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在互聯網公司80後和90後比例是多少,5年後80,90,00的比例是多少
文/東方亦落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平台在有意「討好」00後。騰訊社交大數據早在2016年就統計出移動互聯網中00後佔比超過20%,並且在迅速增長。而根據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00後人群的互聯網滲透率接近95%,已然超過80後。
曾經是80後、90後天下的QQ,如今已成了00後的主場,擴列、養火、處CP......這些在00後QQ世界中的慣用詞彙把其他群體排除在外。根據騰訊2019年5月發布的《00後在QQ:2019 00後用戶社交行為數據報告》顯示,QQ會員中00後的比率已經達到50%。
以「養火」為例,它是展現QQ好友之間親密程度的專用標識,主要是依據用戶之間的互動頻率來評判親密程度,其中互動最多的兩位朋友能夠收獲「巨輪」標識。
這在成年人看來或許很「幼稚」,但對於年輕的00後而言,用這種標簽屬性很強的東西來證明自己與某人的親密關系,其中也有虛榮和攀比的心理。其實我們在那個年紀,想用一些外在標識證明自己的勁頭也是一樣強烈,只不過我們或許已經遺忘當時的感覺。
這種標志性的功能QQ中還增添了不少。例如給黃鑽會員提供「撒狗糧」等個性贊動畫;用戶選擇一個表情長按之後,一連串相同的表情將會在出現「×83」之時霸屏;在QQ群中原有的「潛水」、「冒泡」標識的基礎上增加了「群聊之火」、「群聊熾焰」等標識,顯得更加酷炫。
一代人正在老去,伴隨我們成長起來的QQ也不再年輕,但可以看到QQ如今仍不遺餘力地去迎合新一代年輕人的社交需求。
除了QQ,快手、B站等許多互聯網平台也在針對年輕人推出一些功能。
例如快手有許多活躍度高的00後聊天群,快手前十大00後網紅中,排名第一的「田小野同學」粉絲數高達2384.6萬,排名第十的「草莓果醬ox」也已經擁有209萬粉絲。而一直受Z世代青睞的B站也在向年輕人靠攏:推出「後浪」視頻、上線「同城交友」功能,在放映室里發B幣紅包,這些都是年輕人喜愛的方式。
這只是互聯網平台中向00後靠攏的部分表現,還有更多的平台和服務都在爭奪甚至是「討好」00後。從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到,00後已然是互聯網中不可忽視的力量,而在消費能力方面,00後雖然還未步入社會,但財力卻可稱得上「雄厚」。
從他們出生到成長,正好是中國經濟高速騰飛的階段,00後的父母不少都是中產階級新興群體,使得00後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加之許多00後都是獨生子女,更加得寵。導致他們在消費方面很痛快,只要是感興趣的商品和服務,花多少錢都不在話下。
此外在00後群體中,智能終端普及率極高。根據阿凡提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公布的《00後互聯網學習行為報告》來看,中國的00後每天使用手機的平均時長為2小時15分鍾,城鎮00後擁有智能手機的比率達到82%,遠超歐美發達國家。這從側面說明00後對互聯網的熟悉和依賴程度遠超他們的前輩,他們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程度高,有利於互聯網平台和服務的進一步延展和擴張。
而事實也是00後在互聯網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越來越大,互聯網平台想要「俘獲」00後群體的行為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00後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圈粉」的。00後的興趣點其實並不好被定義,而且他們對於許多互聯網產品都是「三分鍾熱度」,這也致使如輕聊、迴音、音遇等00後用戶為主的火爆一時的App迅速銷聲匿跡。
不過這種情況也未必不是好事,互聯網巨頭對00後群體沒法大包大攬,反而給中小廠商留下了更多空間,讓他們可以在巨頭嘴裡搶到一些份額,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讓00後生意這條賽道更加公平。
❷ 大數據排查是怎麼排查的
電話排查。
大數據排查一般是根據手機信號獲取的,並不是靠身份證登記的。目前大數據排查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則是根據手機信號,通過追蹤疫情發生地所停留過10分鍾以上的手機號來定位出可能對風險人員,而這也是最常用的排查方式,同時具有很高的真實性和准確度。
第二種則是通過社會交往信息得知,比如附近小區、市場人員接觸者等等,主要會通過電話調查、摸排走訪等方式得出結論。
第三種則是通過物品信息確認,比如確診病例接觸過的物品,流通後可能與之有過接觸的人員,以及傳染源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來快速排查可能傳染的人員。
❸ 90後男女比例真實數據
1比1.3 2007年中國來男性自已經比女性多出3700萬,其中,0-15歲的男性比女性多出1800萬。
專家認為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人口在達到婚齡時,將會有10%的男性被擠出婚姻市場不能成婚。
❹ 大數據洞察報告 什麼是真正的90後
大數據洞察報告:什麼是真正的90後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開放,90後享受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寬泛地「自由權」,在愛情上人們習慣稱其為「早熟」。而《網路90後洞察報告》則顯示,90後的愛情觀其實很保守,與其說他們早熟,不如說他們在愛情里更成熟。
報告顯示,90後在愛情里表現得很乾脆。對於曾經分手的戀人,要麼繼續做朋友,要麼老死不相往來。對於戀人劈腿行為,近90%的人選擇直接退出。敢愛敢恨不是太隨便,只是在更加明白愛情規則後更懂得愛與不愛的純粹。90後確實心態更開放,87.53%的人表示完全接受同性戀。前衛的人、事在他們眼裡只是另外一種正常的存在。當然,他們也依舊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對於是否有處女/處男情結的問題,75.47%的90後很明確地選擇了「是」。
90後消費觀:對廣告無感,為喜歡而買單
90後生活在一個物質環境相對優渥的時代,因此傳統認知里他們對金錢沒什麼概念,消費大手大腳,不懂節約不懂「疾苦」。而《網路90後洞察報告》則給出了更多的解讀:90後的消費並不盲目,他們的消費觀是「消費,只因買來我喜歡」。
在購買商品的決策影響因素里,90後將質量、價格、外觀排在了前三,名牌與廣告則放在了最後。正如網路CBG發布報告時稱,90後是對廣告無感的一代。而對於喜歡的東西,85.99%的90後表示會通過打工掙錢、省吃儉用攢錢等途徑想辦法努力得到。所以「為一場演唱會,吃一個月饅頭」在90後的消費觀里屬於再正常不過的行為。
90後就業觀:認得清現實,擇業興趣至上
90後自主創業的案例在互聯網時代愈發搶眼。對待工作,傳統評價里的「眼高手低」被重新定義為「興趣至上」。這一點在《網路90後洞察報告》里也體現得很充分。
90後的職業規劃要麼是職場求職,要麼自主創業,而後者的比例達到了40.9%,選擇「鐵飯碗」公務員的僅佔6.43%。對於職場跳槽的選擇,90後比80後有著更果斷的抉擇:96.15的人會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選擇「另謀他就」,「一份工作干一輩子」在他們看來是無趣和不可能的事。對於就職單位的選擇,個人興趣高高凌駕於發展空間和薪資水平之上。
當然夢想也難敵現實。對於自身能力和現實條件,90後有著比任何年代都清醒的認知。8成90後表示屌絲逆襲的關鍵在能力,但對就業影響最大的還在於家庭環境。此外,報告中引用的網路指數數據顯示,已步入職場的90後,10個人中有1個進入了政府體系,捧上了他們心裡排斥的「鐵飯碗」。
《網路90後洞察報告》顯示,90後是在互聯網陪伴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平均網齡達7.53年,日均上網時長達11.45小時。
相關社會學專家認為,9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註定會在物質相對優渥的年代被父母慣著養。極小部分的非主流代表也會給人感覺90後不懂事、做事出格。但其實每一代人年輕時都會面臨類似問題,曾經的80後也一直被認為是墮落和享受一代,但如今世界已然在他們的「掌控」之下。所以,對待每一個年代平常心看待,多一份寬容和理解。
❺ 查大數據怎麼查
查詢自己的網貸大數據很簡單。
在微信里查找:橘子清查。
點擊查詢,就能查看自己的網貸大數據與網黑指數分。
❻ 數據採集的五種方法是什麼
一、 問卷調查
問卷的結構,指用於不同目的的訪題組之間以及用於同一項研究的不同問卷之間,題目的先後順序與分布情況。
設計問卷整體結構的步驟如下:首先,根據操作化的結果,將變數進行分類,明確自變數、因變數和控制變數,並列出清單;其次,針對每個變數,依據訪問形式設計訪題或訪題組;再次,整體謀劃訪題之間的關系和結構;最後,設計問卷的輔助內容。
二、訪談調查
訪談調查,是指通過訪員與受訪者之間的問答互動來搜集數據的調查方式,它被用於幾乎所有的調查活動中。訪談法具有一定的行為規范,從訪談的充分准備、順利進入、有效控制到訪談結束,每一環節都有一定的技巧。
三、觀察調查
觀察調查是另一種搜集數據的方法,它藉助觀察者的眼睛等感覺器官以及其他儀器設備來搜集研究數據。觀察前的准備、順利進入觀察場地、觀察的過程、觀察記錄、順利退出觀察等均是技巧性很強的環節。
四、文獻調查
第一,通過查找獲得文獻;第二,閱讀所獲得文獻;第三,按照研究問題的操作化指標對文獻進行標注、摘要、摘錄;最後,建立文獻調查的資料庫。
五、痕跡調查
大數據是指與社會行為相伴生、通過設備和網路匯集在一起,數據容量在PB級別且單個計算設備無法處理的數字化、非結構化的在線數據。它完整但並非系統地記錄了人類某些社會行為。
大數據研究同樣是為了把握事物之間的關系模式。社會調查與研究中,對大數據的調查更多的是從大數據中選擇數據,調查之前同樣需要將研究假設和變數操作化。
關於數據採集的五種方法是什麼,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大數據工程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數據分析師、大數據工程師的技巧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❼ 大數據告訴你90後旅費「從何來」
大數據告訴你90後旅費「從何來」
十一期間,過半90後想要出門玩,可是熱門出遊地的機票酒店價格翻了幾倍,錢從哪兒來?不但買東西要分期付款,連出去玩都要貸款付賬,90後們痛並快樂著的玩樂方式要注意哪些雷點?這幾天,多家互聯網機構發布了十一前的大數據報告,告訴你這個十一花錢的「來龍去脈」。
這個「十一」有點貴
熱門機票漲300%可錯峰淘便宜
這個十一黃金周,吃喝玩樂都有點貴。去哪兒網的統計數據顯示,與淡季相比,國慶期間國際機票預訂價格的總體均價環比漲幅超50%,其中,熱門航線的價格漲幅尤甚,甚至超過300%。國內比較熱門目的地多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等一線城市,境外熱門目的地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香港、曼谷、首爾。東南亞的吉隆坡和普吉、清邁也很熱。這些地方的酒店價格也是飆升了好幾個檔次。不過10月3日出行或者返回會是性價比較高的時間點。
一位行業內人士解釋說,中秋、國慶向來是旅遊旺季,如果合理選擇目的地和出發時間,仍能淘到大量價格低至2到3折的特價機票。但這些特惠機票往往有時間和航線限制,能夠「錯峰」出行的不妨可以考慮。
出遊購物錢從哪來?
90後嘗試貸款或靠家長支援
對於囊中羞澀的大學生或者剛剛工作的小白領來說,出去玩的願望很強烈,但錢從哪裡來?近日,人人網對90後進行了節日調查,發現48.4%的90後傾向選擇這個十一出門旅遊。90後大學生陳晨表示,一年之中額濟納只有十一前後半個月時間才能看到胡楊林黃葉飄飛的景象,錯過就要再等一年。
出去玩很痛快,可90後小朋友們錢從哪來?根據人人網調查顯示,90後偏愛自由行,有些90後靠父母給的專項旅費,有的還靈活地加上壓歲錢或者短期兼職賺取,而更有前衛的網友選擇旅行產品分期付款,寧可貸款也要出門玩一趟。
無獨有偶,挖財純線上貸款平台快貸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在受調查的7000名借款人之中,為旅遊貸款的人數佔比13%,成為繼資金周轉、日常消費和數碼產品消費之後又一大貸款需求。不過貸款旅遊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持傳統觀念的網友仍以更習慣攢夠錢再旅行為主。
什麼樣的人會貸款去玩?
竟然三成都是月入過6000元
什麼樣的人在貸款旅遊?挖財數據顯示,選擇貸款旅遊的受調查者中月收入高於6000元/月的佔38%,這與低收入者易選擇貸款的傳統觀念相差較大。如今「有錢不花去貸款」成為不少年輕人新消費理念,部分調查者不僅貸款買房、買車,貸款裝修,甚至還分期付款購買各種消費品。而且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手頭沒錢,而是將手頭錢拿去投資。另外,三四線城市居民對旅遊貸款需求旺盛,超越一二線城市。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83%的借款人學歷為大專以下,挖財研究員王藝紅表示:大專以下貸款需求在互聯網金融平台的聚集,也顯示了中低學歷者在傳統金融體系中貸款的難度。在我國,學歷高低會影響貸款額度,學歷較高的貸款人,在貸款額度上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學歷不高但收入可觀的年輕人,也已成為在線貸款平台的新寵。
貸款去玩要注意啥?
網上貸門檻超低但要小心雷區
消費金融市場的火熱吸引著電商巨頭的激烈角逐,記者查詢了一下,網上眾多針對黃金周或者吊絲群體的貸款平台五花八門,從捷信消費金融的零費用千元貸款,到天貓分期、花唄、淘寶先用後付、京東白條,還有互聯網金融平台積木盒子的個人短期小額信用貸款「讀秒」,騰訊與P2P平台信而富推出的「現金貸」……
這么多個人消費類貸款服務,眼睛都花了,到底該怎麼玩?捷信相關負責人建議消費者在貸款前要「三思而後行」,比如,這是不是自己急需或非常必要的;還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否能負擔得起貸款,要在了解自己的償還能力後,再進行相關消費貸款。
另外,捷信專家告訴記者,在辦互聯網貸款前,要仔細看清合同,尤其是費用和違約條款。第二,不把身份證借給他人辦理貸款,也不能輕信他人幫助他人申請貸款。第三,要注意合同里的有些服務有可能是可選項,辦業務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告訴你90後旅費「從何來」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❽ 90後職場肖像報告,是什麼
為了洞悉90後最真實的職場需求,2016年3月智聯招聘採用在線問卷的方式,從職場態度、公司文化、職業規劃等角度對90後求職者進行了調查,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5786份。在「智聯招聘 On Fire 青春音樂奇妙夜」暨全國首場職場音樂會上,智聯招聘首次發布了「90後職場肖像」報告,全面解讀了這些職場新生力量。
本次智聯招聘發布的「90後職場肖像」報告,第一次形象化的全面描繪了當下90後求職者的多數共性,為企業僱主、行業機構乃至全社會提供了一個了解90後年輕人新視角,希望能有助於打破傳統觀念,為招聘的供需雙方提供更加清晰的溝通角度。
作為中國領先的職業發展平台,智聯招聘一直關注年輕求職者的職業發展,通過對90後的研究洞察,智聯招聘深刻洞悉到他們以「興趣」為主的求職導向,「燃青春,趁現在」主題活動的推出即是為年輕人追夢搭建真實的實踐機會,智聯招聘希望通過本次主題活動切實助力年輕人燃燒青春,勇敢追求興趣實現自我價值。
❾ 90後男女比例到底是有多少
我國男女比例失調,這是與人們傳統的思想有關系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上世紀的時候還是比較常見的,雖然進入21世紀以來這種想法已經越來越少了,至少大部分人都覺得生兒子生女兒都差不多了,這就是一種觀念上的改變,但是幾十年前的影響不是那麼容易消除的。
男女比例失調,最終引發的後果就是婚配不合適,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打光棍的人變得越來越多了,因為現在女性的數量本來就少幾十年前遺留下來的,這種思想不是現在能改變的可能現在你的思想變了,你覺得自己生個孩子男孩女孩呢都一樣了,但是那是10年之後乃至20年之後的事情,至少現在20多歲到30歲這一年齡段的人來說,還是受到上世紀思想的影響。
❿ 80後與90後有什麼區別大數據這樣說
知識社交+興趣話題傳播 = 消費升級時代的80、90後網上消遣方式。
從年初「最後一批90後已經成年」刷屏,到全民「中危」、「泡枸杞」,年齡、代際標簽已然成為營銷和傳播關鍵詞。
然而,相鄰代際真的有很大不同嗎?或許大數據可以給我們一些佐證。
本文在美團點評、陌陌、京東、探探、自如、知乎近期發布的App用戶報告中檢索了80後、90後的相關數據,發現了80後和90後的諸多不同之處。
1
美團點評:
80後在產後塑形,90後在脫毛整容?
美團點評大數據將2017年用戶在生活服務領域的消費趨勢總結為「需求多元,品質為先」兩大趨勢,並把追求此類消費升級的引領者定義為「新青年」。
其中,80後、90後貢獻了87%的生活服務訂單,是「新青年」的核心人群。
然而,80後、90後雖同屬於美團定義之下的「新青年」范疇,消費偏好卻有不少差異。
一、休閑娛樂
在80後、90後「新青年」中, 90後是玩樂主力軍,貢獻七成娛樂休閑訂單。
美團新青年講究玩出新鮮感與個性態度, 90後獵奇心理強,注重「速度」和「刺激」,在90後喜愛的娛樂休閑活動排名中「轟趴」、「賽車」、「密室逃脫」位居前三;
而進入80後所喜愛的休閑活動榜單前三的依次為具有品質和情調的「馬術」、「DIY」、「高爾夫」。
二、美容個護
美發、美甲、美容登上女性美業榜首,女性對美的需求千姿百態。
在消費偏好上, 80後女性更注重形體保養類消費 ,產後塑形、舞蹈瑜伽、美容美體成為女性美容消費的TOP 3選項;
而 90後女性則傾向面部整形與美容類消費 ,脫毛整形、化妝祛痘、美甲美睫擠入榜單前五。
三、自我投資
90後更願意為興趣投資 ,如吉他、聲樂、攝影等輕實用性興趣教學,而80後更注重技能類學習,如書法、會計、駕考等。
女性偏愛氣質修養類興趣學習 ,廚藝、攝影、古箏成為女性熱衷學習的榜單前三甲;
男性則較重視技能音樂類投資 ,駕考高居男性自我投資偏好榜首,架子鼓、吉他、聲樂等音樂類技能位居前五。
80、90後的共同點:他們都熱衷自我增值,傾向於花費金錢換取個人軟硬技能提升。
2
陌陌:90後占據用戶的59%
社交平台陌陌發布的《2017主播職業報告》,通過對近萬名網民的調查,揭示了直播這一新興職業的發展現狀及用戶特徵。
其中,在陌陌用戶年齡分布比上,90後占據了59%的比例。
大專及以上學歷占直播用戶半數以上,並有68%的用戶曾為主播打賞過。
3
京東:90後引領外貌協會
80後為家人買單
2018京東數據盛典揭示了美好生活的點點滴滴。
在過去的2017年,身為外貿協會主力群體的90後花銷增多的主要消費類別為服裝,佔比39.7%。
80後的關愛型消費高於其他年齡段,2017年主要增多花銷來自贈送親友禮物,佔比29.6%。
然後,00後花銷增多的地方主要是吃,而對於70後,是儲蓄理財。
幸福感來之不易,年齡層對消費購物所獲滿足感存在差異,年齡越小似乎對於消費刺激越敏感。半數以上00後越買越幸福。
90後與80後敏感度相差甚微,分別佔比23.20%與24.40%。
4
探探:90後是空巢青年主力軍
在交友方面,90後更樂於使用社交App進行線上交友。探探發布的《空巢青年畫像》報告顯示:
探探用戶年齡段集中於22~25歲,佔比51%,90後成為主力軍。
在探探用戶所處行業中,程序猿最「孤獨」 ;互聯網公司成為「空巢」青年聚集地,排在數據榜首,其次分別是金融、醫葯、政府機構、媒體公關。
壓在探探空巢青年身上的三座大山:沒房/單身/迷茫。
有82%的人認為對未來感到焦慮,在一線城市單打獨斗艱辛,但他們卻很少後悔 (僅佔17%)。
5
自如:90後成租房結婚的主要支持者
從自如發布的《城市青年婚房觀調查報告》可以看出,90後成為租房結婚的主要支持者,佔比為68.6%,遠遠超過支持租房結婚的80後及以上人群。
支持或者中立租房結婚觀點的佔比74.7%,不支持的佔比25.3%。
90後對於租房結婚的支持率為68.6%,「婚房觀」比80後及80前以及涉世未深的00後們更加開放,有房沒房,結婚無妨。
除了經濟壓力大,租住生活品質的提高也是年輕人願意選擇租房結婚的一項重要原因。
6
知乎:25-35歲用戶佔比61%
知乎用戶群體多元,新興中產80後和影響力人群90後佔主流。
在問答社區的使用上,80後與90後的喜好具有相似性。
《知乎用戶刻畫及媒體價值研究報告》提供了知乎用戶的年齡分布,24歲以下的新新人類和25~35歲的社會中堅分布佔比22%和61%,36~40歲的用戶在知乎佔比14%。
前兩類用戶為知乎的核心群體,年齡段處於80~90後之間。
知識社交+興趣話題傳播 = 消費升級時代的80、90後網上消遣方式。
你身邊的80後和90後符合上面說的特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