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見這種行為,那麼要馬上舉報,或者打110報警。
保密部門組織查辦的此類泄密案件往往存在某種「客觀因素」:等,實際是當事人漠視保密法律法規,對發生泄密後果心存僥幸。
保 密 提 示:微信辦公導致泄密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四十八條第七款「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或者未採取保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使用微信辦公作為一種技術進步和發展趨勢,本來無可厚非,問題並不在於微信本身,微信辦公導致泄密的真正原因還是機關單位保密管理鬆懈,對幹部職工保密教育培訓不夠,幹部職工保密意識淡漠。
材料起草階段是微信泄密最為高發的環節。目前來看,主要有兩類泄密行為:
一是通過微信群對涉密材料徵求意見。例如,某市政府辦公室幹部小張,為市領導起草發言材料時,引用了涉密文件內容,但主觀臆斷「引用一兩句話不至於涉密」,便將材料發送至微信群徵求意見。經鑒定,該材料屬於秘密級國家秘密。案件發生後,小張被給予政務警告處分。反思這起案件,小張的保密意識不強、對文件的涉密屬性沒有正確認識是案件發生的根本原因。
二是利用圖文識別微信小程序轉換涉密文件。許多工作人員在起草材料時,為方便摘抄、引用文件資料,經常利用圖文識別類移動應用對文件拍照、轉換,形成電子文檔以減少敲鍵盤之累。對可以公開的文件資料進行轉換無可厚非,但有些人為偷一時之懶,對涉密文件竟鋌而走險,按此法處理,自認為無人知曉,實際是掩耳盜鈴。相關涉密文件已經被上傳到互聯網伺服器上,對國家秘密安全造成危害。
B. 微信點對點發送涉密文件怎麼辦
對於您這個問題解答,1、建議使用安全傳輸協議,比如TLS/SSL協議,保證傳輸的文件能夠被加密,被傳輸的文件被第三方無法攔截和竊取。
2、傳輸文件時使用安全口令,比如採用雙因素認證方式,使用簡訊驗證碼或者動態口令等,以確保涉密文件不會緩者襪被非授權的第三方獲取。
3、確保文件在傳輸過程中擾激不會被篡改,可以採用消息認證碼(MAC)或數字簽名,以確保文件在傳輸期間沒有被篡改嫌棚。
4、保證發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真實性,可以採用數字簽名的方法,確保發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真實有效。
5、採用安全的存儲方式,如加密存儲等,以確保涉密文件不會被第三方竊取或破壞。
C. 機密文件能變成圖片微信發送嗎
不可以。機要文件都是涉密的,否則就不需要通過紀要途徑傳遞了,橋臘擾所以不能通過微信傳輸。微信是一款跨平台的通訊工具。局仿支持單人、多人參與。敏旦通過手機網路發送語音、圖片、視頻和文字。
D. 微信文件傳輸助手傳輸涉密文件刪除還能在伺服器里保存嗎
微信文件傳輸助手傳輸涉密文件刪除不能在伺服器里保存。微信文件助手裡面的文件本人沒有進行備份的話,微信後台是不會自動備份這些文件的。微信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耐鋒配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基滲用昌指程序。
E. 微信視屏可以討論涉密文件嗎
不可以
不得將國家秘密文件、資料以拍照、輸入、復制以及其他任何形式,部分或者全部使用微信傳播
F. 政務微信可以傳涉密文件嗎
政務微信不可以傳涉密文件。
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不允許通過微信等移動應用發布、傳輸、處理涉密文件材料。如果不小心通過微信發了涉密文件,首先你要請求看到的人不要擴散,以把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然後馬上報告,等候處理。要將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層層傳導到每一名工作人員,不僅要保證自己不使用微信傳密,發現此類情況還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G. 微信點對點傳送涉密文件怎麼處罰
屬於違法行扮野姿為。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不允許通過微信等移動應用發布、傳輸、處理涉廳絕密文件材料。不小心通過微信發了涉密文件給自己,首先直接不要往外傳播,然後自己往外傳播的話是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將被依脊汪法追究刑事責任。盡量以把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然後馬上報告,等候處理。短時間內可以撤回,不行就聯系客服。
H. 微信傳輸涉密文件怎麼被發現
近年來,使用手機處理公務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很多公職人員將微信應用於日常工作,不少機關單位建立了微信工作群。
微信辦公確實可以為工作帶來一些便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與此同時,使用微信辦公導致的泄密案件也在逐年遞增。
微信辦公泄密有哪些情形?
暴露了什麼問題?
又應當如何解決?
這些案例值得警醒
典型案例
案例1:緊急傳達致泄密
2016年10月,某市市委某部門為部署相關敏感工作,印發了涉密文件。某鄉政府幹部洪某到市委領取文件後,於當晚將該件拍照發送到鄉政府微信群。群成員楊某看到後,立即轉發到其他微信群。之後,該件被數次轉發到多個微信群和微博,造成泄密。
案例2:匯報工作致泄密
2017年10月,某單位辦公室副主任肖某,為向在外檢查工作的分管領導匯報工作,擅自用手機對1份機密級文件部分內容進行拍照,並用微信發送給在外檢查工作的領導。案件發生後,有關部門撤銷肖某辦公室副主任職務,並調離辦公室崗位。
案例3:領導交辦致泄密
2017年10月,某縣司法局從機要局領取4份涉密電報後,交給跟班學習的劉某。因當時為十一長假期間,劉某便將4份文件報頭拍照後發至司法局工作微信群,並請示局長何某如何處理,何某讓劉某把文件內容發到群里告知大家。隨後劉某將文件內容全文拍照後上傳至群中。案件發生後,有關部門給予何某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按科員安排工作;對劉某作出延期轉正處理。
案例4:誤點誤傳致泄密
2015年3月,某廣播電視台所屬報社總編辦工作人員陳某在接到台總編室的一份涉密文件後,為迅速將文件內容告知正在北京指揮「兩會」報道的報社副總編牛某,用手機將通知拍成圖片後准備通過微信發給牛某。陳某使用計算機登錄微信,卻誤將圖片發到其他微信群,並通過該群外泄。案件發生後,直接責任人員陳某受到辭退處理。
案例
分析
保密部門組織查辦的此類泄密案件往往存在某種「客觀因素」:待辦公務緊急,其他通信方式不暢,無法當面交辦或報告等,實際是當事人漠視保密法律法規,對發生泄密後果心存僥幸。
保密
提示
微信辦公導致泄密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有關規定,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使用微信辦公作為一種技術進步和發展趨勢,本來無可厚非,問題並不在於微信本身。微信辦公導致泄密的真正原因還是機關單位保密管理鬆懈,對幹部職工保密教育培訓不夠,幹部職工保密意識淡漠。
應對
措施
機關、單位要加強保密宣傳教育,把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層層傳導到每一個人,發現此類情況還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原則上不提倡使用微信辦公,因工作需要組建的工作群,交流內容應嚴格限定為周知性的一般信息,禁止傳播一切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I. 微信朋友圈發照片曝光了涉密文件屬於什麼行為
其屬於泄露國家秘密行為。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
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規,故意或者過失泄露軍事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戰時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9)微信傳涉密文件內容擴展閱讀:
秘密保護的相關要求規定:
1、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2、涉密人員出境應當經有關部門批准,有關機關認為涉密人員出境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J. 微信轉發了涉密文件怎麼辦
微信處於互聯網環境中,使用微信存儲,處理,傳輸涉密文件屬於泄密行為,應當立即將有關設備斷網,並且通知收件方斷網,最重要的是,立即上報本單位信息化部門和保密工作機構並聯系騰訊從伺服器端刪除相關信息,轉發和接收涉密文件的手機或者PC端應做報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