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數據殺熟怎麼破
防止被大數據殺熟要注意,多了解產品的優惠信息,學會講價,可以用新手機注冊購買商品,錯峰交易等。具體如下:
1、消耗時間,了解所有渠道、優惠券、活動規則換取價格優惠;或者節省時間,付出略高的價格(時間和金錢自由選擇);
2、消耗時間講價,換取價格優惠,或者節省時間,付出略高的價格(時間和金錢自由選擇);
3、用老手機查價、比價,用新手機注冊,購買(享受新用戶紅利);
4、多領優惠券,集中購買,享受活動紅利;
5、錯峰交易,規避供求關系定價策略;
(1)京東大數據殺熟怎麼處理的擴展閱讀
大數據殺熟的原理
在實體店消費,人人都可以看見商品旁邊的統一標價;而當人們上網購物時,大多數時候,只能看到自己屏幕上顯示的價格。信息不對稱的存在,恰好為商家針對不同用戶的消費習慣制定不同價格提供了便利,這正是大數據殺熟打的如意算盤。
但當幾個人聚在一起比對價格時,平台就露了馬腳。在提及發現方式的投訴樣本中,通過對比不同賬號的價格差而找到「大數據殺熟」證據的,佔到近一半。
不過,網友對於「大數據殺熟」的理解很寬泛——平台隨用戶多次刷新而漲價、購買後立刻降價、平台標價和官網不同等——都被歸入至「殺熟」之列。
那麼系統中,什麼樣的人會被認定為「熟客」呢?所謂「熟客」實際上就是消費意願更高的人,他們有可能非常「幸運」地被分配到更高的價格和更低的優惠。其中,各平台的會員用戶首當其沖。
在這些殺熟投訴樣本中,買得多、買得勤、買的願望很迫切,都可能導向同一個結果——買得貴。
摸到了大數據殺熟的套路之後,網上也有了一些反制「大數據殺熟」的策略,比如卸載重裝APP偽裝成流失用戶,搜索不同產品隱藏真實意圖等,其目的都是通過干擾大數據的精準畫像,避免精準被宰。
㈡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消費者面對大數據殺熟應該怎麼辦
3月27日,北京市消協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大數據「殺熟」問題的調查結果。其中有.92%的被調查者表示曾經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
那麼什麼又是「大數據殺熟」呢?大數據是指根據網上消費者的購物信息,來為消費者量身定做推送適合自己的產品,但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部分app開始有「殺熟」的行為,其中還點名了去哪兒網和飛豬旅行。兩者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殺熟現象。老客戶的優惠力度可能還不如新客戶。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殺熟現象呢?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個人信息很有可能在網上泄露,消費記錄,習慣都有可能在其他app上顯示。或者是一些app的老客戶因為經常性的使用一個軟體或是購買同一件商品,已經形成了一種消費偏好。那麼價格的上升對他們產生的影響不會很大,因為你已經適應了這個商品。這些「殺熟」的現象之所以難維權,是因為這些app會以時間上的優惠,新老客戶優惠的不同方式,或是打折這種理由來搪塞。所以現在針對大數據的殺熟是比較難維權的。
那麼面對殺熟消費者該怎樣保護自己,第一,一定要維權,要勇於保護自己的權利。不要給商家一種可乘之機,因為消費者的不在乎怕麻煩。所以才給了部分商家的可乘之機。第二,貨比多家,不要盲目的之信服一個軟體,貨比三家你才能發現其中的漏洞,找到適合自己的。
㈢ 大數據殺熟是什麼意思如何維權
大數據殺熟,是指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
大數據殺熟現象主要是應用在互聯網以及電商平台上面,而這樣的現象已經破壞了整個游戲規則,甚至讓很多老用戶付出比新用戶更高的成本來享受服務,或者購買商品,這樣不僅僅損害更多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平台從中賺取了非常多的利潤和價值。
總結:當我們遭遇到大數據殺熟的行為時,自己一定要多去進行維權,要麼拿起法律武器,要麼直接進行舉報,只有這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權益。否則自己也會被各種各樣的先進演算法所計算,這樣不僅會嚴重影響自己的消費,更重要的是還會讓平台對自己更加了解,甚至讓自己沒有辦法脫離平台。我們這樣的生活也將會變得非常依賴網路,甚至依賴手機。
㈣ 大數據殺熟現象明顯,這一行為如何整治
首先,大數據殺熟指得就是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畫像,再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偏好,進行差別定價。大數據殺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網路購物、在線旅行業、線上打車等等互聯網行業都出現了大數據殺熟現象,就連京東、天貓、滴滴、攜程等等大平台也都成為過大數據殺熟新聞的主角。大數據殺熟通俗地說也就是用大數據技術收集並且分析消費者的歷史購買記錄、職業、收入、年齡、性別、家庭狀況等等個人信息,對消費者畫像,實現“千人千價”。
最後,線上交易頻頻出現大數據殺熟,還是因為消費者彼此之間不知道對方的價格,也可以要求商家定價做到透明公正。雖然線上交易也是明碼標價,但是因為大家都是通過自己手機來消費的,每個人都只能看到自己的價格,看不到別人的價格,不像線下商店,一旦定價之後,每個消費者進店看到價格都是一樣的。大家互相之間信息不通,商家才有機會給大家定不一樣的價格,所以可以要求商家定價的時候做到“透明”。
㈤ 數據殺熟侵權利會有什麼懲罰
近來,有網友在微博爆料了一樁糟心事。該網友是某網約車平台白金卡會員,有時訂車會收到「普通車緊張,免費升級商務車」提示。坐了幾次「免費升級車」,偶然回看出行訂單,發現頭幾次升級確實免費,之後卻一直按照升級後的車型收費。翻看微博下近8000條評論,不少網友表示有類似經歷。大數據識別出的優質客戶,反而成了被「宰一刀」的對象。
以商品銷量分析用戶消費習慣,以播放量點擊率評估傳播熱度,以粉絲數評判受眾規模……互聯網時代,離不開基於數據的分析預測和效果評估。業內人士指出,「數據雜訊」現象本身很難避免,但如果是惡意造假、主動摻水,將誤導廣告商、互聯網平台等主體的生產經營選擇,最終擾亂行業秩序。
去年8月,視頻網站愛奇藝將杭州某信息科技公司告上法庭,稱其針對特定視頻內容的刷量行為侵犯自身合法權益,構成不正當競爭,同時表示虛假的數據還將嚴重影響公司一系列重大經營策略的有效性。來自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由於行業刷量頻現,2017年有超過15%的受訪廣告主表示將放棄公眾號廣告投放,較2016年上升6.4%。
據了解,目前多數互聯網平台通過內外部數據比對、第三方數據核驗等方式甄別虛假數據,此外,一些專業第三方評測機構也運用模擬設備甄別、感測器狀態評估、多維度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判斷「虛假用戶」和無效數據。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但目前看,相關法律法規在實際運用中處罰力度不重,難以形成威懾和懲戒效果。」
竊取信息無本萬利
數據黑市擾秩序
去年9月的一天,民警進入北京豐台某科技公司執法,對員工正在使用的設備一一勘驗查扣。這是湖北長陽警方抓捕倒賣個人信息犯罪團伙中的一幕。日前,這一犯罪團伙被一網打盡,共涉及公民個人信息500餘萬條,出售內容包括身份證號、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背後暗藏的數據黑市令人震驚。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內正規數據交易市場的規模約100億元,但數據黑市的交易規模比正規市場高出一個數量級,而且大多盈利情況良好。其中,個人信用數據是交易中的「香餑餑」。
《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發展報告2017》顯示,在2000多家「徵信服務」相關公司中,僅有5%完成備案。一些機構借倒賣信用數據獲取暴利,某些互聯網金融公司和保險公司則為其買單。這些數據還能多次轉手,層層獲利。去年底,某媒體調查「現金貸」時發現,各大網貸平台貸款數據以每條0.1元至1.5元不等的價格在社交軟體上售賣,還有專門的數據交易平台為需求者和「供應商」提供交易擔保服務,防止「假數據」買賣。
今年5月1日,《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即將正式實施。去年6月1日,《網路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也正式施行。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更要重視落實到位。「對違法搜集和處置個人信息的行為,應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對侵權人實行『雙罰』,即對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行為人均採取處罰措施。」朱巍說。
此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與上海數據交易中心共研共建「數據流通xID標記技術」,以實現個人數據去標識化,保證流通安全。京東集團信息安全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京東專門制定了數據脫敏規范,要求使用數據必須首先對敏感數據脫敏,避免因環境等不安全因素而導致用戶隱私信息泄露。
打擊數據黑市,有堵還要有疏。「政府掌握著80%的有價值的數據,這是業內的共識。政府應充當自來水公司的角色,推動數據資源流動共享,把『地下水』處理成『自來水』,支持企業更好地使用數據資源,生產成『礦泉水、蘇打水、可樂』等飲料,滿足市場需求。」九次方大數據創始人、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執行總裁王叄壽說。
價格欺客不講誠信
數據殺熟侵權利
日前,有網友反映使用某電影購票APP時,花錢成為享受「專屬折扣」的會員後,購買界面顯示的「折扣價」竟然高於普通價,讓人質疑花錢買的是會員價還是「宰客價」?
同樣的商品或服務,回饋老客戶的價格卻比新客戶還高,所謂「會員價」反而比非會員還高,給老顧客的折後價卻比不打折時還高,為老顧客提供的升級服務卻偷偷降了檔次……有的平台密切追蹤用戶的瀏覽和消費記錄,有用戶反映如果瀏覽多個頁面或者取消訂單重新下單,價格就離奇上升,可是換個賬戶一看還是沒漲價的老價格;有的則以層層隱藏甚至直接取消的方式,令老客戶的優惠券難覓蹤影。
隨著大數據分析應用日益深入,用戶畫像愈發精準。一些互聯網平台利用用戶大數據,針對價格敏感度較低的用戶採取高於正常水平的定價方案。對這些層出不窮的「大數據殺熟」現象,網友吐槽「大數據更懂你也更傷你」。
根據艾媒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超過七成的受訪網民不知道互聯網企業會利用大數據針對不同用戶進行差異定價。77.8%的受訪網民認為這一行為不能接受,42.9%的網民考慮因此更換應用。
「互聯網平台搜集用戶瀏覽和消費記錄等信息,匯成用戶大數據。善用數據資源的基礎,在於遵守法律道德底線、承擔社會責任,否則最終會被用戶所拋棄。」朱巍表示。
「大數據殺熟的本質是一種背信行為。用戶和平台之間的忠誠度是相互的,平台無視品牌形象和長遠利益,結果必將是透支信用、失去用戶。」劉俊海建議,一方面有關平台在數據使用中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底線,誠信經營,另一方面監管部門應敏銳監測定價變化和差異,精準打擊和靶向治理大數據「殺熟」現象,營造公平普惠的互聯網市場環境。內容來源於《 人民日報 》
㈥ 大數據殺熟最高可罰5000萬元,什麼叫做「大數據殺熟」
什麼叫做“大數據殺熟”呢?
㈦ 面對大數據殺熟情況,自己該如何妥善維權呢
隨著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幾乎每個人都活在數據的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讓我們走向了一體化,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方便,但是基本上每一個東西都會有弊端,大數據的到來就間接的暴露了我們的個人隱私,每當你在一個軟體上注冊上自個的信息,就相當於泄露了自己的隱私,大數據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煩惱,現在就有很多消費軟體利用大數據針對我們用戶進行一些殺熟,面對大數據殺熟,我們所有人肯定都是非常討厭的,但是在大數據面前我們卻又無能為力,面對大數據殺熟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去維護自己的權利,對此我為大家准備了以下方法:
一、保存證據向有關部門舉報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跟網路也越來越大,數據我們如何妥善維權,成為了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問題,面對大數據,我們可以保存自己的有利證據,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通過法律的途徑進行維權。
各位看官以上就是我對面對大數據殺熟情況,自己該如何妥善維權的個人見解,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哦。
㈧ 大數據殺熟的原因和對策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實現了市場壟斷,對用戶數據形成壟斷。
大數據殺熟是一種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來挖掘用戶行為和偏好,從而實現更加精準的定向營銷的一種技術。破解大數據殺熟的關鍵在於數據採集和數據分析。
首先,要想破解大數據殺熟,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採集。這些數據可以桐啟仔來源於用戶的行為數據、社交媒體數據、搜索引擎數據等等,其旁培中包括用戶的瀏覽歷史、搜索歷史、購買歷史、地理位置等等。這些數據可局汪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用戶,從而更好地實現精準營銷。
其次,要想破解大數據殺熟,還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分析。這些數據分析可以通過建立模型來實現,比如機器學習模型、深度學習模型等等,這些模型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分析用戶的行為和偏好,從而實現更加精準的定向營銷。
總的來說,要想破解大數據殺熟,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採集和數據分析,從而實現更加精準的定向營銷。
㈨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
之前網路爆出的大數據殺熟時間,你了解了嗎?起因是微博網友廖師傅在某旅行網站上定的酒店房間,本來是該旅行服務網站的忠實用戶,可是面對這樣的價格差真的是很讓人氣憤。不給老用戶福利也就罷了,竟然還殺熟!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其實不單單是某旅行網站,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大數據的「殺熟」事件,像我們經常看電影的同胞來說,也是正在遭受著這樣的待遇,新用戶和老用戶的價格差異,普通用戶和常用用戶的價格差異等等也是飽受爭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還有不得不吐槽的通訊套餐,作為通訊的老用戶,相信有很用戶吧,用慣了一個電話號碼,在很多朋友那留的都是這一個號碼,很多APP也是綁定的這一個電話,還有各種綁定該號碼的平台等等,實在是不想更換電話號碼。但就是這樣的心理讓很多通訊公司抓住了痛點,很多優惠套餐只是針對新用戶的,老用戶都是不能辦的,而老用戶如果想要更換通訊套餐,真的只有不劃算更有花費高。。。
那面對眾多的大數據「殺熟」事件,我們該如何避免呢?如何讓我們巧妙地度過呢?
其實所謂的大數據「殺熟」,不過是一些公司利用大數據技術做的一些小動作而已。都說大數據四一把雙刃劍,如果被應用好的方向,將對未來的影響更加深遠,但一旦被應用到不好的地方,就像之前Facebook爆出的很多用戶的隱私信息泄露事件,對Facebook的忠實用戶來說,真的是一次很大的打擊。
面對這些大數據的弊端,我們應該及時避免,比如:我們在訂購一些酒店或者電影票時,多參考幾個APP的價格,用不同的手機試試那一個價格更低一些,這樣可以讓自己有效的避開大數據「殺熟」。
其實對於大數據「殺熟」根本的一個解決方式就是,越來越多的年輕正義之士學習大數據技術,這些情況的出現無疑是因為大數據技術發展的不夠成熟,如果我們大數據已然發展成熟,那這樣的事件就會很大程度上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