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分析 > 中國哪裡有地下資料庫

中國哪裡有地下資料庫

發布時間:2023-04-03 07:00:37

Ⅰ 國家大資料庫在哪裡

中心基地-北京
2015年1月16日,由藍汛與北京市供銷總社共同投資的藍訊首鳴國際數據中心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舉行。據了解,該數據中心是北京首個國家級、超大規模雲數據中心,產業園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包含9棟數據中心機房和1棟感知體驗中心。
南方基地-貴州
2015年7月9日,首個國家級數據中心 ——災備中心落戶貴州,該大數據庫災備中心在貴州揭牌,這標志著大數據專項行動第一階段任務順利落。位於貴州貴安新區的國家旅遊大資料庫災備中心機房內,有著一根特殊的網路虛擬專線,這條專線跨越了北京與貴州之間2200多公里的距離,實現了國家旅遊局北京機房與貴州災備中心數據的同步傳輸和異地備份。
多年以來,200餘個大數據信息產業項目簽約落戶貴州,富士康、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大型企業搶灘貴州發展。中國電信雲計算貴州信息園1.1期、中國移動(貴州)大數據中心、中國聯通貴安雲數據中心一期建成運營。中電樂觸、高新翼雲、翔明科技等第三方數據中心已建成並投運,目前數據中心伺服器達到2.2萬台;北京供銷社數據中心、惠普數據中心等一批項目已經啟動,預計今後將達5萬台伺服器規模。
北方基地-內蒙古
「烏蘭察布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啟動大會於2016年7月8日早上八點正式啟動」內蒙古主席布小林將出席會議。烏蘭察布市委市政府依據自身地理位置優越,地質板塊穩定,電力資源豐富,氣候冷涼適宜,臨近京津冀經濟圈核心市場等優勢,將信息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來發展,致力於將烏蘭察布市打造成面向華北、服務京津的國家級雲計算產業基地,為承接高科技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市委市政府將為該建設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項目提供充足的土地與極具競爭力的投資政策吸引廣大企業參與建設

Ⅱ 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

一、內容概述

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是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的數字化研究成果,在形式上表現為一張DVD數字光碟,由地下水資源綜合資料庫和數據信息管理軟體兩部分組成。地下水資源綜合資料庫包括圖形資料庫、屬性資料庫、技術文檔等內容,包涵了該項目各種形式的專業調查與研究成果;數據信息管理軟體是針對上述數據成果專門設計開發的,它實現了各類數據的瀏覽、查詢和多格式的數據輸出等功能。

地下水資源綜合資料庫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組織各省承擔單位共同完成,地圖數據引自《中國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圖集》,按出版要求對地理數據進行了修訂,圖形資料庫和屬性資料庫由各省提供並進行了統一匯總,各類技術文檔資料來源於2004年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項目系列綜合成果報告。資料庫中相關數據資料截止到1999年,部分地理數據採用1999年以後的新資料。

二、應用范圍及應用實例

該系統是在研究提出全國地下水資源空間資料庫圖層劃分方案、圖元代碼體系、圖元屬性結構以及空間資料庫綜合存儲方案基礎上,開發研製出空間資料庫瀏覽軟體,實現了空間信息、屬性信息、電子圖集信息,以及文本、圖片、錄像等多媒體信息的綜合瀏覽功能。製作完成的光碟數據,包括了全國、區域、分省地下水資源、地下水環境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以及電子版圖集的全部內容,為數字地下水的建設奠定了基礎,從而實現了地下水資源與環境信息更廣泛、更深層次的社會服務。

三、推廣轉化方式

該成果已正式出版,包括: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卷)(中國地圖出版社,2005年12月)、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中國地圖出版社,2006年6月)。

正式出版的《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卷)》是「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信息化工作的技術總結,闡述了數字光碟的組織形式、主要內容和使用方法,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數字光碟)則大大促進了全國地下水與環境綜合評價成果的共享服務,在國土、水利、環保、農業部門及科研院所廣泛使用。

技術依託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聯系人:申建梅張永波張禮中

通訊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中華北大街268號

郵政編碼:050061

聯系電話:0311-67598657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Ⅲ 中國最大的資料庫在哪

中國最大的資料庫在北京昌平中國石油科技交流中心。
北京昌平夢想雲平台統一數據湖已管理48萬口井、600個油氣藏、7000個地震工區、4萬座站庫,共計1.7PB、橫跨60多年的數據資產,涵蓋6大領域、15個專業,實現上游業務核心數據全面入湖共享,形成了國內最大的勘探開發數據湖。

Ⅳ 四大國產資料庫是什麼

四大國產資料庫:

1、南大通用:

南大通用提供具有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資料庫產品。南大通用已經形成了在大規模、高性能、分布式、高安全的數據存儲、管理和應用方面的技術儲備,同時對於數據整合、應用系統集成、PKI安全等方面具有豐富的應用開發經驗。

2、武漢達夢:

武漢達夢資料庫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為國有控股的基礎軟體企業,專業從事資料庫管理系統研發、銷售和服務。其前身是華中科技大學資料庫與多媒體研究所,是國內最早從事資料庫管理系統研發的科研機構。達夢資料庫為中國資料庫標准委員會組長單位,得到了國家各級政府的強力支持。

3、人大金倉:

人大金倉資料庫管理系統KingbaseES是北京人大金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製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關系型資料庫管理系統。

金倉資料庫主要面向事務處理類應用,兼顧各類數據分析類應用,可用做管理信息系統、業務及生產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多維數據分析、全文檢索、地理信息系統、圖片搜索等的承載資料庫。

4、神舟通用:

神通資料庫是一款計算機資料庫。神通資料庫標准版提供了大型關系型資料庫通用的功能,豐富的數據類型、多種索引類型、存儲過程、觸發器、內置函數、視圖、Package、行級鎖、完整性約束、多種隔離級別、在線備份、支持事務處理等通用特性,系統支持SQL通用資料庫查詢語言。

(4)中國哪裡有地下資料庫擴展閱讀

金倉資料庫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需求,KingbaseES V8設計並實現了企業版、標准版、專業版版等多類版本。這些版本全部構建於同一資料庫引擎內。在不同平台上,這些版本完全兼容。資料庫應用程序可從筆記本電腦擴展到台式機、大型資料庫伺服器,以至整個企業網路,而無需重新設計。

神通資料庫安全版為了滿足政府、國防、軍工等對數據安全有特殊要求的行業應用需求,構建一個完備的數據安全存儲和訪問體系,從用戶連接資料庫那一刻起,到將數據存放於存儲介質中,每一個環節都有安全上的防控措施,為用戶提供了系統的資料庫內置安全解決方案。

Ⅳ 中國網路最先進的資料庫在哪個省

在浙江省杭州市,阿里巴巴和淘寶的大數據中心

Ⅵ 中國地下管線管理得好的城市有哪些

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比較好的:長沙和廈門,都是被建設部表揚的。
由省建設廳辦公室組織,襄樊、十堰、荊州、荊門、鄂州、孝感、咸寧、隨州、潛江等城建檔案館負責人及有關地下管線檔案管理技術人員一行20人,赴廈門、長沙兩市調研、考察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工作。現將考察情況匯報如下。

一、兩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特色

(一)廈門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特點

一是全面規劃,分步實施。廈門市管線探測及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其項目在全面規劃並經廈門市發改委立項後,由廈門市建設與管理局負責組織實施,具體工作由市城建檔案館承辦。項目內容主要是普查探測、數據建庫、系統開發,整個項目分兩期進行, 2002年—2005年完成一期工程,一期工程的范圍是廈門島及鼓浪嶼(湖裡區、思明區),總投資2100萬,探測管線的總長度5600多公里;二期工程從2008年至2010年,探測范圍是島外海滄區、集美區等四個區,總投資1700萬,目前正在實施。項目投資主要由市財政負責解決,各專業管線單位自己投資完成專業管線信息系統的建設。

二是技術先進,起點較高。該市地下管線網路系統採用國內先進的系統。該系統以電子地圖為基礎,通過地下管線信息和城市基礎空間信息的聯合查詢、統計和分析,鉤建以網路為載體、GIS軟體為技術平台的管理模式,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決策提供咨詢服務。項目採用的技術方法、取得的技術成果、管理模式、管理機制和項目實施經驗,為我國城市地下管線普查與管理提供了成功的範例,項目的整體技術成果和項目管理經驗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三是制度健全,管理規范。早在2004年7月年廈門市人民政府就以第112號令頒布了《廈門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建立了管線信息管理機制;制定了一系列與《辦法》相配套的規定製度、技術標准及項目技術文件。政府主要職能部門共享相應管線信息,各管線權屬單位共享本專業管線信息,這樣不但實現綜合管線信息集中管理,提高管線信息化水平,而且實現信息共享。

(二)長沙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特點

一是政府立項,全方位設計。2004年,長沙市建委制定完成了《長沙市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初步方案》,並向市人民政府請示進行立項。 2005年底,長沙市發改委批復同意該項目立項,由市財政安排資金3375萬元,分年安排撥付,從2006年開始,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系統的建設。目前,該系統的第一期工程已完成並投入使用。

二是綜合性強,系統容量大。長沙市地下管線檔案信息動態管理系統的資料庫是集城市地下管線、地面構築物和城市建設檔案為一體的大型綜合資料庫。它包含了給水、排水、燃氣、通訊、電力、熱力、交通設施、廣播電視等城市地下管線和道路、橋梁、房屋建築、公共綠地等地面構築物的空間位置數據和屬性數據,以及與地面構築物相關聯的城建檔案數據,該項目具有先進的運作理念、強大的系統功能、切實可行的數據更新機制和可廣泛擴展的數據共享解決方案,已領先於全國各大中城市已經或正在開發的同類系統。

三是資源整合有序,管理科學。長沙市地下管線檔案信息資源主要由各專業管線單位、長沙市勘測院、城建檔案館共同管理。市城建檔案館對資料庫進行綜合管理,協調部門關系;市勘測院承擔系統應用軟體的開發、數據建庫及後期的運行維護。這樣,比較好地解決了資源整合、綜合管線信息系統建設、管線數據的維護更新等問題,在數據利用中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能夠充分發揮管線檔案信息的價值作用。

二、兩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的主要經驗

(一)統一思想認識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的前提。

改革開放以來,兩市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在城市建設推進過程中,由於地下管線不清楚,帶來很大麻煩,有時因挖壞管線而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當地黨委、政府切身感到,隨著城市建設的立體推進,地下管線是地上建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堅持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必須在全社會引起高度重視。他們通過政府發文、開會動員、媒體宣傳,在城市的各有關部門、單位和幹部群眾中逐步統一了思想。兩市黨委、人大、政府及建設主管部門,把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市委、政府領導經常視察、檢查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人大加強了有關提案的督查和執法檢查,使這項工作受到了普遍的重視。

(二)加強法制建設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的保證。

兩市都非常注重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的法制建設,確定這項工作的法律地位。長沙市從2002年開始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的立法工作,2004年1月,由11名人大代表聯名提交的《請求制定<長沙市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條例>的議案》於2004年10月24日長沙市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並於2005年5月1日實施。《長沙市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條例》是目前我國關於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明確規定所有的房屋建築工程、市政工程、地下管線工程必須實行竣工測量,否則不得進行竣工驗收。管線工程竣工驗收後3個月內,竣工測量成果、工程檔案必須移交到市城建檔案館。廈門市人民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廈門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該辦法對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地下管線建設部門和地下管線檔案管理部門的職責和義務進行明確的界定,對地下管線竣工測量、檔案報送的內容、程序及要求等作出了規定,該《辦法》的頒布實施為廈門市實現地下管線動態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重視協調配合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的關鍵。

城市地下管線涉及到很多部門、行業和單位,一家不配合,影響全盤,因此必須要搞好協調配合。兩市均成立了由政府牽頭,有關部門和管線權屬單位參與組成的城市地下管線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管線各有關部門的工作和業務關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城建檔案館。日常業務工作由市建設主管部門主抓,城建檔案館具體負責。各管線單位確定一名信息聯絡員,與市城建檔案館聯系。這樣保證了協調配合行之有效。

由省建設廳辦公室組織,襄樊、十堰、荊州、荊門、鄂州、孝感、咸寧、隨州、潛江等城建檔案館負責人及有關地下管線檔案管理技術人員一行20人,赴廈門、長沙兩市調研、考察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工作。現將考察情況匯報如下。

一、兩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特色

(一)廈門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特點

一是全面規劃,分步實施。廈門市管線探測及對照廈門、長沙兩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結合我省實際,我們感到,近年來我們在開展地下管線檔案工作方面雖然做了不少工作,但與先進省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一是法規滯後,缺乏保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台一部以政府名義頒布的關於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的規范性文件或政府規章;二是條塊分割、資源分散。各地部門行業之間很難協調,就是建設系統內,體制也很不一致,由於缺乏配套的管理措施和手段,管線工程竣工檔案的進館情況不盡人意。以武漢市為例,目前市城建檔案館地下管線檔案僅2000多卷。全市供水、排水、供電、燃氣等20多種管網檔案分散保存在各專業管線權屬單位。地下管線檔案信息資源難以進行整合和有效利用,導致城市建設中損害管線的事故經常發生;三是權責不明、管理無序。由於沒有制定相應制度和政策措施,對有關建設主管部門及城建檔案館、管線產權單位、管線建設單位、勘測單位的權利、責任、義務進行明確的界定,以至相關管理部門在地下管線的管理上不能協調一致,各自為政,管理無序。

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其項目在全面規劃並經廈門市發改委立項後,由廈門市建設與管理局負責組織實施,具體工作由市城建檔案館承辦。項目內容主要是普查探測、數據建庫、系統開發,整個項目分兩期進行, 2002年—2005年完成一期工程,一期工程的范圍是廈門島及鼓浪嶼(湖裡區、思明區),總投資2100萬,探測管線的總長度5600多公里;二期工程從2008年至2010年,探測范圍是島外海滄區、集美區等四個區,總投資1700萬,目前正在實施。項目投資主要由市財政負責解決,各專業管線單位自己投資完成專業管線信息系統的建設。

二是技術先進,起點較高。該市地下管線網路系統採用國內先進的系統。該系統以電子地圖為基礎,通過地下管線信息和城市基礎空間信息的聯合查詢、統計和分析,鉤建以網路為載體、GIS軟體為技術平台的管理模式,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決策提供咨詢服務。項目採用的技術方法、取得的技術成果、管理模式、管理機制和項目實施經驗,為我國城市地下管線普查與管理提供了成功的範例,項目的整體技術成果和項目管理經驗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三是制度健全,管理規范。早在2004年7月年廈門市人民政府就以第112號令頒布了《廈門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建立了管線信息管理機制;制定了一系列與《辦法》相配套的規定製度、技術標准及項目技術文件。政府主要職能部門共享相應管線信息,各管線權屬單位共享本專業管線信息,這樣不但實現綜合管線信息集中管理,提高管線信息化水平,而且實現信息共享。

(二)長沙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特點

一是政府立項,全方位設計。2004年,長沙市建委制定完成了《長沙市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初步方案》,並向市人民政府請示進行立項。 2005年底,長沙市發改委批復同意該項目立項,由市財政安排資金3375萬元,分年安排撥付,從2006年開始,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系統的建設。目前,該系統的第一期工程已完成並投入使用。

二是綜合性強,系統容量大。長沙市地下管線檔案信息動態管理系統的資料庫是集城市地下管線、地面構築物和城市建設檔案為一體的大型綜合資料庫。它包含了給水、排水、燃氣、通訊、電力、熱力、交通設施、廣播電視等城市地下管線和道路、橋梁、房屋建築、公共綠地等地面構築物的空間位置數據和屬性數據,以及與地面構築物相關聯的城建檔案數據,該項目具有先進的運作理念、強大的系統功能、切實可行的數據更新機制和可廣泛擴展的數據共享解決方案,已領先於全國各大中城市已經或正在開發的同類系統。

三是資源整合有序,管理科學。長沙市地下管線檔案信息資源主要由各專業管線單位、長沙市勘測院、城建檔案館共同管理。市城建檔案館對資料庫進行綜合管理,協調部門關系;市勘測院承擔系統應用軟體的開發、數據建庫及後期的運行維護。這樣,比較好地解決了資源整合、綜合管線信息系統建設、管線數據的維護更新等問題,在數據利用中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能夠充分發揮管線檔案信息的價值作用。

二、兩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的主要經驗

(一)統一思想認識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的前提。

改革開放以來,兩市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在城市建設推進過程中,由於地下管線不清楚,帶來很大麻煩,有時因挖壞管線而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當地黨委、政府切身感到,隨著城市建設的立體推進,地下管線是地上建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堅持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必須在全社會引起高度重視。他們通過政府發文、開會動員、媒體宣傳,在城市的各有關部門、單位和幹部群眾中逐步統一了思想。兩市黨委、人大、政府及建設主管部門,把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市委、政府領導經常視察、檢查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人大加強了有關提案的督查和執法檢查,使這項工作受到了普遍的重視。

(二)加強法制建設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的保證。

兩市都非常注重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的法制建設,確定這項工作的法律地位。長沙市從2002年開始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的立法工作,2004年1月,由11名人大代表聯名提交的《請求制定<長沙市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條例>的議案》於2004年10月24日長沙市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並於2005年5月1日實施。《長沙市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條例》是目前我國關於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明確規定所有的房屋建築工程、市政工程、地下管線工程必須實行竣工測量,否則不得進行竣工驗收。管線工程竣工驗收後3個月內,竣工測量成果、工程檔案必須移交到市城建檔案館。廈門市人民政府在2004年頒布了《廈門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該辦法對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地下管線建設部門和地下管線檔案管理部門的職責和義務進行明確的界定,對地下管線竣工測量、檔案報送的內容、程序及要求等作出了規定,該《辦法》的頒布實施為廈門市實現地下管線動態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重視協調配合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的關鍵。

城市地下管線涉及到很多部門、行業和單位,一家不配合,影響全盤,因此必須要搞好協調配合。兩市均成立了由政府牽頭,有關部門和管線權屬單位參與組成的城市地下管線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管線各有關部門的工作和業務關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城建檔案館。日常業務工作由市建設主管部門主抓,城建檔案館具體負責。各管線單位確定一名信息聯絡員,與市城建檔案館聯系。這樣保證了協調配合行之有效。

(四)規范管理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地下管線檔案的管理關繫到它的開發利用和健康發展,兩市都非常重視規范管理工作,他們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和辦事程序。如廈門市2005年3月1日由市建設與管理局頒發了《<廈門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實施規定》、《廈門市綜合地下管線工程檔案工作告知制度》、《廈門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預)驗收辦法》及關於地下管線檔案利用、數據入庫與系統管理、保密管理等制度。長沙市制定了與《條例》相配套規章制度及政策措施,包括管線工程規劃審批、施工管理、覆土前竣工測量、竣工驗收備案、檔案資料與數據的移交等。同時,做好信息利用和跟蹤服務工作,深受業主單位的好評。

為使我省城市地下管線檔案工作按照建設部的要求,步入正常、健康發展軌道,我們認為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宣傳,形成共識

要廣泛深入開展學習宣傳活動,深刻領會建設部第136號部長令《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出台的重要意義,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說明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增強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的自覺性和使命感。要提高全社會的地下管線工程檔案意識,爭取得到社會各界的理解與支持,引起各級黨委、政府和建設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二)出台法規,提供依據

加快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的立法進程,積極配套完善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的法規政策,為做好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證。積極爭取省政府出台《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各地也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當地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的各項政策性措施,以及具體的實施意見。以使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行。

(三)協調配合,統一管理

各地應以政府名義成立地下管線普查或動態管理工作領導機構,協調相關部門和各管線產權單位,建設單位、勘察測繪等有關單位,做到密切協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建立起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的長效機制。實現資源共享與利益共享相結合的原則,建立統一的地下管線檔案信息資源管理模式。

(四)抓點帶面,逐步推進

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勢在必行,不能搞等、靠、要,各地城建檔案部門要想方設法,創新工作思路。當前,要按照不欠新帳,逐步還請老帳的要求,創造條件,做好工作。要積極扶持對城市地下管線管理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抓好試點,培育典型,總結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地下管線檔案管理工作全面開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裡有地下資料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早的soul聊天app是怎麼樣的 瀏覽:489
網路雲盤大小 瀏覽:420
去美國准備什麼app 瀏覽:461
米8如何復制u盤文件 瀏覽:523
導航的o文件是什麼 瀏覽:435
Re舊版本下載 瀏覽:416
電子血壓表怎麼讀數據 瀏覽:610
軟體開發和編程哪個前景好 瀏覽:30
手機保存圖片在相冊里找不到文件 瀏覽:42
xp桌面圖案保存哪個文件夾 瀏覽:136
dnf70版本紅眼 瀏覽:484
越來越不懂兩個版本 瀏覽:258
javabigdecimal位數 瀏覽:316
學好編程需要學哪些東西 瀏覽:186
概預算教程 瀏覽:893
90版本國服第一驅魔 瀏覽:436
手機qq音樂啟動程序 瀏覽:840
口袋妖怪破解版12版本 瀏覽:632
數據研究的崗位有哪些 瀏覽:124
今日頭條網站怎麼改名 瀏覽:66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