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分析 > 水土流失率數據去哪裡找

水土流失率數據去哪裡找

發布時間:2023-01-17 03:11:34

1. 如何用arcgis做水土流失現狀圖要准備哪些數據

水土流失前/後兩期的遙感影像數據
水土流失前/後的矢量數據(作統計分析使用)
行政區劃數據、居民區數據(作顯示之用)

2. 宜賓市水土流失率

宜賓市水土流失率49.72%。宜賓市水土流失面積6604.92平方千米,佔全市面積的49.72%,土壤侵蝕總量3360萬噸/年

3. 急需白洋淀環境監測歷年數據,哪裡可以找到

1996年以後,由於工農業用水,特別是持續乾旱等原因,水位不斷下降,現在白洋淀水位已無法測量,基本處於乾涸狀態。

據任丘市防訊指揮部的負責同志介紹:自1988年白洋淀來水後,水位基本保持在8.5米左右,最高水位達到10.5米。1996年以後,由於工農業用水,特別是持續乾旱等原因,水位不斷下降,現在白洋淀水位已無法測量,基本處於乾涸狀態。

河北80億拯救白洋淀:一個北方大湖的消亡與拯救
愛琴海 @ 2006-1-8 22:14

2005年12月18日,河北省政府對媒體宣布,該省著手啟動一項歷時10年、總投資達80億元的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計劃,這項計劃有望使「華北之腎」白洋淀重獲新生,告別年年干淀的窘境。

白洋淀,華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歷史上水草豐美的北方大湖。那湖天浩渺水道縱橫的自然生態,曾經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雁翎隊依託出沒的水上戰場。

一面是維護華北地區生態環境最大的濕地生態系統,一面卻是近年來日漸枯萎的現狀。白洋淀的消亡和拯救無疑帶給世人深刻的反思。

萎縮

2005年12月25日,白洋淀,湖面已經結上了厚厚一層冰,湖兩側則是堆積如山的生活垃圾。

七十多歲的劃船老漢辛木頭帶記者來到一個鑿開的冰洞旁邊,冰洞下面的湖水呈現出青黑的顏色,散發出些許腥臭。

喝著白洋淀水長大的辛老漢,親眼看著記憶中清澈甘甜的湖水,一點點變臟,直到現在成了黑乎乎的臭水。

這樣的湖水當然不能再喝了,如今的白洋淀人,喝的都是大隊里打的井水。年輕一代人只能在老一輩的講述中,想像白洋淀湖水曾有的潔凈。

「以前白洋淀什麼魚都有,現在只有鯽魚、鯉魚,蝦一類的基本都沒有。原來二兩半的鯽瓜子我一天能逮四五十斤,現在最多逮個五六斤。」 世代居住白洋淀的漁民,對腳下這片湖泊的變化感受深刻。

事實上,人們已經無法想像河北平原上最大的淀泊群——白洋淀最初的模樣。

對於白洋淀,最早的史料零星記載,見於三國之後。西晉《魏都斌》中記述了今任丘境內有「掘鯉淀」,北魏《水經注》記載了容城縣南即現今的大殷淀、小殷淀,這些都是今日白洋淀。 偌大白洋淀是隋代修築了「大運河」後,切斷了太行山東流的大小河道,運河西部洪水宣洩不暢,溢出河道,南沖北盪,在平原低窪之處形成的。

其它一些史料記載表明,北宋時期是白洋淀的全盛時期,為抵禦遼軍的入侵,從太宗開始到處「建吁陌,澱澱相通,水水相聯縱二十里或四五十里,深一丈或六尺或七尺。

金以後因歷代在北京地區建都需要,大肆砍伐山區林木。1000年來植被大量破壞,山區水土嚴重流失,致使白洋淀的一些淀泊漸漸壅廢。

史料記載說,清代圍淀造田,更使白洋淀面積急劇縮小。雍正四年至五年共營田70717畝。僅順治六年至光緒七年的237年,淀區面積縮小了十分之七。白洋淀湖區面積已由歷史上一千多平方公里,縮小到目前的366平方公里。

在河北大學生命科學院曹玉萍教授看來,本世紀五十年代,白洋淀上游大修蓄水工程,加之調蓄不當的原因,加速了淀泊的消亡。

人禍

白洋淀的干淀,除了自然氣候的變遷外,人為因素佔了很大比重。白洋淀的自然蒸發量每年在1000毫米以上,湖面若無自然補給,每天因蒸發降低一厘米左右。根據專家測算,只要兩年不補水,白洋淀就會干淀。

上游興修水庫,入淀水道被截流,加上白洋淀地處華北最大的「地下漏斗層」上(據資料顯示,目前河北省累計超采地下水已超過50億立方米,地下滲漏相當厲害),湖面的消亡乃至干淀幾呈不可逆轉的態勢。

一項研究數據表明: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白洋淀的入淀水量為10億立方米,到了八十年代僅為2億立方米左右,其中1983年至1988年連續5年干淀,1997年2004年連續八年干淀,水生生物遭到毀滅性破壞。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白洋淀里還有54種魚類,1985年至1988年的嚴重干淀過後,白洋淀里就只剩下24種魚了。

曹玉萍教授說:「很多決策當時看來是好的,但是經過歷史的檢驗,它就顯出問題來了。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顯現的,五十年代末期修的水庫,七十年代才顯現出來。這裡面還有天公不作美的問題,當時修這么多水庫,是因為雨量很大,為了防洪。可是在那之後,也就1963年發了大水,之後再也沒有大的雨水了。」

曹玉萍教授所說大修水庫,是指1958年白洋淀上游建立了王快、西大洋等四大水庫和90座中小型水庫,以蓄水防洪,滿足北京、天津等中心城市越來越大的供水需求,並向廣大的鄉村和中小城鎮提供灌溉、生活用水。

而正是這些大型水庫的建立,加快了上游水環境的蛻化速度,並人為截斷8條入淀河流的匯入,導致了流入白洋淀的水量大大降低。

對干淀的景象,白洋淀老漁民張旗記憶深刻:「1988年白洋淀已基本乾涸。水少得可憐,木船要推著走,不然根本走不動。水乾的時候還在淀里種了好幾年莊稼。最乾的時候,淀里挖下去一米多,才能見到點(地下)水。」

當地一些村民回憶說,近十年,由於乾旱少雨,白洋淀主要靠上游水庫調水濟淀。水利部曾先後16次從上游水庫調水,1997年以來就補水6次,補水量共計兩億多立方米,即便這樣,白洋淀還是數次干淀,水位持續下降,多次處於干淀狀態。

安新縣水利局局長齊海清說,白洋淀這幾年干淀補水,有氣候原因,但沒有入淀河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個北方大湖的消亡與拯救

齊海清說,目前,只有拒馬河、府河常年有水進入白洋淀,而府河又是保定市排放污水的一條污水河。代替自然河流的是,白洋淀周圍建造了防洪壩,成為了人為的儲存洪水和污水濕地水庫。

2005年12月26日,保定市環境監測站高級工程師於世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證實了以上說法。

於世繁同時認為,地下水超采也加速了白洋淀的萎縮。由於水資源嚴重短缺,河北省多年用水主要靠超采地下水維持,近年來年平均超采地下水約50億立方米。地下水超采嚴重導致了泉水斷流、含水層疏干、海鹹水入侵、地面沉降等難以逆轉的嚴重後果,形成了可怕的「華北大漏斗」。而正架在大漏鬥上面的白洋淀,即使「滿負荷」,也難以填滿這個缺水窟窿。

危 機

隨著生態系統的被破壞,種種問題日漸顯現。

一份亞洲開發銀行實地調查團對白洋淀綜合生態系統管理和項目調查的諒解備忘錄,顯示了白洋淀從萎縮到衰竭的趨勢。

這份備忘錄印證了過去五十年來,白洋淀的面積減少了將近一半的說法。備忘錄稱:白洋淀湖面從50年代的561.6平方公里銳減到今天的366平方公里。湖水的容量也大量減少,整個淀區已經完全乾涸,水位持續下降。淀內湖水的富營養化非常嚴重,湖水水質從三類退化到四類和五類,生物棲息地特別是淀區周圍退化造成了生物多樣性的減少,現在已經減少為47種水生植物、24種魚類、190種鳥類和14種野生哺乳動物。

白洋淀的水質變化,首先直接影響了周邊曾以打魚為生的漁民生活。20年間多次乾涸、水質變壞的湖水,已經不能提供豐富的魚類,使得超過一半的白洋淀漁民失去了打魚的生計。而上游和周邊污水的加速度排放,也使曾經清澈的湖水,污染嚴重。

一些村民向本報記者回憶說,湖水中的重金屬、毒素和化學物給當地居民帶來了了數種疾病。甚至有村民回憶,前些年當地居民因飲用白洋淀水,徵兵時竟無一人能通過身體檢查。

保定市環保局副局長趙晉民告訴記者,白洋淀污染最嚴重的時期在1988年到1992年前後,當時保定市的化纖廠、造紙廠、蓄電池廠和石油化工廠等企業,成為主要的污染源,其城市污水總量已增加至每日25萬噸,每日9萬噸高濃度污水排入唐河污水庫,16噸工業廢水、冷卻水和生活污水經府河進入白洋淀。

這種狀況一直到1998年保定市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才有所緩解。但之前持續幾年不加節制的工業生活污水排放,早已使白洋淀變成了一個納污湖,至今難以徹底改善。

隨著水危機不斷加劇,黃河以北相當一部分地區農村和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已陷入了靠擠占生態環境用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來維持的困境。

地下水的長期超采,已導致一些地區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和地面的沉降、裂縫。天津近年來的地面沉降速度居全球第一;河北平原地區發生的地表裂縫已超過200條。

「華北之腎」將向何處去?

拯救白洋淀的代價—80億

昂貴的拯救

一方面是水資源緊缺,另一方面是僅有的水成了一窪污水,根本不能用。

1989年和1992年,國務院環資委兩次在河北保定召開關於治理白洋淀水域污染的現場辦公會,集中處理白洋淀的水污染問題。保定市環保局趙晉民說,1992年到1999年7年間,保定市在財政極為困難的情況下,先後為治理白洋淀污染投入資金總額4億多元。

但事實表明,污水治理雖能部分緩解白洋淀的水污染,卻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水質,也沒法增加水源。要想讓白洋淀的水活起來,上游必須有充足的來水量,這一方面依賴於天氣,另一方面也依賴於上游生態的良性循環。多年來白洋淀上游環境急劇惡化,匯入白洋淀的9條河流基本沒有徑流。

政府也已經深深意識到生態危機問題的重要性。從1997年到2003年,水利部和河北省不惜代價,先後從上游水庫中11次調水9億多立方米補給白洋淀。

2003年白洋淀所屬大清河水繫上游各水庫基本沒有蓄上水,但為避免由於白洋淀乾旱帶來嚴重的生態危機,水利部和河北省制定了「引岳濟淀」方案,從屬於南運河水系的岳城水庫經子牙河水系向白洋淀調水。到2004年2月16日完成,用4個多月時間從岳城水庫引水4.17億立方米,使白洋淀水位提高到7.3米左右。

2004年,水利部和河北省共同負擔了「引岳濟淀」補水工程的總投資2540萬元。而此前,河北省先後10次從西大洋、王快等水庫上游水庫向白洋淀補水,總花費加起來也早已過億,這次補水量達到1.59億立方米。

綜合治理脫困

「引岳入淀」一定程度緩解了白洋淀水源緊缺。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日益匱乏的水資源已經嚴重製約了華北地區的經濟發展。

為了解決這一生態難題,國家啟動了南水北調工程。南水北調中線規劃中的確沒有向白洋淀補給生態水的計劃,但等工程竣工通水後,每年為河北供水30億立方米,這樣就可以置換出一些地下水,來補給白洋淀的生態水。

河北林業大學林學院教授於宗周是上游生態建設的倡導者。他提出:「白洋淀、河北平原、河北山區是一個統一的生態系統,應該從整個面的角度來考慮,要叫白洋淀細水長流,長遠之計還是讓上游多生出一些水。」於宗周向政府呈現了自己的治理思路:

「有三個環境因素影響上游治理建設,一個是旱,一個是土層薄,第三個是蝕,即水土流失、土壤侵蝕。這樣情況下,我們以灌草為主、封山育林,輔助種喬木,來培養喬灌草的植被環境。同時在山裡採用河坡溝狀梯田等技術,來控制水土流失,調節地下徑流和地表徑流。這樣上游蓄上水,白洋淀的水也就有了。」

在專家們的促動和多年治理白洋淀的經驗基礎上,政府逐漸意識到,建立長效補水機制,是解決白洋淀問題的根本所在。按照這種思路,一項河北省和保定市制定出台的大型生態環境系統規劃——《白洋淀及上游地區生態環境建設總體規劃》,在2005年10月確定了下來。

規劃從2005年到2014年,歷時10年時間,投資80.5億元,實施上游森林植被恢復、供水和水資源治理、解決土壤腐化等26項治理工程,綜合治理白洋淀上下游,以徹底改變「華北之腎」白洋淀及其上游脆弱的生態環境。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保定市委、市政府在加強白洋淀上游生態防護林建設的同時,就加大了白洋淀水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建成了魯崗、銀定庄兩個日處理8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和粉煤灰污水處理廠,關停了市區4家重點工業污染源,取締關停了白洋淀周邊及上游地區「十五小」企業兩千多家。

80億如何籌措

「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分水嶺區發展方式進行區域統一規劃和綜合治理的迫切需要。」在一份諒解備忘錄中,亞行對河北省這項規劃如此評價。

這份宏大生態藍圖的目標是:到2010年,使保定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8%,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200平方公里;加強流域內污染源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04年減少17%以上;保定市區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2%以上,縣級城鎮達到60%;建立白洋淀補水機制,確保白洋淀水位枯水年不低於7.3米。在水位不低於8.4米的情況下,淀內大部分水質達到並好於國家三級水類標准。

保定市發改委副主任曹繼東兼任此項目的負責人。2005年12月25日,曹繼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個規劃相當程度上體現了政府治理白洋淀的決心,雖然80億目前還只是個初步確定的計劃,資金如何籌措還是個問題,但是政府給予了相當支持,現已落實了15個億。

曹繼東稱,這15個億的子項目——《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綜合管理和環境保護擬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項目》,包括綠色輸水廊道建設、污水處理廠、供水建設等28個具體項目,其中擬利用亞行貸款9600萬美元、全球環境基金贈款350萬美元。

目前這個項目已經獲得國務院批准,列入了國家發改委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2004——2006年備選項目規劃。2005年4月保定市專門成立了「利用亞行貸款項目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和保護項目辦公室」,進行亞行項目的工作。

項目官員王昭告訴記者,亞行對此項目相當重視,現在雙方正在進行前期洽談,談成的可能性很大。2006年2月,亞行將邀請第三方對這個項目開展為期七個月的技術援助,以考察具體項目的可執行性。

80億規劃是宏大的,但能否真正達到目標,卻需要一步一步的落實。曹繼東坦言這個長達十年的規劃執行難度很大,說到關鍵點,還是資金。他期望能有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進來,在污水處理、白洋淀上游植樹造林等項目上進行合作,以實現環境與經濟效益的共贏。

反思

保定市80億拯救白洋淀背後,再一次凸顯出了這樣一個古老的命題:如何平衡生態和發展的天平,尋找可持續發展模式。

白洋淀生態危機中,人為的原因清晰可見:早年大力修建上游水庫,增加了上游灌溉、工業和生活用水,卻也直接導致了上游生態環境的惡化、下游白洋淀的干淀;擴大的農業、工業活動和加劇的污染,以及在上游地區和淀內有限的固體廢棄物和污水處理辦法,使白洋淀成為人類污水、污染物的倉庫。其中,一半的污染源於上游地區,另一半則來自淀內濕地及周邊地區超過20萬人的生活和生產活動。

亞洲開發銀行在諒解備忘錄中評論:正由於經濟的增長是當地政府所考慮的首要問題,對環境可持續性的危害就被放在了次要位置。在環境管理方面,規章制度的加強經常要為經濟發展讓路。這些加劇了公眾環保意識缺乏,而且降低了私人團體對保護稀缺水資源和淀區生態環境的積極性。

在白洋淀,隨處可以看到往湖中扔棄生活垃圾的現象,漁民們也告訴記者,近些年白洋淀魚量減少後,部分村民開始採用一種電魚的方法逮魚。這些方式對和自己唇齒相依的水環境生態的破壞性,百姓們並沒有深刻的認識。

漁民老楊反映:「發展旅遊以後,風景區大搞機動船,帶來了新的污染。白洋淀現在機動船已經達到2000艘,政府對木船不感興趣,因為木船的收入少,速度慢,載客少。而機動船速度快,收入高,哪個收入高縣里就用哪個。」

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亞行之所以從眾多項目中,選擇了白洋淀生態治理,正是因為他們覺得白洋淀作為濕地的代表,其生態惡化的全過程,具有相當的典型性。他們相信,通過對白洋淀的治理,能夠對全球環境,起到示範作用。

「環境的破壞是不可逆轉的,破壞後拯救的代價是昂貴的。」一位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中,尋找到最佳的平衡,「白洋淀文本」促醒人們反思。

因為白洋淀水位應達到8.4米才能滿足水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但白洋淀水位卻長年偏低。為保持淀區一定的水位高程,從2003年開始,我省連續3年從上游水庫調水,入淀水量分別為1.16億立方米、1.6億立方米和4251萬立方米。由於2005年補水量較小,入冬以來持續乾旱,死魚期間水位高程只有7.07米,低於去年同期的7.46米,導致淀區污染3物濃度升高,水質惡化。

如果說水位偏低是天災,那麼大量污水直入淀區則是不折不扣的人禍。

污水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保定市及有關縣(市、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嚴重滯後,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和生活污水直接進入白洋淀。據介紹,保定市區每天產生生活和工業污水約25萬噸,現僅有兩座規模各8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明顯不足,每天約9萬噸污水未經集中處理,通過府河排入白洋淀。位於白洋淀上游的清苑、滿城、蠡縣等12個縣(市)均未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大量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在非農灌季節和汛期進入白洋淀。
二是滿城縣造紙工業污水排放量明顯增加。近兩年,滿城縣特別是大冊營鎮造紙業發展失控,全縣已有企業156家,污水排放量已增加至每天8萬噸,除3萬噸經過集中處理,其餘5萬噸只是經過廠區簡單處理即排入漕河。前幾年由於沿線農灌和築壩攔截,污水沒有入淀。去年由於排水量不斷增加,污水開始進淀,造成入淀污染物總量大幅增加。
據調查造成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保定市、及有關縣(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嚴重滯後,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和生活污水直接進入白洋淀;二是滿城縣造紙工業排放量明顯增加;三是白洋淀水位長年偏低,且今年補水較晚;四是部分企業環保意識淡薄,存在偷排偷放問題。特別是保定市新市區所轄28家造紙企業有27家外排污水不能實現穩定達標,直到保定市委、市政府採取緊急措施後,才被斷電停產。

在新聞發布會上,姬振海局長通報了在事件處理上採取的以下措施:一是加強淀區水質監測工作;二是全面排查污染企業;三是截留府河入淀污水;四是做好受損漁民的穩定工作;五是實施應急補水措施;六是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依法依紀給予新市區副區長李文利行政警告處分;給予新市區環保局局長王義恆行政記過處分,並責令其引咎辭職,兩年內不得安排相當職務;給予新市區環保局副局長李洪濤、劉志行政記大過處分,並免去行政職務。依法依紀給予滿城縣政府副縣長劉力雄行政記過處分,免去其政府副縣長職務;給予滿城縣大冊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石國棟行政記大過處分,免去其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職務;給予滿城縣大冊營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劉志軍行政降級處分,免去其鎮黨委委員、副鎮長職務;給予滿城縣環保局長劉春喜行政降級處分,責令其引咎辭職。

就知道這些,都是轉載的,需要資料去當地的環保部門,氣象部門,檔案室去嗖嗖,網上肯定沒人有這樣的資料,

4. 水土流失指數是怎麼來的,是什麼東東

通過分析傳統生態學蓋度在指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功能的不足,以植被垂直結構中各個層次控制水土流失的機理為依據,提出結構化植被因子指數Cs這一新的指標,建立了植被因子指數模型並進行了案例分析。結果表明:油松和山楊群落中,林冠層、草被層及枯枝落葉層都是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關鍵層次,其蓋度對於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權重分別為0.0150,0.591,0.394和0.0608,0.828,0.112。結構化植被因子指數考慮了群落結構中各層次的相對作用,並結合各層次的蓋度來綜合反映植被影響水土流失的作用,比傳統的生態學蓋度能更好地描述植被與土壤侵蝕的關系,是一種理想的植被因子指標。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5. 誰能幫忙找數據如2001年到2010年湖南省水土流失率、水土流失治理率。不甚感激!!可追分~~

自己去湖南市統計年鑒中找吧

6. 水土流失是怎麼回事都到哪裡去了

水土流失指的就是由於自然因素或者人為因素的影響,導致雨水不能夠就地消納,從而導致這些雨水把土地泡得膨脹,這樣就會導致這些雨水順勢而流,這樣就把一些土帶了出去,這樣就造成了水分和土壤同時流失的現象。而水土流失之後都會聚集到下游地區,因為水是往低處流的,水會帶著泥土向低窪處前進。水土流失之後這些土都會跑到低窪處
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就是人往高處走,那麼水就往下處流,所以水土流失的走向就是向低窪處進行,或許很多朋友看到這樣一個現象,當下了一場大雨之後就會發現低窪處有很多泥土,而這就是水土流失的方向。

7. 請問誰知道 中國水資源減少和水資源污染每年的具體數據

近年來,為有效監控水資源污染防治狀況,國家和自治區水資源控制監測網分別對我區黃河、西遼河、額爾古納河等6個外流河水系,以及黑河、艾不蓋河等7個內流河水系的干、支流共計26條河流,3個湖泊,2座水庫的地表水水質進行長期監測。同時,對呼和浩特、包頭、赤峰、通遼、鄂爾多斯等10個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進行了定期或不定期監測。

截止到2005年上半年,我區主要河流大部分河段為Ⅲ類、Ⅳ類水質,有輕度或中度污染,但有些河段或支流為劣Ⅴ類水質,屬重度污染。如:黃河入境段、額爾古納河的支流海拉爾河水質均為劣Ⅴ類水質,屬重度污染。有些湖庫水質明顯變差,水質出現富營養化。如:烏梁素海、岱海等。監測10個市的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除呼和浩特、赤峰、滿洲里3市的水質無超標外,其餘7個市的飲用水源地水質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標,主要是氨氮、總大腸菌群指數超標。包頭市、呼倫貝爾市的城市飲用水主要是地表水,包頭市地表水源水質超標主要是氨氮和高錳酸鹽指數超標,呼倫貝爾市地表水源水質超標主要是鐵、錳指數超標。這7個市的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超標的主要原因,除呼倫貝爾市為天然本底偏高所致外,其他6個城市均為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超標排放和滲漏所致。

2004年全區廢水排放量為5.2568萬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為2.2848萬噸,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2.9720萬噸,分別占廢水排放總量的43.5%和56.5%。全區12個盟市中,工業廢水排放量較大的地區依次為包頭市、呼倫貝爾市、赤峰市,排放量分別佔全區排放總量的33.5%、18.5%、9.4%。全區工業廢水中COD排放量較大的依次是巴彥淖爾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呼和浩特市,分別佔全區排放總量的26.0%,20.4%、13.3%、10.5%。

由此可見,目前我區幾乎所有河流、湖泊直至地下水程度不同的被污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所致。

二、我區水資源污染防治狀況

我區各地對水資源污染防治工作重視的程度正在逐步加強。各級黨委、政府和環保、水務等相關部門已經把防治水資源污染作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一項重要工作來做,從實際出發,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認真執行《水污染防治法》,加強配套法規和制度建設。近年來,我區各級政府在認真執行國家《水污染防治法》的同時,依法制定了配套的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治理的法規及制度措施。包頭市先後制定出台了《包頭市水環境功能區劃》、《包頭市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和《黃河包頭段水源水質污染應急預案》;通遼市根據國家《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計劃及2010年規劃》,結合西遼河通遼段的水污染實際狀況,編制了《通遼西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巴彥淖爾市針對在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並實施了《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工作方案》;烏海市為切實加強水環境管理、水污染防治、水污染排放總量控制等工作,在編制出台《烏海市飲用水源保護規劃》、《烏海市水環境功能區劃》的基礎上,又編制完成了《烏海市水環境容量技術報告》、《烏海市焦化廢水治理技術》和《黃河石嘴山——烏海段氨氮污染現狀調查報告》。所有這些都為我區有效地防治水資源污染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二)加快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對重點污染企業進行重點整治,取得較為顯著的效果。「十五」期間,全區各地從提高城市污水凈化處理能力著手,大力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有計劃地擴建和興建了一批城市污水處理廠,並對重點污染企業污水處理排放工程進行了重點整治,從源頭上加大水資源的防治力度。包頭市利用2.65億元的日元貸款,在完善原污水處理廠功能的基礎上,又建設了北郊水質凈化廠和東河東、西污水處理廠,以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配套工程。同時,還投資3.81億元,完成了包鋼總排污治理、包頭啤酒廠廢水治理、明天科技山泉化工廠高濃度含酚廢水治理、亞麻廠含果膠有機物廢水治理等一大批重點污染源治理工程。通遼市計劃投資4.54億元建設7個城市污水處理廠。其中總投資1.44億元日處理污水13萬噸的通遼污水處理廠已建成,部分旗縣的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中。烏海市、巴彥淖爾市在改建或擴建原有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配套工程建設,並投入巨資對沿河重點污染企業進行重點治理。烏海市累計投入1250萬元對沿黃的9家重點污染企業污水排放工程進行了重點改造,還建設了150個污水儲備井,以緩解工業廢水對地下水的污染。巴彥淖爾市為解決華章紙業和美利北辰紙業兩個重點污染源,2004年投資近1.2億元完成了境內黃河中段污水達標排放治理工程。2005年投資1700萬元完成了沿黃河污染企業的污水處理工程。近兩年內,還積極引導上述兩家造紙企業投資1.1億元建設鹼回收工程,以降低水污染排放總量,努力改善水環境質量,解決了污水不進黃河的問題。

(三)積極開展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保護淺層地下水。通遼市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加大自然保護區和生態示範區建設和管理力度,實施「5820」工程,推行退耕還林還草、舍飼禁牧輪牧,以及封育山林、禁樵禁采等措施,使科爾沁沙地在全國四大沙地中率先實現了沙化總體性逆轉的趨勢。同時加強對農葯化肥的合理使用及畜禽養殖的污染控制,制定相應的政策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緩解面污染源對水資源的污染。呼市根據奶牛數量增加、糞便污染日趨嚴重的現狀,不失時機提出奶牛進小區實行規模化飼養,並出台了提高小區里收奶價格的政策,控制飼養業的面源污染。

(四)完善水質監測體系,有效監控重點水源地水質變化。近幾年,我區各級環保、水務部門從當地水資源管理實際出發,充分應用高科技監測手段,積極建設水質監測預警體系,在重要水源地及面積較大的水域設立自動監測站,全天候地對水質進行有效監測,實時掌握各站(點)的水質監測信息。包頭市對黃河包頭段的三個水源地建立了完善的水質監測體系,並在畫匠營子建立了水質自動監測站,對黃河包頭段水質實時連續監測和遠程監控,隨時可以得到黃河水質變化監測數據信息。烏海市、巴彥淖爾市等地也在境內河段設立了水質監測站(點),建立起了水質監測網路,加大對飲用水水質監測力度。烏海市根據水質監測報告,嚴禁飲用自備井、淺層水,及時封閉污染嚴重水源井。巴彥淖爾市對黃河總乾渠水質及受砷污染地區的水質實施定期不定期的監測。

三、我區水資源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區在水資源污染防治方面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隨著各地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化、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生產、生活過程中的水資源污染問題仍十分突出,全區水資源污染防治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一)黃河等河流污染問題。一是黃河在進入內蒙境內已屬於劣Ⅴ類水體,主要污染物中氨氮嚴重超標。直接原因就是黃河上游寧夏石嘴山市有10多家企業的污水未經處理直排黃河,造成黃河水進入烏海市時常年Ⅴ類或劣Ⅴ類水質。二是存在著兩個潛在的黃河污染源。一個是巴彥淖爾市前旗成千噸的污水被高出黃河水面兩米的攔污水壩擋在壩內。另一個是包鋼尾礦壩(工業旅遊森林)有上億噸的洗礦廢水存放,人們形象地稱之為「污染黃河的兩顆定時炸彈」。一旦出現險情,必然污染黃河水,後果不堪設想。三是黃河水功能區劃不盡合理。黃河包頭段上游主要是工農業用水,水質目標為地表水Ⅳ類,包頭是內蒙古唯一生產、生活都用黃河水的城市,上游來水到達包頭斷面時達不到Ⅲ類水質的要求,飲水安全難以得到保障。四是國家設在烏海市的黃河水質監測斷面,遠離黃河水進入烏海市的入境斷面,監測結果難以證明黃河水進入烏海市境內的實際情況。為了及時掌握入境的黃河水污染最新情況,烏海市在黃河水入境處,專門設立人工監測點位點,定時監測黃河入境段水質。目前,此項工作經費嚴重短缺,難以繼續維持下去。

西遼河、海拉爾河等河流的污染問題,雖不如黃河嚴重,但應引起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採取有效措施,抓緊進行綜合治理。

(二)湖泊水庫的污染問題。我區湖泊較多,其中水面在100平方公里的湖泊僅有7個。目前,這7個湖泊水質不同程度遭受污染。其中烏梁素海污染最為嚴重。其主要污染源為農田退水、城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湖內水生植物腐爛沉積造成水體惡化和富營養化,水質已成為劣Ⅴ類水體。烏梁素海由於營養物質的增加和積累,水生植物過量生長,致使湖底每年以6—9毫米的速度抬高,據專家推測,若不及時有效治理,40年內,烏梁素海將退化為沼澤地,將失去調節生態的重要功能。而解決烏梁素海水富營養化問題,一是要嚴禁向該地區濕地排放污水;二是要給烏梁素海進行水質置換,每年需要補給水量1億多立方米,按現在收取資源費標准過高,本地區無能力承受。三是要進行水草綜合利用,這是目前治理湖泊水體富營養化的一個有效途徑。烏梁素海先後進行了草魚轉化水草試驗和水草收割試驗,均取得明顯成效。特別是底泥氮磷含量高的湖泊水庫,更易於發展草魚轉化水草項目,實現生物治污,但因政策和資金的原因,上述兩個成果還不能大面積推廣。烏梁素海是我區黃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泊,內蒙古第二大湖泊。也是河套地區7000平方公里耕地灌溉排水系統中唯一的蓄排水通道。根治烏梁素海污染問題刻不容緩。另外,呼倫湖、黃旗海、岱海、莫力廟水庫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水體富營養化問題,需要極早防治。

(三)工業污染問題。當前,我區一些地方追求經濟指標,忽視環保指標的現象非常突出。有些企業由於受地方保護主義和經濟利益的趨使,環保意識非常差,多數企業水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有的企業甚至根本不執行「三同時」制度。通遼市的開魯興利葯廠、天蒙羊絨集團、萬順達澱粉有限公司、草原興發公司在通遼市的幾家屠宰廠,都是在沒有任何污水治理措施的情況下進行生產,排放污水嚴重超標。有些被環保部門責令整改的重點污染企業,雖表面上執行了「三同時」制度,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和成本核算的影響下,非法停止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偷排污染物的反彈現象時有發生。有一些老企業雖經過不同程度的改造,但污染治理設施與現有生產能力不配套,排污口不規范,廢水採取明渠、漫流等方式排放。有的企業在「一控雙達標」過程中,已經被政府批准和法院裁定停破產企業,但在未進行任何治理的情況下,通過招商、轉制等形式重新恢復生產。還有個別企業無視國家法律法規,擅自新建、擴建項目,造成老污染源治理尚未完成,又產生新的污染源。

(四)城鎮農村地下水污染問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有的城鎮尚未建設污水處理廠,集中排放入網率普遍較低,個別旗縣沒有集中排污管網,污水基本處於無組織排放自流漫滲。有的已建成污水處理廠的,不能正常運行或半運行,處理後的污水不能達到排放標准,變分散排污為集中排污。多數盟市所在地的城區及下屬各旗縣所在地,地下淺層水污染呈逐年加重趨勢。通遼市城區地下50米以上地下淺層水由西到東污染越來越重。烏海市淺層水污染較為嚴重。

(五)思想認識方面的問題。近幾年,環保問題雖已成為百姓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但由於種種原因,全社會特別是一些地方和企業負責人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較低,地方保護主義在某種程度上比較盛行,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地方領導「重經濟、輕環保、重眼前、輕長遠、重局部、輕全局」的觀念還沒有根本轉變。不少污染企業寧交排污費也不願治理的現象比較普遍。環境管理上,出現的經費不足,手段落後,措施不利,賞罰不明,已成為水資源污染防治工作的「軟肋」,所有這些都應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四、幾點建議

(一)盡快建立全區水污染防治應急預案體系,做到防患於未然。自治區政府應盡快制定全區水污染防治應急預案,形成水污染防治應急體系。加強應急隊伍建設,配備應急設備,保障應急信息暢通,建立專家和技術支持系統,提高流域突發性污染事故的應變能力。特別是黃河上游兩顆「定時炸彈」,即巴彥淖爾前旗污水壩和包鋼尾礦壩應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加緊制定相應預案,防患於未然。

(二)科學編制水資源保護規劃,實施有效管理。我區要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大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要科學編制我區的黃河等河流、湖泊和淺層地下水的保護規劃。各地還應緊緊圍繞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進一步加強水資源污染防治的相關工作,科學規劃,完善制度,規范執法,有效管理。

(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水型社會。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進行產品和工業區的設計與改造,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在生產環節,要嚴格排放強度准入,鼓勵節能降耗,實行清潔生產,並依法強制審核;在廢物產生環節,要強化污染預防和全過程式控制制,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合理延長產業鏈,強化對各類廢物的循環利用;在消費環節,要大力倡導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實行環境標識、環境認證和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強技術指導,引導農民科學施用化肥、農葯,防止面源污染;嚴格監管規模化畜禽養殖,大力發展節約型生態農業,建設有機食品基地,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以改善農村的環境質量。建立科學的用水機制,確保河流合理的徑流量,統籌安排流域各段的生態保護,控制水土流失。

(四)加大資金投入,制定優惠政策,發展壯大環保產業。全區各地水資源污染防治方面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欠賬太多,污水處理基礎設施滯後,污水處理後的中水利用缺乏有效的補償機制,污水處理仍處於低水平狀態下運行。治污企業市場化運作程度低,環保產業沒有形成現代化規模。因此,各級政府應切實加大水資源污染防治的資金投入,制定和完善配套的優惠政策,運用價格、財稅等有利於水資源保護的經濟杠桿調控社會環境行為,積極培育環保產業形成、發展和壯大。

(五)實行「一票否決制」,依法遏制水資源污染。全區應嚴格執行國家《水污染防治法》和《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依法加強水污染防治工作。重點抓好黃河內蒙古段、西遼河及海拉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以環境功能區達標為基礎測定環境容量,進行總量核定與分配,確定污染物削減目標任務並分解到各排污單位。推行綜合排污許可證制度,做到依證管理,按證排污,違證處罰。按照《清潔生產促進法》對不達標企業進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計,嚴把新上項目審批關。逐步建立科學評價發展與環境保護成果的制度,包括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制度、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環保考核制度、環境目標責任制度和問責制度。要把環境保護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的主要內容,在實績考核中,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環保執法、監測隊伍建設,強化專業培訓,增強法制觀念,提高執法能力。

8. 校園水土流失調查方法

您想問的是校園水土流失調查方法有哪些嗎?實地考察,網路查詢、訪問調查。
水土流失調查可以去需要調查的地方進行實地考察,可以直觀的了解到實際的情況,再通過網路查詢來調查以往出現的問題,已達到充分的了解,早通過訪問調查,來讓之前的數據更加的精準。
水土流失是指由於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雨水不能就地消納、順勢下流、沖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時流失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當、地面植被遭破壞、耕作技術不合理、土質鬆散、濫伐森林、過度放牧等

9. 水土流失(自然災害)詳細資料大全

水土流失是指由於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雨水不能就地消納、順勢下流、沖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時流失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當、地面植被遭破壞、耕作技術不合理、土質鬆散、濫伐森林、過度放牧等。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土壤耕作層被侵蝕、破壞,使土地肥力日趨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庫,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導致水旱災害發生,嚴重影響工農業生產;水土流失對山區農業生產及下遊河道帶來嚴重威脅。

基本介紹

概述,類型,形成,我國水土流失重災區:黃土高原,危害,現狀,地域比較,治理與開發,化學處理,綜合治理,生物措施,防治現狀,防治措施,

概述

水土流失 (water and soil loss)是指「在水力、重力、風力等外營力作用下,水土資源和土地生產力的破壞和損失,包括土地表層侵蝕和水土損失,亦稱水土損失。」--(《中國水利網路全書·第一卷》,《中國大網路全書·水利卷》,《水土保持學》王禮先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 1981年科學出版社《簡明水利水電詞典》提出,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質、岩石受到水力、風力、重力和凍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種破壞和移動、堆積過程以及水本身的損失現象。這是廣義的水土流失。狹義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蝕現象。」 這與前面講的土壤侵蝕有點相似,所以人們常將「水土流失」與「土壤侵蝕 兩詞等同起來使用。 根據中國第二次水土流失遙感調查,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k㎡ ,其中:水蝕面積:165萬k㎡ ,風蝕面積:191萬k㎡ ,在水蝕、風蝕面積中,水蝕風蝕交錯區水土流失面積26萬k㎡ 。 在165萬k㎡的水蝕面積中,輕度83萬k㎡ ,中度55萬k㎡ ,強度18萬k㎡ ,極強6萬k㎡ ,劇烈3萬k㎡ 。 在191萬k㎡風蝕面積中,輕度79萬k㎡ ,中度25萬k㎡ ,強度25萬k㎡ ,極強27萬k㎡ ,劇烈35萬k㎡ 。 凍融侵蝕面積125萬k㎡(是1990年的遙感調查數據),沒有統計在中國公布的水土流失面積當中。 1991年中國國務院頒布《水土保持法》,為中國第一部專業水保技術法規,為中國水保工作者長期無法律依靠劃上了句號。 2005年中國水利部在中國范圍內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科學考察。 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水土流失面廣量大。據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我國現有水土流失面積294.91萬平方公里。嚴重的水土流失,是我國生態惡化的集中反映,威脅國家生態安全、飲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糧食安全,制約山地和丘陵區,影響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進程。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目前,全國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積已達到107萬平方公里,累計綜合治理小流域7萬多條,實施封育保護80多萬平方公里。1991年《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累計有38萬個生產建設項目制定並實施了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水土流失面積超過15萬平方公里。 不過,水土保持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等一系列新要求還不能完全適應,與廣大人民民眾對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的新期待還有一定差距,水土流失依然是我國當前面臨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

類型

根據產生水土流失的「動力」,分布最廣泛的水土流失可分為水力侵蝕、重力侵蝕和風力侵蝕三種類型。 風力侵蝕導致水土流失 1、水力侵蝕分布最廣泛,在山區、丘陵區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時都會產生水力侵蝕。它的特點是以地面的水為動力沖走土壤。例如:黃土高原。 2、重力侵蝕主要分布在山區、丘陵區的溝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溝的兩岸溝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於土壤及其成土母質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繼續保留在原來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3、風力侵蝕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華北和東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蓋沙地區,其次是東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蘇幾省的「黃泛區」(歷史上由於黃河決口改道帶出泥沙形成)。它的特點是由於風力揚起沙粒,離開原來的位置,隨風飄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例如: 河西走廊 黃土高原。 另外還可以分為凍融侵蝕、冰川侵蝕、混合侵蝕、風力侵蝕、植物侵蝕和化學侵蝕。

形成

中國是個多山國家,山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2/3;又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的國家。山地丘陵和黃土地區地形起伏。黃土或鬆散的風化殼在缺乏植被保護情況下極易發生侵蝕。大部分地區屬於季風氣候,降水量集中,雨季的降水量常達 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於發生水土流失的地質地貌條件和氣候條件是造成中國發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河西走廊水土流失 中國人口多,對糧食、民用燃料等需求大,所以在生產力水平不高的情況下,人們對土地實行掠奪性開墾,片面強調糧食產量,忽視了因地制宜的農林牧綜合發展,把只適合林,牧業利用的土地也辟為農田,破壞了生態環境。大量開墾陡坡,以至陡坡越開越貧,越貧越墾,生態系統惡性循環;濫砍濫伐森林,甚至亂挖樹根、草坪,樹木銳減,使地表 *** ,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一些基本建設也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的修築公路、建廠、挖煤、採石等,破壞了植被,使邊坡穩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土石流等嚴重的地質災害。 1、自然因素。 主要有氣候、降雨、地面物質組成和植被四個方面。 ①地形:溝谷發育,陡坡;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徑流的流速越快,對土壤的沖刷侵蝕力就越強。坡面越長,匯集地表徑流量越多,沖刷力也越強。 ②降雨。產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強度較大的暴雨,降雨強度超過土壤入滲強度才會產生地表(超滲)徑流,造成對地表的沖刷侵蝕。 ③地面物質組成。 ④植被。達到一定郁閉度的林草植被有保護土壤不被侵蝕的作用。郁閉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強。 2、人為因素。 人類對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以致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壞。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開礦。

我國水土流失重災區:黃土高原

我國的黃土高原現在是水土流失的重災區,高原上植被稀少,溝壑縱橫,流失的土壤進入黃河,使之泥沙劇增。但歷史上的黃河流域並非今天的模樣,幾千年前,那裡森林密布,氣候濕潤,最初的華夏文明就誕生在這一地區。此後,一方面因為自然氣候的變化,降水逐漸減少,另一方面,也因為過度的開發,森林等地表植被迅速消失,水土流失現象日益嚴重。因為過度的土地開發,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反過來,日益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又導致耕地或牧場的減少。長期來看,過度開發不僅不能給人類帶來更多的收益,反而會造成更大的生態環境危機。目前,我國北方和西北內陸等生態脆弱地區普遍存在的過度開荒和過度放牧現象是造成這些地區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危害

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積減少、土壤肥力下降、農作物產量降低,人地矛盾突出。當地農民民眾為了生存,不得不大量開墾坡地,廣種薄收,形成了 「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惡性循環,使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制約了經濟發展,加劇了貧困。國家「八七」扶貧計畫中,黃土高原地區貧困縣有126個,佔全國貧困縣總數的21.3%,貧困人口2300萬人,佔全國貧困人口的28.8%。經過多年的扶貧攻堅,目前仍有近1000萬貧困人口,是我國貧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區之一。嚴重的水土流失也造成該區交通不便、人畜飲水困難,嚴重製約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很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使土地生產力下降甚至喪失:中國水土流失面積已擴大到150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億噸。土壤中流失的氮、磷、鉀肥估計達4000萬噸,與中國當前一年的化肥施用量相當,摺合經濟損失達24億元。長江、黃河兩大水系每年流失的泥沙量達26億噸。其中含有的肥料,約為年產量50萬噸的化肥廠的總量(此句不通,請查原文)。難怪有人說黃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華民族的「血液」,如此大片肥沃的土壤和氮、磷、鉀肥料被沖走了,必然造成土地生產力的下降甚至完全喪失。 2、淤積河道、湖泊、水庫:浙江省雖然水土流失較輕,可是省內有8條水系的河床普遍增高了0.2—0.1米,內河航行里程當前比60年代減少了1000公里。比如1958年以前,從嵊縣城到曹娥江可通行10噸載重量的木船。由於河床淤沙太多,如今已被迫停航,原來的水資源變成沙資源,航建公司變成「黃沙」公司。 湖南省洞庭湖由於風沙太多,每年有1400多公頃沙洲露出水面。湖水面積由1954年的3915平方公里到1978年已縮減到2740平方公里。更為嚴重的是洞庭湖水面已高出湖周陸地3米,這就喪失了它應承擔的長江的分洪作用。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四川省的嘉陵江、涪江、沱江等幾條流域水土流失也十分嚴重,約20%以上的泥沙淤積於水庫。據有關專家預測,照此下去,再過50年,長江流域的一些水庫都要淤平或者成為泥沙庫。 3、污染水質影響生態平衡:當前,中國一個突出的問題是江、河湖(水庫)水質的嚴重污染。水土流失則是水質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長江水質正在遭受污染就是典型例子。 由此可見,水土流失的危害性不僅很大,而且還具有長期效應。問題的嚴重性必須充分估計到。

現狀

中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由於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條件,使水土流失成為主要的環境問題。 中國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圍廣、面積大,根據公布的中國第2次遙感調查結果,中國的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k㎡,占國土總面積的37%,其中水力侵蝕面積達165萬k㎡,風力侵蝕面積191萬k㎡。在水蝕和風蝕面積中,水蝕、風蝕交錯面積為26萬k㎡,侵蝕形式多樣,類型復雜,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凍融侵蝕及滑坡土石流等重力侵蝕特點各異,相互交錯,成因復雜。土壤流失嚴重,根據統計,中國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億噸。長江流域年土壤流失總量為24億噸,其中上游地區年土壤流失總量達15.6億噸,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區每年進入黃河的泥沙多達16億噸。 根據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況普查成果,中國現有土壤侵蝕總面積294.9萬平方千米,占普查范圍總面積的31.1%。其中,水力侵蝕129.3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165.6萬平方千米。西北黃土高原區侵蝕溝道總計666719條,東北黑土區侵蝕溝道總計295663條。 大規模開發建設導致的人為水土流失問題仍十分突出。嚴重的水土流失,是我國生態惡化的集中反映,威脅國家生態安全、飲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糧食安全,制約山丘區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進程。

地域比較

黃土高原: 1.自然原因:土質疏鬆,降水集中。 水土流失分布地圖 2.人為原因:人類的過度開發(過度放牧、開礦、毀林開荒) 【流水侵蝕為主】。 整治措施:黃土高原不如南方水熱條件好,又處於過渡地帶,需實施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等生物措施;興修水庫、打壩淤地、修建水平梯田等工程措施以小流域為單位進行綜合治理,使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得以改善,區域經濟得以發展。 南方丘陵: 1.自然原因:地表的起伏有利於流水沖刷,降水量大且時間長; 2.人為原因:人類的過度開發(過度開發,樵採)【降水侵蝕為主】。 整頓措施:南方低山丘陵地區由於水熱條件好,其有效措施是以封山育林恢復植被、新興小水電,大辦沼氣等(切實解決農村生活用能問題,才是能封住山林的基本保障)。 南方低山丘陵地區的水土流失所帶來的影響遠比北方嚴重的原因: 一、從經濟角度看 南方低山丘陵地區水熱條件更好,單位土地的生物生長量和產值更高,每寸土地水土流失造成的損失更大。 二 、從生態角度看 南方低山丘陵地區多為石質山地,土層薄,一旦表土蝕去,容易形成石漠化,而且恢復起來更難。 三 、從社會角度看 南方低山丘陵地區人口稠密,並且在江河下游地區多為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和經濟中心,水土流失對社會影響更大,造成的損失也更大。

治理與開發

化學處理

套用陰離子聚丙烯醯胺(PAM)防治水土流失,已成為國際普遍採用的化學處理措施。2003年美國水土保持報導了美國印地安那州D.C.Flangan等人套用模擬降雨裝置,在多干擾農田中,進行了施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試驗研究,取得了在雨量充沛地區施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試驗成果。第1次暴雨事件後,20kg/h㎡PAM能使農用粉沙壤土的土壤固體顆粒淋失量減少60%,還能減緩60 L/min高強度流水的沖刷侵蝕。在易嚴重侵蝕的地區用PAM處理後的土壤能有效控制侵蝕。對初始干土模擬降雨研究發現,在69mm/h降雨中,用80 kg/h㎡PAM可使粉沙壤土堤減少86%的地表徑流和99%的土壤流失。在表土,用PAM液霧噴施風乾的土壤比直接用干PAM顆粒處理的土壤更能及時有效地控制侵蝕。相信,此項研究對中國套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試驗研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綜合治理

原則:調整土地利用結構,治理與開發相結合。 具體:1、壓縮農業用地,重點抓好川地、塬地、壩地、緩坡梯田的建設,充分挖掘水資源,採用現代農業技術措施,提高土地生產率,逐步建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基本前提)。 2、擴大林草種植面積; 3、改善天然草場的植被,超載過牧的地方應適當壓縮牲畜數量,提高牲畜質量,實行輪封輪牧; 4、復墾回填。 實踐:小流域綜合治理 重點:保持水土,開發利用水土資源,建立有機高效的農林牧業生產體系。 方針:保塬,護坡,固溝 模式:工程措施(打壩建庫,平整土地,修建基本農田,抽引水灌溉)。

生物措施

農業技術措施(深耕改土,科學施肥,選育良種,地膜覆蓋,輪作復種)。

防治現狀

目前,全國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積已達到107萬平方公里,累計綜合治理小流域7萬多條,實施封育保護80多萬平方公里。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累計有38萬個生產建設項目制定並實施了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水土流失面積超過15萬平方公里。 2015年,全國共完成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面積7.4萬平方千米;其中,綜合治理面積5.4萬平方千米,實施生態修復面積2萬平方千米,實施坡改梯400萬畝,建設生態清潔型小流域300多條。2015年,全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4萬平方公里,新增實施水土流失地區封育保護面積2.0萬平方公里。 2015年12月發布的《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提出,近期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全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2萬平方公里,其中新增水蝕治理面積29萬平方公里,年均減少土壤流失量8億噸。遠期目標:到2030年,建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全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94萬平方公里,其中新增水蝕治理面積86萬平方公里,年均減少土壤流失量15億噸。

防治措施

套用陰離子聚丙烯醯胺(PAM)防治水土流失,已成為國際普遍採用的化學處理措施。2003年美國水土保持報導了美國印地安那州D.C.Flangan等人套用模擬降雨裝置,在多干擾農田中,進行了施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試驗研究,取得了在雨量充沛地區施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試驗成果。第1次暴雨事件後,20kg/h㎡PAM能使農用粉沙壤土的土壤固體顆粒淋失量減少60%,還能減緩60 L/min高強度流水的沖刷侵蝕。在易嚴重侵蝕的地區用PAM處理後的土壤能有效控制侵蝕。對初始干土模擬降雨研究發現,在69mm/h降雨中,用80 kg/h㎡PAM可使粉沙壤土堤減少86%的地表徑流和99%的土壤流失。在表土,用PAM液霧噴施風乾的土壤比直接用干PAM顆粒處理的土壤更能及時有效地控制侵蝕。相信,此項研究對中國套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試驗研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閱讀全文

與水土流失率數據去哪裡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n10雙屏拖文件 瀏覽:291
win10系統打開文件夾不對 瀏覽:444
線上有哪些批發商城app 瀏覽:632
mkv文件是什麼 瀏覽:817
文件夾xml怎麼改成word 瀏覽:293
excel表格如何建立資料庫 瀏覽:378
國外程序員兼職平台 瀏覽:575
如何在電腦上查看寬頻密碼是什麼 瀏覽:689
下級收到領導文件回復簽字寫什麼 瀏覽:405
廈門學少兒編程哪裡有 瀏覽:119
重要文件公司保留多少年 瀏覽:53
win10藍屏找不到系統文件怎麼處理 瀏覽:287
怎麼把手機word文件發送到微信里 瀏覽:57
網路學習的學分什麼時候到 瀏覽:376
qq飛車k2輪滑特性 瀏覽:321
cat寫入文件寫錯了 瀏覽:308
java增量編譯 瀏覽:10
網站排名突然掉了什麼時候能恢復 瀏覽:169
星光筆刷教程 瀏覽:41
電腦是怎麼儲存文件 瀏覽:61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