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震的類型有哪些
地震並非全是天然形成的,有些也是人工的原因。此外,在某些比較特殊的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雖然引起地震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據地震的成因,概括起來,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4種:
1.構造地震
在所有的地震中,這種類型的地震發生的頻率最高,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主要是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構造地震不僅是一種發生次數最多的地震,同時也是破壞力最大的地震。
2.火山地震
顧名思義,火山地震就是由於火山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如果一種地震是在火山的作用下,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當然,火山地震也只有在火山區才會發生,它僅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這種類型的地震一般都是人為造成的,它主要是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塌陷地震發生時一般規模較小,次數較少,偶爾會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的地下開採的礦區發生。
4.誘發地震
引類型的地震多是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人類活動引起的地震。這類的地震並不常見,它僅僅會發生在某些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
5.人工地震
這種類型的地震是一種由於地下核爆炸、炸葯爆破等人為活動而引起的地面振動。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活動都會造成地面振動;同時如果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或在大水庫中進行蓄水時也會增加地殼的壓力,偶爾就會誘發地震。
❷ 地震都有哪些分類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地震類型有很多不同的分類方法,其中,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人工地震五種。其中構造地震指的是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急劇釋放並且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火山地震是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塌陷地震是因為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誘發地震是由於水庫蓄水、深井高壓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石油地震勘探)、地下核爆炸造成的震動。
❸ 地震有哪幾種類型求解
地震造成的地表裂痕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葯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❹ 什麼是2維地震,什麼是3維地震
三維地震勘探技術是一項集物理學、數學、計算機學為一體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其應用目的是為了使地下目標的圖像更加清晰、位置預測更加可靠。三維地震勘探技術是從二維地震勘探逐步發展起來的,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的方法,也是當前全球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地下天然礦產的主要勘探技術。
與二維地震勘探相比,三維地震勘探不僅能獲得一張張地震剖面圖,還能獲得一個三維空間上的數據體。三維數據體的信息點的密度可達12.5米×12.5米 (即在12.5米×12.5米的面積內便採集一個數據),而二維測線信息點的密度一般最高為1千米×1千米。由於三維地震勘探獲得信息量豐富,地震剖面解析度高,地下的古河流、古湖泊、古高山、古喀斯特地貌、斷層等均可直接或間接反映出來。地質勘探人員利用高品質的三維地震資料找油找氣,中國近期發現的渤海灣南堡大油田、四川普光大氣田、塔里木盆地塔中Ⅰ號大氣田等,全要歸功於高精度的三維地震勘探技術。
引用:
[1] 不斷發展的三維地震勘探技術- - 世界能源網(網頁)
❺ 地震主要有哪些類型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葯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❻ 什麼是地震地震分為哪幾類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
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1、根據發生的位置分類
板緣地震(板塊邊界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的地震,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絕大多數地震屬於此類。
板內地震:發生在板塊內部的地震,如歐亞大陸內部(包括中國)的地震多屬此類。
板內地震除與板塊運動有關,還要受局部地質環境的影響,其發震的原因與規律比板緣地震更復雜。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發時所引起的能量沖擊,而產生的地殼振動。
2、根據震源深度進行分類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小於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數破壞性地震是淺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紀錄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786公里。
(6)地震數據體有哪些類型擴展閱讀:
一、地震成因:
地球表層的岩石圈稱作地殼。地殼岩層受力後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就叫地震。
由於地質構造活動引發的地震叫構造地震;由於火山活動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層(特別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是一種及其普通和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但由於地殼構造的復雜性和震源區的不可直觀性,關於地震特別構造地震,它是怎樣孕育和發生的,其成因和機制是什麼的問題,至今尚無完滿的解答,但目前科學家比較公認的解釋是構造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
由於地球在無休止地自轉和公轉,其內部物質也在不停地進行分異,所以,圍繞在地球表面的地殼,或者說岩石圈也在不斷地生成、演變和運動,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殼構造運動。
關於地殼構造和海陸變遷,科學家們經歷了漫長的觀察、描述和分析,先後形成了不同的假說、構想和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又稱新全球構造學說,則是形成較晚(上世紀60年代),已為廣大地學工作者所接受的一個關於地殼構造運動的學說。
二、地震位置:
地球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
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0公里左右,地殼厚度為35公里左右,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就發生在地殼內。 但地震不僅發生在地殼之中,也會發生在軟流層當中。
據地震部門測定,深源地震一般發生在地下300-700公里處。到目前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
從這一點來看,傳統的板塊擠壓地層斷裂學說並不能合理解釋深源地震,因為720公里深處並不存在固態物質。科學家設想將地球岩石圖畫出來,這樣對預測地震有很大幫助。
❼ (一)宏觀地震描述技術
河道砂體的精細描述需要三維地震資料和計算機軟硬體兩大基本條件,三維地震資料是發現和描述河道砂體的基礎; 計算機硬體是各種顯示方式的載體,軟體是實現各種顯示方式的工具。在濟陽坳陷北部館陶組的油氣勘探中,通過利用三維地震資料與人機聯作技術相結合,在實踐中總結了一套有效的描述方法。
1.水平切片及層拉平切片技術
水平切片及層拉平切片技術分別應用於不同產狀的地層中。
(1)地層產狀較平
在地層較平的情況下,應用水平切片技術,這時所看到的信息相當於岩層的平面特徵,所以可以應用該技術在平面上尋找河道砂體。該技術在老河口地區已廣泛應用,以前所部署井位多數是以此為基礎,並取得良好效果。具體應用就是將地震數據體以時間為單位 (可不同間隔)切成許許多多的平面,根據地震反射能量的變化特徵,結合地震剖面反射特徵,並利用已知井做合成記錄和測井約束反演處理,就可以斷定是否是河道砂體,再利用切片的平面信息對砂體進行追蹤描述。
(2)地層產狀陡的斜坡帶
由於館陶組構造形態變化大,有的地層產狀陡,在水平切片上河道砂體反射不連續、不清楚,因而無法對其整體追蹤解釋。為此對館上段在分砂組進行微幅構造解釋的基礎上,作層拉平處理,可恢復河道砂體沉積時的古地貌特徵,再對層拉平數據體作層拉平切片,這樣可了解河道砂體在平面上的展布情況。
在層拉平切片上河道砂體的平面展布形態比較完整清晰,展布規律比較明確,且斷層也得到了較好反映。
通過層拉平切片技術的應用,基本弄清了飛雁灘地區館陶組河道沉積的平面分布特徵,研究結果表明飛雁灘館上 14 + 5、13砂組河道特徵相似,呈北西向展布,河道窄、單個砂體面積小; 16 + 7、2 砂組河道逐漸變寬,以長而寬的大砂體為主; 部分區帶沒有明顯的河道形態,以片狀砂體為主。
由於水平切片及層拉平切片技術具有操作簡便、快速、直觀的特點。在每個地區往往優先採用這項技術,快速預測砂體發育區,但預測的砂體的邊界精度不高。
2.三維可視化解釋技術
三維可視化解釋技術能充分地利用三維地震信息,在三維空間上對地震體直接進行構造及岩性解釋,尋找出砂體的潛在目標體,而且解釋速度快、周期短、精度高、成本低。
(1)三維可視化解釋技術的基本思路
三維可視化中,地震樣點被轉化為三維體元,該體元同時攜帶著與透明度相關的可由用戶定義的變數,即透明度參數 (圖 8-14)。三維地震數據體可視化的基本思路就是通過調整地震數據體的透明度來直接評價三維空間中地下界面的地震反射。
三維地震數據體的可視化基本分為兩類: 一類為基於圖形的層面可視化,另一類為基於三維體的三維體可視化。層面可視化起源於先對單個層面與斷面繪圖,然後作為一個三維模型在三維空間中進行聯合重新解釋。層面可視化是按傳統繪圖工作流程的邏輯而設計的可視化產品,其工作流程定位於層面繪圖。三維體可視化基於三維體中完全不同的一種屬性———透明度,其前提是假定地下界面的地震反射本身是一個地下界面的三維模型,是由三維空間上的構造、岩性及振幅特徵的整體構成的。因此在工作流程中把它定位於對地質認識的解釋或繪圖。
三維地震數據體的可視化是一項 「針對目標技術」,它包括三種具體方法,即時窗可視化法、目標體檢測法和層控法。當地層傾角不大時,時窗可視化是進行地質評價最有效的方法; 若要剝離或提取特定的振幅或區域性同相軸用於精細可視化並轉化為層面,則目標體檢測是最適用的; 層控的針對性技術是評價地層段的最精確的方法,因為它們只包含我們感興趣的層段的數據。對大傾角復雜岩性單元的評價,這一方法是最理想的。
(2)三維可視化解釋技術應用效果
三維可視化技術是綜合多層切片功能與切除技術,可將三維數據體的不同能量段分別進行立體顯示,從而彌補了在地層不平的情況下水平切片無法全面顯示河道形態而漏失河道砂體油藏形態的缺陷。飛雁灘地區新近系館陶組普遍發育了河流相沉積及其相關的砂體,館上段曲流河是主要的沉積環境類型。曲流河砂體在地震剖面上表現為一段短而強的同相軸,用常規解釋方法難以識別。在時間切片上雖能加以識別,但只能看見其中的一部分。要想搞清曲流河砂體整體形態,必須連續查看和解釋許多張時間切片,工作步驟繁瑣而且費時費力。利用三維可視化解釋技術進行解釋時,只需對其發育層段用時窗法進行透視,曲流河砂體的整體形態就完全呈現出來了 (圖 8-15)。透視出的曲流河道形態自然、真實、與現代沉積中的河道非常一致。目前該技術在郭局子 - 飛雁灘地區得到了較好地應用,用三維可視化技術可以清晰完整地描述砂體的空間展布形態,為布井鑽探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據,如 (圖 8-15)。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有時受非河道能量團影響較大,容易出現一些假象。
圖 8-14 三維可視化解釋技術原理圖
3.相干分析技術
三維地震相干數據分析是通過地震道的互相關關系來檢測地震道的相似性,突出地震同相軸的不連續性,相干分析在解釋小斷層、識別斷裂系統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並未涉及儲層的沉積相研究。地震反射波中蘊涵著地下地質體的多種信息,只要這些信息發生變化,就會導致反射波的變化。反之,地震反射波的變化,也是地質體變化的反映。由於不同的沉積環境具有不同的岩性組合,從而也就有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徵。因此,地震相干技術不但可以進行斷層的解釋、儲層分布的預測,也可以進行沉積相的識別與描述。根據其技術原理,在儲層尤其是曲流河沉積相的研究中具有獨特的作用。
地震相干分析技術著眼於地震反射波形,目的是要確定地下儲層的橫向岩性變化,它的假設條件是: 在地層連續、橫向上地質、地球物理參數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道與道之間的波形應該相似; 當沉積相單元發生變化時,其地震反射特徵 (包括振幅、頻率、相位和波形等)也必定有所變化。
圖 8-15 郭局子-飛雁灘地區 Ng 上立體可視化圖
圖 8-16 飛雁灘地區館上段/砂組相干分析預測圖
通過對飛雁灘地區的地震數據做相干分析,得到曲流河各沉積微相所對應的三維地震相干特徵 (圖 8-16)。主河道微相一般為高能沉積環境,水動力條件較強,砂體分選較好,顆粒較粗。三維地震同相軸連續性低,反射波的橫向變化大,相似性差,故而在相干圖上表現為低值區,曲流河的平面形態較為清楚。但是,由於曲流河河床砂體的厚度不均,因而,其相應的相干值也隨之不同。一般說來,河床砂體厚度越大,相對反映其下切作用越強,水動力條件越高,相干值也就越低。河漫灘亞相一般為低能沉積環境,水動力條件較弱,砂質含量低,顆粒較細,泥質含量增多,三維地震同相軸連續性較強,反射波的橫向變化相對穩定,相似性較高,相干數值表現為高值,其平面分布與河道微相有明顯的不同。廢棄河道微相是河流發生截彎取直作用的產物,原河道整條或某一部分突然廢棄,或者由於沉積速率急劇增大和深度減小引起的淤塞,因此,廢棄河道的砂體三維相干分析圖與主河道微相砂體類似,屬高能沉積環境,相干係數較低,在平面上表現為主河道旁邊非常彎曲的形態。決口扇微相一般為較高能沉積環境,水動力強度介於河床與河漫灘環境之間,砂體分選中等,顆粒較細,岩性主要為細砂、粉砂岩,三維地震同相軸連續性較低,反射波的橫向變化較河床亞相略為穩定,相似性較差,故而在相干平面圖上表現為較低值區,其平面形態一般為扇形、舌形、漏斗形等。從圖 8-16 中可以看出,研究區的主河道、河漫灘以及決口扇、廢棄河道等沉積微相的分布特點、相互關系非常明顯,較易區別。
4.頻譜分解技術
地震分頻技術是一種基於頻譜分析的地震成像方法,可揭示地層的縱向整體變化規律、沉積相帶的空間演變模式,並能指導人們進行儲層厚度展布的描繪與分析、單砂體級別薄互層的定量檢測,還能夠對整個研究區的薄層時間厚度和地質體的非連續性進行檢測,是一項針對地層厚度和地質體非連續性進行成像或模擬的地球物理新技術 (張延章,2006)。
採用地震信號離散頻率成分識別地質異常體進而預測儲層,可以徹底擺脫僅依賴振幅類以及振幅衍生類地震屬性信息進行儲集層厚度、物性預測以及烴類檢測的束縛,同時也可彌補由於地震採集、處理時振幅不一致導致的地震地質解釋的多解性,並進一步提高儲層預測的精度。
(1)地震分頻技術的原理及地質內涵
地震分頻信息可以有效識別儲層時間厚度的變化及檢測地質體橫向上的不連續性,其基本演算法是離散傅立葉變換或最大熵方法,公式為:
濟陽坳陷北部館陶組油氣地質與勘探技術
式中: m 為頻率域采樣數; n 為時間域采樣數; N 為時間域地震采樣總數; Δf 為頻率域采樣間隔; Δt 為時間域采樣間隔。
上式的物理意義表明: 實際地震波信息常常是地下多個砂泥岩薄互層的綜合響應,多個薄層反射組成的地震波在時間域會產生復雜的調諧反射,但每個薄層產生的地震反射信號經傅立葉變換後,在頻率域都有一個與之相對應的特定頻率成分,且這種頻率成分在頻率域是唯一的。調諧反射振幅譜的相干信息揭示了合成該地震反射波的單個薄層信息,地震振幅譜上陷波的模式與地層中地質體的厚度、物理特性有關,通過使用與相位無關的振幅譜上的陷波模式,就可以識別薄層時間厚度的變化,使得對薄層厚度的估算更加准確 (圖 8-17)。同樣,利用相位譜上相位的不穩定性,可以識別橫向上地層的不連續性,如層間小斷層、裂隙及沉積相帶變化,再結合振幅譜、相位譜上相關的干涉現象,就能對地下隱蔽油氣藏的岩性、物性變化進行快速有效的定量識別和成圖。
圖 8-17 頻率與厚度關系圖
地震信號頻譜分析結果顯示: 長、短時窗的振幅譜頻率響應差別很大,且短時窗的振幅譜響應與時窗內地層的聲波特性、厚度有著本質的內在關系。時窗越短,時窗所涵蓋的地層信息的隨機性就越少,地震道的振幅譜不再與子波頻譜類似,而是更接近於地震子波頻譜與局部地層的褶積,即目的層段小時窗內的地震響應作用於一個類似反射子波的局部濾波器,造成子波頻譜隨時間厚度變化而變化,從而提供了儲層地質信息。
頻譜的相位特徵對地震波屬性特徵的微小變化同樣十分敏感,因此,相位特性對檢測橫向上聲波特性的非連續性變化非常有效。同時,時窗內相位響應的穩定性與岩性密切相關,橫向上岩性的非連續性使得相位譜在非連續的部分變得不再穩定。建立儲層特徵與振幅譜和相位譜的定量關系,使頻譜成像技術處理結果具有直接的物理意義和地質意義。分頻處理流程如圖 8-18 所示。
(2)常規的分頻處理
我們利用引進的幾套分頻處理軟體如 Seissaunter、Spectra、Volart 對老河口-飛雁灘三維地震數據體直接進行分頻處理,發現在飛雁灘地區砂體比較清楚,而其他區塊砂體斷斷續續,仍然無法描述,分析原因,認為分頻切片反映的是平面信息 (圖8-19)。老163-168 井區地勢平緩,近似在一個平面上沉積,因此,在分頻切片上可以整體顯示砂體全貌。而其他大部分地區地勢較陡,砂體的展布往往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在同一深度平面上看到的是砂體的某一部分。
(3)基於地質等時界面控制的分頻處理解釋技術
根據上述出現的問題,經過多次深入探索,從以下方面對原來的技術進行了改進,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
圖 8-18 分頻解釋處理流程
圖 8-19 常規分頻處理切片
一是針對館陶組構造形態變化大、地層產狀陡的特點,對目的層段分砂組逐層進行微幅度構造解釋,分砂組做層拉平處理,恢復河道砂體沉積時的古地貌。這樣河道砂體的整體形態基本上就顯現出來。這比以往其他方法效果明顯,但仍然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①砂體邊界不夠清晰; ②新老河道的切割關系不夠清楚,決定了砂體描述是否正確; ③許多不同厚度的河道砂體僅有一些模糊的影子。
二是對層拉平數據體進行分頻解釋,從下至上變頻掃描,把不同砂組、不同期次的河道演化、平面展布動態展現出來 (圖 8-20),也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分頻解釋具有以下方面的特點: ①砂體邊界清晰; ②不同期次的新老河道切割關系清楚; ③同一砂組不同主頻 (厚度)的河道砂體一一呈現出來,避免漏失砂體,發現更多的有利目標; ④分支河道清晰地展現出來。
通過分頻處理解釋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飛雁灘地區館上段 14 + 5砂組共描述砂體100 個,預測有利含油麵積 18 km2,石油地質儲量 2320 萬噸。館上段 16 + 7共描述砂體39 個,其中有井 鑽遇並 探 明 有 油的 砂 體 7 個 ,另 外 的 32 個 砂 體,預 測 有 利 含油麵積29 km2,石油地質儲量 1972 萬噸。
5.RAVE 屬性優化解釋技術
Rave 是集地震、地質、測井、工程為一體的綜合油藏描述技術,通過對地震屬性進行數學運算、聚類、回歸分析、相似性計算、2D/3D 交會圖及群類的映射,最終優化出與儲層、含油性密切相關的地震屬性,從而確定儲層、油氣分布的趨勢。
圖 8-20 飛雁灘館上段 14 + 5砂組沿層分頻處理圖
館上段 14 + 5砂組與鑽探情況對比,大部分河道預測效果較好,與鑽探吻合,如埕 130、飛氣 7、埕 86 等,位於預測儲層發育區的井均鑽遇 Ng上14 + 5的砂體 (圖 8-21)。
❽ 地震SEG-Y數據的載入是什麼
segy指的是「segy格式地震數據」。 地震數據一般以地震道為單位進行組織,採用SEG-Y文件格式存儲。SEG-Y格式是由SEG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提出的標准磁帶數據格式之一,它是石油勘探行業地震數據的最為普遍的格式之一。
標准SEG-Y文件一般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EBCDIC文件頭(3200位元組),由40個卡組成(例如:每行80個字元*40行),用來保存一些對地震數據體進行描述的信息;第二部分是二進制文件頭(400位元組)用來存儲描述SEG-Y文件的一些關鍵信息,包括SEG-Y文件的數據格式、采樣點數、采樣間隔、測量單位等一些信息,這些信息一般存儲在二進制文件頭的固定位置上;第三部分是實際的地震道,每條地震道都包含240位元組的道頭信息和地震道數據。道頭數據中一般保存該地震道對應的線號、道號、采樣點數、大地坐標等信息,但一些關鍵的參數位置(如線號、道號在道頭中的位置)並不固定。地震道數據是對地震信號的波形按一定時間間隔Δt進行取樣,再把這一系列的離散振幅值以某種方式記錄下來[1]。地震數據格式可以是IBM浮點型、IEEE浮點型、整型、長整型等,一個三維地震工區同一次處理的地震數據格式是唯一的。地震道采樣點數由該地震道道頭中采樣點數決定,大部分SEG-Y文件的所有地震道采樣點數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不同地震道采樣點數不同得情況,一般稱這種SEG-Y文件為變道長格式的SEG-Y文件。
Segy數據由文件頭和數據體組成 1、文件頭總長度為3600位元組,分兩部分。 (1)文件頭第一部分 長度: 3200bytes ;組成: 80bytes*40;特性:EBCDIC字元集,參數卡,需要轉換為ASCII碼後才能顯示。 (2)文件頭第二部分 長度:400bytes;數據類型:32位、16位的整型;特性:二進制頭,記錄數據體信息。 2、數據體由多個數據道組成。每道數據分兩部分:道頭、采樣數據。 (1)數據道道頭 長度:240 bytes;數據類型:32位、16位的整型;特性:記錄采樣點數、采樣間隔、CDP號、XLine號、Line號以及坐標信息等。 (2)采樣數據 長度:采樣數*采樣點位元組數;數據類型:32位的浮點型。
❾ 全球地震有哪幾個類型
這個要根據地震的不同類型比較,我給你做了一個總結如下:
一、從震源深度來看:淺源地震的發震頻率高,佔地震總數的72.5%,所釋放的地震能占總釋放能量的85%。其中,震源深度在30公里以內的佔多數,是地震災害的主要製造者,對人類影響最大。(附:地震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70千米)、中源地震(70—300千米)、深源地震(>300千米))。
二、從地震成因機制來看,構造類地震在全世界發生的頻率最高,破壞最嚴重,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汶川、玉樹、唐山等地震就屬於此類地震。
附:地震按照成因機制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誘發地震。
構造地震: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人工誘發地震:修建水庫、人工爆破、地下核試驗等。
❿ 地震分為哪些類型
按地震形成的原因有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誘發地震與人工地震。
1、構造地震:構造地震亦稱「斷層地震」。地震的一種,由地殼(或岩石圈,少數發生在地殼以下的岩石圈上地幔部位)發生斷層而引起。地殼(或岩石圈)在構造運動中發生形變,當變形超出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就發生斷裂,在構造運動中長期積累的能量迅速釋放,造成岩石振動,從而形成地震。波及范圍大,破壞性很大。
世界上百分之90以上的地震、幾乎所有的破壞性地震屬於構造地震。目前已記錄到的最大構造地震震級為8.9級(智利,1960年5月22日)。
2、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動引起的地震,火山在其活動過程中,岩漿沖破圍岩引起震動。這類地震可產生在火山噴發的前夕或在火山噴發的同時。火山地震為數不多,只佔地震總數的7%,其特點是震源僅限於火山活動的地帶,一般深度不超過10千米的淺源地震,震級較大,多屬於沒有主震的地震群型,影響范圍小。
3、陷落地震:陷落地震地震種類的一種。因岩層崩塌陷落而形成的地震稱陷落地震。主要發生在石灰岩等易溶岩分布的地區。這是因為易溶岩長期受地下水侵蝕形成了許多溶洞,洞頂塌落造成了地震。此外,高山上懸崖或山坡上大岩石的崩落也會形成此類地震。在石灰岩等易溶岩分布的地區,時常會發生塌陷地震。
這類地震為數很少,約佔地震總數的3%左右,雖距地表較淺,但危害性較小。
4、誘發地震: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
人類活動引起的局部地區異常地震活動稱為人為誘發地震,簡稱誘發地震。目前已發現的能誘發地震的活動包括水庫蓄水、注水抽水,采礦和地下核爆炸等。
5、人工地震: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另一類為非炸葯震源,如機械撞擊,氣爆震源,電能震源和大型水庫等。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構造地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火山地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陷落地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誘發地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工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