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torrentkitty search engine怎麼用
由於受到相關政策的限制,該網站的域名一直處於不斷變化中,因此如果想要獲取該搜索網站的入口地址,就需要藉助網路來實現。打開網路搜索框,輸入「歲談torrentkitty」,此時會顯示下拉列表,從中選擇「torrentkitty search engine」項進行搜索。
從搜索結果列表中,找到如圖所示的地址,點擊進入。
打開該頁面後如圖所示,如果無法打開該頁面,請參考以下教程來嘗試解決問題。
【torrentkitty打不開怎麼解決】
http://jingyan..com/article/48b37f8d6560e01a6464889d.html
在此搜索界面中,將語言設置為「中文」。
接著點擊「Search」按鈕就可以開始搜索視頻操作了。
搜索完成後,在對應視頻的右側點擊「Details」按昌迅鈕。
在打開的頁面中,將「磁鐵鏈接」選中並右鍵進行復制操作耐雀此。
然後打開迅雷,點擊「新建」按鈕,並將剪貼板中的內容粘貼至其中,並點擊「立即下載」按鈕。
『貳』 什麼是MTD
當討論軟體支持的時候,應該區別基本的讀/寫/擦操作和高一級的用於磁碟模擬和快閃記憶體管理演算法的軟體,包括性能優化。在NOR器件上運行代碼不需要任何的軟體支持,在NAND器件上進行同樣操作時,通常需要驅動程序,也就是內存技術驅動程序(MTD),NAND和NOR器件在進行寫入和擦除操作時都需要MTD。使用NOR器件時所需要的MTD要相對少一些,許多廠商都提供用於NOR器件的更高級軟體,這其中包括M-System的TrueFFS驅動,該驅動被Wind River System、Microsoft、QNX Software System、Symbian和Intel等廠商所採用。驅動還用於對DiskOnChip產品進行模擬和NAND快閃記憶體的管理,包括糾錯、壞塊處理和損耗平衡。
MTD 設備是象快閃記憶體晶元、小型快閃記憶體卡、記憶棒等之類的設備,它們在嵌入式設備中的使用正在不斷增長。 MTD 驅動程序是在 linux 下專門為嵌入式環境開發的新的一類驅動程序。相對於常規塊設備驅動程序,使用 MTD 驅動程序的主要優點在於 MTD 驅動程序是專門為基於快閃記憶體的設備所設計的,所以它們通常有更好的支持、更好的管理和基於扇區的擦除和讀寫操作的更好的介面。Linux 下的 MTD 驅動程序介面被劃分為兩類模塊:用戶模塊和硬體模塊。
MTD 驅動程序設置
為了訪問特定的快閃記憶體設備並將文件系統置於其上,需要將 MTD 子系統編譯到內核中。這包括選擇適當的 MTD 硬體和用戶模塊。當前,MTD 子系統支持為數眾多的快閃記憶體設備 ― 並且有越來越多的驅動程序正被添加進來以用於不同的快閃記憶體晶元。 有兩個流行的用戶模塊可啟用對快閃記憶體的訪問: MTD_CHAR 和 MTD_BLOCK 。 MTD_CHAR 提供對快閃記憶體的原始字元訪問,而 MTD_BLOCK 將快閃記憶體設計為可以在上面創建文件系統的常規塊設備(象 IDE 磁碟)。與 MTD_CHAR 關聯的設備是 /dev/mtd0、mtd1、mtd2(等等),而與 MTD_BLOCK 關聯的設備是 /dev/mtdblock0、mtdblock1(等等)。由於 MTD_BLOCK 設備提供象塊設備那樣的模擬,通常更可取的是在這個模擬基礎上創建象 FTL 和 JFFS2 那樣的文件系統。 為了進行這個操作,可能需要創建分區表將快閃記憶體設備分拆到引導裝載程序節、內核節和文件系統節中。
Linux 中 MTD 子系統的主要目標是在系統的硬體驅動程序和上層,或用戶模塊之間提供通用介面。硬體驅動程序不需要知道象 JFFS2 和 FTL 那樣的用戶模塊使用的方法。
『叄』 如何通過mtd-utils命令向nor flash寫入文件系統
使用命令前用cat /proc/mtd 查看一下mtdchar字元設備;或者用ls -l /dev/mtd*
#cat /proc/mtd
dev: size erasesize name
mtd0: 00c00000 00020000 "ROOTFS"
mtd1: 00200000 00020000 "BOOTLOADER"
mtd2: 00200000 00020000 "KERNEL"
mtd3: 03200000 00020000 "NAND ROOTFS partition"
mtd4: 04b00000 00020000 "NAND DATAFS partition"
為了更詳細了解分區信息用mtd_debug命令
#mtd_debug info /dev/mtdX (不能使用mtdblockX, mtdblockX 只是提供用來 mount 而已)
mtd.type = MTD_NORFLASH
mtd.flags =
mtd.size = 12582912 (12M)
mtd.erasesize = 131072 (128K)
mtd.oobblock = 1
mtd.oobsize = 0
mtd.ecctype = (unknown ECC type - new MTD API maybe?)
regions = 0
命令:flash_erase
作用:擦出指定范圍內flash的內容,如果不指定,默認擦出起始位置的第一塊,使相應flash變為全1
用法:
flash_erase MTD-device [start] [cnt (# erase blocks)] [lock]
MTD-device:待擦出的分區,如/dev/mtd0
start:起始位置設置,這里必須設置為0x20000(128K)的整數倍
cnt: 從start開始計算,要擦出的塊數
lock: 防寫
eg: ./flash_erase /dev/mtd0 0x40000 5 //擦出mtd0分區上賀數從0x40000開始的5塊數禪戚首據 ,128K/塊
命令仔螞:flash_eraseall
作用:擦出整個分區的數據,同時也會作壞塊檢測
用法:
flash_eraseall [OPTION] MTD_DEVICE
-q, --quiet 不顯示列印信息
-j, --jffs2 一jffs2 格式化分區
eg: ./flash_eraseall -j /dev/mtd0
命令:flashcp
作用:數據到 flash 中
用法:
usage: flashcp [ -v | --verbose ] <filename> <device>
flashcp -h | --help
filename:待寫入的數據
device: 寫入的分區,如/dev/mtd0
eg:
filename製作:mkfs.jffs2 -e 0x20000 -d cq8401 -o cq8401.img -n //這里的-e 0x20000 必須更你晶元的erasesize 相等
./flashcp cq8401.img /dev/mtd0 // cq8401.img文件系統到 /dev/mtd0分區中
當然這個命令的功能跟 dd if=/tmp/fs.img of=/dev/mtd0差不多
命令:nandwrite
作用:向nand flash中寫數據
用法:
nandwrite [OPTION] MTD_DEVICE INPUTFILE
-a, --autoplace Use auto oob layout
-j, --jffs2 force jffs2 oob layout (legacy support)
-y, --yaffs force yaffs oob layout (legacy support)
-f, --forcelegacy force legacy support on autoplacement enabled mtd device
-n, --noecc write without ecc
-o, --oob image contains oob data
-s addr, --start=addr set start address (default is 0)
-p, --pad pad to page size
-b, --blockalign=1|2|4 set multiple of eraseblocks to align to
-q, --quiet don't display progress messages
--help display this help and exit
--version output version information and exit
eg: ./nandwrite -p /dev/mtd0 /tmp/rootfs.jffs2
命令:nandmp
作用:mp出nand flash一些信息,如:block size,erasesize,oobblock 大小,oob data ,page data等;同時也會作壞塊檢測
用法:
nandmp [OPTIONS] MTD-device
--help display this help and exit
--version output version information and exit
-f file --file=file mp to file
-i --ignoreerrors ignore errors
-l length --length=length length
-o --omitoob omit oob data
-b --omitbad omit bad blocks from the mp
-p --prettyprint print nice (hexmp)
-s addr --startaddress=addr start address
eg:./nandmp -p -f nandinfo.txt /dev/mtd0 //mp出nand flash /dev/mtd0數據並保存到 nandinfo.txt
命令:mtd_debug
作用: 對mtd 調試作用
用法:
usage: mtd_debug info <device>
mtd_debug read <device> <offset> <len> <dest-filename>
mtd_debug write <device> <offset> <len> <source-filename>
mtd_debug erase <device> <offset> <len>
eg:
#./mtd_debug info /dev/mtd0 // 輸出/dev/mtd0上的一些信息,這里必須用mtdx
#./mtd_debug erase /dev/mtd0 0x0 0x40000 // 擦出/dev/mtd0 分區上 從0x0開始的 , 128K*2 大小的數據
#./mtd_debug write /dev/mtdblock0 ox0 0x360810 cq8401.img //向mtdblock0分區,寫入 3.6M 大小的文件系統cq8401.img,這里最好用mtdblockx
#./mtd_debug read /dev/mtdblock0 ox0 0x360810 read.img //從mtdblock0中讀出 3.6M 數據保存到read.img
# cmp -l cq8401.img read.img // 驗證write to flash 和 read from flash 中的數據是否一致;也可以使用diff命令來比較
另外針對nand flash,mtd_debug這個工具來測試mtd驅動也不是很好,用nandwrite和nandmp這兩個工具或許更好點。然後可以用cmp這個命令來比較一下nandmp出來的數據和nandwrite寫入的數據是否一致。
命令:ftl_format
解釋:In order to use one of conventional file systems (Ext2, ext3, XFS, JFS, FAT) over an MTD device, you need a software layer which emulates a block device over the MTD device. These layers are often called Flash Translation Layers (FTLs).
例一:如何測試nor flash 驅動
step1:
#./mtd_debug info /dev/mtd0 // 輸出/dev/mtd0上的一些信息,這里必須用mtdx
step2:
#./mtd_debug erase /dev/mtd0 0x0 0x40000 // 擦出/dev/mtd0 分區上 從0x0開始的 , 128K*2 大小的數據
step3:
#./mtd_debug write /dev/mtdblock0 ox0 0x360810 cq8401.img //向mtdblock0分區,寫入 3.6M 大小的文件系統cq8401.img,這里最好用mtdblockx
step4:
#./mtd_debug read /dev/mtdblock0 ox0 0x360810 read.img //從mtdblock0中讀出 3.6M 數據保存到read.img,當然這里的長度應該相等
step5:
# cmp -l cq8401.img read.img // 驗證write to flash 和 read from flash 中的數據是否一致;也可以使用diff命令來比較
『肆』 linux 2.6.33內核 掛載jffs2是否有bug
.載入mtdblock內核模塊
[root@localhost ~]# modprobe mtdblock
2.載入mtdram內核模塊
將該設備的大小指定為jffs2根文件系統映像的大小,塊擦除大小(即flash的塊大小)指定為製作該jffs2根文件系統時「-e」參數指定的大小,預設為64KB。下面兩個參數的單位都是KB。
[root@localhost ~]# modprobe mtdram total_size=49152 erase_size=128
3.復制文件系統內容
這時將出現MTD設備/dev/mtdblock0,使用dd命令將jffs2根文件系統拷貝到/dev/mtdblock0設備中。
[root@localhost prebuilt_bin]# dd if=rootfs.jffs2_zylonite_qvga of=/dev/mtdblock0
4.掛載文件系統
將保存了jffs2根文件系統的MTD設備掛載到指定的目錄上。
[root@localhost prebuilt_bin]# mount -t jffs2 /dev/mtdblock0 /mnt/mtd
這之後就可以到/mnt/mtd目錄查看、修改掛載的jffs2根文件系統了,修改後的jffs2根文件系統可以通過dd命令拷貝為一個jffs2的映像文件。
『伍』 qjkdmdmtdjgramtpm什麼意思
MTD(memory technology device內存技術設備)是用於訪問memory設備(ROM、flash)的Linux的子系統。MTD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新的memory設備的驅動更加簡單,為此它在硬體和上層之間提供了一個抽象的介面。MTD的所有源代碼在/drivers/mtd子目錄下。我將CFI介面的MTD設備分為四層(從設備節點直到底層硬體驅動),這四層從上羨指到下依次是:設備兄慧配節點、MTD設備層、MTD原始設備層和硬體驅動層。 %D%A根文件系統 %D%A文件系統 %D%A字元設備節點 %D%AMTD字元碧行設備 %D%AMTD塊設備 %D%AMTD原始設備 %D%AFLASH硬體驅動
『陸』 mount /dev/mtdblock/4 /usr 和 mount -t tmpfs /dev/shm /var
你好,兩條命令分別解釋:
1 mout /dev/mtdblock/4 /usr
這個是把 dev/mtdblock/4 掛載到/usr上,/dev/mtdblockN,是Flash驅動中用add_mtd_partitions()添加MTD設備分區,而生成的對應的塊設備。MTD塊設備驅動程序可以讓flash器件偽裝成塊設備,實際上它通過把整塊的erase
block放到ram裡面進行訪問,然後再更新到flash,用戶可以在這個塊設備上創建通常的文件系統。實際上mtdN和mtdblockN描述的是同一個MTD分區,對應同一個硬體分區,兩者的轎巧納大小是一樣的,只不過是MTD設備層提供給上層的視圖不一樣,給上層提供了字元和塊設備兩種操作視圖——為了上層使用的便利和需要,比如mount命令的需求,你只能掛載塊設備(有文件系統),而不能對字元設備進行掛載,否則會出現無效參數的錯誤。
2 mount -t tmpfs /dev/shm /var
/dev/shm/是一個設備文件,它使用閉沒就是tmpfs文件系統.因為 /寬寬dev/shm/這個目錄不在硬碟上,而是在內存里,它就所謂的tmpfs。在Redhat/CentOS等linux發行版中默認大小為物理內存的一半。tmpfs是基於內存的,速度是不用說的,硬碟和它沒法比,一般tmpfs內存文件系統在做web緩存,臨時文件存儲時會對web訪問有很好的加速作用,從而提高網站訪問的速度
以上是我對這兩條命令的理解,如果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網路《linux就該這么學》這本書,裡面有詳細的講解,作者也是多年的運維工程師,有很多的經驗,而且書籍一直在更新,完全免費!
『柒』 適用於RAM、NOR FLASH和NAND FLASH的文件系統有那些適用於RAM、NOR FLASH和NAND FLASH的文件系統有那些
1、適用於RAM的一般是虛擬文件系統,Linux引入了虛擬文件系統VFS(Virtual File System),為各類文件系統提供統一的操作界面和應用編程介面,/proc/下就是這樣的文件系統,掉電會丟失;
2、NOR FLASH:JFFS主要用於NOR型快閃記憶體,基於MTD驅動層,JFFS是可讀寫的、支持數據壓縮的、基於哈希表的日誌型文件系統,並提供了崩潰/掉電安全保護,提供「寫平衡」支持等功能,但是缺點:當文件系統已滿或接近滿時,因為垃圾收集的關系而使jffs2的運行速度大大放慢,不適合NAND FLASH上使用;
3、NAND FLASH: yaffs/yaffs2是專為嵌入式系統使用NAND型快閃記憶體而設計的一種日誌型文件系統。與jffs2相比,它減少了一些功能(例如不支持數據壓縮),所以速度更快,掛載時間很短,對內存的佔用較小。yaffs是跨平台的文件系統,除了Linux和eCos,還支持WinCE, pSOS和ThreadX等;yaffs與yaffs2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僅支持小頁(512 Bytes) NAND快閃記憶體,後者則可支持大頁(2KB) NAND快閃記憶體。與JFFS相比,yaffs2在內存空間佔用、垃圾回收速度、讀/寫速度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希望這個答案能夠使你滿意!
『捌』 可以使用mtd層管理EMMC嗎EMMC上可以使用的根文件系統有哪些
好像不脊緩行困尺
網櫻尺模頁鏈接
MTD subsystem does not deal with block devices like MMC, eMMC, SD, CompactFlash, etc. These devices are not raw flashes but they have a Flash Translation layer inside, which makes them look like block devices. These devices are the subject of the Linux block subsystem, not MTD.
『玖』 MTD是什麼意思
MTD是「Microwave Traffic Detector」的縮寫,是一種科技產品:雙雷達微波交通檢測器。
MTD(moving targets detection動目櫻粗標檢測)雷達系統中區分運動目標和雜波在於它們速度上的差別。由於速度不同而引起回波信號的多普勒頻率不相等,所以可以通過多普勒頻率的不同將雜波和運動目標區分開來。
動目標檢測(MTD)不僅能濾除雜波,而且還可以將不同運動速度的目標區分開扒茄來,從而大大改善了在雜波背景下檢測運動目標的能力,提高了雷達性能。
MTD的塊設備節點:
一、Flash硬體驅動層:硬體驅動層負責在init時驅動Flash硬體,Linux MTD設備的NORFlash晶元驅動遵循CFI介面標准,其驅動程序位於drivers/mtd/chips子目錄下。NAND型Flash的驅動程序則位於/drivers/mtd/nand子目錄下
二、MTD原始設備:原始設備層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MTD原始設春頌察備的通用代碼,另一部分是各個特定的Flash的數據,例如分區。
三、MTD設備層:基於MTD原始設備,linux系統可以定義出MTD的塊設備(主設備號31)和字元設備(設備號90)。MTD字元設備的定義在mtdchar.c中實現,通過注冊一系列file operation函數(lseek、open、close、read、write)。MTD塊設備則是定義了一個描述MTD塊設備的結構 mtdblk_dev,並聲明了一個名為mtdblks的指針數組,這數組中的每一個mtdblk_dev和mtd_table中的每一個 mtd_info一一對應。
四、設備節點:通過mknod在/dev子目錄下建立MTD字元設備節點(主設備號為90)和MTD塊設備節點(主設備號為31),通過訪問此設備節點即可訪問MTD字元設備和塊設備。
五、根文件系統:在Bootloader中將JFFS(或JFFS2)的文件系統映像jffs.image(或jffs2.img)燒到flash的某一個分區中,在/arch/arm/mach-your/arch.c文件的 your_fixup函數中將該分區作為根文件系統掛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