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Metadata),又稱中介數據、中繼數據,為描述數據的數據(data about data)。
元數據作用是:
1、描述數據屬性(property)的信息,用來支持如指示存儲位置、歷史數據、資源查找、文件記錄等功能。
2、元數據算是一種電子式目錄,為了達到編制目錄的目的,必須在描述並收藏數據的內容或特色,進而達成協助數據檢索的目的。
元數據的應用舉例:
1、數據結構:數據集的名稱、關系、欄位、約束等;
2、數據部署:數據集的物理位置;
3、數據流:數據集之間的流程依賴關系(非參照依賴),包括數據集到另一個數據集的規則;
4、質量度量:數據集上可以計算的度量;
5、度量邏輯關系:數據集度量之間的邏輯運算關系;
6、ETL過程:過程運行的順序,並行、串列;
7、數據集快照:一個時間點上,數據在所有數據集上的分布情況。
(1)可對元數據實例進行的操作有什麼擴展閱讀:
元數據的優點:
1、自描述:元數據自動提供 COM 中 IDL 的功能,允許將一個文件同時用於定義和實現。運行庫模塊和程序集甚至不需要向操作系統注冊。結果,運行庫使用的說明始終反映編譯文件中的實際代碼,從而提高應用程序的可靠性。
2、設計:元數據提供所有必需的有關已編譯代碼的信息,以供用戶從用不同語言編寫的 PE 文件中繼承類。用戶可以創建用任何託管語言(任何面向公共語言運行庫的語言)編寫的任何類的實例,而不用擔心顯式封送處理或使用自定義的互用代碼。
⑵ 什麼叫元數據
問題一: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就是用來定義數據的數據閥比如,有一條學生信息記錄,其中包括欄位姓名(name)、年齡(age)、性別(male)、班級(class)等,那麼name、age、male、class就是元數據。通過它們的描述,一條關於學生信息的數據記錄就產生;
問題二: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Metadata),又稱中介數據、中繼數據,為描述數據的數據(data about data),主要是描述數據屬性(property)的信息,用來支持如指示存儲位置、歷史數據、資源查找、文件記錄等功能。元數據算是一種電子式目錄,為了達到編制目錄的目的,必須在描述並收藏數據的內容或特色,進而達成協助數據檢索的目的。
問題三: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組織、數據域及其關系的信息,簡言之,元數據就是關於數據的數據。 [編輯]元數據的特點[1] ①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結構化的數據,它不一定是數字形式的,可來自不同的資源。 ②元數據是與對象相關的數據,此數據使其潛在的用戶不必先具備對這些對象的存在和特徵的完整認識。 ③元數據是對信息包裹(Information Package)的編碼的描述。 ④元數據包含用於描述信息對象的內容和位置的數據元素集,促進了網路環境中信息對象的發現和檢索。 ⑤元數據不僅對信息對象進行描述,還能夠描述資源的使用環境、管理、加工、保存和使用等方面的情況。 ⑥在信息對象或系統的生命周期中自然增加元數據。 ⑦元數據常規定義中的「數據」是表示事務性質的符號,是進行各種統計、計算、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所依據的數值,或是說數字化、公式化、代碼化、圖表化的信息。 [編輯]元數據的類型[1] 根據功能可將元數據劃分為管理型元數據、描述型元數據、保存型元數據、技術型元數據、使用型元數據。根據結構和語境可將元數據劃分為三組:第一組為全文索引;第二組為簡單結構化的普通格式,如DC、RFCl807、Template等;第三組為結構復雜的特殊領域內的格式,如FGDC、GILS、TEI、EAD等。 根據元數據的應用范圍,可分為通用性元數據、專業性元數據、Web元數據、多媒體元數據。 [編輯]元數據的結構[1] ①內容結構。包括描述性元素、技術性元素、管理性元素、復用性元素。 ②句法結構。包括元素的分區分層分段組織結構、元素結構描述方法、DTD描述語言、元數據復用方式、與被描述對象的捆綁方式。 ③語義結構。包括元素內容編碼規則定義、元素定義、元素語義概念關系、元數據版本管理。 [編輯]元數據的作用[2] 元數據是網路信息資源描述的重要工具,可以用於網路信息資源管理的各個方面,包括信息資源的建立、發布、轉換、使用、共享等。元數據在網路信息資源組織方面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描述、定位、搜尋、評估和選擇。 (1)描述作用:根據元數據的定義,它最基本的功能就在於對信息對象的內容和位置進行描述,從而為信息對象的存取與利用奠定必要的基礎。 (2)定位作用:由於網路信息資源沒有具體的實體存在,因此,明確它的定位至關重要。元數據包含有關網路信息資源位置方面的信息,因而由此便可確定資源的位置之所在,促進了網路環境中信息對象的發現和檢索。此外,在信息對象的元數據確定以後,信息對象在資料庫或其他 *** 體中的位置也就確定了,這是定位的另一層含義。 (3)搜尋作用:元數據提供搜尋的基礎,在著錄的過程中,將信息對象中的重要信息抽出並加以組織,賦予語意,並建立關系,使檢索結果更加准確,從而有利於用戶識別資源的價值,發現其真正需要的資源。 (4)評估作用:元數據提供有關信息對象的名稱、內容、年代、格式、製作者等基本屬性,使用戶在無需瀏覽信息對象本身的情況下,就能夠對信息對象具備基本了解和認識,參照有關標准即可對其價值進行必要的評估,作為存取利用的參考。 (5)選擇作用:根據元數據所提供的描述信息,參照相應的評估標准,結合使用環境,用戶便能夠做出對信息對象取捨的決定,選擇適合用戶使用的資源。
問題四:十六、什麼是元數據? 謝海洋 王素娟 元數據,英文拼寫為Metadata,目前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信息資源的管理領域中。在檔案界,最早使用「元數據」的是美國的電子文件管理專家戴維?比爾曼,他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表的有關電子文件管理方面的論文中首先使用了元數據這一術語。 元數據的概念目前在檔案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描述有: 1.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數據(Data about Data)」,其中,後一個Data是指被描述的信息資源,前一個Data則是指為理解該信息資源而存儲的有關信息,即元數據。這是元數據目前公認最為經典、通俗和簡潔的定義。 2.國際檔案理事會《電子文件管理指南》(1997)認為「元數據是關於文件的背景信息和結構的數據,是有關電子文件的技術性信息。」 3.《澳大利亞聯邦機構電子文件保管元數據標准》(1999)認為「文件保管元數據是關於電子文件背景的描述信息。」 4.英國國家檔案館《電子文件管理指南》(1999)認為「元數據是關於文件和文件 *** 的背景及其相互關系的結構化描述和編目數據。」 5.馮惠玲主編的《電子文件管理教程》認為元數據是「由電子文件系統自動記錄的關於文件形成時間、地點、人員、活動、文件系統、結構及內容方面的具體數據。」 6.「元數據可以理解為用來描述資源的屬性與特徵的信息。」-劉家真《電子文件管理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7.「元數據是對數據對象規范描述所形成的數據 *** ,通過計算機可讀的開放語言來標記元數據,就能在系統間發現、交換、轉換和理解相應的數字對象,支持系統間互操作。」-張曉林《開放元數據機制:理念與原則》,《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年3期。 以上描述雖然表述各不相同,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即元數據主要是動態地描述電子文檔各種特徵的信息數據 *** ,並且它能為分散的、由多種數字化資源有機構成的檔案信息體系提供整合的工具與紐帶。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元數據的認識在逐步深化。 檔案工作人員為便於理解,可以簡單把電子文檔的元數據視為兩方面:一是「著錄信息或著錄數據」。其中,「元數據元素就是著錄項目,元數據格式就是著錄項目之間關系的結構化表示,元數據編碼就是著錄信息的編制。」(劉越南《對電子文件管理元數據的再認識》,《檔案學通訊》2005年2期);二是電子文檔的內容、背景和結構等方面的信息。 國外學者將元數據喻為電子文件管理系統中的「血液」,足見元數據在數字檔案館電子文件管理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元數據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元數據能協助數字檔案館構建信息檢索機制。元數據具有動態跟蹤功能,能夠即時動態地獲取電子文件管理的各項信息。在數字檔案館的海量信息庫中,藉助元數據,可以快速發現並獲取特定的信息單元。 2.元數據能維護信息的識別與讀取。電子文件所攜帶的元數據信息可以完整地記錄電子文件的原始狀態,能夠系統地映射出電子文件的信息內容、背景和結構等;還能夠映射出電子文件的生成環境和行政管理環境。只有在獲取數據對象的同時也獲取這些元數據信息,被檢索到的數據單元才是可理解的、可讀的。 3.元數據能保障電子文件的真實性與憑證性。元數據系統能夠跟蹤記錄電子文件從產生那一刻起的載體、設備及所用技術的變遷史以及使用干預該文件的整個歷史過程,即不論載體、設備、技術如何更新換代,不論使用者、使用人數的多少都全部作為歷史數據保存下來,記錄備案。這些為數字信息單元真實性和憑證性提供了重要的佐證。
問題五:元數據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 元數據的作用和意義: 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描述性數據信息,說明數據內容、質量、狀況和其他有關特徵的背景信息。其目的是促進數據集的高效利用,並為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服務。 幫助數據生產單位有效的維護和管理數據; 提供有關數據生產單位的各種有關信息供用戶查詢; 幫助用戶了解數據; 提供有關信息,以便用戶處理和轉換有用數據。 採用元數據可以便於數據共享。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問題六:C#中的元數據是什麼意思? blog.csdn/...554681
問題七:「元數據」是什麼意思,能簡單解釋下嗎 一件事下出的定義 也叫概念
問題八: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就是用來定義數據的數據閥比如,有一條學生信息記錄,其中包括欄位姓名(name)、年齡(age)、性別(male)、班級(class)等,那麼name、age、male、class就是元數據。通過它們的描述,一條關於學生信息的數據記錄就產生;
問題九: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Metadata),又稱中介數據、中繼數據,為描述數據的數據(data about data),主要是描述數據屬性(property)的信息,用來支持如指示存儲位置、歷史數據、資源查找、文件記錄等功能。元數據算是一種電子式目錄,為了達到編制目錄的目的,必須在描述並收藏數據的內容或特色,進而達成協助數據檢索的目的。
問題十: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組織、數據域及其關系的信息,簡言之,元數據就是關於數據的數據。 [編輯]元數據的特點[1] ①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結構化的數據,它不一定是數字形式的,可來自不同的資源。 ②元數據是與對象相關的數據,此數據使其潛在的用戶不必先具備對這些對象的存在和特徵的完整認識。 ③元數據是對信息包裹(Information Package)的編碼的描述。 ④元數據包含用於描述信息對象的內容和位置的數據元素集,促進了網路環境中信息對象的發現和檢索。 ⑤元數據不僅對信息對象進行描述,還能夠描述資源的使用環境、管理、加工、保存和使用等方面的情況。 ⑥在信息對象或系統的生命周期中自然增加元數據。 ⑦元數據常規定義中的「數據」是表示事務性質的符號,是進行各種統計、計算、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所依據的數值,或是說數字化、公式化、代碼化、圖表化的信息。 [編輯]元數據的類型[1] 根據功能可將元數據劃分為管理型元數據、描述型元數據、保存型元數據、技術型元數據、使用型元數據。根據結構和語境可將元數據劃分為三組:第一組為全文索引;第二組為簡單結構化的普通格式,如DC、RFCl807、Template等;第三組為結構復雜的特殊領域內的格式,如FGDC、GILS、TEI、EAD等。 根據元數據的應用范圍,可分為通用性元數據、專業性元數據、Web元數據、多媒體元數據。 [編輯]元數據的結構[1] ①內容結構。包括描述性元素、技術性元素、管理性元素、復用性元素。 ②句法結構。包括元素的分區分層分段組織結構、元素結構描述方法、DTD描述語言、元數據復用方式、與被描述對象的捆綁方式。 ③語義結構。包括元素內容編碼規則定義、元素定義、元素語義概念關系、元數據版本管理。 [編輯]元數據的作用[2] 元數據是網路信息資源描述的重要工具,可以用於網路信息資源管理的各個方面,包括信息資源的建立、發布、轉換、使用、共享等。元數據在網路信息資源組織方面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描述、定位、搜尋、評估和選擇。 (1)描述作用:根據元數據的定義,它最基本的功能就在於對信息對象的內容和位置進行描述,從而為信息對象的存取與利用奠定必要的基礎。 (2)定位作用:由於網路信息資源沒有具體的實體存在,因此,明確它的定位至關重要。元數據包含有關網路信息資源位置方面的信息,因而由此便可確定資源的位置之所在,促進了網路環境中信息對象的發現和檢索。此外,在信息對象的元數據確定以後,信息對象在資料庫或其他 *** 體中的位置也就確定了,這是定位的另一層含義。 (3)搜尋作用:元數據提供搜尋的基礎,在著錄的過程中,將信息對象中的重要信息抽出並加以組織,賦予語意,並建立關系,使檢索結果更加准確,從而有利於用戶識別資源的價值,發現其真正需要的資源。 (4)評估作用:元數據提供有關信息對象的名稱、內容、年代、格式、製作者等基本屬性,使用戶在無需瀏覽信息對象本身的情況下,就能夠對信息對象具備基本了解和認識,參照有關標准即可對其價值進行必要的評估,作為存取利用的參考。 (5)選擇作用:根據元數據所提供的描述信息,參照相應的評估標准,結合使用環境,用戶便能夠做出對信息對象取捨的決定,選擇適合用戶使用的資源。
⑶ MySQL從入門到精通(九) MySQL鎖,各種鎖
鎖是計算機協調多個進程或線程並發訪問某一資源的機制,在資料庫中,除傳統的計算資源(CPU、RAM、I/O)爭用外,數據也是一種供許多用戶共享的資源,如何保證數據並發訪問的一致性,有效性是所有資料庫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鎖沖突也是影響資料庫並發訪問性能的一個重要因素,從這個角度來說,鎖對資料庫而言是尤其重要,也更加復雜。MySQL中的鎖,按照鎖的粒度分為:1、全局鎖,就鎖定資料庫中的所有表。2、表級鎖,每次操作鎖住整張表。3、行級鎖,每次操作鎖住對應的行數據。
全局鎖就是對整個資料庫實例加鎖,加鎖後整個實例就處於只讀狀態,後續的DML的寫語句,DDL語句,已經更新操作的事務提交語句都將阻塞。其典型的使用場景就是做全庫的邏輯備份,對所有的表進行鎖定,從而獲取一致性視圖,保證數據的完整性。但是對資料庫加全局鎖是有弊端的,如在主庫上備份,那麼在備份期間都不能執行更新,業務會受影響,第二如果是在從庫上備份,那麼在備份期間從庫不能執行主庫同步過來的二進制日誌,會導致主從延遲。
解決辦法是在innodb引擎中,備份時加上--single-transaction參數來完成不加鎖的一致性數據備份。
添加全局鎖: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解鎖 unlock tables。
表級鎖,每次操作會鎖住整張表.鎖定粒度大,發送鎖沖突的概率最高,並發讀最低,應用在myisam、innodb、BOB等存儲引擎中。表級鎖分為: 表鎖、元數據鎖(meta data lock, MDL)和意向鎖。
表鎖又分為: 表共享讀鎖 read lock、表獨占寫鎖write lock
語法: 1、加鎖 lock tables 表名 ... read/write
2、釋放鎖 unlock tables 或者關閉客戶端連接
注意: 讀鎖不會阻塞其它客戶端的讀,但是會阻塞其它客戶端的寫,寫鎖既會阻塞其它客戶端的讀,又會阻塞其它客戶端的寫。大家可以拿一張表來測試看看。
元數據鎖,在加鎖過程中是系統自動控制的,無需顯示使用,在訪問一張表的時候會自動加上,MDL鎖主要作用是維護表元數據的數據一致性,在表上有活動事務的時候,不可以對元數據進行寫入操作。為了避免DML和DDL沖突,保證讀寫的正確性。
在MySQL5.5中引入了MDL,當對一張表進行增刪改查的時候,加MDL讀鎖(共享);當對表結構進行變更操作時,加MDL寫鎖(排他).
查看元數據鎖:
select object_type,object_schema,object_name,lock_type,lock_ration from performance_schema_metadata_locks;
意向鎖,為了避免DML在執行時,加的行鎖與表鎖的沖突,在innodb中引入了意向鎖,使得表鎖不用檢查每行數據是否加鎖,使用意向鎖來減少表鎖的檢查。意向鎖分為,意向共享鎖is由語句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添加。意向排他鎖ix,由insert,update,delete,select。。。for update 添加。
select object_schema,object_name,index_name,lock_type,lock_mode,lock_data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
行級鎖,每次操作鎖住對應的行數據,鎖定粒度最小,發生鎖沖突的概率最高,並發讀最高,應用在innodb存儲引擎中。
innodb的數據是基於索引組織的,行鎖是通過對索引上的索引項加鎖來實現的,而不是對記錄加的鎖,對於行級鎖,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1、行鎖或者叫record lock記錄鎖,鎖定單個行記錄的鎖,防止其他事物對次行進行update和delete操作,在RC,RR隔離級別下都支持。
2、間隙鎖Gap lock,鎖定索引記錄間隙(不含該記錄),確保索引記錄間隙不變,防止其他事物在這個間隙進行insert操作,產生幻讀,在RR隔離級別下都支持。
3、臨鍵鎖Next-key-lock,行鎖和間隙鎖組合,同時鎖住數據,並鎖住數據前面的間隙Gap,在RR隔離級別下支持。
innodb實現了以下兩種類型的行鎖
1、共享鎖 S: 允許一個事務去讀一行,阻止其他事務獲得相同數據集的排他鎖。
2、排他鎖 X: 允許獲取排他鎖的事務更新數據,阻止其他事務獲得相同數據集的共享鎖和排他鎖。
insert 語句 排他鎖 自動添加的
update語句 排他鎖 自動添加
delete 語句 排他鎖 自動添加
select 正常查詢語句 不加鎖 。。。
select 。。。lock in share mode 共享鎖 需要手動在select 之後加lock in share mode
select 。。。for update 排他鎖 需要手動在select之後添加for update
默認情況下,innodb在repeatable read事務隔離級別運行,innodb使用next-key鎖進行搜索和索引掃描,以防止幻讀。
間隙鎖唯一目的是防止其它事務插入間隙,間隙鎖可以共存,一個事務採用的間隙鎖不會阻止另一個事務在同一間隙上採用的間隙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