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後台大數據如何判定行程軌跡
可以根據手機、購物、身份證、車輛等判定。
1、手機。現在人人離不開手機,你只要帶著手機,就能給你定位,你的活動軌跡就拉出來了。手機你要打電話發簡訊微信,把這些內容調出來,你的對外聯系就全部掌握了。手機購物消費,你的消費物品、價格、購買地點、到貨和使用地點就都有了。
2、購物,你外出購物,只要開發票,你的消費也知道了。
3、身份證。現在外出很多地方都需要身份證,你只要用過身份證的地方,全部留痕,出行軌跡一目瞭然。
4、車輛。你的車是有你很多信息的,你開車出行,到處是攝像頭,你一路走來,全部有記錄。
5、天網。現在各處攝像頭,你即使什麼東西都不帶,只要出門,就有錄像記錄你的行蹤。
Ⅱ 通行大數據行程卡是根據什麼判斷去過哪些地方的
行程卡是根據手機與附近基站信號通信定位的。
1、基站定位
大家在使用手機的時候,無論是上網、發簡訊、還是刷視頻,都需要通過基站發出的信號進行信息交換。而每個基站的具體信息、編號、位置和對應的運營商都標注得清清楚楚的。
行程碼上的信號會隨著你的移動進行更新,運營商會收集用戶手機和附近基站聯系的數據信息,然後上傳到行通碼系統當中。我們點擊通訊行程卡查詢系統,同意並授權查詢本人在疫情14天內到訪的信息,然後就會出現本人14天內的行程和曾經經過的地方。
2、無線網定位
當手機開啟無線網後,就自動搜索周邊無線網,一旦手機接入無線網,大數據就會根據無線網路由器的全球唯一MAC地址,瞬間完成信息採集,然後上傳到行程碼系統當中,就能對手機使用者進行精準定位。
3、GPS和北斗定位
國產手機基本上都是兼容GPS和北斗的雙模晶元,手機內置GPS會不斷搜索太空軌道中的衛星,一旦接入,衛星系統就能根據信號相位差,搜索到用戶的具體位置,誤差一般在15米左右。一般手機都是支持多種衛星定位系統的,比如GPS、北斗、GLONASS、Galileo等,但是蘋果手機不支持北斗衛星系統。
行程卡記錄位置出錯
行程卡也不是每到一個地方都記錄,比如有人乘坐高鐵經過數個城市,但是行程碼並不會記錄所有的城市。這是因為行程碼會以你在當地駐留時間達四個小時作為判斷條件,小於四個小時的系統會自動判斷你只是路過。
不過也有很多朋友反映過自己明明沒有去過這個城市,卻被記錄了,或者去過一個地方行程碼卻沒有發生變化。這樣的差錯有時可能無關緊要,但是一旦經過的城市是風險區,那就是「飛來橫禍」得不償失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某些的基站數量太多,覆蓋范圍很容易就延伸到其他城市去了。這樣你去了城市旁邊的小城市,也可能只記錄你在大城市的軌跡。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去了城市的交界處,盡管你沒去往那個城市,但是因為距離太近,也會記錄成你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