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積電為何受制於美國
1. 台積電的技術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國的半導體設備和技術的支持。例如,台積電的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設備,如光刻機和蝕刻機,以及先進的技術和材料。這種依賴性使得台積電在面臨美國技術限制時,其生產和研發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
2. 美國市場對台積電至關重要,但該市場的競爭受到美國政府政策和市場准入規則的制約。為了在美國市場保持競爭力,台積電必須遵守這些規則,這限制了其在全球市場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3. 政治因素也對台積電的自由發展產生了影響。美國政府將半導體產業視為國家安全的關鍵部分,可能會採取措施限制外國半導體企業,包括台積電。出口管制政策、技術封鎖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都可能成為美國政府限制台積電發展的工具。
4. 台積電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與其台灣背景有關,但在美國市場的運營中需要適應美國的法律法規和商業慣例。這種調整可能會與其原有的文化和價值觀產生沖突,影響其運營效率和競爭力。
總結來說,台積電受制於美國的原因包括技術依賴、市場准入限制、政治因素以及文化和管理上的調整。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台積電需要加強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提高全球競爭力,並靈活調整戰略以適應市場和政策的變化。
2. 不配合將採取行動 美國要求台積電、三星等晶元大廠上交機密
美國政府給全球晶元商45天時間自願交出數據,晶圓代工大廠如台積電、三星電子等向來不公布客戶名單,要廠商上繳這些企業機密,有如把各廠逼入牆角。倘若業者被迫揭露良率等生產數據,會讓晶圓代工廠與客戶談判時處於劣勢。業界高層說,公開良率等於揭露各廠的技術程度,晶圓代工廠與買家議價時,將處於不利位置。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美國政府需要晶元供應鏈的更多信息,以提高透明性、找出瓶頸所在。」被問到如果晶圓廠不願呈交數據時,美國會怎麼做?雷蒙多表示:「我們的工具箱里有其他法寶,能讓業者交出數據,我希望不要走到這一步,但是若有必要,我們會這么做。」據了解,美方考慮引用國防生產法迫使業者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