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地一調二調三調是什麼意思
土地一調二調三調意思是第一次是87年,稱一調,第二次是09年,稱二調,目前正在進行的是三調。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於2007年7月1日全面啟動,於2009年完成。調查的主要任務包括,農村土地調查,查清每塊土地的地類、位置、范圍、面積分布和權屬等情況;城鎮土地調查,掌握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圍、界線、數量和用途。
基本農田調查,將基本農田保護地塊(區塊)落實到土地利用現狀圖上,並登記上證、造冊;建立土地利用資料庫和地籍信息系統,實現調查信息的互聯共享。在調查的基礎上,建立土地資源變化信息的統計、監測與快速更新機制。
技術路線
圍繞第二次土地調查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農村土地調查按照土地調查技術規程,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調查成果,採用無爭議的權屬資料,運用航天航空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衛星定位和資料庫及網路通訊等技術。
採用內外業相結合的調查方法,形成集信息獲取、處理、存儲、傳輸、分析和應用服務為一體的土地調查技術流程,獲取全國每一塊土地的類型、面積、權屬和分布信息,建立連通的「國家━省━市━縣」四級土地調查資料庫。
城鎮土地調查,嚴格按照全國城鎮土地調查的有關標准,開展地籍權屬調查和地籍測繪工作,現場確定權屬界線,實地測量界址和坐標,計算機自動量算土地面積,並以調查信息為基礎,建立城鎮地籍信息系統。
『貳』 國土三調地類劃分
「三調」和「二調」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三調劃分更為精細,在計算土地利用數據的時候,怎麼把二調和三調地類數據相結合,也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也有一些人把二調和三調地類進行了對比。下面的表格是從(三調的地類編碼與二調的對比-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地信網論壇-)這個網址下載的,地類的對比還是比較准確。三調和二調的地類分類差異還是比較明顯:
1.林地分類更加精細,原來是3類,現在是7類;
2.草地多了沼澤草地;
3.商服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和特殊用地對一些地類進行了合並;
4.工礦用地用地中增加了鹽田;
5.交通運輸用地增加交通服務站用地;
6.沼澤地從原來的其他用地劃入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
7.其他用地增加了裸岩石礫地。
三調土地三大類:
1、一級類土地共設3個。這三個分別是土地管理法規定的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
2、二級類土地共設15個。原來土地利用現狀分類8個一級類土地中的耕地、林地、園地、牧草地和後面新設的「其它農用地」等5個地類共同來構成農用地。
拓展資料:國土空間規劃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已經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的,不再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應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可持續發展,科學有序統籌安排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和布局,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質量和效率。
『叄』 二調和三調的區別是什麼
二調和三調的區別在於調查內容,調查目的和調查方式與技術手段的不同。
調查內容
三調是二調的繼承和發展,即是以二調成果為基礎,細化已有內容、更新變化內容、增加缺少內容。具體的變化內容包括:細化耕地類型、屬性、數量與質量調查,取消線狀地物和零星地物,開展「批而未用」土地調查、城鎮村莊內部的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調查目的
二調: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建立和完善土地調查、統計和登記制度,實現土地調查信息的社會化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
三調: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基礎上,全面細化和完善全國土地利用基礎數據,國家直接掌握翔實准確的全國土地利用現狀和土地資源變化情況,進一步完善土地調查、監測和統計制度,實現成果信息化管理與共享,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空間規劃編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宏觀調控、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和統一確權登記、國有空間用途管制等各項工作的需要。
調查方式與技術手段
二調:由於開展時間較早,受當時的條件限制,大部分是以正攝影像圖為基礎,逐地塊實地調查土地的地類和面積。二調處於空間信息技術廣泛運用的時期,土地調查內業通過GIS建立資料庫,達到了良好的數據存儲與應用的效果,構建了國土資源管理「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台。
三調: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進步,高解析度衛星、無人機等遙感測繪技術及應用的逐步成熟,大數據、雲計算的興起,各類國土及地理信息服務的產生,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運用,第三次土地調查無疑將以更先進的技術以及更完整的工作體系來保證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