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從數據中看一個音箱的音質的好壞
1、音質與功率
一款好的5.1音箱,高頻的聲音必須晶瑩剔透,即使在最大音量下也不能過於飽和。中頻的音色必須要能清楚分辨,不能有似乎被布蒙住了的模糊感覺。低頻的聲音則得夠深沉並具震撼力,所以你千萬別選擇到聲音小又糊、缺乏細致聲音的重低音音箱。平衡度方面,高頻的聲音不能蓋過低頻,反之亦然。最好音箱有此方面的調節平衡度功能。
此外,大家在選購音箱時往往存在著一個誤區,那就是功率越高越好。一般來說,功率值應該要以額定輸出功率來標示,而且振膜大小和瓦數間的比率也應適當。例如功率的大小,通常RMS功率達到15W左右的揚聲器就可以產生較為出色的動態效果。
至於失真則分為諧波失真、互調失真和瞬態失真三種。失真值是越小越好,普通多媒體音箱的失真度應小於0.5%,低音炮的失真度應小於5%。而信噪比則是值越高越好,一般不應該低於70dB。要注意的是,重低音音箱和環繞音箱的功率比不能太高或太低,通常在1:2到1:4之間是最好的。
2、5.1音箱的設計與音場定位
像傳統的2.1音箱一樣,5.1音箱也分環繞音箱和重低音箱兩部分。
環繞音箱通常採用的設計大概分為兩種:獨立單元式和高、中音獨立單元式。
獨立單元的環繞音箱
獨立單元設計是採用一個單元喇叭負責所有高、中音的音頻輸出,目前大部分的電腦音箱都是採用這種設計。獨立單元設計由於高、中音都在相同的位置輸出,定位效果比較出色。不過,獨立單母音箱由於是一個單元喇叭負責所有高、中音的音頻輸出,這樣廠商在設計上就要找到其音色的平衡點,對技術研發要求很高。因此,很多廠家的5.1音箱往往會採用更容易做出效果的高、中音獨立單元設計。
兩分頻設計的環繞音箱
高、中音獨立單元設計是在提出PC家庭影院這個概念後才有的,由於高音及中音均有獨立的單元喇叭,所以環繞音箱的體積較大,平均輸出功率也較高。因此高音單元一般都採用特別的設計,來令高音更清脆。這種設計輸出功率高,適用於較廣的空間,對於喜歡聽音樂的用戶非常適合,但大部分都非常昂貴。
5.1音箱的重低音音箱在結構設計上則往往採用反射式、雙極式及振膜式三種方式。
反射式低音音箱
反射式重低音設計可說是現時大部分電腦音箱重低音的主要設計方式,最大特色是擁有倒相口,而且低音單元位置較特別,可向牆反射或向地反射。採用此設計的低音音箱,重低音效率較佳,且勁度十足。
雙極式的設計原理是針對傳統重低音採用一個單元使音箱震動的問題而設,將兩個重低音面對面安裝,當兩個單元一起播放時,可互相抵消所產生的震動,使低音的音質更純凈。但亦由於抵消了音箱震動的程度,以致低音效果略打了折扣。由於採用這種設計的成本較高,因為機箱的兩側均會加入低音單元,比傳統一個單元反射貴很多,只有極高級的5.1音箱才會採用此設計,目前在市面上很少見。
振膜式低音音箱
至於振膜式設計與雙極式有點相似,採用一個單元製造低音,在另一側加入一個(或者加入兩個)振膜,當低音單元震動時,會牽扯振膜一起震動。其最大好處是可令低音表現更自然平均,但要達到低音平均的效果,便需要較精準的設計,若振膜不能與低音同步震動的話,結果可能弄巧反拙。此外,迂迴的振膜式設計有一個弱點,就是放發低音反應較慢,且做好相對不易,市面上較為少見。
3、箱體材質
箱體其實我們能很直觀的看到,但大家通常有兩個誤區,即實木音箱的音效一定比密度板好;密度板的音質一定比塑膠的好。
這一說法其實並不正確。首先極少有音箱是採用實木的,一是因為成本高,而是因為實木本身的缺陷容易造成聲音的失真;其次,密度板的音質不一定比塑膠好,密度板也分高密度板、中密度板和甘蔗板。
究其原理,箱體材質對聲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其吸振性能上,一般來說,箱體越重越好,越重則相對來說越不容易造成共振。一般的箱體材質主要有塑料、金屬、木質、玻璃,多媒體音箱採用較多的是塑料和木質。我們選購時除了要注意箱體是否沉重結實,你還應該進一步通過試聽來驗證音質效果,盡可能選擇解析力強的音箱,並且最好是每隻音箱的音色相應匹配,在聽覺上要達到高保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