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程基礎數據」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
建企項目和企業管理面對的數據可分為兩大類,即基礎數據和過程數據。基礎數據是在管理中和流程關系不大的數據,不因施工方案、管理模式變化而變化,如工程實物量、各生產要素(人材機)價格、企業消耗量(企業定額)等項。工程實物量決定於施工圖紙;各生產要素價格,由市場客觀行情確定;企業消耗量指標也相對固定不變。而費用收支、物資采購、出入庫等數據都會在生產過程中因施工方案、管理流程和合作單位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是過程數據。
兩類數據種類都很多,但兩類數據中都有極為關鍵的核心數據。基礎數據中最為關鍵的是實物量、生產要素價格、消耗量指標和造價(預算成本)四項;過程數據中最核心的是資金和各種資源進出、消耗過程數據。這些核心數據決定了項目和企業的業務競爭力、成本控制和盈利水平。只有掌握了工程基礎數據才能有效控制項目成本,是項目成本管控的基礎對象,也是成功的關鍵。
② 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系統的基礎數據平台存儲有哪些核心數據
1、科學合理劃分單元網格。
綜合考慮小區類型、流動人口、治安狀態等因素,以300—500戶、1000—1500人為標准,將城區的11個社區共劃分為108個單元網格。在社區公共服務場所設置了網格區域平面圖和網格劃分全景圖,在每個網格設置網格區域管理圖和服務指示牌,公布網格管理服務工作人員姓名、聯系方式、工作內容、監督電話等,對每一網格實施動態化、全方位管理,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格局,切實消除了管理服務的「真空」地帶。
2、優化整合社區工作力量。
採取「專管一格」和「兼管多格」相結合的方式,整合社區幹部、網格員、包村聯戶幹部、社區民警、司法調解員、工商管理員、計生協管員、村級組織管理員、物業人員等管理服務資源,培育發展樓(院)長、信息員、聯防隊員等志願者隊伍,爭取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支持參與,在社區組建適應群眾需求的網格化管理服務團隊,開展基礎信息採集、政策法規宣傳、社情民意聯絡、矛盾糾紛調解、特殊群體服務、社會治安巡查、公共服務代辦、計劃生育協管等工作,為社區群眾提供多元化、精細化、個性化、零距離、全天候的服務。
3、健全網格管理組織機構。
在區一級組建「社會管理服務指揮中心」,先期配備了6名專職工作人員,負責協調指導、管理培訓、督導檢查、事件分流等工作,推動鎮街網格化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快進展。加強鎮街「社會管理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成立網格化管理服務辦公室,配齊辦公設施,配強工作人員。在社區設立「社會管理服務工作站」,規范黨員服務、矛盾調解、社區六進、計生服務、農合農保、社會救助等窗口,細化工作流程,完善規章制度,提高辦事效率,確保群眾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在社區和具備條件的網格設立「網格化管理工作室」,為網格員開展信息錄入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場所和辦公條件,金鵬信息網格化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