件存儲點
/root
系統管理員的主目錄
/mnt
系統提供這個目錄是讓用戶臨時掛載其他的文件系統。
/lost+found
這個目錄平時是空的,系統非正常關機而留下「無家可歸」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麼.chk)就在這里
/proc
虛擬的目錄,是系統內存的映射。可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
/var
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區,比方說各種服務的日誌文件
/usr
最龐大的目錄,要用到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幾乎都在這個目錄。其中包含:
/usr/x11r6
存放x
window的目錄
/usr/bin
眾多的應用程序
/usr/sbin
超級用戶的一些管理程序
/usr/doc
linux文檔
/usr/include
linux下開發和編譯應用程序所需要的頭文件
/usr/lib
常用的動態鏈接庫和軟體包的配置文件
/usr/man
幫助文檔
/usr/src
源代碼,linux內核的源代碼就放在/usr/src/linux里
/usr/local/bin
本地增加的命令
/usr/local/lib
本地增加的庫

㈥ 簡述linux目錄結構,說明各個目錄的作用且使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bin
bin是binary的縮寫。這個目錄沿襲了UNIX系統的結構,存放著使用者最經常使用的命令。例如cp、ls、cat,等等。

/boot
這里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dev
dev是device(設備)的縮寫。這個目錄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設備,其功能類似DOS下的.sys和Win下的.vxd。在Linux中設備和文件是用同種方法訪問的。例如:/dev/hda代表第一個物理IDE硬碟。

/etc
這個目錄用來存放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

/home
用戶的主目錄,比如說有個用戶叫wang,那他的主目錄就是/home/wang也可以用~wang表示。

/lib
這個目錄里存放著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鏈接共享庫,其作用類似於Windows里的.dll文件。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須要用到這些共享庫。

/lost+found
這個目錄平時是空的,當系統不正常關機後,這里就成了一些無家可歸的文件的避難所。對了,有點類似於DOS下的.chk文件。

/mnt
這個目錄是空的,系統提供這個目錄是讓用戶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

/proc
這個目錄是一個虛擬的目錄,它是系統內存的映射,我們可以通過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也就是說,這個目錄的內容不在硬碟上而是在內存里。

/root
系統管理員(也叫超級用戶)的主目錄。作為系統的擁有者,總要有些特權啊!比如單獨擁有一個目錄。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也就是說這里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這個目錄不用說,一定是用來存放一些臨時文件的地方了。

/var
這個目錄中存放著那些不斷在擴充著的東西,為了保持/usr的相對穩定,那些經常被修改的目錄可以放在這個目錄下,實際上許多系統管理員都是這樣乾的。順帶說一下系統的日誌文件就在/var/log目錄中。

/usr
這是最龐大的目錄,我們要用到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幾乎都存放在這個目錄下。

㈦ 詳述Linux系統的目錄結構

1./bin:bin是Binary的縮寫。這個目錄存放著用戶經常使用的命令
/boot:存放的是啟動專linux時的一些核心文屬件,包括鏈接和鏡像文件
/dev:存放linux的外部設備
/etc:存放所有進行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
/home:主目錄
/lib:存放著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鏈接共享庫
/lost+found:系統非法關機後,存放了一些文件

㈧ Linux文件系統的核心結構

Linux下的文件系統為樹形結構,入口為/ 樹形結構下的文件目錄: 無論哪個版本的Linux系統,都有這些目錄,這些目錄應該是標準的。各個Linux發行版本會存在一些小小的差異,但總體來說,還是大體差不多。

1. / 文件系統的入口,最高一級目錄;
2. /bin 基礎系統所需要的命令位於此目錄,是最小系統所需要的命令,如:ls, cp, mkdir等。
這個目錄中的文件都是可執行的,一般的用戶都可以使用。
3. /boot 包含Linux內核及系統引導程序所需要的文件,比如 vmlinuz initrd.img 文件都位於這個目錄中。在一般情況下,GRUB或LILO系統引導管理器也位於這個目錄;
4. /dev 設備文件存儲目錄,比如音效卡、磁碟... ...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目錄,是Linux文件系統的一個閃亮的特性 - 所有對象都是文件或目錄。仔細觀察這個目錄你會發現hda1, hda2等, 它們代表系統主硬碟的不同分區。
/dev/cdrom和/dev/fd0代表你的CDROM驅動器和floppy驅動器。看上去可能有些奇怪,但比較文件和硬體的特性這卻是十分合理的。它們都可以讀出和寫入。例如/dev/dsp,這個文件代表你的揚聲器。那麼寫入這個文件的數據都回傳送到喇叭。試一試 'cat /etc/lilo.conf > /dev/dsp' 你會聽到一些聲音。這是你的 lilo.conf 文件的聲音!同樣,向 /dev/ttyS0 ( COM 1 ) 讀出或寫入數據你可以和接到上面的設備進行通訊。
5. /etc 存放系統程序或者一般工具的配置文件。
如安裝了apache2之後,配置文件在/etc/apache2/目錄下。
/etc/init.d 這個目錄是用來存放系統或伺服器以System V模式啟動的腳本,這在以System V模式啟動或初始化的系統中常見。
如apache2的/etc/init.d apache2 start|stop|restart MySQL為/etc/init.d mysql start|stop|restart
6. /home 普通用戶默認存放目錄 Linux 是多用戶環境,所以每一個用戶都有一個只有自己可以訪問的目錄(當然管理員也可以訪問)。它們以 /home/username 的方式存在。這個目錄也保存一些應用對於這個用戶的配置,比如 IRC, X 等。
7. /lib 庫文件存放目錄這里包含了系統程序所需要的所有共享庫文件,類似於 Windows 的共享庫 DLL 文件。
8. /lost+found 在ext2或ext3文件系統中,當系統意外崩潰或機器意外關機,而產生一些文件碎片放在這里。當系統啟動的過程中fsck工具會檢查這里,並修復已經損壞的文件系統。 有時系統發生問題,有很多的文件被移到這個目錄中,可能會用手工的方式來修復,或移到文件到原來的位置上。
Linux 應該正確的關機。但有時你的系統也可能崩潰掉或突然斷電使系統意外關機。那麼啟動的時候 fsck 將會進行長時間的文件系統檢查。Fsck 會檢測並試圖恢復所發現的不正確的文件。被恢復的文件會放置在這個目錄中。所恢復的文件也許並不完整或並不合理,但畢竟提供了一些恢復數據的機會。

9. /media 即插即用型存儲設備的掛載點自動在這個目錄下創建,比如USB盤系統自動掛載後,會在這個目錄下產生一個目錄 ;CDROM/DVD自動掛載後,也會在這個目錄中創建一個目錄,類似cdrom 的目錄。這個只有在最新的發行套件上才有.
10. /mnt /mnt 這個目錄一般是用於存放掛載儲存設備的掛載目錄的,比如有cdrom 等目錄。有時我們可以把讓系統開機自動掛載文件系統,把掛載點放在這里也是可以的。比如光碟機可以掛載到/mnt/cdrom 。
這是一個普通的載入目錄,在這里你可以載入你的文件系統或設備。
載入是使一個文件系統對於系統可用的過程。
在載入後你的文件可以在載入目錄下訪問。
這個目錄通常包含載入目錄或用於載入軟碟機和光碟機的子目錄。
如果需要,你也可以在這里建立其它的載入目錄。
對於載入目錄的位置並沒有強制性的要求,你可以在系統的任意位置建立載入目錄。
建立 /mnt 只是為了使系統更工整的慣例。
11. /opt 表示的是可選擇的意思,有些軟體包也會被安裝在這里,也就是自定義軟體包,比如在Fedora Core 5.0中,OpenOffice就是安裝在這里。有些我們自己編譯的軟體包,就可以安裝在這個目錄中;通過源碼包安裝的軟體,可以通過 ./configure --prefix=/opt/,將軟體安裝到opt目錄。
這個目錄包含所有默認系統安裝之外的軟體和添加的包。
12. /proc 操作系統運行時,進程(正在運行中的程序)信息及內核信息(比如cpu、硬碟分區、內存信息等)存放在這里。/proc目錄是偽裝的文件系統proc的掛載目錄,proc並不是真正的文件系統。
這是系統中極為特殊的一個目錄,實際上任何分區上都不存在這個目錄。它實際是個實時的、駐留在內存中的文件系統。
13. /root Linux超級許可權用戶root的家目錄;
14. /sbin 大多是涉及系統管理的命令的存放,是超級許可權用戶root的可執行命令存放地,普通用戶無許可權執行這個目錄下的命令;
這個目錄和/usr/sbin; /usr/X11R6/sbin或/usr/local/sbin 目錄是相似的; 我們記住就行了,凡是目錄sbin中包含的都是root許可權才能執行的。
15. /tmp 臨時文件目錄,有時用戶運行程序的時候,會產生臨時文件。 /tmp就用來存放臨時文件的。/var/tmp目錄和這個目錄相似。
許多程序在這里建立lock文件和存儲臨時數據。有些系統會在啟動或關機時清空此目錄。
16. /usr 這個是系統存放程序的目錄,比如命令、幫助文件等。這個目錄下有很多的文件和目錄。
當我們安裝一個Linux發行版官方提供的軟體包時,大多安裝在這里。
如果有涉及伺服器配置文件的,會把配置文件安裝在/etc目錄中。
/usr目錄下包括:
涉及字體目錄/usr/share/fonts ,
幫助目錄 /usr/share/man或/usr/share/doc,
普通用戶可執行文件目錄/usr/bin 或/usr/local/bin 或/usr/X11R6/bin ,
超級許可權用戶root的可執行命令存放目錄,比如 /usr/sbin 或/usr/X11R6/sbin 或/usr/local/sbin 等;
還有程序的頭文件存放目錄/usr/include。
/usr/bin 這個目錄是可執行程序的目錄,普通用戶就有許可權執行; 當我們從系統自帶的軟體包安裝一個程序時,他的可執行文件大多會放在這個目錄。
/usr/sbin 這個目錄也是可執行程序的目錄,但大多存放涉及系統管理的命令。只有root許可權才能執行;相似目錄是/sbin 或/usr/local/sbin或/usr/X11R6/sbin等;
/usr/local 這個目錄一般是用來存放用戶自編譯安裝軟體的存放目錄;一般是通過源碼包安裝的軟體,如果沒有特別指定安裝目錄的話,一般是安裝在這個目錄中。這個目錄下面有子目錄。
/usr/lib 和/lib 目錄相似,是庫文件的存儲目錄;
/usr/share 系統共用的東西存放地,比如 /usr/share/fonts 是字體目錄,是用戶都共用的吧。
/usr/share/doc和/usr/share/man幫助文件,也是共用的吧;
/usr/src 是內核源碼存放的目錄,比如下面有內核源碼目錄,比如 linux 、linux-2.xxx.xx 目錄等。有的系統也會把源碼軟體包安裝在這里。比如Fedora/Redhat,當我們安裝file.src.rpm的時候,這些軟體包會安裝在 /usr/src/redhat相應的目錄中。請參考: 《file.src.rpm 使用方法的簡單介紹》 。另外Fedhat 4.0 5.0,他的內核源碼包的目錄位於/usr/src/kernels目錄下的某個目錄中(只有安裝後才會生成相應目錄);
17. /var 這個目錄的內容是經常變動的,看名字就知道,我們可以理解為vary的縮寫,/var下有/var/log 這是用來存放系統日誌的目錄。
/var/www目錄是定義Apache伺服器站點存放目錄;/var/lib 用來存放一些庫文件,比如MySQL的,以及MySQL資料庫的的存放地;
/var/log 系統日誌存放,分析日誌要看這個目錄的東西;
/var/spool 列印機、郵件、代理伺服器等假離線目錄;
上面內容參考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2234020101ebfd.html

這是我的linux系統目錄結構
administrator@ubuntu:/$ ls -l
總用量 100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8月 22 07:33 bin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8月 22 07:34 boot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8月 22 07:29 cdrom
drwxr-xr-x 16 root root 4320 11月 1 22:26 dev
drwxr-xr-x 136 root root 12288 11月 1 22:38 etc
drwxr-xr-x 5 root root 4096 10月 24 10:02 home
drwxrwxrwx 1 root root 4096 10月 31 18:59 host
lrwxrwxrwx 1 root root 32 8月 22 07:31 initrd.img -> boot/initrd.img-3.5.0-17-generic
lrwxrwxrwx 1 root root 33 8月 22 07:14 initrd.img.old -> /boot/initrd.img-3.5.0-17-generic
drwxr-xr-x 21 root root 4096 8月 22 07:33 lib
drwx------ 2 root root 16384 8月 22 07:14 lost+found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8月 24 22:13 media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0月 9 2012 mnt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0月 17 2012 opt
dr-xr-xr-x 205 root root 0 11月 2 2015 proc
drwx------ 8 root root 4096 8月 24 23:48 root
drwxr-xr-x 22 root root 780 11月 1 22:27 run
drwxr-xr-x 2 root root 12288 8月 22 07:34 sbin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6月 11 2012 selinux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0月 17 2012 srv
dr-xr-xr-x 13 root root 0 11月 2 2015 sys
drwxrwxrwt 8 root root 4096 11月 1 22:44 tmp
drwxr-xr-x 10 root root 4096 10月 17 2012 usr
drwxr-xr-x 15 root root 4096 10月 25 23:11 var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9 8月 22 07:31 vmlinuz -> boot/vmlinuz-3.5.0-17-generic

administrator@ubuntu:~$ pwd
/home/administrator
administrator@ubuntu:~$ cd ..
administrator@ubuntu:/home$ cd ..
administrator@ubuntu:/$
linux的console界面的默認路徑不是根目錄
建議看看劉遄老師的《linux就該這么學》,書籍當中有詳細的描述

㈨ Linux文件系統目錄結構解析

下載一個程序源代碼,編譯並且安裝的時候,如果不特別指定安裝的程序路徑,那麼默認會將程序相關的文件安裝到這個目錄的對應目錄下。例如,安裝的程序可執行文件被安裝(安裝實質就是復制到了/usr/local/bin下面,此程序(可執行文件所需要依賴的庫文件被安裝到了/usr/local/lib目錄下,被安裝的軟體如果是某個開發庫(例如Qt,Gtk等那麼相應的頭文件可能就被安裝到了/usr/local/include中等等。也就是說,這個目錄存放的內容,一般都是我們後來自己安裝的軟體的默認路徑,如果擇了這個默認路徑作為軟體的安裝路徑,被安裝的軟體的所文件都限制在這個目錄中,其中的子目錄就相應於根目錄的子目錄。
/proc特殊文件目錄:
這是一個特殊的目錄,它同樣是一個虛擬文件系統。通過這個目錄下的各個文件,可以查看系統的內核信息。
/opt保留的文件目錄:
一些自定義軟體包或者第三方工具,就可以安裝在這里。
/mnt文件系統或設備的通用掛載點:
這個目錄一般是用於存放掛載儲存設備的掛載目錄的,比如磁碟,光碟機,網路文件系統等,當我們需要掛載某個磁碟設備的時候,可以把磁碟設備掛載到這個目錄上去,這樣我們可以直接通過訪問這個目錄來訪問那個磁碟了。可以在/mnt目錄下面多建立幾個子目錄,掛載的時候掛載到這些子目錄上面,也可以在任意位置設置掛在點,但是不建議這么做。
/media掛載的媒體設備目錄:
掛載的媒體設備目錄,一般可移動設備掛載到這里,例如cdrom,loppy和cdrecord等。
/var內容經常變化的目錄:
此目錄下文件的大小可能會改變,如緩沖文件,日誌文件,緩存文件,等一般都存放在這里。
/tmp臨時文件目錄:
該目錄存放系統中的一些臨時文件,文件可能會被系統自動清空。的系統直接把tmpfs類型的文件系統掛載到這個目錄上,tmpfs文件系統由linux內核支持,在這個文件系統中的數據,實際上是內存中的,由於內存的數據斷電易失,當系統重新啟動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這個目錄被清空了。
/lost+found恢復文件存放的位置:
當系統崩潰的時候,在系統修復過程中需要恢復的文件,可能就會在這里被找到了,這個目錄一般為空。
以上目錄,是最常見的重要目錄。其中,有些目錄初學者容易混淆,這里簡單區分一下:
/bin,/sbin與/usr/bin,/usr/sbin:
/bin一般存放對於用戶和系統來說「必須」的程序(二進制文件)。
/sbin一般存放用於系統管理的「必需」的程序(二進制文件,一般普通用戶不會使用,根用戶使用)。
/usr/bin一般存放的只是對用戶和系統來說「不是必需的」程序(二進制文件)。
/usr/sbin一般存放用於系統管理的系統管理的不是必需的程序(二進制文件)。
/lib與/usr/lib:
/lib和/usr/lib的區別類似/bin,/sbin與/usr/bin,/usr/sbin。
/lib一般存放對於用戶和系統來說「必須」的庫(二進制文件)。
/usr/lib一般存放的只是對用戶和系統來說「不是必需的」庫(二進制文件)。

㈩ Linux目錄結構

Windows操作系統抄的目錄結構,是以盤符為單位,C盤、D盤、E盤等等,數據存儲在各個盤符之下,而Linux操作系統最頂層只有一個根目錄root,所有文件都存儲在這一個根目錄之下。
Windows操作系統若插入一個外部設備(U盤等),在系統中是多了一個盤符H,對H盤的操作就是對外部設備的操作。Linux操作系統是在根目錄root下有一個名叫mnt的子目錄,在這個目錄下,會出現一個目錄,假設為sdcard,稱之為掛載點,對它的操作就是對外部設備的操作。
Windows操作系統某用戶登錄系統後,對所有文件都具有增刪改查的許可權,即:可以操作任意目錄,假設將C盤下Windows目錄刪除,則會導致系統異常,安全性較差。Linux操作系統對許可權要求比較嚴格,用戶登錄後並非對所有目錄具有增刪改查許可權,默認的當前目錄為根目錄下的home目錄下的soft01,稱之為主目錄,對這個目錄具有最高許可權,其餘目錄文件一般都是只讀的,不能隨意刪除,這樣就保證了安全性。

閱讀全文

與linux文件系統目錄的主要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藍牙可以傳word文件嗎 瀏覽:65
三星能自己升級系統嗎 瀏覽:265
12款新福克斯手動擋bcm升級 瀏覽:330
js內容尾部增加內容 瀏覽:803
sqlldr控制文件詳解 瀏覽:614
做界面用哪個編程語言 瀏覽:942
怎麼把網站打包成蘋果手機 瀏覽:913
補丁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170
類似安全文件的軟體 瀏覽:723
為什麼編程要學這門語言 瀏覽:678
網卡的配置文件目錄 瀏覽:960
計算器單片機編程叫什麼 瀏覽:736
網站編輯需要會什麼 瀏覽:622
單片機程序計數器的功能 瀏覽:917
網路攝像頭怎麼接虛擬儲存器 瀏覽:84
好壓IMG壓縮文件轉換成光碟 瀏覽:588
前端json格式如何排序 瀏覽:821
ocx實現選擇保存文件 瀏覽:986
office2007教程免費下載 瀏覽:489
pop編程是什麼 瀏覽:76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