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分析 > 大數據中心重難點和亮點有哪些

大數據中心重難點和亮點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10-17 16:29:51

大數據有哪些新鮮事

數據、視頻流、潛水、窗口、桌面、充電、放水、綠色、亮點、登陸、接軌。

1、大數據

IT行業術語,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2、窗口

原意是窗戶,新含義是計算機人機會話界面的一個屏幕上的矩形區域。還有一個新意思是「滿足某種條件的時機」,例如「火箭發射窗口」、「成品油調價窗口」。

3、桌面

原來的意思是桌子上用來放東西的平面。新的含義是進入計算機的視窗操作系統平台時,顯示器上顯示的背景。



4、充電

原來是指把直流電源接到蓄電池的兩極上使蓄電池獲得放電能力,現比喻通過學習補充知識,提高技能等。

5、放水

原來是指把水放出去,而現在常指體育比賽中串通作弊,一方故意輸給另一方。

6、接軌

原來指火車軌道接起來了,現比喻兩種事物彼此銜接起來。

❷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聚焦八大亮點

中房網訊 2月18日,市場期盼已久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正式發布,這是中國經濟在發展進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根據《綱要》,粵港澳大灣區將建成世界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其中,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將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會同粵港澳三地和有關部門以釘釘子精神抓緊抓實做好各項任務,推動規劃藍圖中的各項美好願景落到實處,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增進粵港澳三地民生福祉,成為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示範。
【四大核心城市定位出爐】
《綱要》最重要的看點之一,就是對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分工協作進行「頂層設計」。
根據《綱要》文件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簡稱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規劃極大地尊重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差異化分工定位。
統計《綱要》全文發現:從提及頻率來看,四大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作用可見一斑:其中,香港被提及102次,澳門90次,廣州41次,深圳39次。與此同時,珠海也被委以重任,共被提及20次。此外,佛山被提及9次,惠州6次,東莞8次,中山9次,江門7次,肇慶5次。
從這一數據也可看出,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龍頭」地位毋庸置疑。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灣區內的大小城市,都將在這份「總綱」指導下,展開金融開放、交通規劃、產業布局等工作。那麼,11座城市將如何擔當重任,又將如何改變大灣區城市格局?
四大中心城市《綱要》提出,優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香港: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
四大中心城市中,香港排在首位: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香港責任重大。香港科技創新資源豐富,但短板也很明顯,即成果商業化能力不足。為此,《綱要》提出,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台。
與此同時,為充分發揮香港金融服務功能,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參與大灣區創新型科技企業融資,允許符合條件的創新型科技企業進入香港上市集資平台,將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中心。此外,在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方面,將支持香港開發更多離岸人民幣、大宗商品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
澳門: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緊隨香港之後,澳門在《綱要》中也屢屢被點名,達90次之多。
澳門雖然經濟高度發達,但由於體量過小,經濟總量並不突出。而且,經濟結構相對單一,過度依賴旅遊業和博彩業。以2017年數據為例,澳門GDP為3102億元人民幣,其中博彩業就占據半壁江山,達到49.1%。
為此,《綱要》對澳門也提出了非常具有針對性的定位:
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在產業布局方面,支持澳門中醫葯科技產業發展平台建設。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研究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
廣州: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
作為廣東省省會,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地位自然不容小覷。
根據《綱要》,廣州要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
在重大創新載體建設方面,《綱要》重點提及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中新廣州知識城、南沙慶盛科技創新產業基地及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葯科技產業園,其中廣州獨占兩席。
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也是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要工作之一。《綱要》透露,將實施廣州、深圳等機場改擴建,開展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工作。而在上月公布的《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2018~2035年)》中,也有「規劃研究廣州第二機場」的表述。
此外,《綱要》還提出,支持廣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區域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產權、大宗商品區域交易中心,提升國際化水平。支持廣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
深圳: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要扮演的角色是: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在科技創新合作方面,《綱要》提到,不但要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台,還支持依託深圳國家基因庫發起設立「一帶一路」生命科技促進聯盟。
此外,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充分發揮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功能,合作構建多元化、國際化、跨區域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在文化創意產業體繫上,支持深圳引進世界高端創意設計資源,大力發展時尚文化產業。
重要節點城市,《綱要》還提到,支持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化改革創新,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強化與中心城市的互動合作,帶動周邊特色城鎮發展,共同提升城市群發展質量。
珠海:配合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
港珠澳大橋開通後,珠海成為唯一與香港、澳門陸橋連通的城市。根據《綱要》,珠海還將增強機場功能,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此外,還將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發展,穩步發展跨境直升機服務,建設深圳、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
與澳門隔江相望的珠海橫琴島,占盡地利。《綱要》將「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作為單獨一章列出,其中重點提及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三大重大平台開發建設。例如,將配合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高水平建設珠海橫琴國際休閑旅遊島,統籌研究旅客往來橫琴和澳門的便利措施,允許澳門旅遊從業人員到橫琴提供相關服務。
佛山: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
佛山是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為優化產業布局,《綱要》提出,要提升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發展水平,以珠海、佛山為龍頭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並支持佛山深入開展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珠三角九市需要發揮各自優勢,與港澳共建各類合作園區,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實現互利共贏。比如,《綱要》支持佛山南海推動粵港澳高端服務合作,搭建粵港澳市場互聯、人才信息技術等經濟要素互通的橋梁。
佛山與廣州共同構成「廣佛都市圈」。在空間布局方面,要發揮廣州-佛山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廣佛同城化建設,提升整體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參與國際合作。
惠州:探索開通海上旅遊航線
《綱要》提出,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在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惠州作為為廣東海洋大市之一,西鄰大鵬灣,西南鄰香港,東與紅海灣相接,南連廣闊的南海。此次《綱要》提及,將探索開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遊航線。此外,還將高水平打造惠州粵港澳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基地
東莞也是世界知名的製造業城市,《綱要》提到,要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並提出,支持東莞等市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方面,東莞要結合自身特點,發展特色合作平台,具體而言,支持東莞與香港合作開發建設東莞濱海灣地區,集聚高端製造業總部、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基地。
中山:深度挖掘孫中山文化資源
《綱要》提到,要發揮大灣區中西文化長期交匯共存等綜合優勢,促進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創新人文交流方式,豐富文化交流內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具體到中山,作為孫中山的故鄉,文件中提到將支持其深度挖掘和弘揚孫中山文化資源。珠海、江門、中山同處珠江西岸,與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其他廣東城市相比,與澳門地理位置最接近。《綱要》提到,將推進澳門和中山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拓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空間。
江門: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江門是著名的僑鄉,此次《綱要》中提及,支持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綱要》還提出,支持江門與港澳合作建設大廣海灣經濟區,拓展在金融、旅遊、文化創意、電子商務、海洋經濟、職業教育、生命健康等領域合作。加快江門銀湖灣濱海地區開發,形成國際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華僑華人的引資引智創業創新平台。
肇慶: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
《綱要》透露,粵港澳大灣區將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路,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具體到肇慶,《綱要》提出,將適時開展廣州經茂名、湛江至海安鐵路和柳州至肇慶鐵路等區域性通道項目前期工作,研究廣州至清遠鐵路進一步延伸的可行性。
同時,加強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合作,高水平打造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
【八大亮點】
那麼,綱要有哪些要點值得關注?大灣區內的城市、產業將迎來怎樣的發展機會?資本市場將如何與之共舞?我們來看一看其中的亮點。
亮點一:科技創新成重中之重
粵港澳大灣區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也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
《綱要》提到要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綱要》提出依託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平台,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
亮點二:粵港澳網間互聯寬頻擴容
《綱要》提出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成智慧城市群和提升網路安全保障水平。推進粵港澳網間互聯寬頻擴容,全面布局基於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推進骨幹網、城域網、接入網、互聯網數據中心和支撐系統的IPv6升級改造。此外,推動降低粵港澳手機長途和漫遊費,並積極開展取消粵港澳手機長途和漫遊費的可行性研究,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亮點三: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粵港澳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對於金融業的發展,《綱要》中也有諸多亮點。
《綱要》提出建設國際金融樞紐,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其中,要發揮香港在金融領域的引領帶動作用,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平台。支持廣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區域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產權、大宗商品區域交易中心,提升國際化水平。
支持深圳依規發展以深圳證券交易所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加快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
《綱要》提出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范圍。大灣區內的銀行機構可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跨境人民幣拆借、人民幣即遠期外匯交易業務以及與人民幣相關衍生品業務、理財產品交叉代理銷售業務。大灣區內的企業可按規定跨境發行人民幣債券。擴大香港與內地居民和機構進行跨境投資的空間,穩步擴大兩地居民投資對方金融產品的渠道。支持內地與香港、澳門保險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再保險業務。
亮點四:推進投資便利化
《綱要》提出,不斷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銀行、保險機構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設立經營機構。此外,深化落實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對港澳服務業開放措施,鼓勵粵港澳共建專業服務機構,促進會計審計、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管理咨詢、檢驗檢測認證、知識產權、建築及相關工程等專業服務發展。支持大灣區企業使用香港的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
此外,《綱要》還提出推進投資便利化,落實內地與香港、澳門CEPA系列協議,推動對港澳在金融、教育、法律及爭議解決、航運、物流、鐵路運輸、電信、中醫葯、建築及相關工程等領域實施特別開放措施,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行業准入等限制,在廣東為港澳投資者和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站式服務,更好落實CEPA框架下對港澳開放措施。
亮點五: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綱要》提出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發展壯大為新支柱產業,在新型顯示、新一代通信技術、5G和移動互聯網、蛋白類等生物醫葯、高端醫學診療設備、基因檢測、現代中葯、智能機器人、3D列印、北斗衛星應用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此外,《綱要》提出探索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推進馬匹運動及相關產業發展。
亮點六: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
《綱要》提出研究賦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並符合條件的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同等接受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權利。此外,鼓勵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擔任內地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務,研究推進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報考內地公務員工作。
亮點七:共建合作發展平台
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的開發建設一直備受關注。《綱要》提出優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功能,拓展離岸賬戶功能,借鑒上海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體系,積極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有效路徑。《綱要》提出,研究進一步擴展前海發展空間。
《綱要》提出打造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將廣州南沙打造為華南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高地,推進珠海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支持橫琴與澳門聯手打造中拉經貿合作平台。
《綱要》還提到支持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毗鄰的深方科創園區建設,共同打造科技創新合作區;支持江門與港澳合作建設大廣海灣經濟區,加快江門銀湖灣濱海地區開發;推進澳門和中山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支持東莞與香港合作開發建設東莞濱海灣地區;支持佛山南海推動粵港澳高端服務合作。
亮點八:創新綠色發展
《綱要》提出推動大灣區開展綠色低碳發展評價,力爭碳排放早日達峰,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區。推廣碳普惠制試點經驗,推動粵港澳碳標簽互認機制研究與應用示範。此外,《綱要》還提出加快推進珠三角大型石油儲備基地建設,統籌推進新建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和擴大已建LNG接收站儲轉能力。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粵港澳大灣區】
作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同時也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在中國資本市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18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3586家,其中注冊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的上市公司共有526家,占廣東省A股上市公司的89.6%,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4.67%。
從各城市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城市分化明顯。深圳擁有的A股上市公司最多,達285家;其次為廣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98家;佛山、珠海、東莞分別有36家、28家、27家;中山、江門、惠州、肇慶共有A股上市公司52家。
在市值方面,截至2019年2月18日,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9.88萬億元,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18.96萬億元,兩市市值合計48.84萬億元。而粵港澳大灣區526家上市公司同期市值約9.18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18.79%。
近年來,A股新增上市公司中,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是重要組成部分。以2017年為例,全年共有438家公司登陸A股,其中89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佔比達20%;2018年,A股共新增105家上市公司,其中18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佔比17%。
在A股之外,灣區另一重要城市香港在世界金融市場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2018年,港股市場在全球IPO總數及募資金額均拔得頭籌,吸引了大批優質企業赴港上市。
頭部公司優勢明顯
粵港澳大灣區的上市公司不僅數量眾多,質量也同樣不俗。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A股上市公司數量占總數的14.67%,但市值佔比卻達到了18.79%,這說明粵港澳大灣區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規模,高於A股公司的平均市值水平。
市場化程度高、知名企業多、頭部企業多,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顯著特點。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上至高精尖的領先科技行業,下至關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行業,均少不了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的身影。
以2019年2月18日的收盤數據為參考,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共有74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公司就有18家,佔比達24.3%。
除去A股上市公司,粵港澳大灣區還有不少在其他資本市場上市的知名公司。大量優秀企業的存在,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充沛的動力,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走向世界的亮麗名片。
高新技術企業比重高
在世界上,灣區都是創新發展的高地。
2018年10月13日,廣東省科技研究機構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三大灣區創新能力對比研究》顯示,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17.6萬件,超過同期東京、紐約、舊金山三大灣區發明專利申請量,數量優勢明顯。
從A股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526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計算機、醫葯生物、機械設備、通信等五大行業。五大行業的上市公司合計達241家,約占粵港澳大灣區A股公司的46%。其中佔比最多的是電子行業,共有92家公司,佔比達17.5%,這其中半導體、光電子、LED等高科技企業又佔了大多數。
由於地緣及市場特點等因素,粵港澳大灣區526家A股上市公司絕大多數在深交所上市。相關數據顯示,在深交所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比深市整體的平均水平高出50%。
在深市上市企業中有70%是高新技術企業、40%屬於戰略新興產業企業,而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在深市上市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達80%,戰略新興產業企業達50%,均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除了擁有大量高新技術企業之外,粵港澳大灣區還存在大量傳統製造業企業。據統計,粵港澳大灣區526家上市公司,在證監會行業分類中屬於製造業的企業達341家,佔比約65%。發達的製造業體系,健全的產業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新華社、證券時報、每日經濟新聞、經濟參考報,中房網綜合整理

❸ 我國經濟發展有哪些亮點

我國經濟發展的亮點主要體現在創新驅動、結構優化、開放合作、綠色發展和共享成果等方面。

首先,創新驅動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戰略。近年來,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投入持續增加,培育出了一大批高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例如,5G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科技在中國得到了廣泛應用和快速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力。這些創新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催生了新業態、新產業,為市場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其次,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又一亮點。過去,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現在已逐步轉向內需驅動。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同時,製造業也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這種結構優化使得中國經濟更加穩健、可持續。

第三,開放合作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施,使得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更加緊密。同時,中國還不斷擴大市場准入,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外資來華投資興業。這些開放舉措為中國經濟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和合作夥伴。

最後,綠色發展和共享成果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追求。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中國積極推動綠色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例如,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推廣節能環保技術,加強資源循環利用等。同時,中國還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經濟發展成果的全民共享。例如,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使得數億貧困人口擺脫了貧困;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使得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綜上所述,中國經濟發展的亮點多種多樣,不僅體現在高速增長的經濟指標上,更體現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全方位提升上。這些亮點展示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也為世界經濟的穩定與復甦提供了重要支撐。

❹ 大數據:大變革、大機遇

大數據:大變革、大機遇

從來沒有哪一次技術變革能像大數據革命一樣,在短短的數年之內,從少數科學家的主張,轉變為全球領軍公司的戰略實踐,繼而上升為大國的競爭戰略,形成一股無法忽視、無法迴避的歷史潮流。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正在使數據沿著「摩爾定律」飛速增長,一個與物理空間平行的數字空間正在形成。在新的數字世界當中,數據成為最寶貴的生產要素,順應趨勢、積極謀變的國家和企業將乘勢崛起,成為新的領軍者;無動於衷、墨守成規的組織將逐漸被邊緣化,失去競爭的活力和動力。毫無疑問,大數據正在開啟一個嶄新時代。
大數據時代有什麼本質特徵?大數據的來源是什麼?大數據又將流向哪裡?大數據在提升政府治理、改善經濟治理、再造公共服務模式、激發商業創新方面有哪些卓越案例?中國需要怎麼樣的戰略反應才能抓住大數據帶來的寶貴機遇?一系列問題亟待研究者給出深入解析。
「數據驅動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如今,大數據已經被賦予多重戰略含義。從資源的角度,數據被視為「未來的石油」,作為戰略性資產進行管理;從國家治理角度,大數據被用來提升治理效率、重構治理模式、破解治理難題,它將掀起一場國家治理革命;從經濟增長角度,大數據是全球經濟低迷環境下的產業亮點,是戰略新興產業的最活躍部分;從國家安全形度,全球數據空間沒有國界邊疆,大數據能力成為大國之間博弈和較量的利器。總之,國家競爭焦點將從資本、土地、人口、資源轉向數據空間,全球競爭版圖將分成新的兩大陣營:數據強國與數據弱國。
宏觀上看,由於大數據革命的系統性影響和深遠意義,主要大國快速做出戰略響應,將大數據置於非常核心的位置,推出國家級創新戰略計劃。美國2012年發布《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並成立「大數據高級指導小組」,2013年又推出「數據—知識—行動」計劃,2014年進一步發布《大數據:把握機遇,維護價值》政策報告,啟動「公開數據行動」,陸續公開50個門類的政府數據,鼓勵商業部門進行開發和創新。歐盟正在力推《數據價值鏈戰略計劃》,英國發布《英國數據能力發展戰略規劃》,日本發布《創建最尖端IT國家宣言》,韓國提出「大數據中心戰略」。中國多個省市發布了大數據發展戰略,國家層面的《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也於2015年8月19日正式通過。
微觀上看,大數據重塑了企業的發展戰略和轉型方向。美國的企業以GE提出的「工業互聯網」為代表,提出智能機器、智能生產系統、智能決策系統,將逐漸取代原有的生產體系,構成一個「以數據為核心」智能化產業生態系統。德國企業以「工業4.0」為代表,要通過信息物理系統(CPS——cyber physical system),把一切機器、物品、人、服務、建築統統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高度整合的生產系統。中國的企業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提出的「DT時代」(data technology)為代表,認為未來驅動發展的不再是石油、鋼鐵,而是數據。這三種新的發展理念可謂異曲同工、如出一轍,共同宣告了「數據驅動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與此同時,大數據也是促進國家治理變革的基礎性力量。正如《大數據時代》作者舍恩伯格在定義中所強調的,「大數據是人們在大規模數據的基礎上可以做到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在小規模數據的基礎上是無法完成的」。在國家治理領域,陽光政府、責任政府、智慧政府建設,大數據為解決以往的「頑疾」和「痛點」提供了強大支撐;精準醫療、個性化教育、社會監管、輿情監測預警,大數據使以往無法實現的環節變得簡單、可操作;大數據也使一些新的主題成為國家治理的重點,比如維護數據主權、開放數據資產、保持在數字空間的國家競爭力等。
從哲學意義上來看,大數據不僅僅是一場技術革命,也不僅僅是一場管理革命或者治理革命,它給人類的認知能力帶來深刻變化,可謂是認識論的一次升華。具體而言,大數據可以為決策者解決「四個問題」,提升「兩種能力」。一是解決「坐井觀天」的問題,以往人們決策只能基於視野之內極為有限的局部信息,和井底之蛙無異,大數據則可以實現整個蒼穹盡收眼底;二是解決「一葉障目」的問題,以往不具備全樣本數據分析能力,只能用小樣本分析近似推理,猶如從「泰山」中取來「一葉」,而真理可能存在於全樣本的海量數據之中,藉助大數據則可完全克服;三是解決「瞎子摸象」的問題,七個瞎子根本無法根據各自的認識加總出完整的大象,因為他們的信息是相互離散的,無法有效關聯起來,而大數據的基本優點是在深入關聯中還原事物的原貌;四是解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問題,人們習慣於因果分析,遇到這種「稀奇古怪」的因果鏈則很難前瞻和推理,但大數據注重相關關系,可以准確地發掘出規律。提升兩種能力,一個是「一葉知秋」的能力,體現大數據敏銳的洞察能力,另一個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能力;體現大數據對時空約束的突破。這些足以說明,大數據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一次升華。
中國成為數據強國的優勢、挑戰與路徑
值得振奮的是,中國具備成為數據強國的優勢條件。從2013年至2020年,全球數據規模將增長十倍,每年產生的數據量由當前的4.4萬億GB,增長至44萬億GB,每兩年翻一番。從全球佔比來看,中國成為數據強國的潛力極為突出,2010年中國數據佔全球比例為10%,2013年佔比為13%,2020年佔比將達到18%,屆時,中國的數據規模將超過美國的數據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成為數據大國並不奇怪,因為我們是人口大國、製造業大國、互聯網大國、物聯網大國,這都是最活躍的數據生產主體,未來幾年成為數據大國也是邏輯上必然的結果。
盡管存在成為數據強國的潛力,但在目前的政策環境之下,我國推進大數據戰略仍存在以下幾個清晰的挑戰。第一,頂層設計方面,全球大國之間圍繞大數據的競爭頗為激烈,中國作為一個後發國家,想要實現彎道超車,後來居上並非易事。如何能夠緊扣創新前沿,把准未來趨勢,超前戰略部署,對政策設計來說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挑戰。第二,數據開放方面,「數據孤島」廣泛存在,雖然政府掌握著80%的數據,但現實中卻相互割裂,自成體系,「部門牆」「行業牆」「地區牆」阻礙了數據的流動共享,數據被視為部門的利益和隱私,這與大數據時代的基本理念准則相悖。第三,大數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標准缺位,導致能夠開放的數據不開放,需要保護的隱私不保護,企業由於標准模糊而無法大膽創新。第四,「數據主權」容易受到侵蝕,由於數據空間是國家新的戰略維度,尚沒有完備的安全保障體系,再加上電腦、手機、晶元、伺服器、搜索引擎、操作系統、軟體等核心的數據「基礎設施」大量依賴進口,數據資產極易流失,數據主權極易受到侵蝕。
把握優勢,克服挑戰,抓住大數據革命帶來的「機會窗口」,建設數據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有力支撐。然而,我們需要怎樣做才能更好地擁抱大數據時代,確保在數字化趨勢中立於不敗之地呢?首先,需要在國家頂層設計上有一個清晰的行動框架,包括由什麼部門主導、哪些部門參與、什麼樣的協作機制、沿著什麼優先次序、克服哪些既有的障礙、達到什麼戰略目標,只有這樣,各部門、各地區、企業界、學術界才能形成合力,在一個共同的路線圖上協作推進。其次,盤活數據資產,在數據開放上取得實質性突破。一些基本的建議包括:加快G2G(政府與政府之間)、G2B(政府與企業之間)、G2C(政府與公民之間)大數據開放與共享;推動基礎性、戰略性大數據資源庫整合;加強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編制國家大數據檔案。最後,把強大的「國家企業」和活躍的「萬眾創新」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培育可以和國際「八大金剛」並駕齊驅的巨型企業作為大數據環境中競爭的中堅力量,同時,鼓勵和引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數據生態系統中的活躍力量。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大變革、大機遇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❺ 信息化亮點帶來哪些啟示

亮點一,「互聯網+政府服務」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政府服務」,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眾有更平等的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
二是「互聯網+政府服務」概念,體現了簡政放權中放管結合的理念,讓政府的服務功能得到提升,說明我國政府職能正向著服務型轉變。「互聯網+政務」能夠推動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
三,「互聯網+政務服務」將使企業和個人更便利地享受政務服務,不僅降低了政府行政成本,而且提升了社會民眾的滿意度。多元化、服務化、大規模、高速、虛擬化、智能化、綠色是未來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
四,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還提出要提高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生活性服務業精細化水平,讓更多城鄉居民享受數字化生活。
無論通過行政手段,還是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大數據的配套建設勢在必行,這不僅是生態環境大數據落實的基礎,也是環境管理實現轉型的突破口之一。而實現這些的前提是對大數據有超前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

❻ 教師讀《大數據時代》有感

我們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里用豐富翔實的例子告訴了我們這一點。書中所述,一個東西出故障不是瞬間的,而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通過收集相關數據,可以預先捕捉到故障的信號,繼而可以事先採取措施預防。大數據時代,我們可以「通過找出一個關聯物並監控它,預測未來」。書中所給的大量例子可以看出,大數據時代,海量的數據分析被廣泛運用於商業、交通、公共衛生、企業管理和教育部門,它在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工作與思維。正如馬雲所說,大家還沒搞清PC時代的時候,移動互聯網來了,還沒搞清移動互聯網的時候,大數據時代來了。

在大數據時代,需要的數據不再是隨機抽樣而是全體數據,即「樣本=總體」。這樣,忽視了精確性,但也避免了隨機采樣過程中存在的偏見和對某些細節進一步分析的`忽視。與小數據分析相比,混雜和模糊是海量的大數據分析的亮點而不是缺點。因為根據統計,只有5%的數字數據是結構化的且能適用於傳統資料庫,不過不接受混亂,剩下的95%的非結構化數據就無法被利用,比如網頁和視頻資源。通過接受不精確性,我們打開了一個從沒有涉足的世界的窗戶。文章引用了微軟數據設計專家帕特.赫蘭德的「略有瑕疵的答案並不會傷了商家的胃口,因為他們更看重高頻率」。和谷歌前任首席信息官道格拉斯.梅里爾的「寬容錯誤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價值」來說明這一點。

這兩句話又何嘗不適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呢?若想發揮一個人的優點,就要忽視他的缺點,要想一個人取得更大的進步,走個更遠,最有效的方法是寬容他的小錯誤。

在某些行業或某個行業的某個方面的確如此,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理應這樣。比如,商家利用數據預測人們需要什麼就可以,他們不需要原因,他們需要的是點擊率。但是,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如拿英語教學來說,就就學生學習英語來說,我們不主張他們探究為什麼而主張他們了解是什麼和怎麼樣,但如果某學校通過大數據分析得知很多人不喜歡英語,教師不僅僅需要知道有很多學生不學英語,而且還需要知道他們為什麼不學英語,是英語教學存在問題,還是學生對英語的認識不足,還是其他學科作業太多,這樣才能有效調整教學。就一些厭學的學生來講,只有找到厭學現象背後隱藏的真正原因,才能正確解決厭學這一問題。在一切都可以量化的大數據時代,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應對。首先,冷冰冰的數據代替了一切。這尤其是在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方面,其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有些重要的東西,比如教師和學生的品行是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死的單一的數字絕對不能全面衡量人活生生的豐富的人的特徵。其次,大數據時代,人喪失了個人隱私。無處不在的「第三隻眼」著實令人恐怖和煩惱,亞馬孫監視著我們的購物習慣,谷歌監視著我們的網頁瀏覽習慣,而微博似乎什麼都知道。你會不時收到一些不想看到的簡訊、郵件、廣告等等,人肉搜索無所不能,個人的隱私都被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這嚴重違背了強調個人意志,以人為本的理念。然而,毋容置疑,無論願不願意,每個人被置身於大數據時代中,它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怎樣鼓勵其增長,遏制其危害是亟待解決的課題。需要建立新的模式法律使收集和使用數據的人為其行為承擔責任,而不是也不能阻止它的發展。

作為教師,必須將埋於作業和考試的頭抬起,了解世界教育的發展動向,轉變理念和教學方式。

閱讀全文

與大數據中心重難點和亮點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n10sd卡無法讀取 瀏覽:211
蘋果手機被偷了怎麼才能找回來 瀏覽:643
linux掃描網段ip 瀏覽:733
新舊改造文件名 瀏覽:114
激光下料軟體用的是NC文件 瀏覽:711
以什麼年齡來學c編程 瀏覽:938
網路素雞什麼意思 瀏覽:492
賺微信紅包的紙牌游戲 瀏覽:699
刪除win10主板密鑰 瀏覽:191
linux刪除最近文件 瀏覽:762
js字元串轉移字元串 瀏覽:191
怎麼用循環把數據錄入list 瀏覽:925
愛奇藝錯誤代碼104解決 瀏覽:303
三菱編程用什麼語言好 瀏覽:298
電子琴編程干什麼的 瀏覽:989
xar有什麼文件 瀏覽:485
sogou輸入法官方下載linux 瀏覽:916
word文件如何轉換成excel並保存 瀏覽:692
提取所有excel文件名 瀏覽:416
魅魔商店安卓版 瀏覽:15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