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計算機中數據是指
問題一:計算機的數據是指() d
問題二:計算機中的數據是指什麼 在電腦中,數據是指所有能輸入到計算機並被計算機程序處理的符號的介質的總稱,是用於輸入電子計算機進行處理,具有一定意義的數字、字母、符號和模擬量等的通稱。是組成地理信息系統的最基本要素,種類很多。
數據(data)是事實或觀察的結果,是對客觀事物的邏輯歸納,是用於表示客觀事物的未經加工的的原始素材。
數據是信息的表現形式和載體,可以是符號、文字、數字、語音、圖像、視頻等。數據和信息是不可分離的,數據是信息的表達,信息是數據的內涵。數據本身沒有意義,數據只有對實體行為產生影響時才成為信息。
數據可以是連續的值,比如聲音、圖像,稱為模擬數據。也可以是離散的,如符號、文字,稱為數字數據。
問題三:計算機中數據是指() 偷懶啊?
答案如下自己去分析,不準用於作弊:
1.C 2.AC 4.A 5.D 6.C 7.D 8.D 9.A 10C
問題四:計算機中數據合並指的是什麼 數據合並:
數據整合的概念在業界比較混亂,比如系統整合、應用整合、主機整合、存儲整合、資料庫整合、數據大集中等等。這些不同的概念是在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角度闡述計算機系統整合的內涵和外延,是在計算機系統整合這一大的概念范疇下,存在著多種整合形式和技術手段,例如國內大型銀行和電信業已經開展的全國性數據大集鎮瞎中,應屬於數據整合的一種技術方式。 其實,整合是一個外來詞彙,整合的英文單詞是Consolidation,有合並、鞏固、加強之意。它本義是指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綜合建設,並不意味著推倒重來或完慶旅辯全更新。
問題五:什麼是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方法 這個說起來很復雜 我在別的地方找了一個簡潔的答案你看看吧:
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方法是:「二進制」。
二進制是計算技術中廣泛採用的一種數制。二進制數據是用0和1兩個數碼來表示的數。它的基數為2,進位規則是「逢二進一」,借位規則是「借一當二」,由18世紀德國數理哲學大師萊布尼茲發現。當前的計算機系統使用的基本上是二進制系統。
二進制數據的表示法
二進制數據也是採用位置計數法,其位權是以2為底的冪。例如二進制數據110.11,其權的大小順序為2^2、2^1、2^0、2^-1、2^-2。對於有n位整數,m位小數的二進制數據用加權系數展開式表示,可寫為:
(a(n-1)a(n-2)…a(-m))2=a(n-1)×2^(n-1)+a(n-2)×2^(n-2)+……+a(1)×2^1+a(0)×2^0+a(-1)×2^(-1)+a(-2)×2^(-2)+……+a(-m)×2^(-m)
二譽缺進制數據一般可寫為:(a(n-1)a(n-2)…a(1)a(0).a(-1)a(-2)…a(-m))2。
注意:
1.式中aj表示第j位的系數,它為0和1中的某一個數。
2.a(n-1)中的(n-1)為下標,輸入法無法打出所以用括弧括住,避免混淆。
3.2^2表示2的平方,以此類推。
【例1102】將二進制數據111.01寫成加權系數的形式。
解:(111.01)2=(1×2^2)+(1×2^1)+(1×2^0)+(0×2^-1)+(1×2^-2)
二進制和十六進制,八進制一樣,都以二的冪來進位的。
問題六:什麼是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方法 計算機數據及指令都是以0或1的二進制形式保存在存儲體中,同時為了方便記憶採用了十六進制的表示形式,為了在計算機內描述和識別一件客觀事物,採用編碼將身邊事物轉換為二進制/十六進制或兩者之間的相互轉換存儲在計算機中讓其處理,如desk的"d,e,s,k分別用十六進制數「64」,「65「,「73」,」6B「表示,這就是ASCll編碼,也就是計算機數據的表示方法
問題七:計算機里數據包括什麼 在計算機中,一般以電容存貯數據-----高/低電壓(1/0或者0/1);所以在計算機中大部分數據都是以二進制形式表示的。整數的二進製表示:。。。。8421,向上進一位,倍數乘2,向下反之,例如:10=1010(二進製表示)=1*8+0*4+1*2+0*1鍵盤字元一般是採用Ascall碼表示,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
問題八:計算機中數據和指令的表示採用什麼進制? 計算機中數據最終都是以二進製表示的,因為在計算機中只能識別兩種狀態 既這是有現行的馮.諾依曼體系的計算機結構所決定.
問題九:計算機中採用什麼來表示數值? (1)技術上容易實現。用雙穩態電路表示二進制數字0和1是很容易的事情。
(2)可靠性高。二進制中只使用0和1兩個數字,傳輸和處理時不易出錯,因而可以保障計算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3)運算規則簡單。與十進制數相比,二進制數的運算規則要簡單得多,這不僅可以使運算器的結構得到簡化,而且有利於提高運算速度。
(4)與邏輯量相吻合。二進制數0和1正好與邏輯量「真」和「假」相對應,因此用二進制數表示二值邏輯顯得十分自然。
(5)二進制數與十進制數之間的轉換相當容易。人們使用計算機時可以仍然使用自己所習慣的十進制數,而計算機將其自動轉換成二進制數存儲和處理,輸出處理結果時又將二進制數自動轉換成十進制數,這給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
B. 如何理解信息與數據的區別
信息與數據的區別具體如下:
一、概念不同
1、數據是信息的表現形式和載體,可以是符號、文字、數字、語音、圖像、視頻等。
2、信息是數據的內涵,信息是載入於數據之上,對數據作具有含義的解釋。
二、特點不同
1、信息
(1)消息x發生的概率P(x)越大,信息量越小;反之,發生的概率越小,信息量就越大。可見,信息量(我們用I來表示)和消息發生的概率是相反的關系。
(2)當概率為1時,百分百發生的事,信息量為0。
2、數據
數據可以是連續的值,比如聲音、圖像,稱為模擬數據。也可以是離散的,如符號、文字,稱為數字數據。
三、分類不同
1、數據
按性質分為
(1)定位的,如各種坐標數據。
(2)定性的,如表示事物屬性的數據(居民地、河流、道路等)。
(3)定量的,反映事物數量特徵的數據,如長度、面積、體積等幾何量或重量、速度等物理量。
(4)定時的,反映事物時間特性的數據,如年、月、日、時、分、秒等。
2、信息
(1)信息的表示、傳播、儲存必須依附於某種載體,載體就是承載信息的事物。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處理的。信息也可以從一種形態轉換成另一種形態。
(3)信息可以脫離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儲和保留和傳播。
(4)信息是可以傳遞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復使用而不會像物質和能源那樣產生損耗。
(5)信息具有時效性。
(2)什麼數據是信息的連續表示擴展閱讀:
數據和信息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數據是反映客觀事物屬性的記錄,是信息的具體表現形式。數據經過加工處理之後,就成為信息;而信息需要經過數字化轉變成數據才能存儲和傳輸。
C. 什麼是隨時間變化的連續信息
資料庫。連續信息源是老唯帆侍雹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連續不斷地發出信息的源頭,其規律性強,有序度高,每條信息所含的信息量相對較小的資料庫山灶。
D. 數據與信息有什麼關系
聯系:數據和信息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數據是反映客觀事物屬性跡清友的記錄,是信息的具體表現形式。數據經過加工處理之後,就成為信息;而信息需要經過數字化轉變成數據才能存儲和傳輸。
知識也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實、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實踐中獲得的技能。知識是人類從各個途徑中獲得的經過提升總結與凝練的系統的認識。
區別:
一、概念不同
1、數據是信息的表現形式和載體,可以是符號、文字、數字、語音、圖像、視頻等。
2、信息是數據的內涵,信息是載入於數據之上,對數據作具有含義的解釋。
3、知識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
二、特點不同
1、信息
1)消息x發生的概率P(x)越大,信息量越小;反之,發生的概率越小,信息量就越大。可見,信息量(我們用I來表示)和消息發生的概率是相反的關系。
2)當概率為1時,百分百發生的事,地球人都知道,所以信息量為0。
2、數據
數據可以是連姿槐續的值,比如聲音、圖像,稱為模擬數據。也可以是離散的,如符號、文字,稱為數字數據。
3、知識
1)隱性特徵
說明:知識具備較強的隱蔽性,需要進行歸納、總結、提煉。
2)行動導向特徵
說明:知識能夠直接推動人的決策和行為,加速行動過程。
三、分類不同
1、數據
按性質分為
①定位的,如各種坐標數據。
②定性的,如表示事物屬性的數據(居民地、河流、道路等)。
③定量的,反映事物數量特徵的數據,如長度、面積、體積等幾何量或重量、速度等物理量。
④定時的,反映事物時間特性的數據,如年、月、日、時、分、秒等。
2、信息
①信息的表示、傳播、儲存必須依附於某種載體,載體就是承載信息的事物。
②信息是可以加工和處理的。信息也可以從一種形態轉換成另一種形態。
③信息可以脫離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儲和保留和傳播。
④信息是可以傳遞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復使用而不會像物質和能源那樣產生損耗。
⑤信息具有時效性。
3、知識
①知道是什麼的知識( Know - what) ,主要是敘述事實方面的知識。
②知道為什麼的知識(Know - why) ,主要是自正答然原理和規律方面的知識。
③知道怎麼做的知識(Know - how) ,主要是指對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
④知道是誰的知識(Know - who) ,涉及誰知道和誰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識。
E. 計算機中的數據是指什麼
在計算機科學中,數據是指所有能輸入到計算機並被計算機程序處理的符號的介質的總稱,是用於輸入電子計算機進行處理,具有一定意義的數字、字母、符號和模擬量等的通稱。現在計算機存儲和處理的對象十分廣泛,表示這些對象的數據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復雜。
數據是信息的表現形式和載體,可以是符號、文字、數字、語音、圖像、視頻等。數據和信息是不可分離的,數據是信息的表達,信息是數據的內涵。數據本身沒有意義,數據只有對實體行為產生影響時才成為信息。
數據可以是連續的值,比如聲音、圖像,稱為模擬數據。也可以是離散的,如符號、文字,稱為數字數據。在計算機系統中,數據以二進制信息單元0,1的形式表示。
(5)什麼數據是信息的連續表示擴展閱讀:
數據的分類
1、按性質分為
(1)定位的,如各種坐標數據;
(2)定性的,如表示事物屬性的數據(居民地、河流、道路等);
(3)定量的,反映事物數量特徵的數據,如長度、面積、體積等幾何量或重量、速度等物理量;
(4)定時的,反映事物時間特性的數據,如年、月、日、時、分、秒等。
2、按表現形式分為
(1)數字數據,如各種統計或量測數據。數字數據在某個區間內是離散的值 [3] ;
(2)模擬數據,由連續函數組成,是指在某個區間連續變化的物理量,又可以分為圖形數據(如點、線、面)、符號數據、文字數據和圖像數據等,如聲音的大小和溫度的變化等。
3、按記錄方式分為
地圖、表格、影像、磁帶、紙帶。按數字化方式分為矢量數據、格網數據等。在地理信息系統中,數據的選擇、類型、數量、採集方法、詳細程度、可信度等,取決於系統應用目標、功能、結構和數據處理、管理與分析的要求。
F. 什麼是連續性數據什麼是離散型數據二這有什麼區別
連續型數據和離散型數據
連續型數據:與某種標准比較所得到的數據。又稱為度量數據。
離散型數據:由記錄不同類別個體的數目所得到的數據。又稱為計數數據。
G. 什麼是連續型數據請給我一個准確的定義,謝謝!!!
連續數據是在一大岩定區間內可以任意取值的數據,其數值是連續不棗粗斷的,相鄰兩個數值可作無限分割後仍然有意義,即可取無限滾岩御個數值.
H. 什麼是信息數據
信息是指有新內容、新知識的消息,是經過加工以後、對客觀世界產生影響的數據。具有事實性、時效性、不相關性、等級性。
信息與數據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主要表現在:
信息是加工後的數據。
信息是一種經過選摘、分析、綜合的數據,它使用戶可以更清楚地了角正在發生什麼事。所以,數據是原材料,信息是產品,信息是數據的含義,數據和信息是相對的。表現在一些數據對某些人來說是信息,而對另外神慧灶一些人而言則可能只是數據。
信息是觀念上的,因為信息是加工了的數據,所以採用什麼模型(或公式)、多長的信息間隔時間來加工數據,以獲得信息,是受人對客觀事物變化規律的認識制約,由人確定的。因此,信息是揭示數據內在的含義,是觀念上的。
信息指含有一定含義的數據,或者說我們人類可以直接理解的內容。
數據則常指信息的載體,把信息進行轉化以便於保存和處理。
信游扮息,指音訊、消息、通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對象,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人通過獲得、識別自然界和社會的不同信息來區別不同事物,得以認識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訊和控制系統中,信息是一種普遍聯系的形式。1948年,數學家香農在題為「通訊的數學理論」的論文中指出:「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定性的東西」。創建一切宇宙萬物的最基本萬能單位是信息。
數據(data)是事實或觀察的碧伍結果,是對客觀事物的邏輯歸納,是用於表示客觀事物的未經加工的的原始素材。
數據可以是連續的值,比如聲音、圖像,稱為模擬數據。也可以是離散的,如符號、文字,稱為數字數據。
在計算機系統中,數據以二進制信息單元0,1的形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