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目前什麼樣的鋼材是最堅固,最耐腐蝕,抗氧化程度最高的鋼材
肯定是潛艇森納鄭用鋼,超高強度鋼。美國戰後發展了一系茄塵列的高級潛艇,艦船用鋼,如355MPa(36kgf/mm2)級 HTS鋼、550MPa(56kgf/mm2)級HY80鋼、690MPa(70kgf/mm2)級HY100鋼、890MPa(91kgf/mm2)級 HY130鋼,俄羅斯開發了屈服強度從390-1175MPa(40-120kgf/mm2)級的АБ系列艦船鋼;法國此頌最新建造的「凱旋」級核潛艇耐壓殼體用鋼屈服強度已達到980MPa(100kgf/mm2)級的HLES100鋼;日本90年代開發的NS110鋼屈服強度已達到了 1000MPa(110kgf/mm2)級。我國980潛艇鋼已經達到了785MPa(40-80kgf/mm2)級別並用於093潛艇的建造。
② 美國海浪潛艇鋼材屈服強度是多少
鋼材分類具體可以分為型鋼類、鋼板類、鋼管類、鋼絲類四大種類,那麼它們又是怎樣的鋼材呢。
1、型鋼類
鋼品種很多,是一種具有一定截面形狀和尺寸的實心長條鋼材。按其斷面形狀不同又分簡單和復雜斷面兩種。前者包括圓鋼、方鋼、扁鋼哪喊叢、六角鋼和角鋼;後者包括鋼軌、工字鋼、槽鋼、窗框鋼和異型鋼等。直徑在6.5-9.0mm的小圓鋼稱線材。
2、鋼板類
它是一種寬厚比和表面積都很大的扁平鋼材。按厚度不同分薄板(厚度<4mm)、中板(厚度4-25mm)和厚板(厚度>25mm)三種。鋼帶包括在鋼板類內。
3、鋼管類
它是一種中空截面的長條鋼材。按其截面形狀不同可分圓管、方形管、六角形管和各種異形截面鋼管。按加工工藝不同又可分無縫鋼管和焊管鋼管兩大類。
4、鋼絲類
鋼絲是線材的再一次冷加工產品。按形狀不同分圓鋼絲、扁形鋼絲和三角形鋼絲等。鋼絲除直接使用外,還用於生產鋼絲繩、鋼紋線和其他製品。
鋼材質量如何辨別:六看一聽。
看外觀,看規格尺寸和外觀色澤,規格工整,尺寸規范的,根據鋼材的屬性來看,一般好的鋼材,表面沒有雜質,顏色統一。
看硬度,鋼材的硬度不一樣,根據鋼材的硬度屬性,來李櫻判別,是不是自己需要的鋼材,質量上有沒有什麼出入。
看尺寸,劣質的鋼材,不均勻,尺寸不一,尺寸有波動,用千分尺或捲尺來測量,看看尺寸波動幅。
看彈性,鋼材的韌度和彈性極限不同,劣質的鋼材表面會有裂紋,彈性差。
看鋼材的銘牌,好的鋼材廠,銘牌規范,表達清楚,參數數據有據可依。
看鋼材的質量報告,是不是規范的,滲或與鋼材的屬性相統一的,與自己的要求相對應的。
聽,有經驗的,可以根據鋼材的生意來進行辨別,好的鋼材,聲音清澈,不含雜音
③ 一艘潛艇需要多少噸鋼材
一裂清艘潛艇需要15噸左右鋼材。而且鋼材的型號也有所不同。戰略核潛艇不同於常規潛艇,作為戰略核威懾的利器,其研發時間長,技術難度大,一般要在10年左右,光研發資金就要投入幾百億美元,如此大手筆讓很多中小國家望洋興嘆。目前全球范圍內能夠建造核潛艇的國家也就只有美、俄、中肆迅前、英、法聯合國「五常」,以及一個正在努力掌握核潛艇建造技術的印度!從這僅有的可以建造核潛艇的6個國家可以看出,要建造核潛艇首先要具有足夠強大的國力昌敗。至於建造核潛艇的代價,最直觀的就是造價,此外還需要有與之匹配的科研投入和時間成本。
④ 誰給我一份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的詳細數據。最好帶圖的…謝謝。
為配合三叉戟Ⅰ型潛射彈道導彈而開發出的潛艇。由於這項計劃的造價過於龐大,最初曾遭國會的反對,不過當前蘇聯在三角洲級潛艇上配置了射程長達6935公里的SS-N-8潛射彈道導彈之後,國會終於批准了這項計劃。第一艘俄亥俄號(SSBN726)1981年開始測試工作,1982年1月發射第一枚導彈,並在82年10月作首次的戰斗部署。
「俄亥俄」級核潛艇當代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潛艇,它是美國第四代彈道導彈核潛艇。由於艇上裝備「三叉戟」彈道導彈,故又稱「三叉戟」導彈核潛艇。
美國研製「三叉戟」(Trident)核潛艇始於60年代。由於前蘇聯海軍的崛起,反潛兵力的增強,直接威脅到當時在役的「海神」(Poseidon)導彈核潛艇的生存。而且,據美國分析,這種威脅到80年代將會更加嚴重。主要原因是「海神」導彈射程只有4600km,必須到靠近歐亞大陸海域才能攻擊蘇聯,這當然不如在美國海域附近進行攻擊安全,為此需要發展水下遠程彈道導彈。1967年,美海軍成立了「海軍戰略進攻和防禦系統辦公室」,負責制定戰略力量的發展與研究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為「海神」導彈增加第三級火箭,射程增至8300-9300km,裝備它的核潛艇可在美國海域附近打擊世界上任何戰略目標,從而形成水下遠程導彈系統漏察計劃(ULMS),並於1971年9月14日獲得批准。1972年初,ULMS-I型導彈命名為「三叉戟」-I型(C4)導彈,ULMS計劃隨之稱為「三叉戟」計劃。「俄亥俄」級核潛艇總共建造18艘,目前均在正常服役中。
美國軍方最初的計劃乃是返散茄建造一種拉法耶級的改良型潛艇,並使用相同的西屋(Westinghouse)S5核子反應爐,而後為了減低新潛艇的噪音,因此決定採用自然循環核子反應爐。基於經濟效益,導彈數量由18枚增至24枚。由於這項計劃的造價過於龐大,最初曾遭國會的反對,不過當前蘇聯在三角洲級潛艇上配置了射程長達6935公里的SS-N-8潛射彈道導彈之後,國會終於批准了這項計劃。
雖然已獲得國會的批准,不過這項計劃在發展之初仍遭到不少困難,因此仍較預定進度落後許多。當困難一一被克服以後,終於產生了一種極為優秀的潛艇與極具威力的導彈。第一艘俄亥俄號(SSBN726)1981年開始測試工作,1982年1月發射第一枚導彈,並在82年10月作首次的戰斗部署。前8艘俄亥俄級潛艇在帆罩後方配有24枚三叉戟Ⅰ型(C-4)導彈,田納西號(SSBN-734)則改為三叉戟Ⅱ型(D-5)導彈,這種導彈在90年3月在俄亥俄級上完成首次戰斗巡航,將來前8艘亦將改配三叉戟Ⅱ型導彈。除彈道導彈外,各艦另備有4具傳統魚雷發射管可供自衛。從2000年起對早期的8艘俄亥俄級核潛艇進行改造,從2000年的阿拉斯加號潛艇(SSBN-732)開始,海軍開始將剩餘的三叉戟I型導彈更換為三叉戟Ⅱ型,至2008年中期全部更換完畢。另外,SSBN726「俄亥俄」號、SSBN727「密歇根」號、SSBN728「佛羅里達」號、SSBN729「喬治亞」號這4艘被改裝成裝備「戰斧」常規巡航導彈的核動力導彈攻擊潛艇(SSGN)。SSGN改裝計劃使「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具備了使用「戰斧」巡航導彈的常規打擊能力以及特種部隊作戰(SOF)能力。四艘核潛艇的改裝工程共需花費近40億美元。
數據:
排水量:16,764噸(水上)/18,750噸(水下)
規格:全長560英尺(170.7米)/全寬42英尺(12.1米)/吃水36.4英尺(11.8米)裝備:三叉戟I型導彈(早期型號)/三叉戟Ⅱ型導彈/戰斧巡航導彈(726~729)
主機:1具通用電氣S8G壓水冷卻式反應堆/2具傳動渦輪發動機/1具325馬力輔助發動機(6萬軸馬力)
航速:12節(水上)/>20節(水下)
乘員:15名軍官+140名艇員
總體布置與結構
該級艇外形近似於水滴形,長寬比為13.3:1,其流體動力性能受到影響,水下航速不太高。艇體大部分是單殼體結構,占艇體總長的60%。耐壓艇體分為四大艙:指揮艙、導彈艙、反應堆艙和主輔機艙。其中導彈掘伏艙位於舯部指揮台圍殼後面,有24個導彈發射筒。由於每個分艙都很大,因而不沉性已顯得不重要,其生命力主要取決於隱蔽性和先敵發現目標的能力。
動力裝置
該級艇採用1台反應堆、2台蒸汽輪機、齒輪傳動和單軸推進的動力裝置。可提供軸功率44.1MW(60000hp)。反應堆為分散布置的S8G自然循環壓水堆,是在S6G的基礎上改進的,由通用電氣公司研製。反應堆熱功率250MW,堆芯壽期500滿功率天,更換核燃料周期15年以上,續航力1000000nmile。艇在中低速航行時不使用主循環泵,冷卻劑在一迴路系統中自然循環。在發生斷電,或主循環泵發生故障時也能導出衰變熱,增強了安全性。在巡航工況時不使用主循環泵,因而減去了一大雜訊源,再加上採用了許多降噪新技術、吸聲材料、機械雜訊的隔聲減振措施,浮筏減振和低雜訊輔機等,因而輻射雜訊低,只有110dB。巡航時無雜訊最大航速約為10節。動力裝置的缺點是體積大,總高度太高,這是為了提高自然循環能力,拉大一、二迴路高度差。但由於採用了新材料,因而輻射屏蔽重量輕。艇上設有應急柴電動力裝置,可在事故情況下,使艇以5kn航速返回基地。
武器系統
該級艇裝有24具導彈發射筒。前8艘艇(SSBN726~733)裝載「三叉戟」-I(C4)型導彈,射程7400km,每枚導彈可攜帶8個威力為100kt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圓概率偏差為300~225m。後期這部分潛艇進行了改裝,4艘升級為三叉戟-II型潛艇,而另外四艘則裝備戰斧巡航導彈。該級艇第9~18艘艇(SSBN734~743)裝備「三叉戟」-II型導彈,射程為12000km,每枚導彈可攜帶8~12個威力為100kt或300-475kt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圓概率偏差90m。從1991年開始限制攜帶8個分彈頭,將來限制到4~5個分彈頭。該級艇首部裝有4具MK68魚雷發射管,可攜帶12枚MK48型多用途線導魚雷,主/被動聲自導,在40/55kn時,航程可達50/38km,可攻擊潛艇或水面艦艇。
電子設備
該級艇裝備了先進的電子設備。艇上裝備了兩套MK2-7型慣性導航設備和靜電陀螺監控藉,外部重調間隔時間為18天,使艇的定位誤差為0.4-0.7nmile/10kn,平均故障間隔時間4000h。艇上裝有AN/WRN-5衛星導航接收機,使艇的定位精度達到40~50m。美海軍第二代導航星全球定位系統(GPS)已投入使用,24顆衛星已發射完畢,使艇的導航性能有較大提高。艇上還裝有AN/BRN-5「勞蘭」-C無線電導航接收機,使潛艇能在水下接收信號,但電波入水較淺(3m),精度較高,距岸台2200km處,不間斷地工作,精度為92~450m。艇上裝有聲吶導航裝置,AN/BQN-17測深儀,AN/BQN-3J和AN/UQN-4導航儀,AN/BQN4測冰儀以及AN/BQS-15探雷導航聲吶等裝置。艇上裝有一部AN/BPS-15A改進型對海搜索雷達和AN/UPX-28(V)識別雷達。還裝有一部環境系統監控器AN/WLR-8(V)。艇上裝有AN/WIC綜合通信系統,用於在面對各種敵方威脅,包括信號干擾及核爆炸產生的電離層擾動時保證潛艇的外部通信。該系統包括中頻、高頻、特高頻、極高頻、甚低頻、低頻和極低頻通信分系統。其中,極低頻通信能使潛艇在水下100m處接收陸上約定的信號。艇上裝有一部WSC-3X衛星通信終端和潛艇衛星信息交換系統,有兩種工作方式,即廣播方式和詢問/回答式,其結構簡單,工作方便。艇上還裝有AN/BSC-1應急通信系統浮標。該系統有一個綜合天線裝置,包括AT-118-AR小型綜合天線,能接收甚高頻、極高頻,L頻帶信號。AN/BQS-5拖曳浮標及AS-2629A/BRR浮力電纜天線系統能接收中頻、高頻和極低頻信號。除潛艇上的設備外,為進行通信還需要各種類型的陸基中繼傳送設施或由飛機、衛星攜帶的中繼傳送設施。該級艇在首部裝有AN/BQQ-6綜合聲吶系統,主要是以被動方式對水中目標進行探測跟蹤,以便規避;以主動方式對水中目標進行定位(5-10nmile)以便自衛。艇上裝有AN/BQR-15型拖曳式線列基陣聲吶,能夠達到更遠的被動探測距離,使潛艇的預警能力大為提高。AN/BQR-19被動式聲吶專用於探測敵方水面反潛艦艇。艇上還裝有通信聲吶AN/BQC-1及AN/BQC-2各一部。還包括一部AN/WLR-9聲偵聽接收機,不僅用於探測敵主動聲吶,還用於探測聲自導魚雷。該級艇導彈的指揮火控系統採用MK98-0型導彈射擊指揮儀,用於導彈的定目標發射、飛行監視,直至實施攻擊。裝備了「三叉戟」數字控制計算機,容量大,能完成復雜的彈道運算。該級艇裝備了MK118-0型魚雷射擊指揮系統,包括MK118-0型射擊指揮儀,MK92攻擊控制台,MK96武器發射控制台,MK116方位距離指示器和OJ-326(V)3/UYK標准信息指示器組成,數字信號傳送和數據處理能力強,能同時捕獲多個目標,控制魚雷的發射。艇上裝有CCSMK2和3型作戰數據系統,帶有AN/UYK43和UYK44計算機,將導航、探測、射擊指揮和控制、顯示等各系統連在一起。它是一種通用單路或多路信息處理機,採用最新微電子技術,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快速處理信息的能力。
「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是當代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典型代表,技術水平最高,具有如下技術特點:
攻擊力強
該級艇裝備24具導彈發射筒,數量最多,一次攻擊力強。其他級艇均為16或20具發射筒。每枚導彈攜帶分彈頭數量最多。艇的總威力最大,如果攜帶「三叉戟」-II型導彈,共有192個核彈頭,爆炸威力為91200ktTNT當量,對數億人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三叉戟」-II型導彈射程最遠,突防能力強,機動性好,命中精度高,威懾能力最強。該級艇的導彈齊射能力也強,可在10分鍾內將全部導彈發射出去。尤其是「三叉戟」-II型導彈的有效載荷大、精度高,比「三叉戟」-I型導彈攻擊軟目標的效能高2/3,攻擊硬目標的效能高3~4倍。
生命力強
「三叉戟」核潛艇的全部活動,一定會受到反潛兵力的嚴密監視。因此,它的生命力至關重要。一般潛艇的生命力主要取決於抗沉性,而該級潛艇的生命力則由其隱身性、先敵發現目標的能力和自衛攻擊能力來保證。由於導彈射程遠,艇的戰斗巡邏海域遼闊廣大,可以靠近本國海域活動,或在避開敵方反潛兵力的區域活動,因此十分安全。該級艇採用了最先進的隱身措施,主要是聲隱身,採取一系列措施降低雜訊。如採用S8G自然循環壓水堆,在中低速航行時可以不使用主循環泵,在機艙內採用浮筏減振,在艇體外表面裝設消聲瓦,因此輻射雜訊很低。此外,採取了消除紅外特性、消磁,以及減少廢物排放等隱身措施。艇的下潛深度400m,在海洋垂直深度上增大了活動范圍,隱蔽性好。該級艇裝備了高性能的觀通設備,使艇能在高海情和高雜訊環境的海域活動,使敵方反潛探測復雜化,不易被敵發現。為了提高先敵發現目標的能力,該級艇裝備了AN/BQQ-6綜合聲吶系統,包括8部聲吶,並採用先進計算機自動進行低頻線狀功率頻譜檢測和目標識別與分類。採用拖曳線列陣聲吶,以被動方式探測敵方攻擊型核潛艇,提高遠程預警能力,能夠盡早規避或機動。
綜合作戰效能好
俄亥俄級核潛艇裝備了先進的慣導系統和靜電陀螺監控器,大大延長了慣導外部重調間隔時間,減少潛艇上浮次數,確保潛艇安全航行。由於慣導系統精度的提高,為「三叉戟」核潛艇准確發射導彈提供了保證。由於裝備了導航星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可對慣導系統的位置和速度輸出進行校正,保證艇有效地完成作戰使命。由於裝備了極低頻通信接收機,可使艇上浮到距水面9~15m的陣位,把天線伸到靠近水面處接收指揮部的指令,免於被敵方發現。艇上裝備了先進的UYK43/UYK44計算機,可保證MK98-0型導彈射擊指揮儀完成對「三叉戟」導彈的射擊指揮。由於裝備CCSMK2-3作戰指揮系統和MK118魚雷射擊指控系統,可綜合採集和處理各種感測器信息,進行戰術態勢評估與分析,指揮魚雷有效攻擊。
在航率高,自持力強
該級艇各大系統和設備安全可靠性好,有效利用率高。平時,艇在海上巡邏70天後,維修保養25天。S8G反應堆堆芯壽命15年,在艇的全壽期內只需更換一次核燃料,艇的在航率高達65%~70%,續航力達100萬海里以上。為了提高艇的自持力,美海軍十分重視改善居住性,增強艇員耐久巡航能力。每艇配備兩套艇員,輪流休整與培訓,有利於提高艇的戰鬥力和提高艇員的素質。
⑤ 求鋼材性能,美國HY系列,日本NS系列,鈦合金,應力應變圖
航母用的鋼寬橘材特別是飛行甲板用鋼要求極高。特別是對於材料的屈服度要求,可比核潛艇。 一般對於造船用特種剛才都用Mpa(兆怕)來表示屈服度。民用船隻一般只需要250Mpa的材料即可,普通軍用船隻也就是300以下,而且近年來,成本控制的進一步要求,一般軍艦採用民用標準的很多,材料要求進步降低,甚至出現了使用鋁才建造上層。但對於航母的飛行甲板標准卻是各國均沒下降過的。而且全世界至今僅僅4個鎮哪國家製造的剛才能用於航母製造。
老毛子的AK系列合金鋼是世界上屈服度最高的材料,使用鎳鉻和加入鈦的合金鋼,根據鈦成分的多少分不同樣本。最高的達到1000MPA,用來製造需要深潛的核潛艇。而用來製造航母飛行甲板的一般在850左右。美國HY系列特種鋼材同樣用於製造潛艇和航母飛行甲板。HY80的屈服度在800左右,用於航母製造。同樣也是鎳鉻和加入鈦的合金鋼。 法國軟鋼的屈服度比較底,僅550左右,但對於出口限制較少,而上述2種材料,美俄是基本不出口的。 英國的無敵級航母使用的就是法國軟剛,但基於這樣的材料屈服度比較底,一般僅僅用於製造小型垂直起降或者直升飛機航母。法國自己的戴高樂號還是用的HY80特種剛。日本也能製造屈服度比較高的特種合金鋼,基本在450左右,日本的潛艇和兩硒攻擊艦都使御巧碼用了本國出產的特種鋼材。
⑥ 航空母艦的鋼材與普通鋼材有什麼不同
航母艦體採用高強度特種合金鋼。鋼材的屈服強度一般在500~800兆帕,比較而言,民用船所用鋼的屈服強度有250兆帕就夠使了,普通軍用船隻在300兆帕以下就行。建造一艘7.5萬噸級的大型航空母艦,需用各種特殊品種厚鋼板4萬多梁賣咐噸。
中國的航母情況不太清楚,美國用來製造航母飛行甲板的鋼的屈服強度一般在850兆帕左右。他們現在已經生產了兩種型號的特種鋼。
一種是HY系列特種鋼材。
HY-80的屈服強度在800兆帕左右,用於航母製造,是鎳鉻和加入鈦的合金鋼。而後美國又在HY-80鋼的基礎上,發展了屈服強度不低於686兆帕的HY-100鋼,其也是當前美國海軍航母重要部位的主要材料。
另外一種是HSLA型鋼材。
HSLA-80鋼是美國20世紀80年代研製成功的新型高強度、高韌性結構鋼。該型鋼已部分或全部取代HY-80鋼用於建造大型水面艦艇,如驅逐艦、巡洋艦和航空母艦等,其中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某些結構採用此鋼種。HSLA-100鋼是美橡純國為新建的航母殼體和先進的攻配鎮擊型核潛艇(非耐壓殼體)而研製的鋼,屈服強度約為690兆帕,其性能已達到HY-100鋼的水平,板厚可達100毫米。HSLA-100鋼的第一批訂貨是用於核動力航母「斯坦尼斯」號(CVN-74)。
這種型號鋼板由於採用了尖端低合金技術,其硬度超強,重量非常小,因此建造構件非常輕便,並且成本還很低。用HSLA-100這種特殊用鋼建造的福特級航母,其整體重量減輕了很多,建造成本也節省許多。如果在航母艦體外殼上使用這種特種鋼,它能夠在提供相同或者更長的使用壽命情況下,比採用傳統高強度鋼建造的艦體外殼更薄,重量更輕。
美海軍原打算採用HSLA-100鋼作為航母CVN-78的飛行甲板用鋼,為了減輕重量,經過攻關,又研製出了HSLA-115鋼。它的屈服強度達到了800兆帕,不僅可以降低航母的重心,還可顯著減小飛行甲板厚度,從而減輕航母重量。此外,美國海軍的建造冶金專家與日本的船舶專家在合作開發一項高強度合金鋼焊接新技術,這門技術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採用高強度鋼建造航母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可以想像,採用這些新技術手段打造的美國航母將會更加堅硬和強悍。
⑦ 製造核潛艇的材質是什麼
製造航母和核潛艇用的鋼叫特種鋼 也叫合金鋼。
合金鋼也叫特種鋼。在碳素鋼里適量地加入一種或幾種合金元素,使鋼的組織結構發生變化,從而使鋼具有各種不同的特殊性能,如強度、硬度大,可塑性、韌性好,耐磨,耐腐蝕,以及其他許多優良性能。下面是一些特種鋼的性能和用途:
1.鎢鋼、錳鋼:硬度很大,製造金屬加工工具、拖拉機履帶和車軸等。
2.錳硅鋼:韌性特別強,製造彈簧片、彈簧圈等。
3.鉬鋼:抗高溫 製造飛機的曲軸、特別硬的工具等。
4.鎢鉻鋼:硬度大,韌性很強 做機床刀具和模具等。
5.鎳鉻鋼(不銹鋼):抗腐蝕性能強,不易氧化 製造化工生產上的耐酸塔、醫療器械和日常用品等。 新型特種模具鋼
1. HM1熱作模具鋼
該鋼種已納入GB1299-85的國家標准模具鋼號。它具有良好的抗熱疲憊性能、抗回火穩定性能和良好的冶煉、鍛造、熱處理及機械加工工藝性能,是國內綜合性能優良、符合我國資源條件的高強韌性熱作模具新鋼種。適用於高溫、高負荷、急熱急冷條件下的壓力機鍛模、軸承熱鍛凹模、成型滾鍛模、高強度和高熱強鋼的精密鍛造、鋁和銅合金壓鑄模、熱擠壓摸具等。使用壽命可比3Cr2W8V提高1-4倍。在高溫性能方面明顯優於H13鋼。
2.HM3熱作模具鋼
該鋼種與HM1為同一系列產品,其高溫強韌性能源皮和熱疲憊性能非常突出,非凡適合於沖擊載荷較大,工作溫差高的模具。如輥段成型模具,有色金屬壓鑄模具、耐熱不銹鋼及高強度材料鍛壓成型模具,軸承環套圈熱鍛成型凹模等,使用壽命比原用H13、3Cr2W8V和5CrNiMo都有成倍提高。
3.RM2熱作模具鋼
RM2鋼是一種多用途基體鋼,既可用於熱作行裂螞模具,也可用於冷作模具。該鋼種已納入GB1299-85國家標准中,具有極高的高溫強度、紅硬性能、熱穩定性能和高溫耐磨性能。非凡適用於銅合金擠壓模具,溫鍛模具和沖擊載荷較小的熱擠沖頭模具。在切邊模具、齒輪精鍛模具、軸承環擠壓沖頭、不銹鋼餐具滾軋模具的應用壽命都遠高於原用H13、3Cr2W8V模具鋼。
4.JDH3熱作模具鋼
該鋼種是一種最新研製的模具材料,其性能特點是介於HM1、HM3和H13之間,即強度高於HM3,韌性高於HM1,熱疲憊性能高於H13鋼。主要適用於熱鍛模具、精鍛模具、輥鍛模具。
--------------------------------------------------------------------------------
前蘇聯曾有用鈦合金嘗試,即A級,性能優良但是價格昂貴,現在一般都用耐壓鋼板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軍事強國為了滿足艦船裝備的發展需求,研製開發了系列高強度艦船用鋼。 如美國,戰後發展了355MPa(36kgf/mm2)級HTS鋼、550MPa(56kgf/mm2)級HY80鋼、690MPa(70kgf/mm2)級HY100鋼、890MPa(91kgf/mm2)級HY130鋼,並用於實船建造;俄羅斯開發了屈服強度從390-1175MPa(40-120kgf/mm2)級的АБ系列艦船鋼;法國最新建造的「凱旋」級核潛艇耐壓殼體用鋼屈服強度已達到980MPa,研製技術難度大。採用NiCrMoV合金設計及先進的VHD爐外真空精煉等技術措施,解檔埋決了本課題的三個技術難點。980鋼配套的焊接材料,通過合理的合金設計,超純冶煉和超低氫工藝措施,很好地解決了與母材等強匹配。在非常嚴格,苛刻和不同季節的條件下,實現了對980鋼在產品製造和施工工藝上的適應性考核,結果表明980鋼具有良好的造船工藝適應性。980鋼嚴格地按照科研程序走完了研製全過程,填補了我國785Mp***耐壓殼體用鋼的空白,使該材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的潛艇用鋼有590Mpa的921鋼與785 Mpa 的980超級鋼,前者是HY80級別的,後者是HY100級別的。921估計是039用鋼,而90年代研製的航母與潛艇耐壓殼體980鋼估計將使用在09III上。HY80鋼的潛深能達到400米,HY100鋼能達到600米。
--------------------------------------------------------------------------------
應該和普通核潛艇的材質一樣把
--------------------------------------------------------------------------------
含鉬的特種鋼。
--------------------------------------------------------------------------------
特種鋼材
--------------------------------------------------------------------------------
耐壓鋼就適合了,前蘇聯很多級別的核動力潛艇都使用了大量鈦合金,性能優良但成本極為昂貴。目前多數使用特級耐壓鋼就足夠了。
--------------------------------------------------------------------------------
現代潛艇外殼往往敷設有一層稱為消音瓦的厚阻尼吸音橡膠,這種敷設層既能吸收敵方主動聲納的探測回波,又可隔絕本艇早已向外傳播.據測算敷設消音瓦一般能使潛艇噪音減少15分貝左右,降低敵聲納作用距離50%至70%.另外,改進動力傳動系統裝置,採用慢速單軸大螺旋槳,減少艇身與帆罩圍殼開孔數量,設計盡可能光滑的潛艇外型等技術,均可有效降低潛艇的噪音.美國潛艇靜音效果長期處於領先地位,其中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的噪音量約120分貝,俄亥俄級導彈核潛艇在100分貝左右,最新型的海狼級攻擊核潛艇據說已達95分貝的水平.潛艇噪音如降到90分貝的量級,就低於海洋背景的噪音,將很難被敵方聲納探測倒.1960年代,蘇聯核潛艇的噪音量平均在160分貝左右,倒1970年代下降到150分貝.蘇聯自勝利(Victor)3型核潛艇開始強化噪音治理工程,率先在艇殼外敷設消音瓦,使噪音降到130分貝左右.1980年代,蘇聯潛艇降低噪音技術又有突破性進展,不僅掌握了英,美等國的減震筏左技術,同時也製造出低噪音的大葉慢速螺旋槳,使潛艇噪音大幅降低,其中,阿庫拉級核潛艇噪音降到115分貝的水平,比洛杉磯級核潛艇還要安靜,大大縮短了與美國潛艇的差距.
--------------------------------------------------------------------------------
美國造航母、潛艇用的 HY-80、HY-100、HY-130鋼材都是美國在50年代開始應用於艦艇製造的高強度低合金鋼,現在已經普遍被HSLA-80和HSLA-100系列高強度鋼所替代。此類高強度鋼由於含有銅元素,因此有別於於傳統的船體用鋼。
⑧ 美國核潛艇的裝甲有多厚
潛艇沒有裝甲,只有耐壓殼。
洛杉磯級耐壓殼厚度(鋼板)為35mm-60mm(平均35mm,局部60mm)。
弗吉尼亞級為50mm-70mm。
俄羅斯的雙殼體潛艇,大多敬高斗外層為30-35mm,內層70-80mm。
而在耐壓念伏殼外層鋪設的消音瓦的厚度一般在85-150mm之間。
一般來說潛艇的耐壓殼很少做超過100mm的厚度,因為一是要保證特種鋼的焊接質量,二是要能夠適用卷板機等加工設備。太厚的厚度不僅容易造成加工質量下降,還會增加潛艇的重量。樓上朋友說188mm(不含消音瓦)的厚度是否准確?
想要提高潛艇的下潛深度,要綜合考慮特種鋼的屈伏強度、鋼板厚度、加工工藝、結構設計等多個要素,並不見得越厚越好,或者使用屈伏強度高的鋼一定能造出潛深較深的潛艇亮磨。
⑨ 潛艇艇殼有多厚,相當於多少毫米勻質鋼
美*國*弗*吉*尼亞級*潛*艇,採用單層外殼結構鄭慶豎,它的特殊鋼制外殼厚度只有50到70毫米,俄羅斯的潛*艇普遍採用雙層殼體結差畢構,外層非耐壓殼是小於30毫米厚度的鋼板,內層耐壓殼也是80毫米左右的鋼板,早期*蘇*聯*因為鋼材質量不過關,所以S級和阿*爾*法*級都用100毫米左右厚度的鈦合金做內殼,但是加工繁瑣,造價高昂,實屬迫不得已,現在這種技術早就已經淘汰喊大了,潛艇都是特殊鋼(HY)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