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稅務管理和稅務策劃工作
面對撲面而來的大數據,面對海量的數據、碎片化的信息,傳統的稅收征管與充滿現代氣息的大數據不期而遇,將產生怎樣的效果呢?面對大數據的挑戰,稅收征管將如何充分運用大數據的思維和手段,推進稅收治理能力現代化、法制化,不斷提高稅收管理水平。
大數據向稅收征管工作提出挑戰
大數據、雲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非常廣泛,涉及到各行各業,特別是當前的稅務部門,正處在管理轉型的關鍵階段,大數據將對稅收征管工作產生巨大的影響。
影響之一:解決數據共享問題。大數據促進了數據內容的交叉檢驗,隨著數據量和不同來源的數據種類的增多,數據判斷預測的指向性會更強,准確率更高。目前,無論是稅務機關內部還是外部第三方涉稅數據的流動性和可獲取性都較弱,稅務機關的信息獲取渠道並不通暢。主要是因為內部流程和環節沒有理順,信息的共享利用受到了制約;外部協調難度較大,職能部門與稅務機關的涉稅信息交換尚未制度化、常態化。對稅務機關獲取第三方信息的權利,以及第三方向稅務機關提供涉稅信息的義務尚缺乏明確的法律支持。大數據將促使考慮建立統一的數據共享,解決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問題。
影響之二:解決數據挖掘問題。數據挖掘一般是指從大量的數據中自動搜索隱藏於其中的有著特殊關系性的信息的過程。數據的價值在於更深層次的挖掘和再運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數據的價值。但是,目前稅務機關並未能有效利用和深入挖掘自身已有的數據,更未能有效獲取和利用第三方數據。即使是利用,也更關注數據的基本利用。我們需要對數據價值再利用、數據整合再利用和潛在挖掘數據的運用,使信息管稅的效能充分體現,讓數據產生生產力,讓數據產生稅源。從海量數據中發現有用的信息,深入挖掘分析,與征管系統數據綜合利用。
影響之三:促進風險管理提檔升級。風險管理的核心是基於大數據的風險分析識別和多元策略的風
險應對。在風險控制建設中,引入先進的數據分析工具,打造一體化、智能化的數據分析應用功能區,為數據分析常態化運作提供功能強大的網上風險分析識別工作,為各級稅務機關開展分層分類管理,實施多層次、差別化風險應對提供了精確「制導」的操作。
大數據時代稅收征管准備好了嗎?
面對海量碎片化的信息,如何在短時間內「淘」出有價值的資料,為稅收征管工作服務,大數據時代的稅收征管工作準備好了嗎?
應對之策一:搭建綜合性的省級應用數據共享。數據只有不斷流動和充分共享,才有生命力。應在各專用資料庫建設的基礎上,通過數據集成,實現各級各類信息系統的數據交換和數據共享。各部門和相關單位應當履行稅收協助職責和義務,促進稅務部門提高依法治稅水平,切實維護稅收公平,為全面深化改革、實現社會持續健康較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稅收保障。將市場經濟主體的各類經濟活動納入稅收監控。涉稅信息交換還將和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互聯互通,深入挖掘涉稅信息的應用效益。
應對之策二:充分釋放大數據蘊藏的能量。風險是由於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風險管理的關鍵在於能否把海量數據轉化為有效的征管資源。因此,將源自各方、結構形式各異的原始數據轉變成可資利用的征管資源,成為稅收大數據管理的關鍵節點。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管理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稅源管理的復雜性、艱巨性、風險性不斷加大。而基層稅源管理人員總量增幅有限,傳統粗放的稅源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的發展要求,面臨的執法風險也日益顯現。稅收工作要適應大數據的發展,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釋放大數據蘊藏的能量,推進組織結構變革和管理方式的創新,實現提升稅收征管管控能力,防範稅收執法風險,促進稅收堵漏增收的管理目標。
應對之策三:創新數據挖掘分析方法。建立稅收數據倉庫,對分散在各個應用系統中的數據進行集成、整合和統一管理,實現數據資源省級集中和共享,為數據挖掘分析提供基礎支持。對不同類型的稅收情況,找到稅收管理的薄弱環節,對有疑點的、存在問題多的行業從微觀上進行納稅評估、稅務稽查,採取切實措施強化管理,堵塞漏洞。 (牛俊梅 陳小剛 李勝)
❷ 如何深挖稅收大數據金山銀庫
1、首先獨山縣稅務局深挖稅收大數據「余閉金山銀庫」。
2、其次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智能化改造,打通稅務與住建部門的數據交互通道。碼斗
3、最後是深挖稅收大數據金遲毀磨山銀庫的方法,完成操作。
❸ 中辦、國辦:全面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其中指出,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著力雹指推進內外部涉稅數據匯聚聯通、慎御線上線下有機貫通,驅動稅務執法、服務、監管制度創新和業務變革,進一步優化組織體系和資源配置寬肆岩。2022年基本實現法人稅費信息「一戶式」、自然人稅費信息「一人式」智能歸集。
❹ 什麼是以數治稅它的意義是什麼
以數治稅是藉助強大的數字平台,在稅收征管過程中進行深度的數據挖掘及有效使用,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標志著稅收改革創新從漸進式到體系性集成的重大突破,並將全面助力我國「數字政府」的建設。以數治稅,核心是「數據」,關鍵是「管理」。在數字經濟時代,稅務機關所需要的數據互通與共享機制需要打破數據之間的部門壁壘、行業壁壘和地區壁壘,形成強大的以大數據分析為支撐的稅收數據中心。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征稅」並不是對「以賬控稅」「以票控稅」「信息管稅」等現有稅收征管體系的否定,而是系統的一次技術革新。全面實現以數治稅,需要依賴於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數字貨幣、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成熟,需要賦予稅收機關獲取涉稅數據的法律許可權,需要建立起橫向與縱向的數據共享機制。
意義:稅收征管也必將由「信息管稅」進一步走向「數據管稅」。數字化革命對社會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在給稅收工作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也對稅收工作水平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拓展資料:
1.數字化時代,數據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五大生產要素之一。稅務部門擁有海量數據資源,且具有顆粒度細、類型多、價值高等特點。把「以數治稅」理念貫穿於稅收征管全過程,發揮數據生產要素的創新引擎作用,將稅收大數據更加廣泛地運用到經濟稅收分析、納稅服務、監管執法等各領域,可謂一大亮點。
2.《意見》的出台,對廣東「以數治稅」的實踐而言是一個全新階段的起點。按照部署,廣東將聚焦「全面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開展高標准推進智慧稅務建設、推進智慧稅務與「數字政府」深度融合、先行先試發票電子化改革和打造數據共享廣東樣本等4方面任務,大力促進數據融合和資源整合,讓稅務執法、服務和管理更加有的放矢、敏銳精準。
❺ 翔安區稅務局大數據賦能 拓展「以數治稅」應用
近日,翔安區稅務局利用地理信息逆向處理技術,通過地址智能解析、動態熱力分析等創新埋答做法,充分發揮大數據賦能作用,不斷開拓“以數治茄差稅”應用場景。
據了解,翔安區稅務局通過高德地址解析API將納稅人地址轉換為經緯度信息,再利用逆向地理編碼技術對經緯度進行處理,獲取其定位,然後對返回的定位信息進行加工、清洗,最終輸出五級標准化地址信息,實現征管基礎數據動態更新以及稅收經濟數據在地圖上的可視化展示。截至8月,該局累計更新納稅人地址變化28502戶次,“一址多照”納稅人的識別面提升25.19%,全過程實現自動化處理,大幅提高稅收征彎納慧管效率。
❻ 利用大數據分析優化稅收哪些征管流程
採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稅收數據的全方位分析與監控,從而規范征管系統流程設計、簡化其系統架構以及優化
有限資源
,分析稅收數據、簡化、優化
稅收征管
流程,促進稅收征管科學化、現代化。
稅收分析
是以稅收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為研究對象的認識活動。深化稅收數據分析,可以幫助認識稅收數量特徵、深化理解稅收、推斷和預測
稅收收入
,從而掌握
稅收管理
的主動權。
稅收分析指標是用於分析納稅人
稅收風險
的計算公式及其屬性標識,若干指標集合由稅收分析
預測模型
識別。稅收風險指標按與稅款的關聯度,分為稅種類、行為類和特定事項類。稅種類風險指標主要包括營業稅類、
企業所得稅
類、
土地增值稅
類、
個人所得稅
類、
房產稅
、
土地使用稅
類、
印花稅
類、契稅、
城建稅
及附加類等;行為類風險包括發票行為類、登記類、申報類、
稅款徵收
類和管理認定類等;特定事項類風險主要包括
非貨幣性交易
、
債務重組
、拆遷、搬遷、破產、合並、分立、土地房產轉讓等。
通過分析對比單戶企業與本地同行業企業的
稅收貢獻率
,對低於同行業平均貢獻率的企業,提示預警信息並深入分析企業是否存在多計生產成本、多結轉
銷售成本
、多計
期間費用
、擴大稅前扣除范圍或不計、少計銷售收入等問題。將計算出的稅率與企業以往年度或本地同行業水平相比,分析判斷企業是否存在以上問題。
在稅收分析管理的過程中,稅收分析識別必須通過構建一套指標和模型來進行。一個科學的模型能夠全面、及時、准確地識別出納稅人存在的稅收問題,而構建一個高質量的模型,關鍵在於收集有效的稅收數據(特徵)、設定精確的指標和建立科學的模型,從而模擬企業稅務真實情況及強化稅收監管。
在模型構建過程中,需根據指標對模型管理的重要性設置不同權重,尤其是關鍵指標的構建。通過設置多層次指標,如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等,動態管理實際情況。此外,指標體系自身的建設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指標名稱、指標功能、
取數
口徑、比對方式、指標在模型中的權重、預警值的計算等。
❼ 什麼是實現稅務機關數字化升級的重要支撐
發票電子化。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銀明息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局枯搏譽長王軍日前表示,中國已經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智慧稅務建設藍圖,其中將以發票電子化改革為突破口,以稅收大數據為驅動力,全面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數字化指在某個領域的各個方面沒段或某種產品的各個環節都採用數字信息處理技術。
❽ 稅務領域大數據如何應用
1.互聯網+發票
金稅三期、新防偽稅控系統,將對增值稅發票票面信息(包括納稅版人名稱、數量、單價權、稅率、稅額等)進行全面採集,發票在線開具數據實時傳送,離線開票需在規定時間上傳,否則導致無法開票。納稅人發票信息採集,稅務征管將對發票信息深度分析、挖掘,快速、全面將納稅人經營情況反饋與呈現,切實加強後續管理,防範征管漏洞。
2.電子稅局——O2O辦稅
受電子商務高質量服務的影響,電子稅務局上線也形成了線上(Online)受理到線下(Offline)辦理的O2O(線上線下)的納稅服務新模式。
❾ 如何利用大數據平台提升稅收治理
一、用「互聯網+」大數據強化稅源控管
「互聯網+」大數據條件下,稅務部門在積累了納稅人大量有價值數據基礎上,通過與工商、銀行、海關、技監、住建、房產、規劃、社保、審計等部門聯網,在雲計算數據綜合分析判研的驅動下,從海量數據中挖掘有價值的經濟稅收數據,從所有經濟稅收數據信息中掃描、控管全部的經濟稅源。如地稅部門要建立個人財產收入信息大數據平台,通過對個人的房產租賃、存款利息、有價證券溢價、財產增值、股權轉讓、投資收益等財產收入的海量數據進行綜合的邏輯判研和嚴密的數理分析,使個人財產的稅源在「互聯網+」大數據的透視下一覽無遺。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的運用,通過對稅收彈性分析、稅負分析、稅收關聯分析等方法,對經濟形勢作科學研判,對稅收收入作精準預測,就能對動態的經濟稅源進行有效嚴密控管。一言蔽之,稅收數據挖掘有多深,雲計算數據就有多精,稅源控管就有多准。「以票控稅」時代將終結,「人海戰術」被「雲海戰術」所取代,以專業、精準的大數據分析,可以牢牢控管住所有的經濟稅源。
二、用「互聯網+」大數據應對新生業態的稅收征管
在「互聯網+」大數據的作用下,網路銷售平台、互聯網金融等新興經濟業態以其虛擬、無址、跨域、高效、隱蔽等特點,使經營地點、稅源歸屬、征管許可權、稅收分配等發生重大變化,極大地挑戰了傳統的稅收征管模式。為加強對新生業態稅收征管,稅務部門要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從「管事制」向「管數制」轉變,實施「數據管稅」:將納稅人稅收、財務、經營等信息鏈條完全打通,實現涉稅信息電子化,稅務機關、納稅人、消費者和第三方部門的信息數據,完全取代紙質申報和發票等實物載體,構建以信息數據為核心要素展開的稅收征管新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助推納稅人自助式管理,使納稅人自主申報、稅收政策自動適用成為征管主流;藉助「互聯網+」大數據效率高、成本低的優勢,改變以往征管強調抓大放小、集中精力管好重點稅源,轉變為大企業與中小型企業並重,重點稅源與非重點稅源並重;對稅收信息判研出納稅人的異常數據,為一線稅管員提供「精確制導」,以強化稅收征管。
三、用「互聯網+」大數據加強稅收風險管理
「互聯網+」大數據通過雲計算等技術手段,使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逐步互聯共享,稅務部門從海量資料庫中獲取大量有價值的涉稅數據,為推動稅收風險管理提供有利條件。在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涉稅事項逐步發展為納稅人對照稅法和稅收政策、自行掌握執行、稅務機關進行後續管理的方式。稅務機關更多地通過大數據、涉稅信息平台抓取有關經濟涉稅信息數據進行比對分析、評估判研,將所有的海量涉稅信息轉化為可量化、可比對的數據,實現涉稅信息的數字化管理。通過網路技術、信息技術、整合技術等判研,對納稅人涉稅情報進行智能化分析、計算、比較、判斷、甄別、聯想和定性,依據採集和積累的征管基礎數據、風險分析數據、第三方數據等信息資源,多角度對稅收風險進行綜合關聯分析,精準計算出如稅負、稅種、行業、納稅規模、納稅信用、納稅遵從等各種稅收風險指數,揭示涉稅風險的發展規律。針對不同類別、不同稅收風險的納稅人,採取不同的稅收風險應對措施:對高風險的納稅人實施稅務稽查,對中等風險的納稅人進行稅務約談,對較低風險的納稅人則通過納稅輔導以促進納稅遵從。
四、用「互聯網+」大數據做好納稅服務
「互聯網+」大數據條件下,納稅人類型、辦稅業務、時空跨度、新興業態的多樣化,必然導致納稅服務需求的多元化。針對當前稅務部門大眾化的納稅服務資源和能力過剩,個性化納稅服務不足的困局,必須從納稅人的個性化需求出發,切實改進納稅服務的有效供給,以滿足納稅人個性化的納稅服務需求。稅務部門要依託大數據分析制導服務供求,做到始於需求、終於滿意。在「互聯網+」大數據相互作用下,個性化納稅服務需求容易被識別,對於納稅大戶、高新技術企業、小微企業等個性化、特殊化的納稅服務容易實現。因此,稅務部門要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納稅人,從改變納稅服務的供給側角度入手,根據每個納稅人所需求的納稅服務進行「私人定製」,一改粗放型「端菜式」的納稅服務為精準型「點菜式」的納稅服務。要藉助「互聯網+」大數據,超越時間、空間、地域、業態等限制,使納稅人可以在家裡、辦公室、旅行途中通過互聯網全流程、無紙化辦理所有涉稅事務,在大大降低納稅成本的同時,享受到精準、便捷的納稅服務。要充分依託互聯網和移動通訊技術,構建「實體辦稅廳+網上辦稅+移動辦稅終端+自助辦稅終端」的納稅服務平台,將申報繳稅功能拓展到移動互聯網,支持銀行轉賬、POS機刷卡、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支付等稅款繳納方式,使納稅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優質、高效的納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