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分析 > 如何設計資料庫系統

如何設計資料庫系統

發布時間:2024-10-29 11:40:52

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資料庫設計的來基本步驟如源下:

1、安裝並打開MySQL WorkBench軟體以後,在軟體的左側邊欄有三個選項,分別是對應「連接資料庫」、「設計資料庫」、「遷移資料庫」的功能。這類選擇第二項,設計資料庫,點擊右邊的「+」號,創建models。

㈡ 如何設計開發資料庫應用系統

第13章 資料庫應用系統設計概述
13.1 資料庫設計概述
13.1.1 資料庫系統設計內容
資料庫設計包含兩方面的內容。
1. 結構特性設計
結構特性設計通常是指資料庫模式或資料庫結構設計,它應該具有最小冗餘的、能滿足不同用戶數據需求的、能實現數據共享的系統。資料庫結構特性是靜態的,應留有擴充餘地,使系統容易改變。
2. 行為特性設計
行為特性設計是指應用程序、事物處理的設計。
13.1.2 資料庫設計特點
資料庫設計是一項綜合性技術。「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礎數據」是資料庫建設的基本規律。資料庫設計的特點是:
硬體、軟體和管理界面相結合。
結構設計和行為設計相結合。
13.2 資料庫設計步驟
見圖。

13.3 資料庫結構設計
13.3.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標是准確了解系統的應用環境,了解並分析用戶對數據及數據處理的需求。
1. 收集需求信息
一般來講,用戶對資料庫的要求如下:
(1)信息需求
(2)處理需求
(3)安全性與完整性要求
2. 分析整理
分析的過程是對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抽象的過程。下面是「高校收費管理系統」的用戶需求分析:
每年新生入學時學費基本信息的輸入
每年老生離校時學生基本信息的刪除
查詢、列印學生的交費情況
查詢、列印降級生的交費情況
進入學費管理系統的安全性條件設計
3. 數據流圖
資料庫設計中採用數據流圖(DFD:Data Flow Diagram)來描述系統的功能。DFD一般由下面圖素構成。
:數據及其流動方向,直線上方標明數據流名稱

:數據處理,圓圈內標明處理名稱

:數據流的終點和源點,方框內標明相應的名稱

文件和數據存儲,在其內標明相應名稱
例如:高校收費管理系統
4.數據字典
數據字典(DD:Data Dictionary)用於記載系統中的各種數據、數據元素以及它們的名字、性質、意義及各類約束條件,記錄系統中用到的常量、變數、數組及其他數據單位,是系統開發與維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文件。數據字典是關於資料庫中數據的一種描述,而不是數據本身。數據字典是在需求分析階段建立,在資料庫設計過程中不斷修改、充實、完善的。
數據字典產生於數據流圖,是對數據流圖中的四個成分(數據流、數據項、文件和處理)描述的結果。其中:
數據流描述:定義數據流的組成,一般包含若干數據項,通常在數據流圖的下方通過「說明」定義。
文件描述:定義文件的組成以及文件的組織方式,如學生交費數據可用下面方法描述:
交費數據=學號+姓名+收費標准+應交學費+待交學費+本次交款
數據項描述:定義數據項,一般包括名稱、類型長度、允許范圍等。如學生交費數據文件中的數據項。

數據項名稱 類型 長度(位元組) 范圍
學號 字元 8 H、G和數字
姓名 字元 8 任何字母
收費標准 正整數 5 0-99999
應交學費 正整數 5 0-99999
待交學費 正整數 5 0-99999
本次交款 正整數 5 0-99999
數據處理的描述:說明數據處理的邏輯關系,即輸入與輸出之間的邏輯關系。同時,也要說明數據處理的觸發條件、錯誤處理等問題。
13.3.2 概念結構設計
概念結構的目標是將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戶需求抽象為資料庫的概念結構,即概念模式。概念結構設計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模型。描述概念模式的是E―R圖。
1. 局部E-R模型設計
局部E―R模型設計是從數據流圖出發確定實體和屬性,並根據數據流圖中表示的對數據的處理、確定實體之間的聯系。

2. 總體E-R模型設計
將各個局部E―R圖加以綜合,使同一個實體只出現一次,便可產生總體E―R圖。

13.3.3 邏輯結構設計
資料庫的邏輯結構設計的目標就是將概念結構轉換成特定的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並對其優化的過程。邏輯設計階段一般分三個過程進行:
將概念結構轉換為一般的關系、網狀、層次模型;
將由概念結構轉換來的模型向所選用DBMS支持的數據模型轉換;
對數據模型進行優化
13.3.4 物理設計
資料庫的物理設計目標是在選定的DBMS上建立起邏輯設計結構確立的資料庫的結構。這項工作一般由系統程序員完成。資料庫的物理設計通常分為兩步進行。
1. 確定資料庫的物理結構
在關系資料庫中,確定資料庫的物理結構主要指確定數據存放位置和存儲結構,包括確定關系、索引、日誌、備份等數據的存儲分配合存儲結構,確定系統配置等工作。
2. 對所確定的物理結構進行評價
13.4 應用程序設計
資料庫的應用程序設計和一般的應用程序設計方法基本相同。
應用程序的設計方法可以採用一般的程序設計方法。
13.5 運行和維護
13.5.1 數據載入資料庫
13.5.2 資料庫系統試運行
在試運行階段應當注意:
1. 數據的載入過程應先輸入小部分數據進行試運行
2. 應注意資料庫的轉儲和恢復工作
13.5.3 資料庫系統的運行和維護
在資料庫系統正式運行階段,對資料庫的經常性維護工作是由DBA來實施的,他的工作主要包括:
1. 資料庫的轉儲和恢復
2. 資料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
3. 資料庫性能的監督、分析和改造
4. 資料庫的重組與重構
(1)資料庫的重組
(2)資料庫的重構
13.6 小結
本章通過高校收費管理系統資料庫的構建與設計過程的詳細描述,學習了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方法,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流程,E-R圖的建立和到關系模式的轉換,學習了軟體工程的基本思想,為後續課程資料庫開發技術打好基礎。

㈢ 資料庫如何設計

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按照規范設計的方法,考慮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開發全過程,將資料庫設計分為以下6個階段
1.需求分析
2.概念結構設計
3.邏輯結構設計
4.物理結構設計
5.資料庫實施
6.資料庫的運行和維護

資料庫設計通常分為6個階段1分析用戶的需求,包括數據、功能和性能需求;2概念結構設計:主要採用E-R模型進行設計,包括畫E-R圖;3邏輯結構設計:通過將轉換成表,實現從E-R模型到關系模型的轉換;4:主要是為所設計的資料庫選擇合適的和存取路徑;5資料庫的實施:包括編程、測試和試運行;6資料庫運行與維護:系統的運行與資料庫的日常維護。),主要討論其中的第3個階段,即邏輯設計。

在資料庫設計過程中,需求分析和概念設計可以獨立於任何資料庫管理系統進行,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與選用的DAMS密切相關。

1.需求分析階段(常用自頂向下)
進行資料庫設計首先必須准確了解和分析用戶需求(包括數據與處理)。需求分析是整個設計過程的基礎,也是最困難,最耗時的一步。需求分析是否做得充分和准確,決定了在其上構建資料庫大廈的速度與質量。需求分析做的不好,會導致整個資料庫設計返工重做。
需求分析的任務,是通過詳細調查現實世界要處理的對象,充分了解原系統工作概況,明確用戶的各種需求,然後在此基礎上確定新的系統功能,新系統還得充分考慮今後可能的擴充與改變,不僅僅能夠按當前應用需求來設計。
調查的重點是,數據與處理。達到信息要求,處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分析方法常用SA(Structured Analysis) 結構化分析方法,SA方法從最上層的系統組織結構入手,採用自頂向下,逐層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統。
數據流圖表達了數據和處理過程的關系,在SA方法中,處理過程的處理邏輯常常藉助判定表或判定樹來描述。在處理功能逐步分解的同事,系統中的數據也逐級分解,形成若干層次的數據流圖。系統中的數據則藉助數據字典(data dictionary,DD)來描述。數據字典是系統中各類數據描述的集合,數據字典通常包括數據項,數據結構,數據流,數據存儲,和處理過程5個階段。

㈣ 簡述資料庫應用系統的設計步驟

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1、系統需求分析與設計。

2、概念結構分析與設計。

3、邏輯結構分析與設計。

4、物理結構分析與設計。

5、系統實施。

6、系統維護。

(4)如何設計資料庫系統擴展閱讀:

資料庫設計技巧:

1、原始文件與實體的關系

它可以是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關系。一般來說,它們是一對一的關系:一個原始文檔只對應於一個實體。在特殊情況下,它們可以是一對多或多對一關系,即一個原始文檔對應於多個實體,或者多個原始文檔對應於一個實體。

這里的實體可以理解為基本表。在對應關系明確後,對輸入介面的設計非常有利。

2、主鍵和外鍵

一般來說,實體不能既沒有主鍵也沒有外鍵。在E-R圖中,葉中的實體可以定義主鍵或不定義主鍵(因為它沒有子代),但它必須有外鍵(因為它有父項)。

主鍵和外鍵的設計在全局資料庫的設計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全球資料庫的設計完成後,一位美國資料庫設計專家說:「鑰匙無處不在,只有鑰匙。」。這是他資料庫設計的經驗,也體現了他對信息系統核心(數據模型)高度抽象的理念。

因為:主鍵是一個高度抽象的實體。主鍵和外鍵的配對表示實體之間的連接。

3、基本表的屬性

基本表不同於中間表和臨時表,因為它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原子性。基本表中的欄位不可分解。

原始主義。基本表中的記錄是原始數據(基本數據)的記錄。

演繹的。所有輸出數據都可以從基本表和代碼表中的數據導出。

穩定。基本表的結構比較穩定,表中的記錄要長期保存。

在了解基本表的性質之後,在設計資料庫時,可以將基本表與中間表和臨時表區分開來。

㈤ 資料庫的系統設計包括哪些內容

資料庫設計包括六個主要步驟: 1、需求分析:了解用戶的數據需求、處理需求、安全性及完回整性要求答; 2、概念設計:通過數據抽象,設計系統概念模型,一般為E-R模型; 3、邏輯結構設計:設計系統的模式和外模式,對於關系模型主要是基本表和視圖; 4、物理結構設計:設計數據的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如索引的設計; 5、系統實施:組織數據入庫、編制應用程序、試運行; 6、運行維護:系統投入運行,長期的維護工作。

閱讀全文

與如何設計資料庫系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s入門必備文件 瀏覽:348
以前的相親網站怎麼沒有了 瀏覽:15
蘋果6耳機聽歌有滋滋聲 瀏覽:768
怎麼徹底刪除linux文件 瀏覽:379
編程中字體的顏色是什麼意思 瀏覽:534
網站關鍵詞多少個字元 瀏覽:917
匯川am系列用什麼編程 瀏覽:41
筆記本win10我的電腦在哪裡打開攝像頭 瀏覽:827
醫院單位基本工資去哪個app查詢 瀏覽:18
css源碼應該用什麼文件 瀏覽:915
編程ts是什麼意思呢 瀏覽:509
c盤cad佔用空間的文件 瀏覽:89
不銹鋼大小頭模具如何編程 瀏覽:972
什麼格式的配置文件比較主流 瀏覽:984
增加目錄word 瀏覽:5
提取不相鄰兩列數據如何做圖表 瀏覽:45
r9s支持的網路制式 瀏覽:633
什麼是提交事務的編程 瀏覽:237
win10打字卡住 瀏覽:774
linux普通用戶關機 瀏覽:11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