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做數據分析
做數據分析步驟如下:
1.明確目的和思路
首先明白本次的目的,梳理分析思路,並搭建整體分析框架,把分析目的分解,化為若乾的點,清晰明了,即分析的目的,用戶什麼樣的,如何具體開展數據分析,需要從哪幾個角度進行分析,採用哪些分析指標(各類分析指標需合理搭配使用)。同時,確保分析框架的體系化和邏輯性。
2.數據收集
根據目的和需求,對數據分析的整體流程梳理,找到自己的數據源,進行數據分析,一般數據來源於四種方式:資料庫、第三方數據統計工具、專業的調研機構的統計年鑒或報告、市場調查。
對於數據的收集需要預先做埋點,在發布前一定要經過謹慎的校驗和測試,因為一旦版本發布出去而數據採集出了問題,就獲取不到所需要的數據,影響分析。
3.數據處理
數據收集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數據,有些是有效的有些是無用的,這時候就要根據目的,對數據進行處理,處理主要包括數據清洗、數據轉化、數據提取、數據計算等處理方法,將各種原始數據加工成為產品經理需要的直觀的可看數據。
4.數據分析
數據處理好之後,就要進行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用適當的分析方法及工具,對處理過的數據進行分析,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形成有效結論的過程。
常用的數據分析工具,掌握Excel的數據透視表,就能解決大多數的問題。需要的話,可以再有針對性的學習SPSS、SAS等。
數據挖掘是一種高級的數據分析方法,你需要掌握數據挖掘基礎理論,資料庫操作Phython,R語言, Java 等編程語言的使用以及高級的數據可視化技術。要側重解決四類數據分析問題:分類、聚類、關聯和預測,重點在尋找模式與規律。
5.數據展現
一般情況下,數據是通過表格和圖形的方式來呈現的。常用的數據圖表包括餅圖、柱形圖、條形圖、折線圖、氣泡圖、散點圖、雷達圖等。進一步加工整理變成我們需要的圖形,如金字塔圖、矩陣圖、漏斗圖、帕雷托圖等。
6.報告撰寫
撰寫報告一定要圖文結合,清晰明了,框架一定要清楚,能夠讓閱讀者讀懂才行。結構清晰、主次分明可以使閱讀者正確理解報告內容;圖文並茂,可以令數據更加生動活潑,提高視覺沖擊力,有助於閱讀者更形象、直觀地看清楚問題和結論,從而產生思考。
好的數據分析報告需要有明確的結論、建議或解決方案。關於如何做好數據分析的更多問題,可以到一家專業的機構看看,例如CDA數據認證中心就不錯。CDA行業標准由國際范圍數據領域的行業專家、學者及知名企業共同制定並每年修訂更新,確保了標準的公立性、權威性、前沿性。通過CDA認證考試者可獲得CDA中英文認證證書。
② 如何進行數據分析
收集數據
數據分析師的工作第一步就是收集數據,如果是內部數據,可以用SQL進行取數,如果是要獲取外部數據,數據的可靠真實性和全面性其實很難保證。
2. 數據清洗
數據清洗是整個數據分析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其結果質量直接關繫到模型效果和最終結論。在實際操作中,數據清洗通常會占據分析過程的50%—80%的時間。需要進行處理的數據大概分成以下幾種:缺失值、重復值、異常值和數據類型有誤的數據。
3. 數據可視化
是為了准確且高效、精簡而全面地傳遞出數據帶來的信息和知識。可視化能將不可見的數據現象轉化為可見的圖形符號,能將錯綜復雜、看起來沒法解釋和關聯的數據,建立起聯系和關聯,發現規律和特徵,獲得更有商業價值的洞見和價值。在利用了合適的圖表後,直截了當且清晰而直觀地表達出來,實現了讓數據說話的目的。
4. 數據方向建設和規劃
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側重點是不同的,可以是商業策略,也可以是市場營銷,是不固定的,要依據公司的戰略發展走。
5. 數據報告展示
數據分析師作為業務與IT的橋梁,與業務的需求溝通是其實是數據分析師每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明確了分析方向之後,能夠讓數據分析師的分析更有針對性。如果沒和業務溝通好,數據分析師就開始擼起袖子幹活了,往往會是白做了。最後結果的匯總體現也非常重要,不管是PPT、郵件還是監控看板,選擇最合適的展示手段,將分析結果展示給業務團隊。
③ 如何正確進行數據分析
大數據分析處理解決方案
方案闡述
每天,中國網民通過人和人的互動,人和平台的互動,平台與平台的互動,實時生產海量數據。這些數據匯聚在一起,就能夠獲取到網民當下的情緒、行為、關注點和興趣點、歸屬地、移動路徑、社會關系鏈等一系列有價值的信息。
數億網民實時留下的痕跡,可以真實反映當下的世界。微觀層面,我們可以看到個體們在想什麼,在干什麼,及時發現輿情的弱信號。宏觀層面,我們可以看到當下的中國正在發生什麼,將要發生什麼,以及為什麼?藉此可以觀察輿情的整體態勢,洞若觀火。
原本分散、孤立的信息通過分析、挖掘具有了關聯性,激發了智慧感知,感知用戶真實的態度和需求,輔助政府在智慧城市,企業在品牌傳播、產品口碑、營銷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所謂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最好的輿情應對處置莫過於讓輿情事件不發生。除了及時發現問題,大數據還可以幫我們預測未來。具體到輿情服務,輿情工作人員除了對輿情個案進行數據採集、數據分析之外,還可以通過大數據不斷增強關聯輿情信息的分析和預測,把服務的重點從單純的收集有效數據向對輿情的深入研判拓展,通過對同類型輿情事件歷史數據,及影響輿情演進變化的其他因素進行大數據分析,提煉出相關輿情的規律和特點。
大數據時代的輿情管理不再局限於危機解決,而是梳理出危機可能產生的各種條件和因素,以及從負面信息轉化成輿情事件的關鍵節點和衡量指標,增強我們對同類型輿情事件的認知和理解,幫助我們更加精準的預測未來。
用大數據引領創新管理。無論是政府的公共事務管理還是企業的管理決策都要用數據說話。政府部門在出台社會規范和政策時,採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可以避免個人意志帶來的主觀性、片面性和局限性,可以減少因缺少數據支撐而帶來的偏差,降低決策風險。通過大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社會治理難題;針對不同社會細分人群,提供精細化的服務和管理。政府和企業應建立資料庫資源的共享和開放利用機制,打破部門間的「信息孤島」,加強互動反饋。通過搭建關聯領域的資料庫、輿情基礎資料庫等,充分整合外部互聯網數據和用戶自身的業務數據,通過數據的融合,進行多維數據的關聯分析,進而完善決策流程,使數據驅動的社會決策與科學治理常態化,這是大數據時代輿情管理在服務上的延伸。
解決關鍵
如何能夠快速的找到所需信息,採集是大數據價值挖掘最重要的一環,其後的集成、分析、管理都構建於採集的基礎,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的採集子系統和分析子系統可以歸類熱點話題列表、發貼數量、評論數量、作者個數、敏感話題列表自動摘要、自動關鍵詞抽取、各類別趨勢圖表;在新聞類報表識別分析歸類:標題、出處、發布時間、內容、點擊次數、評論人、評論內容、評論數量等;在論壇類報表識別分析歸類:帖子的標題、發言人、發布時間、內容、回帖內容、回帖數量等。
解決方案
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擁有自建獨立的大數據中心,伺服器集中採集對新聞、論壇、微博等多種類型互聯網數據進行7*24小時不間斷實時採集,具備上千億數據量的數據索引、挖掘分析和存儲能力,支撐政府、企業、媒體、金融、公安等多行業用戶的輿情分析雲服務。因此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在這方面有著天然優勢,也是解決信息數量和信息(有價值的)獲取效率之間矛盾的唯一途徑,系統利用各種數據挖掘技術將產生人工無法替代的效果,為市場調研工作節省巨大的人力經費開支。
④ 如何進行大數據分析及處理
1.可視化分析
大數據分析的使用者有大數據分析專家,同時還有普通用戶,但是他們二者對於大數據分析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可視化分析,因為可視化分析能夠直觀的呈現大數據特點,同時能夠非常容易被讀者所接受,就如同看圖說話一樣簡單明了。
2. 數據挖掘演算法
大數據分析的理論核心就是數據挖掘演算法,各種數據挖掘的演算法基於不同的數據類型和格式才能更加科學的呈現出數據本身具備的特點,也正是因為這些被全世界統計 學家所公認的各種統計方法(可以稱之為真理)才能深入數據內部,挖掘出公認的價值。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因為有這些數據挖掘的演算法才能更快速的處理大數據,如果一個演算法得花上好幾年才能得出結論,那大數據的價值也就無從說起了。
3. 預測性分析大數據分析最終要的應用領域之一就是預測性分析,從大數據中挖掘出特點,通過科學的建立模型,之後便可以通過模型帶入新的數據,從而預測未來的數據。
4. 語義引擎
非結構化數據的多元化給數據分析帶來新的挑戰,我們需要一套工具系統的去分析,提煉數據。語義引擎需要設計到有足夠的人工智慧以足以從數據中主動地提取信息。
5.數據質量和數據管理。 大數據分析離不開數據質量和數據管理,高質量的數據和有效的數據管理,無論是在學術研究還是在商業應用領域,都能夠保證分析結果的真實和有價值。
大數據分析的基礎就是以上五個方面,當然更加深入大數據分析的話,還有很多很多更加有特點的、更加深入的、更加專業的大數據分析方法。
⑤ 數據精細化分析——幫你找到運營突破點
在運營工作中,無時不刻都在產生著數據。
而運營工作更是與數據分析息息相關,有時候只是盲目聽從領導命令收集各種數據進行基本分析,而無法發現數據指標背後的問題。
我們工作的效率提升很多時候就是圍繞如何分析核心數據指標來進行的。
但是僅僅知道關鍵數據指標和關鍵數據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一個方法去進入到數據中,將其拆分細解,體察到數據背後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有針對性的去解決每一個問題,而不是亂拳打一通,最後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
關鍵數據指標就是圍繞核心業務流程和分析目的展開的主要數據。
關鍵數據指標還是要 根據實際崗位來確定 。
比如 新媒體運營 會以公眾號粉絲數、文章閱讀量、文章分享率廣告收入等等作為指標衡量;
電商類運營會更加註重收入(GMV)、復購率、訂單轉化率等等等指標
APP運營會關注DAU、激活數、注冊數、留存率等指標
在本篇文章我們以 新媒體運營粉絲數(微信公眾號) 作為關鍵指標,進行拆解分析並找到解決方案。
從 粉絲來源渠道 將公眾號粉絲數指標進行拆解:
公眾號粉絲數 = 自然粉絲數 + 內容粉絲數 + 活動粉絲數
自然粉絲數——自然漲粉,通過日常運營可以得到的粉絲數,數值可以參考歷史數據
內容粉絲數——優質內容漲粉,通過一篇爆款文章,額外漲粉
活動粉絲數——各種活動漲粉,包括廣告投放等其他方式
如果我們想要公眾號粉絲增長,就可以從這三個方面發力:
1.自然增長——偏中長期,很難短期內發力
2.內容增長——依賴人力因素,產出和數量很難在短期內得到保障
3.活動增長——利用一些低成本的活動方式或者換量合作,可以短期起量
如果我們需要短期內達到粉絲數增長的目標,那我們的重點可以放在 活動增長方面
我們再將 活動粉絲數 進行二次拆解:
活動粉絲數 = 裂變活動 + H5創意活動 + 合作換量 + 廣告投放 + ……
那我們到底要在哪個方面進行發力呢?
這個時候我們將這四個方向的增長效果進行分析,然後確定一個優先順序:
1.裂變活動 ——效果相對可控,且能通過頻次/提煉賣點等因素放大消費
2.H5創意活動 ——效果相對不可控,依賴創意及不確定性因素
3.合作換量 ——效果可控,但量不大,嚴重依賴渠道質量
4.廣告投放 ——效果可控,但嚴重依賴預算
裂變活動可以參考行業的數據,再結合數據增長目標,確定一個具體數據指標。
廣告投放主要看預算的多少,來確定能達到的效果。
合作換量和創意活動都可以參考歷史數據,確定大概能增長的量。
雖然說有很多個活動,可以去達到想要的目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四個方向一起做的很好,我們要秉承 【二八原則】,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比較穩定,有把握的事情上 。所以相對可控的活動放在優先順序高的位置
通過前面對關鍵數據的分析,我們已經找到了突破口,現在就是具體執行前面的解決方案。
但僅僅是執行還不夠,還要根據自己的業務形態不斷優化,設計出【方案實施檢測表】,將動態實時數據與目標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不斷優化,再分析數據,驗證,執行,優化。
數據精細化分析的流程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在實際情況下,往往事情不會全部在你意料之中,總會有個把BUG,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不斷的去進行分析,驗證,執行,優化,再去分析這樣的過程,才能最終接近我們的理想態。
數據分析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籍】,他教你如何找到自己身上的優點,並且將其通過訓練方法,修煉的更強。
而運營人經常被KPI支配的恐懼,也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的方法,找到一條合理清晰的路,去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
希望我們每個運營人都能掌握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在運營路上披荊斬棘,完美解決每一次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