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激發和培養貧困山區的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 廣州市海珠區琶洲小學 何詠倫 前言 心理學家認為動機是推動有機體進行活動的內部原因或動力,而學習動機是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發的學習活動,並使學習行為朝向一定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部分,是學生對知識的一種積極認知的傾向。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說過:「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促進大腦積極思維,促進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等因素高效率活動,也會相應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林格倫對興趣的調查結果證明,興趣占影響學習成功因素的25%,占影響學習失敗因素的35%,可見興趣對學生學習成敗的重要。因此,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成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其中一項任務。 關鍵詞:游戲 情景 歌曲和韻律詩 一、貧困山區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的調查 1、問題的提出: 根據教育部要求,廣大農村小學在2001 年秋季從三年級開始逐步開設了英語課。(《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2001)課程開設至今已經有差不多有六年了,盡管貧困山區學生的學習受到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師資、家長素質不高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我們更關注貧困山區學生學習英語學習的興趣。原因有二:首先是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著這門課程的開設和改革的成功與否;其次是關注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教師的崗位優勢與職業義務,更是每一位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在2005 年9 月筆者有幸成為廣東省第三期赴廣西支教隊的隊員,在百色市樂業縣邏沙實驗學校開展支教工作。因此,筆者決意開展對貧困山區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調查,旨 2 在發現、分析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途徑,最終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效果。 2、研究對象的確定: 為了保證樣本的數量以及調查的結果真正反映實際問題,這次調查主要放在四年級進行。我採用整群抽樣的方式,以自然班為抽樣單位,在四年級 2 個班中進行調查,力求在研究范圍上做到與總體相對一致。 3、問卷的編制: 編寫問卷時,我先查閱資料。在網路上我搜查到幾份關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問卷調查表。根據實際情況,我把這幾份問卷調查表加以分析、整理,初步編成一份關於邏沙實驗學校四年級學生英語英語學習興趣問卷調查表。與此同時,我還在各年級每個班找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訪談、預試,從各個層面了解更多他們對英語學習興趣的情況,並把所獲得的信息整理、補充到問卷當中。為了充分獲取各種可能的信息,又方便對數據進行歸類、分析,問卷中的問題採用開放式和封閉式。 4、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共發出問卷調查表90 份。回收90 份,回收率100%,有效調查表88 張,有效率97.8%。為確保學生不漏題,學生填完問卷以後,要求他們認真檢查一遍,以保證每題有效答案的數量。調查結果如下: (1)你喜歡英語嗎? 選項 A. 非常喜歡 B. 比較喜歡 C. 一般 D. 不喜歡 人數 18 31 33 6 百分比 20.45 35.23 37.5 6.82 主要原因是(用一句話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A和B 的原因是: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英語是有用的 英語課有趣 一門知識豐富 我不知道 3 的學科 人數 20 9 6 11 3 百分比 40.82 18.37 12.24 22.45 6.12 選擇C和D 的原因是: 英語課沉悶、乏味 不喜歡英語 英語難學 要死記硬背 我的英語成績差 我不知道 人數 20 1 2 3 9 4 百分比 51.28 2.56 5.13 7.69 23.08 10.26 (2)你覺得英語對你來說重要嗎? A. 非常重要 B. 比較重要 C. 一般 D. 不重要 人數 39 34 11 4 百分比 44.32 38.64 12.5 4.55 (3)英語對於你來說有什麼用處? A. 在社會賴以生存的交際工具 B. 豐富自己的知識 C. 升學 D. 毫無用處 E. 其它 人數 16 17 50 5 0 百分比 18.18 19.32 56.82 5.68 0 (4)你為什麼要學英語? A. 我喜歡英語 B. 父母老師說英語很重要 C. 學校有這門學科,要考試 D. 我不知道 E. 其它 人數 24 16 42 5 1(原因是可以學到更多知識) 百分比 27.27 18.18 47.73 5.68 1.14 (5)你覺得現在的英語課有意思嗎? 4 A. 很有意思 B. 比較有意思 C. 一般 D. 沒意思 人數 15 21 36 16 百分比 17.05 23.86 40.91 18.18 (6)你喜歡上現在的英語課嗎? A. 非常喜歡 B. 比較喜歡 C. 一般 D. 不喜歡 人數 19 18 27 14 百分比 21.59 20.45 30.68 15.91 (7)你對英語課上的哪類活動最感興趣? A. 讀課文 B. 表演對話 C. 做游戲 D. 唱歌、讀韻律詩 E. 其它 人數 6 19 49 14 0 百分比 6.82 21.59 55.68 15.91 0 (8)你對英語課上的哪類活動最不感興趣? A. 讀課文 B. 表演對話 C. 做游戲 D. 唱歌、讀韻律詩 E. 其它 人數 63 7 7 8 3(主要是聽寫單詞) 百分比 71.59 7.95 7.95 9.1 3.41 (9)你認為怎樣才能吸引你保持持久的興趣學習英語?請寫上自己的想法。 在調查的88 名學生中,有72 名學生(佔81.82%)表示在課堂中插入游戲、唱歌、韻律詩的朗誦等活動能保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分析: 題目(1)的統計結果顯示,還是有一半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的,他們之所以喜歡英語是因為他們知道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學習這門外語能與來本地旅遊的外國遊人進行交流。對英語不感興趣的學生則認為英語課的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乏味,導致他們對英語學習缺乏熱情、提不起興 5 趣。靜態的知識傳授會使學生感到乏味,讓學生拋棄科學的記憶規律去死記硬背單詞、脫離語境來學習運用句子,必然會導致學生的成績偏低。這正好是學生不喜歡英語的另一原因——成績差。「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學生一開始沒有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沒有一個學習的好開端,在以後的學習中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學生不喜歡英語要歸因於沒有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題目(2)(3)主要了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及作用的認識。大部分學 生還是認為學習英語是重要的,但是有學生把學習英語的目的看作是升學的手段,說明他們對為什麼要學英語這個問題還停留在「要我學」這個層次上,從而說明了為什麼題目(4)只有27.27%的學生是因為喜歡英語所以學英語,有 47.73%的學生是因為學校開設這門課才學,有18.18%的學生是父母、老師說重要才學。 題目(5)(6)主要是了解學生對現在的英語課的滿意程度,在課堂上,老師如果能運用多種形式的活動進行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40.91%的學生認為現在的英語課有意思,42.04%的學生喜歡上現在的英語課,說明學生覺得現在的課堂教學活動還不能完全吸引他們。 題目(7)(8)主要是想了解什麼活動學生最感興趣,什麼活動學生覺得沒意思。在受訪的88 名學生中,有49 名學生(佔55.68%)表示對游戲最感興趣,其次就是表演對話(佔21.59%)和唱英文歌、讀韻律詩(佔15.91%)。在眾多活動中,有63 名學生(佔71.59%)表示朗讀課文是他們最不喜歡的活動。經過與學生進行訪談,我發現他們的課文朗讀是採用「老師讀一句,學生齊聲跟讀一句」的形式,這種脫離情景、形式單一朗讀方法,學生的朗讀只是停留在認讀句子這一層次,根本沒有注意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語感,沒有注意到隨著語調、重音的變化反映出說話者的不同心態,更領會不到英語發音的美感。 題目(9)讓學生從主觀方面說說他們心目中最能吸引他們的英語課。從他們的問卷中不難發現,學生希望老師的教學活動形式能多樣化。他們覺得在課堂上多做一些活動,如玩游戲、唱歌、小組表演能吸引他們學習。畢竟游戲是 6 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學習英語歌曲和韻律詩也是很好的感受英語魅力的方式。在教學活動中加入這些環節,有助於培養學生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把學生「留」在課堂。 我們不難發現在英語教學中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剛開始,學生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但是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習的不斷深入他們的學習熱情開始降低。傳統教育一直把學生作為學習的機器,不管學生願不願接受,還是不斷地灌輸給學生。這樣做,學生原本那種「愛學、樂學」的學習熱情也會變成「厭學、怕學」,自然,常會出現逃學的現象也不足為奇。義務教育一直強調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既然學生已經「進來了」,作為一線的教師就要想方設法把學生「留」下來。只有「留」下來,才能說讓學生「學得好」。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們喜歡的,他們便會全身心投入,樂此不疲。」大量的實驗證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效果是最好的。因此,要想把學生「留」下來,關鍵就是要激發他們的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本文從學生最喜歡的三種活動——游戲、表演對話、唱歌讀韻律詩這三個方面試論述如何激發培養貧困山區的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採用有趣的活動。 求知、好奇、天真、好動是小學階段兒童的心理特徵。不少教育專家認為:「要使小孩盡快學會另一門外語,應把他放到外國的小孩中玩耍,而不應把他關在課室里,對他進行輔導。」把學生牢牢地「釘」在課室的凳子上,硬把一些語言知識灌輸給他們,無疑學生或多或少也能學到點東西,但學習效果不佳。美國的教育學家杜威認為:從做中學,即在經驗中學習。我國古代教育家十分強調根據兒童的「天性」實施早期教育:「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萎」。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也十分重視游戲教學,認為「首先要緊的就是使兒童把語言學習作為游戲一般樂於接受」。由此可見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在教學過程加入一定量的游戲能活躍課 7 堂氣氛;學生通過游戲等活動運用積累到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鞏固新知識,甚至有的會在游戲里發現新東西。低年段的學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要求他們在40 分鍾里乖乖地坐端正和認真地聽老師講授新課是不可能的。他們集中精神聽講的時間大概只有十到十五分鍾左右,大腦會出現階段性疲勞,形成「思維低谷」,這時採用一些生動有趣的游戲,會使學生大腦皮層出現疲勞的區域稍微休息一下,讓其它區域稍微興奮,幫助學生渡過「思維低谷」。 教26 個英文字母本來是比較枯燥無味的,而且山區的學生流動性比較大,有的學生剛從村完全小學轉來中心校(因為缺乏英語教師,在這些村一級完全小學根本沒辦法開設英語課),有的是經動員回來學校上課的輟學生,這部分學生幾乎沒接觸過英語,在中心校讀書的學生則能滾瓜爛熟地背誦字母表。面對這種起點不一的教學,課前,我讓學生找一些與字母相像的圖案或實物並帶回學校。在課堂上,學生展示自己的象形字母,有的畫了一條蛇,有的拿了一個乒乓球,通過互猜互學,學生一下子就掌握了 26 個字母。為了讓學生熟悉 26 個字母的書寫和排列順序,我設計了一個「snatch the card」的游戲:我讓每一位學生分別製作52 張大小寫字母的卡片(為了防止卡片上下顛倒造成不同的字母,要求學生畫基準線來固定字母)。學生兩到四人為一組,每人手持 52 張卡片,按照字母表的順序邊循環念字母邊輪流翻出卡片,如果念到的字母剛好是翻出的卡片,學生立即用手按住所聽到的字母,最慢的那個學生要把桌面上的卡片全部拿回去,最後看哪個學生手上沒有卡片就算贏。這樣,一節原本是單調、學生學習水平不同的字母教學課,學生在游戲中互教互學,學生都能從聽說讀寫掌握26 個大小寫字母,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課後,他們還相互間玩這個游戲,鞏固了所學的內容。 在教學Where is my pencil?一課時,因為課文還牽涉到一些文具、物品以及方位詞in, on under,在復習階段我採用了一個guessing game 復習文具、物品的單詞:我分別把一些實物(ruler,pen,pencil,rubber,pencil-case)放進一 8 個袋子里,讓學生把手伸進袋子里摸,告訴大家:What』s in the bag? 通過這個游戲,學生不僅復習了這節課需要使用的詞彙,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多次聽到「in」這個單詞,引起了他們的無意識記。呈現新知識以後,我採用 TPR 讓學生聽老師的指令,把物品擺到正確的位置並跟讀方位詞。在鞏固新知階段,我採用「warm and cold」 這個游戲:讓參與游戲的學生站在教壇前背對著其他同學,將他的書或其它文具藏在某個同學的抽屜或書包里讓該學生尋找,其他同學可齊聲朗讀這件物品的單詞(如「pen」)幫助該學生尋找物品。當尋找者接近目標時,同學們的朗讀聲就變得響亮;當尋找者遠離目標時,同學們的朗讀聲就變得越來越弱,直到尋找者找到目標位置。尋找者有三次機會向收藏他的物件的同學詢問:「Where』s my …? Is it …in/ on/ under …?」通過這一系列的游戲,學生輕松掌握怎樣詢問、描述物品的位置,完成課前所設定的目標。 英語有一句諺語:Ecation must be fun.(教育必須是有趣的。)利用游戲無意注意的特性,有利於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游戲能轉難為易,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學得輕松,學習興趣自然得到提高。 2、創設有「真」「實」「感」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眾所周知,小孩學說話時,並沒有人教詞句的用法,而他們卻能從一個個的單音節詞開始呀呀學語,逐漸學會構詞、造句,直到熟練掌握自己的母語。狼孩子之所以不能說話,是因為它脫離了人類,失去了自己賴以學習的語言環境。由此可見,語境是學好語言(包括外語)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山區的學生學習英語最感到缺乏的就是語言環境,加上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後,許多學生感到英語學習枯燥無味,從而失去興趣,產生畏難情緒,導致整體英語水平不高。因此,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利用這個英語教學真實情景,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把英語課堂變成一個生動活潑的、英語交際化的環境,才能吸引學生全身心地參與課堂學習。 (1)「真」—— 盡可能真實呈現生活的情景。 9 課文的單詞和對話是在一定情境下出現的習慣性語言,脫離了情景,對話也失去其意義。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雖然不可能把真實的生活情景搬到課堂,但通過模擬的情景,創設貼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有利於學生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 colour 時,如果單純呈現 red,yellow,pink,green,blue,black, purple 這幾個單詞,然後讓學生枯燥地跟讀,學生自然提不起勁。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讓 7 個學生穿著 7 種不同顏色的衣服當模特兒表演一場 fashion show,學生在觀看錶演時邊學單詞,在表演結束以後,我提問:「What colour is …』s clothes / dress?」並讓學生選出他們最喜歡的服裝顏色。通過創設這樣生活化的情景,使學生體驗到顏色與生活是緊密聯系,生活中到處充滿著不同的色彩,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馬上調動起來。學生有了這種體驗,我讓學生以競賽的形式說出生活中物品、植物等的顏色。學生積極配合,學習情緒高漲。在這種相對真實的情景下,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了提高,學習興趣比較濃厚,最終也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2)「實」——讓學生在實物中學習 心理學研究證明:實物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看過或親自接觸過某些與詞義有關的實物,便能較快地理解和記憶這些單詞、句型和對話。在小學階段出現的大部分都是常見的文具、玩具、動物等,不利用實物進行教學就會使課堂語言平淡,氣氛沉悶,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語學習中。因此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利用實物、掛圖等創造生動活潑的言語情景進行直觀教學,使學生置身於語言環境中。如在一節sharps 的新授課上,我讓學生在課前准備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形四種形狀,上課時通過 TPR(全身反應法)讓學生舉起教師所說的物品,從而增加學習單詞的趣味性,增強學生記憶單詞的可能性。在教學衣服類的單詞時,由於coat 和jacket,hat 和cap,shirt 和skirt 比較容易混淆,我分別出示這幾種不同的服飾讓學生去辨別。學生不需要中文作為橋梁,讓英文直接與實物聯系在一起,學起來倍感真切、輕松。當然,有些物品是不 10 方便帶進教師,採用相應的圖片、簡筆畫代替實物,同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感」——調動學生各種感官 情景教學法的基本要求是要使學生有看到、聽到、甚至摸到的學習對象,充分調動學生運用各種感官去充分感知學習的對象。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習,更需要學生利用口、耳、眼、腦全方位地感知學習對象。實驗心理學家特雷奇勒(Treicher)在1967 年做過兩個著名的心理實驗。其中一個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有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這兩個加起來就有94%。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甘肅教育學院學報,1999)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動手操作,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課強得多。這對於知識的獲取和記憶的保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個實驗,是關於知識保持即記憶持久性的實驗。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 10%,自己聽到內容的 20%,自己看到內容的 30%,自己聽到和同時看到內容的 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 70%。(甘肅教育學院學報,1999)這就是說,如果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於傳統教學的效果。而多媒體集合了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技術,與計算機程序融合在一起,它可以將這些內容根據教學的步驟一一呈現出來,從而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把課文內容與實際情景、事物聯系起來,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深刻的概念。 在一堂現在進行時與將來時be going to do 的語法對比復習課上,我設計了一個結合視、聽、說於一體、娛樂性挺強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取得了較成功的教學成效。為了使學生不會對語法復習課感到枯燥乏味,在課件裡面我設置了幾個游戲,利用多媒體效果,讓學生先聽聲音,然後猜出裡面的人正在進行什麼運動,引導學生用現在進行時進行各種形式的對話猜謎游戲。然後又利用各種聲效及圖象效果,為學生模擬出包括春遊、游樂場、圖書館等多種的語言情景,讓學生自由運用這兩種時態進行表演對話練習,最後還播放了一部涉及這 11 兩種時態內容的生動活潑的英語卡通短片,再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用復習過的時態進行回答。整堂復習課上,學生的發言都非常活躍,而且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可見,生動的教學課件能使學生高度投入到這堂復習課中,大大增加了他們用英語交流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課後進行的時態測試中,99.8%的學生都通過了測試,許多學生表示喜歡上這種類型的復習課,娛樂性強,他們不會感覺枯燥,對課堂上復習過的語法知識記得特別牢。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大大增強了這兩個語法點的復習效果,提高了這節復習課的教學質量。 3、運用韻律詩和歌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唱是小學生的一個天性,唱歌、讀韻律詩是他們的愛好之一。把一些枯燥的學習內容用優美的旋律配上琅琅上口的歌詞這一形式表達,這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散學習難點。如在教學 colour 這一內容時,由於單詞量比較大,有的單詞不是很好記憶,因此我在教單詞之前先讓學生學唱「Rainbow」這首歌,並讓他們唱到有顏色單詞的時候,舉起相應的顏色筆(顏色卡)。由於這首兒歌的旋律比較悅耳動聽,學生一下子就能上口,配上動作,學生初步感知這幾種顏色的發音,為下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在教學number 1-10 時,我採用「One,two,put on the shoe」這首韻律詩,通過教學圖片、實物及身體動作幫助學生理解韻律詩的內容,加上韻律詩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學生很快就能背誦下來,並能把這節課需要掌握的 1-10 的單詞牢牢記住。學生普遍覺得通過歌曲和韻律詩學習新知識,既輕松又愉快,他們也很樂意接受這種學習方式。 三、取得的教學成果 我曾經任四年級其中一個班的英語老師,接手教這個班之前,他們的英語成績並不理想,全班有48 人,及格12 人,佔25%,優分1 人,優分率為2%,平均分 51.8。在課堂教學中,我改變之前他們的英語老師一貫採用的風格,以輕松、快樂的形式教孩子們英語,讓他們在活動中、情境中、歌曲中學習英語、 12 使用英語。剛開始,他們不大接受我的教學風格,課堂上顯得比較拘謹,但活潑、好動始終是小孩子的天性,一、兩個星期下來,他們開始投入到我的活動中。此外,我還給他們辦了一次化妝晚會,讓他們以不同的身份用英語玩游戲。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大大提高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發現英語並不是他們想像中那麼困難。在期末考試中,他們的成績有了大幅度提高,全班48 人參加考試,及格45 人,及格率為 93.75%,優分32 人,優分率為 66.7%,平均分 84.7。其中作文題原是他們最容易失分的題目,現在絕大部分學生都能用正確的句子表達,基礎較差的同學也能寫上兩、三個正確的句子,沒有出現以前一大部分同學在這道題拿 0 分的現象。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們的自信心也增強了,他們經常往我的書本里夾一些小紙條,上面都寫了一些對英語學習的看法,有的同學還寫到:現在已經不再害怕學英語,覺得學習英語原來可以很有趣,自己也慢慢喜歡這一個科目…… 四、結論 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意義重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必須有志於學,樂於學,才能取得優良的學業成績。小學英語的教學目的在於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孩子們能興致勃勃地學習,要求每一位老師愛自己所教的科目,愛自己的學生,時時以「留得住」學生、讓學生「學得好」為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