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arm是什麼格式用來干什麼的
ARM ( Advanced RISC Machines ),既可以認為是一個公司的名字,也可以認為是對一類微處理器的通稱,還可以認為是一種技術的名字。1991 年 ARM 公司成立於英國劍橋,主要出售晶元設計技術的授權。目前,採用 ARM技術知識產權( IP )核的微處理器,即我們通常所說的 ARM 微處理器,已遍及工業控制、消費類電子產品、通信系統、網路系統、無線系統等各類產品市場,基於 ARM 技術的微處理器應用約占據了 32 位 RISC 微處理器 75 %以上的市場份額, ARM 技術正在逐步滲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ARM 公司是專門從事基於 RISC 技術晶元設計開發的公司,作為知識產權供應商,本身不直接從事晶元生產,靠轉讓設計許可由合作公司生產各具特色的晶元,世界各大半導體生產商從ARM公司購買其設計的 ARM 微處理器核,根據各自不同的應用領域,加入適當的外圍電路,從而形成自己的 ARM 微處理器晶元進入市場。目前,全世界有幾十家大的半導體公司都使用 ARM 公司的授權,因此既使得 ARM 技術獲得更多的第三方工具、製造、軟體的支持,又使整個系統成本降低,使產品更容易進入市場被消費者所接受,更具有競爭力。
Ⅱ 什麼是內核映像
linux內核在PC上以文件的形式存在(保存成磁碟文件形式),就是所謂的「映像文件」。Linux內核映像文件最終是要燒錄到目標板的flash中。
Linux
內核映像文件有兩種:一種是非壓縮版本,叫Image;另一種是它的壓縮版本,叫zImage。zImage是Image經過壓縮形成的,所以它的大小比Image小。為了能使用zImage這個壓縮版本,必須在它的開頭加上解壓縮的代碼,將zImage
解壓縮之後才能執行,因此它的執行速度比Image要慢。但考慮到嵌入式系統的存儲空容量一般都比較小,內核要常駐內存,採用zImage可以佔用較少的存儲空間,因此犧牲一點性能上的代價也是值得的,所以一般嵌入式系統均採用壓縮的內核映像文件,即zImage。
zImage是ARM
Linux常用的一種壓縮映像文件,uImage是U-boot專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個長度為0x40的「頭」,說明這個映像文件的類型、載入位置、生成時間、大小等信息。換句話說,如果直接從uImage的0x40位置開始執行,zImage和uImage沒有任何區別。另外,Linux2.4內核不支持uImage,Linux2.6內核加入了很多對嵌入式系統的支持,但是uImage的生成也需要設置。
Ⅲ arm軟體開發完成後,燒錄進flash里的img文件是什麼文件img文件是怎麼生成的
img格式文件是鏡像文件衫逗的一種。linux系統加電後進入bios,缺伍隨後讀取硬碟的主引導記錄(MBR),然後調用另一個引導程序(grub或lilo)來載入內核和鏡像文件。載入內核後系統會把文件系統存放到ram中,然後系統運或扮賣行。
Ⅳ ARM指令的一般編碼格式如下
你這個是ARM7CPU的指令碼格式,早期的ARM架構,是ARMV4T,而且只是其數據處理類指令的指令編碼格式(4位編碼,配合這其餘位,如I位,Rn,Rm,第二操作數等編碼位,可以編碼出很多條數據處理指令。)。所以說,並不是25-27位沒有使用。在其它類型的指令中就有使用25-27,如圖2.
圖2 ARM7 CPU的單位元組傳輸(LAD,STR)指令編碼格式
具體請自己查找官方手冊,在arm官網可以找到對應資料。
ARM 體系結構參考手冊ARMv7-A和ARMv7-R版:DDI0406C_C_arm_architecture_reference_manual.pdf 的A5章節,193頁起都是講這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