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馮諾依曼存儲程序的思想是指
馮諾依曼存儲程序的思想是指數據和程序都存儲在存儲器。
拓展知識
1944年,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提出計算機基本結構和工作方式的設想,為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盡管計算機軟硬體技術飛速發展,但計算機本身的體系結構並沒有明顯的突破,當今的計算機仍屬於馮·諾依曼架構。

把需要的程序和數據送至計算機中。必須具有長期記憶程序、數據、中間結果及最終運算結果的能力。能夠完成各種算術、邏輯運算和數據傳送等數據加工處理的能力。能夠根據需要來控製程序走向,並能根據指令來控制機器的各部件協調操作。能夠按照要求將處理結果輸出給用戶。
⑵ 馮諾依曼計算機的組成
馮諾依曼計算機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
- 運算器:用於完成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 控制器:負責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對指令進行解碼,並根據指令的要求,控制計算機各部分協調工作。
- 存儲器:用於存放程序和數據,指令和數據都以二進制的形式存放在存儲器中,並可按地址尋訪。
- 輸入設備:用於將外部信息輸入到計算機中,如鍵盤、滑鼠等。
- 輸出設備:用於將計算機的處理結果輸出到外部設備,如顯示器、列印機等。
馮諾依曼計算機的特點:
- 指令和數據同等地位:指令和數據都以二進制的形式存放在存儲器中,沒有嚴格的界限。
- 二進製表示:指令和數據都使用二進制數進行表示。
- 指令結構:指令由操作碼和地址碼組成,操作碼表示操作的性質,地址碼表示操作數在存儲器中的地址。
- 順序執行:指令在存儲器中按順序存放,通常指令是順序執行的,但在特定條件下,可以根據運算結果或特定條件改變執行順序。
- 以運算器為中心:在馮諾依曼結構中,機器以運算器為中心,輸入輸出設備與存儲器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過運算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