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GIS、RS、GPS 有什麼區別
GIS
最簡單地來說,GIS是以測繪測量為基礎,以資料庫作為數據儲存和使用的數據源,以計算機編程為平台的全球空間分析即時技術。這是GIS的本質,也是核心。
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統)
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地理信息科學)
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 (地理信息服務)
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oftware (地理信息軟體)
GIS ==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氣體絕緣組合電器設備)
RS
RS(RemoteSensing)是遙感的英文縮寫,遙感是以航空攝影技術為基礎,在20世紀6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開始為航空遙感,自1972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陸地衛星後,這就標志著航天遙感時代的開始。經過幾十年的迅速發展,目前遙感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資源環境、水文、氣象,地質地理等領域,成為一門實用的,先進的空間探測技術。
GPS
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而其中文簡稱為「球位系」。GPS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製的新一代空間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其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 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並用於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經過20餘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布設完成。在機械領域GPS則有另外一種含義: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eometrical Proct Specifications)-簡稱GPS。另外一種解釋為G/s(GB per s)
② 北斗系統一共有幾顆衛星
北斗系統一共有35顆衛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35顆衛星在離地面2萬多千米的高空上,以固定的周期環繞地球運行,使得在任意時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以上的衛星。
每一顆北斗導航衛星都是有壽命的,一般的衛星壽命在10年左右,有的更短,有2到3年的。最先發射升空的北斗已經是接近20年前,早已過了有效壽命,所以得經常補網。
(2)我國航天發射用的什麼資料庫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中國高度重視北斗系統建設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
第一步,建設北斗一號系統。1994年,啟動北斗一號系統工程建設;2000年,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建成系統並投入使用,採用有源定位體制,為中國用戶提供定位、授時、廣域差分和短報文通信服務;2003年,發射第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進一步增強系統性能。
第二步,建設北斗二號系統。2004年,啟動北斗二號系統工程建設;2012年年底,完成14顆衛星(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5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組網。北斗二號系統在兼容北斗一號系統技術體制基礎上,增加無源定位體制,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定位、測速、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
第三步,建設北斗三號系統。2009年,啟動北斗三號系統建設;2018年年底,完成19顆衛星發射組網,完成基本系統建設,向全球提供服務;計劃2020年年底前,完成30顆衛星發射組網,全面建成北斗三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