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目錄 > 履帶吊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圖片

履帶吊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圖片

發布時間:2023-05-23 09:10:55

⑴ 改造電梯需哪些證明文件

改造電梯所需的證明文件如下圖所示:


電梯是一種以電動機為動力的垂直升降機,裝有箱狀吊艙,用於多層建築乘人或載運貨物。也有台階式,踏步板裝在履帶上連續運行,俗稱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服務於規定樓層的固定式升降設備。垂直升降電梯具有一個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的或傾斜角小於15°的剛性導軌之間。

⑵ 有沒有施工組織設計 需要施工進度計劃 施工總平面度 有的話發給我一下謝謝

杭州第一熱電新建工程施工組織總設計
1.總則
本施工組織設計是根據《火力發電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導則》、浙江杭州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關於杭州熱電新建工程建築、安裝和技術服務的招標文件》、《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以及國家現行技術法規、施工規范、規程及驗收標准編制的。
本施工組織總設計是指導本工程施工的綱領性文件。也是土建、鍋爐、汽機、電氣和熱控等專業編寫各專業施工組織設計的依據。
本工程適用標准、規范按合同專用條款第3.3 條的規定執行。按《關於杭州熱電新建工程建築、安裝和技術服務的招標文件》《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專用條款第3.3條規定由業主提供標准、規范。
河南一公司是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單位,在國產600MW亞臨界機組、俄供500 MW 超臨界機組和國產300MW機組施梁絕工當中貫徹執行、取得顯著成效。在本工程中質量體系持續運行有效、確保實現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重合同、守信譽達到客戶滿意。
在編制專業施工組織設察拆計時,有關數據以設計院施工圖和廠家技術文件為准。
2編制依據
《火力發電工程施工招標程序及招標文件範本》
《關於杭州熱電新建工程建築、安裝和技術服務的招標文件》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中南電力設計院初設圖和主要施工圖。
主要設備生產廠家有關技術文件,
《火力發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導則》
《一公司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准》
《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
國家現行建築專業的相關技術及施工驗收規程、規范
河南一公司三公司企業標准《質量保證手冊》
河南一公司三公司企業標准《程序文件》
3工程概況
3.1工程特徵
3.1.1建設地點
杭州熱電新建工程建設在浙江省杭州縣第一工業園內。
3.1.2工程規模
杭州熱電新建工程6x30MW(150T/H鍋爐+30MW抽凝汽輪機+30MW無刷勵磁發電機)機組的主廠房及部分附屬車間的建築和安裝工程、總裝機容量180MW。
3.1.3主要橡沒姿施工范圍
浙江第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杭州熱電新建工程安裝六台150T/H鍋爐、30MW抽凝汽輪機及30MW無刷勵磁發電機組。主要施工范圍包括主廠房及部分附屬車間的建築、安裝工程。(下面部分以施工合同為准)
建築部分
負責主廠房和部分附屬車間的建築施工。
安裝部分
機務專業負責主廠房鍋爐、汽輪發電機組、附屬機械和附助設備以及熱力系統汽水管道安裝。
電氣及熱控專業負責主廠房內電氣系統和熱力控制系統的安裝,主廠房外負責4000KVA主變、高備變、35 KV及6.3/0.4KV配電室、主控制室等設備安裝。
輸煤專業負責主廠房內輸煤系統安裝。
3.2 主廠房的布置
3.2.1汽機房
汽機房採用縱向島式布置,機頭朝向擴建端,汽機房跨度為21m,凝汽器中心線距A排柱10m。從機頭方向看,加熱器布置在機組右側,油系統布置在機頭左側。靠B排柱側布置給水泵。為了方便運行及維護,在B排柱側留有1.2m寬通道,A排柱側留有1.5m的人行通道。
集中空調與採暖設備布置在固定端。汽機運行層為8m。屋架下弦標高為19.60m。
3.2.2 除氧間布置
除氧間跨度為8m,第一跨為樓梯間,可從0m上至除氧間頂層。0m層布置廠用6KV配電裝置、低壓廠用變壓器及廠用配電裝置;4.5m層為管道層;8m層為運行層,布置有機爐集中控制室和機爐電子設備間,並將減溫減壓器設置在運行層固定端;14.5m為除氧器層;布置6台除氧器及連排擴容器。
3.2.3 煤倉間布置
煤倉間跨度為9m。0m層布置鋼球磨煤機、排粉風機、磨煤機潤滑油站;在8m運行層布置給煤機,14.5m層為給粉機層;22m為皮帶層;26m層為輸粉機層;31.5m層布置有粗、細粉分離器。
3.2.4 鍋爐間布置
本期鍋爐為半露天布置,8m運行層為大平台,8m以下做圍牆為室內布置形式,爐前低封,爐頂設置小罩。鍋爐間0m、DE排15~16軸之間布置有2隻疏水箱、2台疏水泵、3台灰渣泵等設備,為六台機組公用。E排5軸和21軸附近各布置一台定排、每三台鍋爐公用一台。每台鍋爐左側設有1台送風機,在3號和4號之間布置有電除塵控制室。每台爐爐前設有給水操作台,點火油系統操作台,在每兩台爐之間布置汽、水取樣設備間、加葯間。
3.2.5 鍋爐尾部布置
鍋爐尾部依次布置有一室三電場電除塵器(每爐1台),引風機(每爐2台)和一座3爐合1的煙囪。引風機為露天布置,引風機的電動機設有防雨罩,煙囪高度為150m,出口內徑為3.8m。
3.2.6主廠房A排外布置
主廠房A排外布置6台主變壓器及一台啟動備用變壓器,變壓器與35KV配電裝置使用電纜進行電氣連接。發電機與變壓器使用共箱母線連接,廠用分支經電抗器由電纜引至6KV高壓段。
35KV配電裝置布置在主變壓器前側。其0米布置35KV配電櫃及蓄電池,8.6米層布置網路控制室設備。
3.2.7主廠房設置
汽機房跨度 21m 除氧間跨度 8m
煤倉間跨度 9m 鍋爐間跨度 24m
主廠房運行層標高 8m
汽機房行車軌頂標高 16.6m
除氧器層標高 14.5m
給粉機層標高 14.5m
煤倉層標高 22m
螺旋輸粉機層標高 26m
主廠房柱距 7m
主廠房本期縱向總長 224m (32個柱距,包括兩個伸縮縫)
A列柱至煙囪總長度 130m
3.3 本期工程主要設備技術參數
煤粉鍋爐
型號: 130/9.81-3型單汽包,自然循環、固態排渣、
額定蒸發量: 130T/H
最大蒸發量: 150T/H
過熱蒸汽壓力: 9.81Mpa
過熱蒸汽溫度: 540℃
鋼球磨煤機
型號: MG-250/390型,帶固定式隔間罩
傳動方式: 左、右旋傳動各1
電動機型號: JSQ157-8型
電壓: 6000V
功率: 320KW
送風機
型號: G4-73№16.5D型
額定轉數: 1450r/min
額定風量: 160327.50m3/h
額定風壓: 821.53mmH2O
額定風溫: 20℃
引風機
型號: Y4-73№18.5D型
額定轉數: 960r/min
額定風量: 131192.37m3/h
額定風壓: 264.95mmH2O
額定風溫: 135.8℃
給水泵
型號: DG185-140型
流量: 185m3/h
揚程: 1470—1550mH2O
電動機型號: YK1250-2/990
電 壓: 6KV
功 率: 1250KW
旋膜式除氧器
型 號: XM150/158型
流 量: 150T/H
壓 力: 0.588Mpa
溫 度: 158℃
汽輪發電機組
汽輪發電機為杭州電機廠產品
額定容量30MW
型號QF-30-2
出口電壓6.3KV
汽輪機型號:C30-8.83/0.981-1型,為凝汽式、高壓、單缸。帶非調整抽汽,沖動式汽輪機。
發電機型號:QFW-30-2C,6.3kv
額定功率:30MW
轉速:3000r/min
轉向:順時針
頻率:50HZ
主變壓器
本工程主變壓器為35KV三相雙繞組強制風冷卻、油浸免吊罩式變壓器,容量40000KVA。
3.3 電氣系統簡介
發電機與主變壓器採用單元接線方式,經主變壓器升壓後送到35KV配電裝置,以35KV等級電壓通過電纜接入系統,35KV配電裝置為雙母雙分段接線方式。廠用高低壓配電裝置各設置工作段6段及備用段1段,為單母線單分段接線方式。
本工程發電機的出線側和中性點側各設置2組電流互感器、1組電壓互感器和一組避雷器,發電機中性點經接地設備接地。發電機與主變壓器之間採用封閉共箱母線連接。廠用變由6KV母線段接引。1#、2#及4#、5#主變壓器中性點分別經一台消弧線圈接地,3#、6#主變壓器中性點不接地。
4施工綜合進度控制
施工進度是根據合同規定工期編制的,總的特點是工期短、任務重、工程量大。詳見附圖二:施工進度網路圖。
為了保證工期進度採取以下措施
4.1土建施工採取分段流水施工法,即1-13軸為第一段、13-24為第二流水段、24-33為第三流水段。
4.2鍋爐採取組合吊裝方法。
4.3汽機高壓管路採取工廠化加工,縮短施工周期。
5施工總平面布置
本工程由於施工場地狹小,主廠房框架為現澆混凝土結構,大型施工暫設要求布置在廠外(汽機組合場布置在主廠房臨時端外側)。
5.1施工場地布置及主要機器具
本期工程施工平面根據業主劃分的施工場地進行規劃,主要分為施工區域和生活區域及班組休息室三塊。
5.2施工區域布置及主要施工機械
在本期工程中施工場地分三個區域:主廠房安裝施工區、加工配製區。
5.2.1主廠房安裝施工區
主廠房安裝施工區包括汽機廠房、鍋爐廠房及電除塵安裝區。
在本期工程的鍋爐與電除塵之間,布置1台150噸履帶吊和1台50噸履帶吊做為鍋爐及電除塵組合安裝的起吊機械。
汽機廠房屋架及吊車梁安裝兩種方案:一種是將主廠房汽機間除汽輪機基礎外的所有基礎施工到-500mm標高後將土方回填,然後使用50t履帶吊車進行吊裝;另一種是用150噸履帶吊(與鍋爐公用)進行吊裝。用一台汽車吊配合汽機廠房內的50t/10t橋式起重機做為汽機施工區的起吊機械。
電除塵尾部布置1台25噸汽車吊,進行電除塵吊裝。
5.2.2加工配製區
加工配製區布置在廠區東側圍牆內,配置一台2032型龍門吊做為起吊機械。
另外,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考慮用汽車吊,作為現場的機動車輛。

5.3辦公區、庫房及施工生活區
本期工程的辦公區、庫房,按業主要求均布置在施工區域內。
在汽機組合平台旁布置一個閥門檢修間,做為閥門檢修場地,閥門檢修間與組合場公用一台電動葫蘆做為起吊機械,汽車吊配合。
施工生活區布置在施工區域內。
5.4施工道路及交通運輸
本工程各施工區域、生活區的主交通道路布置,可根據廠區原有道路的基礎上,結合其它標段,鋪設部分臨時施工道路,布置符合生產、施工工藝流程的簡易交通運輸道路,詳見平面布置圖。
其餘詳見附圖一:總平面布置圖
6力能供應系統布置
6.1施工用電供應計劃
本工程最大用電負荷為1000Kw。
根據施工用電負荷情況,作為施工電源,電源主線路採用VLV22-3×150+1×95、 VLV22-3×120+1×70電力電纜,在施工現場設集中配電室,鍋爐間、汽機廠房及組合場的施工電源是由配電室布置的配電屏開關出口接出,用380/220V的動力電纜採用簡單的溝道敷設,分別引至汽機廠房、鍋爐間及組合場等施工場地低壓開關箱。
支線路採用VLV22-3×95+1×50電纜。詳見附圖三:施工電源布置圖
6.2施工用水供應計劃
為了滿足施工需要,在業主提供的水源處接入一根DN100管道作為主幹線,將施工用水引致施工現場水源聯箱處,經DN50支路管道將施工用水送至各用水處。
6.3 氧氣、乙炔、氬氣、壓縮空氣
由於施工現場沒有氧氣、乙炔管道,施工用氧氣、乙炔考慮用瓶裝供氣方式,儲備氧氣80瓶、乙炔30瓶、氬氣15瓶。為了滿足整個施工用氣需要,施工用壓縮空氣擬採用一台移動式空氣壓縮機供應。
6.4 施工用蒸汽
施工及試運用的加熱蒸汽甲方提供。
7.主要施工方案
7.1主廠房建築部分
因主廠房設計是砼現澆築框架及平台,施工難度較大,所以土建施工採取分段分層流水施工法,主廠房總共設九個流水段。其中主廠房A排分三個流水段,1-11軸為第一流水段、11a-22為第二流水段、22a-33為第三流水段。主廠房BCD間三個流水段,1-6軸為第一流水段、6-11軸為第二流水段、11a-16軸為第三流水段、16-22軸為第四流水段、22a-27軸為第五流水段、27-33軸為第六流水段、
7.1.1 B-C-D除氧煤倉間底板基礎施工方案
本工程B—C—D框架基礎條形基礎,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為保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鋼筋工程:
施工准備
鋼筋必須具備出廠合格證和材料進廠合格報告。
鋼筋在加工廠統一加工。鋼筋製作前組織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進行圖紙會審,把鋼筋各種加工形式確定明確。
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施工程序:鋼筋加工——鋼筋綁扎
鋼筋加工嚴格按施工圖紙進行,鋼筋接頭位置嚴格按規范及有關技術資料執行。鋼筋綁扎,底板鋼筋網片的交叉點必須全部綁扎牢固。
底板上下層鋼筋網片之間設置鋼筋撐腳Ⅱ級φ16@1000×1000。
箍筋接頭應交錯布置。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點均應綁扎牢固,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可間隔綁扎。
為保證工期7#、8#機基礎底板、7#、8#爐基礎、1—11軸B—C—D除氧煤倉間底板基礎鋼筋採用綁扎接頭和閃光對焊。
梁部分由於截面較大,上層鋼筋量又比較大,所以上層鋼筋綁扎就位必須採用腳手架進行輔助固定,腳手架沿梁縱向方向通長設置。
由於大梁的截面較大,箍筋較密集,為防止箍筋發生「倒排」現象,每十根箍筋在外側設置一根φ12斜拉筋與箍筋綁扎牢固,用以固定箍筋位置。
鋼筋的質量要求:
鋼筋品種、質量必須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
鋼筋接頭形式、部位及同一截面的受力鋼筋的接頭百分率及搭接長度必須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
鋼筋表面應平直、清潔、不應有損傷、油漬、片麻老銹等。
鋼筋和箍筋的彎鉤角度及平直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
鋼筋網、鋼筋骨架的綁扎不允許變形,缺扣、松扣數量≤10%且不應集中。
模板工程:
採用組合鋼模板與木膠合板進行,定型組合配件組合固定。鋼模板不允許鑽孔打眼。需要設對拉螺栓的部位,採用夾木條的方法進行施工。支撐系統採用φ48腳手管,加固採用水平(內楞)、豎直(外楞)鋼管,模板體系的整體穩定由外部斜支撐或腳手體系來保證。斜支撐根據需要可採用φ48x3.5鋼管。斜支撐底部必須有足夠的穩定性,並且與水平面的夾角不得大於45°。基礎沿模板外側搭設腳手架。腳手架由φ48x3.5的鋼管通過扣件連接而成,腳手架的縱、橫桿間距均為1.2M。腳手架小橫桿與模板外鋼楞連接固定,並在受力面上設置剪刀撐。腳手架外側設置斜支撐,與底端掃地桿連接固定。腳手架即作為施工需要,又作為模板體系穩定需要。
混凝土工程:
所使用的混凝土均由混凝土集中攪拌站統一進行攪拌,直接用混凝土泵車澆築,對混凝土集中攪拌站的要求是,拌制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水泥必須附有出廠質量證明文件並經復檢合格後方可使用;混凝土骨料(砂、石)必須經復檢合格後方可使用。
混凝土配合比由實驗站給出,未經監理工程師同意不得隨意改變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攪拌時,嚴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混凝土材料按重量計算的允許偏差:水泥混合材料≤±2%,粗、細骨料≤±2%,水、外加劑≤±3%。
保證混凝土連續澆注的措施
原材料設專人負責,保證原材料供應及時;尤其是水泥,由於客觀原因的存在,必須由建設方設置專人與施工方配合,保證水泥隨時供應。
作好攪拌站的檢修和維護工作,確保混凝土攪拌的連續性。
設專人看護水源、電源;要求電氣人員跟班維護。
混凝土澆注過程中鋼筋班人員、木工班人員設置值班人員,防止鋼筋位移和保證模板的穩定和不變形。
混凝土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混凝土攪拌前加水空轉數分鍾,將積水倒凈,使料筒充分浸潤;攪拌第一盤時考慮到筒壁的砂漿損失,石子用量減半。
攪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凈,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在投入拌和料。
混凝土配合比由技術人員下達,並在攪拌機旁掛牌公布,操作人員嚴格控制塌落度和水灰比,未經技術人員的同意不得隨意更改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澆注方案
混凝土澆注沿著次梁方向由1軸向33軸推進,澆注方案斜面分層,這種方法適用於結構的長度超過厚度的3倍的情況。振搗工作應從澆注層的一端開始,逐層澆注;分層厚度取50cm;主梁施工是在兩側底板施工完成後進行,但必須保證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按施工規范要求為3.5小時,但加入泵送劑後,經現場觀察其緩凝作用,混凝土間歇時間可延續為5.5小時。同時考慮兩台滾筒式攪拌機在固定端用溜槽配合澆注。
泵送混凝土操作要點
混凝土在泵送前應先開機用水潤濕整個管道,而後投水泥漿,使整個管壁處於充分滑潤狀態,再正式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開始時要注意觀察混凝土泵的液壓表和各部位工作狀態,一般在泵的出口處,最宜發生堵管現象,如遇堵塞,應將泵機立即反轉運行,使泵出口處堵塞分離的混凝土能迴流到料斗內,將其再次攪拌再進行泵送。
混凝土的測溫
本工程的混凝土體積較大,混凝土水化熱可能造成混凝土各部分之間形成溫度差,產生溫度應力,從而有可能出現溫度裂縫,因此必須作好測溫記錄。
測溫孔的設置:底板測溫孔底設置在板表面下600mm處;梁測溫孔孔底設在梁表面下1000mm處,測溫孔採用φ25鋼管預埋或用φ12圓鋼在混凝土澆注後插入,待混凝土初凝後拔出,從而形成測溫孔。
測溫設專人負責,並作好測溫記錄,測溫每2小時一次。
測溫記錄隨時交由技術人員,一旦發生溫差過大及時處理。
7.1.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採用以下措施: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採用混凝土泵送,摻入JB—1混凝土泵送劑,JB—1泵送劑具有緩凝和減水的作用,減水率達到12%。
施工時直接採用冷水攪拌,隨時測量混凝土入模溫度。同時按時測量澆注完的混凝土內部溫度。
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度差在25℃以內,否則應採取保護措施,防止因溫度應力產生裂紋。主廠房B-C-D框架基礎混凝土澆築量較大,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採取以下控制措施
7.1.2.1原材料選擇
粗骨料選用含泥量1%以下的碎石,粒徑10~30MM;細骨料選用粗砂,細度模數大於2.4。
7.1.2.2配合比設計及外加劑選擇
為減少水泥水化熱,在減少水泥用量,延緩水化熱峰值方面,選擇緩凝減水外加劑(JB—1泵送劑減水率達12%);在保溫保濕養護方面,採用草袋覆蓋澆水養護。
7.1.2.3施工措施
7.1.2.3.1嚴格混凝土表面處理工作,反復碾壓,清除浮漿,初凝養護前,用重滾滾壓,以閉合表面干縮裂縫。
7.1.2.3.2合理布設泵管,盡可能減少拆、裝、移工作,以保證均衡布料。
7.1.2.3.3根據工程特點,如出現溫差過大,採取保溫養護,待混凝土終凝後,在混凝土表面覆蓋塑料薄膜,減少混凝土熱量散發,降低混凝土內部與表面溫差,避免產生表面裂縫。
7.1.2.4為保證混凝土連續澆注的應急措施
加大組織力度,合理增派混凝土施工人員,設置專人排管、合理排管布管,作到混凝土施工完一處,另一處排管已經完成,直接接管;縮短時間。杜絕施工完一處,再排管。及時減小分層厚度,可以由50cm減小到30cm。應根據氣溫情況加大泵送劑劑量;加大緩凝作用。中午溫度高時,用水量增加9kg/m3。
300L攪拌機隨時啟動,利用塔式起重機吊吊斗澆注混凝土,保證混凝土施工的連續性。增加振搗棒數量,保證混凝土振搗的及時性。
7.1.3汽輪機基礎施工方案
工程概況
杭州熱電新建工程汽機基礎共6台,位於抗震設防7度地區。
汽機基礎分別由汽輪機基礎(基礎底板、柱、梁、8.00m平台)、凝汽器基礎、發電機小室、冷風道等組成。汽機基礎與其它基礎分開布置,均為現澆結構。基礎底板為鋼筋砼整板基礎,厚1600mm,截面14701*8500 mm,框架柱為矩形斷面,其尺寸分別為800*1000、9000*1000、1000*1000各兩根,柱高8715 mm,梁斷面分別由2470*1550、1525*1550、2450*2000等組成,冷風道壁後厚100 mm,與柱相連,平台頂標高+7.965m,凝汽器支架由四根900*500柱和兩根500*900梁組成,位於K1~K2軸間,頂標高+2.71m。
主要施工工序及與安裝工程交叉作業的安排
7.1.3.1主要施工工序:基礎底板 → —0.20 m以下框架柱 →
+0.20m以上框架柱、凝汽器支架(至梁下施工縫)→ 8.00m平台梁板 → 冷風道壁及基礎牆 →發電機出線小室
7.1.3.2柱K1~K3軸施工縫設置三道:
底板頂面(-2.30m標高)
-0.20m標高
梁底(K1軸+4.60m標高,K2軸+5.10m標高,K3軸+5.10m標高,凝汽器支架,梁板及平台一次性澆築)
7.1.3.3汽機基礎上部混凝土結構施工方案
砼的運輸與澆築
砼由攪拌機卸出到澆築完畢不得超過60分鍾,當有離析現象時,澆築前必須進行二次攪拌,砼必須連續澆築,兩層間隔不得超過初凝時間。
砼採用翻斗車進行水平運輸,QT16塔吊垂直運輸,同時配備一台30T汽吊備用。
砼澆築前,必須用水及壓縮空氣得模板內的雜質清理干凈,在原砼上從新施工前,必須將原砼表面鑿毛,清理松動的部分充分濕潤,並用素水泥漿塗刷10~15mm,並不得存積水,模板應濕潤。
澆築砼前必須由質檢部門對結構的定位軸線,鋼筋綁扎,埋件及預留孔洞的位置,標高,尺度等進行 質量檢查。
框架柱澆注時,按照K3 K2 K1軸的順序澆築,每次澆築層層度為振搗器振頭的1.2倍,最大不超過400mm,澆築時的自由落差高度,不得超過2m,採用串桶或溜管,振搗時砼必須呈現浮漿和砼不在沉降。
再進行上部梁施工時,採取分層澆築的方法,分層沿高度必須均勻,每層高度不應大於300 mm,澆築到埋管處時,澆築的砼沿埋管四周要均勻,以防埋管發

閱讀全文

與履帶吊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血緣詛咒怎麼升級 瀏覽:604
文件分享到微信怎麼操作 瀏覽:393
tmx文件trados 瀏覽:704
大數據與會計選課怎麼選 瀏覽:684
網路的不穩定因素有哪些 瀏覽:950
獵豹瀏覽器javascript 瀏覽:723
哪個列印軟體保存數據時間長 瀏覽:873
ps合並後源文件 瀏覽:74
無線怎麼設置沒有網路 瀏覽:548
網站怎麼換模板 瀏覽:511
ps處理後的文件列印出來很模糊 瀏覽:204
有什麼看污污動漫的網站 瀏覽:184
用戶名郵箱手機號資料庫 瀏覽:879
cad不能啟動此對象的源應用程序 瀏覽:901
微信上的騙子都怎麼騙人 瀏覽:294
加工中心編程如何算重量 瀏覽:758
什麼是機靈數據 瀏覽:724
ecshop配置文件 瀏覽:116
excel兩個表格怎麼對比相同數據 瀏覽:383
ps4港服文件怎麼弄 瀏覽:56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