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分析 > 資料庫設計分為哪些步

資料庫設計分為哪些步

發布時間:2023-01-10 01:02:23

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按照規范設計的方法,考慮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開發全過程,將資料庫設計分為以下6個階段
1.需求分析
2.概念結構設計
3.邏輯結構設計
4.物理結構設計
5.資料庫實施
6.資料庫的運行和維護
在資料庫設計過程中,需求分析和概念設計可以獨立於任何資料庫管理系統進行,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與選用的DAMS密切相關。
1.需求分析階段(常用自頂向下)
進行資料庫設計首先必須准確了解和分析用戶需求(包括數據與處理)。需求分析是整個設計過程的基礎,也是最困難,最耗時的一步。需求分析是否做得充分和准確,決定了在其上構建資料庫大廈的速度與質量。需求分析做的不好,會導致整個資料庫設計返工重做。
需求分析的任務,是通過詳細調查現實世界要處理的對象,充分了解原系統工作概況,明確用戶的各種需求,然後在此基礎上確定新的系統功能,新系統還得充分考慮今後可能的擴充與改變,不僅僅能夠按當前應用需求來設計。
調查的重點是,數據與處理。達到信息要求,處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分析方法常用SA(Structured Analysis) 結構化分析方法,SA方法從最上層的系統組織結構入手,採用自頂向下,逐層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統。
數據流圖表達了數據和處理過程的關系,在SA方法中,處理過程的處理邏輯常常藉助判定表或判定樹來描述。在處理功能逐步分解的同事,系統中的數據也逐級分解,形成若干層次的數據流圖。系統中的數據則藉助數據字典(data dictionary,DD)來描述。數據字典是系統中各類數據描述的集合,數據字典通常包括數據項,數據結構,數據流,數據存儲,和處理過程5個階段。
2.概念結構設計階段(常用自底向上)
概念結構設計是整個資料庫設計的關鍵,它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了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模型。
設計概念結構通常有四類方法:
自頂向下。即首先定義全局概念結構的框架,再逐步細化。
自底向上。即首先定義各局部應用的概念結構,然後再將他們集成起來,得到全局概念結構。
逐步擴張。首先定義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結構,然後向外擴張,以滾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的概念結構,直至總體概念結構。
混合策略。即自頂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結合。
3.邏輯結構設計階段(E-R圖)
邏輯結構設計是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並將進行優化。
在這階段,E-R圖顯得異常重要。大家要學會各個實體定義的屬性來畫出總體的E-R圖。
各分E-R圖之間的沖突主要有三類:屬性沖突,命名沖突,和結構沖突。
E-R圖向關系模型的轉換,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實體性和實體間的聯系轉換為關系模式,如何確定這些關系模式的屬性和碼。
4.物理設計階段
物理設計是為邏輯數據結構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
首先要對運行的事務詳細分析,獲得選擇物理資料庫設計所需要的參數,其次,要充分了解所用的RDBMS的內部特徵,特別是系統提供的存取方法和存儲結構。
常用的存取方法有三類:1.索引方法,目前主要是B+樹索引方法。2.聚簇方法(Clustering)方法。3.是HASH方法。
5.資料庫實施階段
資料庫實施階段,設計人員運營DBMS提供的資料庫語言(如sql)及其宿主語言,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建立資料庫,編制和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並進行試運行。
6.資料庫運行和維護階段
資料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後,即可投入正式運行,在資料庫系統運行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評價,調整,修改。

⑵ 資料庫設計的四個階段

按照規范的設計方法,一個完整的資料庫設計一般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戶的需求,包括數據、功能和性能需求

2、概念結構設計:主要採用E-R模型進行設計,包括畫E-R圖

3、邏輯結構設計:通過將E-R圖轉換成表,實現從E-R模型到關系模型的轉換

4、資料庫物理設計:主要是為所設計的資料庫選擇合適的存儲結構和存取路徑

5、資料庫的實施:包括編程、測試和試運行

6、資料庫運行與維護:系統的運行與資料庫的日常維護

主要特點:

⑴ 實現數據共享

數據共享包含所有用戶可同時存取資料庫中的數據,也包括用戶可以用各種方式通過介面使用資料庫,並提供數據共享。

⑵ 減少數據的冗餘度

文件系統相比,由於資料庫實現了數據共享,從而避免了用戶各自建立應用文件。減少了大量重復數據,減少了數據冗餘,維護了數據的一致性。

⑶ 數據的獨立性

數據的獨立性包括邏輯獨立性(資料庫中資料庫的邏輯結構和應用程序相互獨立)和物理獨立性(數據物理結構的變化不影響數據的邏輯結構)。

⑷ 數據實現集中控制

文件管理方式中,數據處於一種分散的狀態,不同的用戶或同一用戶在不同處理中其文件之間毫無關系。利用資料庫可對數據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並通過數據模型表示各種數據的組織以及數據間的聯系。

⑶ 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資料庫設計的來基本步驟如源下:

1、安裝並打開MySQL WorkBench軟體以後,在軟體的左側邊欄有三個選項,分別是對應「連接資料庫」、「設計資料庫」、「遷移資料庫」的功能。這類選擇第二項,設計資料庫,點擊右邊的「+」號,創建models。

⑷ 資料庫設計主要包括哪幾部分,分別包括哪些內容

資料庫設計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結構設計、資料庫的實施和資料庫的運行和維護,具體內容如下:

1、需求分析

內容:調查和分析用戶的業務活動和數據的使用情況,弄清所用數據的種類、范圍、數量以及它們在業務活動中交流的情況,確定用戶對資料庫系統的使用要求和各種約束條件等,形成用戶需求規約。

2、概念設計

內容:對用戶要求描述的現實世界,通過對其中諸處的分類、聚集和概括,建立抽象的概念數據模型。這個概念模型應反映現實世界各部門的信息結構、信息流動情況、信息間的互相制約關系以及各部門對信息儲存、查詢和加工的要求等。

3、邏輯設計

內容:主要工作是將現實世界的概念數據模型設計成資料庫的一種邏輯模式,即適應於某種特定資料庫管理系統所支持的邏輯數據模式。與此同時,可能還需為各種數據處理應用領域產生相應的邏輯子模式。這一步設計的結果就是所謂「邏輯資料庫」。

4、物理設計

內容:根據特定資料庫管理系統所提供的多種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等依賴於具體計算機結構的各項物理設計措施,對具體的應用任務選定最合適的物理存儲結構(包括文件類型、索引結構和數據的存放次序與位邏輯等)、存取方法和存取路徑等。

5、驗證設計

內容:收集數據並具體建立一個資料庫,運行一些典型的應用任務來驗證資料庫設計的正確性和合理性。一般,一個大型資料庫的設計過程往往需要經過多次循環反復。當設計的某步發現問題時,可能就需要返回到前面去進行修改。

6、運行與維護設計

內容:在資料庫系統正式投入運行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調整與修改。除了關系型資料庫已有一套較完整的數據範式理論可用來部分地指導資料庫設計之外,尚缺乏一套完善的資料庫設計理論、方法和工具,以實現資料庫設計的自動化或互動式的半自動化設計。

(4)資料庫設計分為哪些步擴展閱讀:

重要性

1、有利於資源節約

對計算機軟體資料庫設計加以重視不僅可減少軟體後期的維修,達到節約人力與物力的目的,同時還有利於軟體功能的高效發揮。

2、有利於軟體運行速度的提高

高水平的資料庫設計可滿足不同計算機軟體系統對於運行速度的需求,而且還可充分發揮並實現系統功能。計算機軟體性能提高後,系統發出的運行指令在為用戶提供信息時也將更加快速有效,軟體運行速度自然得以提高。

3、有利於軟體故障的減少

加強資料庫設計可有效減少軟體故障的發生幾率,推動計算機軟體功能的實現。

⑸ 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1)需求分析階段:需求收集和分析,得到數據字典和數據流圖。

(2)概念結構設計階段:對用戶需求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概念模型,用E-R圖表示。

(3)邏輯結構設計階段: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

(4)資料庫物理設計階段:為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

(5)資料庫實施階段:建立資料庫,編制與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程序試運行。

(6)資料庫運行和維護階段:對資料庫系統進行評價、調整與修改。

⑹ 資料庫設計的步驟是什麼

六個主要步驟:
1、需求分析
2、概念設計
3、邏輯結構設計
4、物理結構設計
5、系統實施
6、運行維護
字數限制,只能列個大綱了

⑺ 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1、需求分析階段

進行資料庫設計首先必須准確了解與分析用戶需求(包括數據與處理)。需求分析是整個設計過程的基礎,是最困難和最耗費時間的一步。作為「地基」的需求分析是否做得充分與准確,決定了在其上構建資料庫「大廈」的速度與質量。需求分析做的不好,可能會導致整個資料庫設計返工重做。

2、概念結構設計階段

概念結構設計階段是整個資料庫設計的關鍵,它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概念模型。

3、邏輯結構設計階段

邏輯結構設計是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資料庫管理系統所支持的數據模型,並對其進行優化。

4、物理設計階段

物理結構設計師為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和存取方式)。

5、資料庫實施階段

在資料庫實施階段,設計人員運用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資料庫語言及其宿主語言,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建立資料庫,編寫與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並進行測試運行。

6、資料庫運行和維護階段

資料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後即可投入正式運行,在資料庫系統運行過程中必須不斷對其進行評估、調整與修改。

資料庫設計的基本原則

1、一致性原則:對數據來源進行統一、系統的分析與設計,協調好各種數據源,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2、完整性原則:資料庫的完整性是指數據的正確性和相容性。要防止合法用戶使用資料庫時向資料庫加入不合語義的數據。對輸入到資料庫中的數據要有審核和約束機制。

3、安全性原則:資料庫的安全性是指保護數據,防止非法用戶使用資料庫或合法用戶非法使用資料庫造成數據泄露、更改或破壞。要有認證和授權機制。

4、可伸縮性與可擴展性原則:資料庫結構的設計應充分考慮發展的需要、移植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擴展性、伸縮性和適度冗餘。

5、規范化原則:資料庫的設計應遵循規范化理論。規范化的資料庫設計,可以減少資料庫插入、刪除、修改等操作時的異常和錯誤,降低數據冗餘度等。

⑻ 資料庫設計的步驟有哪些

資料庫復的設計過程大致可分制為以下六個階段:

1. 需求分析階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結果得到數據字典描述的數據需求(和數據流圖描述的處理需求)。

2. 概念結構設計階段

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圖表示。

3. 邏輯結構設計階段

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例如關系模型),並對其進行優化。

4. 資料庫物理設計階段

為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

5. 資料庫實施階段

運用DBMS提供的數據語言(例如SQL)及其宿主語言(例如C),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建立資料庫,編制與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並進行試運行。

6. 資料庫運行和維護階段

資料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後即可投入正式運行。在資料庫系統運行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評價、調整與修改。

⑼ 資料庫設計的四個階段

資料庫設計的四個階段是:
1、系統需求分析階段:資料庫設計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與分析用戶需求,確定系統邊界信息需求、處理需求、安全性和完整性需求,然後編寫系統分析報告。
2、概念結構設計階段:概念結構設計,就是將上一階段通過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戶需求抽象為概念結構,或稱為概念模型(整個過程,其實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自底向上的分析)。描述概念模型的有力工具是E-R模型。
3、邏輯結構設計階段:資料庫邏輯設計,則是將上一階段的概念結構轉換成特定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的過程。
4、物理結構設計階段:物理設計是為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

⑽ 資料庫設計的一般步驟包括哪些內容

資料庫設計包括六個主要步驟:
1、需求分析:了解用戶的數據需求內、處理需求、安全性及完整性要求;
2、概容念設計:通過數據抽象,設計系統概念模型,一般為E-R模型;
3、邏輯結構設計:設計系統的模式和外模式,對於關系模型主要是基本表和視圖;
4、物理結構設計:設計數據的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如索引的設計;
5、系統實施:組織數據入庫、編制應用程序、試運行;
6、運行維護:系統投入運行,長期的維護工作。

閱讀全文

與資料庫設計分為哪些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xf編程如何修刀 瀏覽:344
js音頻控制 瀏覽:112
蘋果6p微信發送語音會自己中斷 瀏覽:644
win10拷貝文件到u盤速度慢 瀏覽:396
怎麼把ps源文件字體改清楚 瀏覽:440
u盤如何恢復win10系統下載 瀏覽:153
完美世界100級升級攻略 瀏覽:67
安卓手機去除廣告軟體 瀏覽:529
水果禮品卡網站有哪些 瀏覽:272
愛譜數據線纜多少錢 瀏覽:165
word轉換成圖片格式 瀏覽:182
移動數據收費標準是多少 瀏覽:952
me525微信451去升級版 瀏覽:152
如何把壓縮文件變成永久文件 瀏覽:828
數據分片最大值多少 瀏覽:598
會玩app開完小號如何找回大號 瀏覽:939
html顯示flash代碼 瀏覽:651
while語句java 瀏覽:376
iphone鉻黃ps 瀏覽:529
linux掛載到已有分區 瀏覽:32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