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考行測:資料分析
國考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
分析材料
1)先分析材料內容
即文字、圖形、表格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先不分析數據和時間之間的加減關系。
閱讀材料時需跳讀,抓住關鍵信息勾劃,只讀概念,不分析任何關系。
2)再分析材料中段內的關系
分析出材料中總分關系,時間的總分、概念的整體與部分,不用看數據之間的計算關系。
如果沒有明顯的整體與部分,可勾畫這一段整體講了什麼樣的概念,如資料中會出現利潤收入等概念,大概總結一下。
3)分析段間關系
整體看段落之間是什麼,需要整體思考材料的分布和設計,有時兩個段落之間的聯系不大,從概念上都講了某種方面的數據類型,但也可能是同一個概念的不同類型的分類。
4)總結材料之間的關系
①文字與表格有什麼樣的關系、有什麼樣的共同類型的數據、又有什麼樣的不一樣的地方。
②思考這些整體的數據類型會考查什麼樣的計算關系,是加減,還是乘除。
解題方法,如:
1)錯位加減法
分子、分母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分數的數值保持不變。
當題中各個選項形式相同、數量級相同,只需考慮結果的有效數字,計算結果一般不需要考慮小數點。
2)有效數字法
一個數從左邊第一個不為0的數字數起一直到最後一位數字,稱為有效數字。
即,把一個數字前面的0都去掉就是有效數字。
3)尾數法
通過題干結果的末一位從而得出答案。
①根據選項確定計算到末幾位;
②以小數點後位數多的為准,不足的在後面補0;
③先加後減。
4)特徵數字法
將百分數化成接近的分數,能約分的先約分、再計算,從而化簡運算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