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8088/8086 CPU數據匯流排和地址匯流排各是多少
8086/8088cpu的地址匯流排均為20位,8086/8088cpu的定址范圍為1mb。
8086有16根數據線和20根地址線,它既能處理16位數據,也能處理8位數據。可定址的內存空間為1mb。
inter公司在推出8086的同時,還推出了一種准16位微處理器8088,8088的內部寄存器,運算部件及內部數據匯流排都是按16位設計的,單外部數據匯流排只有8條。
推出8086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與當時已有的一套inter外部設備介面晶元直接兼容使用。8086與8088在寄存器結構,編程結構,存儲器組織及i/o埠組織方面是完全一樣的或稍有差別。
8088共有8個通用寄存器,1個標志寄存器,4個段寄存器和1個指令指針寄存器。
① 數據寄存器。
共AX、BX、CX、DX四個,每個寄存器即可作為16位寄存器,又可拆分為兩個8位寄存器,此時記為AH、AL、BH、BL等。
AX(AH、AL):累加器accumulator。
BX(BH、BL):基址寄存器base。
CX(CH、CL):計數寄存器counter。
DX(DH、DL):數據寄存器data 。
②指針和變址寄存器。
共BP、SP、SI、DI四個。
BP:基址指針寄存器BasePointer ,默認表示堆棧段基地址。
SP:堆棧指針寄存器StackPointer,指示棧頂。
SI:源變址寄存器SourceIndex。
DI:目的變址寄存器DestinationIndex 。
❷ cpu的位,數據匯流排寬度,地址匯流排寬度的區別和聯系
地址匯流排寬度決定了CPU可以訪問的物理地址空間,簡單地說就是CPU到底能夠使用多大容量的內存。16位的微機我們就不用說了,但是對於386以上的微機系統,地址線的寬度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訪問4096 MB(4GB)的物理空間。而今天能夠用上1GB內存的人還沒有多少個呢(伺服器除外)。
數據匯流排負責整個系統的數據流量的大小,而數據匯流排寬度則決定了CPU與二級高速緩存、內存以及輸入/輸出設備之間一次數據傳輸的信息量。
CPU做一次加法是多少位的。確切地說,CPU的位數,指的是CPU內ALU的數據字寬度。外部的數據匯流排也可以是16條,數據分高半字和低半字兩次傳輸。可參Intel8088與8086之區別。
CPU位數與地址字長無關。地址匯流排條數不一定等於地址字長。或許有人喜歡在一根地址匯流排上做32位串列傳輸,只要他有本事使地址傳輸能適應RAM晶元的速率。如果CPU內的ALU(算術邏輯單元)字長仍是32位,CPU就還是32位。
❸ 什麼是匯流排的寬度
一個是地址匯流排寬度
簡單的說是CPU能使用多大容量的內存,可以進行讀取數據的物理地址空間。
一個是數據匯流排寬度
數據匯流排負責整個系統的數據流量的大小,而數據匯流排寬度則決定了CPU與二級高速緩存、內存以及輸入/輸出設備之間一次數據傳輸的信息量。
❹ 地址匯流排寬度和數據匯流排寬度的區別
地址匯流排寬度就是你最長的地址是多少位的,數據匯流排寬度就是你一次傳輸的數據是多少位的。
比如:地址匯流排寬度為8位,那麼你最多用8位定址,定址范圍是2的8次方。數據匯流排寬度為8位,那麼你每次傳輸的數據是一個位元組,1Byte(8位,8bit)。
詳細情況可以看看計算機組成原理一類的書。
❺ 1553b的數據匯流排
MILSTD1553B數據匯流排具有雙向輸出特性,實時性和可靠性高,廣泛應用在當代的運輸機和相當數量的民航客機以及軍用飛機上,航天系統也廣泛的應用這一匯流排。
1553B匯流排系統主要由3部分組成:匯流排控制器BC;遠程終端RT;匯流排監視器BM。
1553B匯流排的工作頻率是1 Mb/s 。採用曼徹斯特II碼,半雙工工作方式。主要的硬體部分為匯流排控制器(BC)、遠端終端(RT)和可選用的匯流排監控器(BM)。一般情況下,這3部分通過1個多路匯流排介面(MBI)來完成。可把MBI嵌在計算機內。該匯流排有10種消息格式。每個消息至少包含2個字,每個字有16個消息位,1個奇偶校驗位和3個位長的同步頭,所有的消息字都採用曼徹斯特II碼構成。
1553B數據匯流排用的是指令/響應型通信協議。他有3種類型的終端,分別為:
(1)匯流排控制器(BC)
他是在匯流排上惟一被安排為執行建立和啟動數據傳輸任務的終端。
(2)遠程終端(RT)
他是用戶子系統到數據匯流排上的介面,他在BC的控制下提取數據或接受數據。
(3)匯流排監控器(BM)
他「監控」匯流排上的信息傳輸,以完成對匯流排上的數據源進行記錄和分析,但他本身不參與匯流排的通信。
1553匯流排是MIL-STD-1553匯流排的簡稱,MIL-STD-1553匯流排是飛機內部時分制命令/響應式多路復用數據匯流排。1553數據匯流排標準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公布的一種串列多路數據匯流排標准。1553B是該匯流排的第2個版本,後面的更新以notice的形式發布。匯流排能掛31個遠置終端,1553B匯流排採用指令/響應型通信協議,它有三種終端類型:匯流排控制器(BC)、遠程終端(RT)和匯流排監視器(BM);信息格式有BC到RT、RT到BC、RT到RT、廣播方式和系統控制方式;傳輸媒介為屏蔽雙絞線,1553B匯流排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和變壓器耦合;1553B匯流排為多冗餘度匯流排型拓撲結構,具有雙向傳輸特性,其傳輸速度為1Mbps傳輸方式為半雙工方式,採用曼徹斯特碼進行編碼傳輸。採用這種編碼方式是因為適用於變壓器耦合,由於直接耦合不利於終端故障隔離,會因為一個終端故障而造成整個匯流排網路的完全癱瘓,所以其協議中明確指出不推薦使用直接耦合方式。
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飛機機載電子系統沒有標準的通用數據通道,各個電子設備單元之間連接往往需要大量的電纜。隨著機載電子系統的不斷復雜化,這種通信方式所用的電纜將會佔用很大的空間和重量,而且對傳輸線的定義和測試也較為復雜,費用較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美國SAE A2K委員會在軍方和工業界的支持下於1968年決定開發標準的信號多路傳輸系統,並於1973年公布了MIL-STD-1553標准。1973年的1553B多路傳輸數據匯流排成為了未來軍機將採用的技術,它取代了在感測器、計算機、指示器和其他飛機設備間傳遞數據的龐大設備,大大減少了飛機重量,並且使用簡單、靈活,此標準的修訂本於1978年公布,即MIL-STD-1553標准。1980年,美國空軍又對該標准作了局部修改和補充。該標准作為美國國防部武器系統集成和標准化管理的基礎之一,被廣泛的用於飛機綜合航電系統、外掛物管理與集成系統,並逐步擴展到飛行控制等系統及坦克、艦船、航天等領域。它最初由美國空軍用於飛機航空電子系統,目前已廣泛應用於美國和歐洲海、陸、空三軍,而且正在成為一種國際標准。我國於1987年頒布了相應的軍標。
MIL-STD-1553B協議晶元國產化
基於對1553B規范和gjb289a-97的消化理解,通過FPGA來實現MIL-STD-1553B協議是可行的,目前的科研院所和相關的單位在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設計出的協議晶元已經能夠完全1553B規范。恩菲特科技於2005年推出的EP-H31580就是典型的代表,其性能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基於EP-H31580開發的1553B板卡的匯流排已經包括了PCI、PXI/CPCI、VXI、PC/104、PC/104+、PCMCIA等;在多家航空航天和兵器領域的科研院所和生產單位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❻ 如何理解CPU的數據匯流排寬度
CPU重要參數介紹:
1.前端匯流排:英文名稱叫Front Side Bus(FSB)。前端匯流排是CPU跟系統溝通的通道,處理器必須通過它才能獲得外部數據,也需要通過它來將運算結果傳送出其他對應設備。FSB的速度越快,CPU的數據傳輸就越迅速。FSB的速度主要是用FSB的頻率來衡量,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有兩個概念:一就是匯流排的外頻(即物理工作頻率),二就是FSB頻率(有效工作頻率),它直接決定了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速度。
英特爾處理器的FSB是CPU外頻的4倍--FSB頻率=外頻×4。即外頻為100MHz的時候FSB前端匯流排為400MHz。AMD公司的處理器的FSB是CPU外頻的2倍--FSB頻率=外頻×2。即外頻為100MHz的時候FSB前端匯流排為200MHz。舉個例子:P4 2.8G的FSB頻率是800MHZ,由此推算該型號的外頻是200MHZ了;而AMD的如BARTON核心的Athlon XP2500+ ,它的外頻是166MHZ,根據公式,我們知道它的FSB頻率就是332MHZ了!處理器的主頻和前端匯流排在提高性能有一個比例,當主頻提高一個一個高度時,由於發熱和匯流排速度就無法提高,所以英特爾的處理器戰略逐漸開始轉向提高系統匯流排方面。英特爾日前推出的3.46GHz Extreme Edition FSB為1066MHz,而AMD處理器的最高FSB頻率為400MHZ,在這個方面AMD是無法比的,英特爾的優勢太大。
2.二級緩存:也就是L2 Cache,我們平時簡稱L2。主要功能是作為後備數據和指令的存儲。L2的容量的大小對處理器的性能影響很大,尤其是商業性能方面。L2因為需要佔用大量的晶體管,是CPU晶體管總數中佔得最多的一個部分,高容量的L2成本相當高!英特爾和AMD都是以L2容量的差異來作為高端和低端產品的分界標准!目前CPU的L2有低至64K,也有高達2M的。目前英特爾處理器戰略不再追求高頻來提高性能,而採用加大二級緩存來提高性能,可見二級緩存的重要性。
3.製造工藝:我們經常說的微米製程、納米製程,就是指製造工藝。製造工藝直接關繫到CPU的電氣性能。例如0.13微米這個尺度就是指的是CPU核心中線路的寬度。線寬越小,CPU的功耗和發熱量就越低,並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頻率。目前英特爾的主流技術已經達到90納米級別,並在2005年採用65納米技術生產晶元,而老對手AMD仍然處於130納米工藝,仍然在加大投資研發納米技術,追趕英特爾的腳步。
4.流水線:CPU的流水線指的就是處理器內核中運算器的設計。處理器的流水線的結構就是把一個復雜的運算分解成很多個簡單的基本運算,然後由專門設計好的單元完成運算。CPU流水線長度越長,運算工作就越簡單,處理器的工作頻率就越高,但是這樣CPU的效能就越差,所以說流水線長度並不是越長越好的。由於CPU的流水線長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CPU所能達到的最高頻率,所以現在英特爾為了提高CPU的頻率,而設計了超長的流水線設計。在這個技術上,AMD的設計稍微領先一些,所以AMD的處理器在浮點運算方面比英特爾快,但是發熱量巨大,穩定性欠缺。但是英特爾最高頻率已經達到3.8G,而AMD最高頻率才2.6G左右,還是有一定差距。
5.超線程技術(Hyper-Threading,簡寫為HT):這是英特爾針對奔騰4專門設計的。超線程是一種同步多線程執行技術,一枚含超線程技術的英特爾處理器可使新操作系統和應用識別出2顆處理器 。該處理器可以充分利用空閑資源,同時處理2個任務集 ,從而在相同時間完成更多任務 。當計算機系統採用含超線程(HT)技術的 英特爾處理器 ,以及支持超線程技術的晶元組 、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 、操作系統和應用軟體 ,顆實現高達25%的性能提高。超線程實際上就是讓單個CPU能作為兩個CPU使用,從而達到了加快運算速度的目的。
❼ 數據匯流排的寬度與計算機系統的字長有關。這句誰能理解下
字長是指計算機內部參與運算的數的位數。它決定著計算機內部寄存器、ALU和數據匯流排的位數,直接影響著機器的硬體規模和造價。字長直接反映了一台計算機的計算精度,為適應不同的要求及協調運算精度和硬體造價間的關系,大多數計算機均支持變字長運算,即機內可實現半字長、全字長(或單字長)和雙倍字長運算。
微型機的字長通常為4位、8位、16位和32位,64位字長的高性能微型計算機也已推出。
字長對計算機計算精度的影響:
4 位字長:24 = 16; 16 位字長:216 = 65,536 = 64K
32 位字長:232 =4, 294, 967, 296 = 4G; 64 位字長:264 ≈ 1 .8445×10 19
數據匯流排DB用於傳送數據信息。數據匯流排是雙向三態形式的匯流排,即他既可以把CPU的數據傳送到存儲器或I/O介面等其它部件,也可以將其它部件的數據傳送到CPU。數據匯流排的位數是微型計算機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與微處理的字長相一致。例如Intel 8086微處理器字長16位,其數據匯流排寬度也是16位。
說白了,你可以理解為,字長就是連接計算機各部件的公路的寬度
❽ 數據匯流排的寬度
數據匯流排寬度 網路
簡介:匯流排寬度一般指CPU中運算器與存儲器之間進行互連的內部匯流排二進制位數,影響吞吐量
❾ 1553B數據匯流排是當年老布希仗義了一把嗎
也談不上仗義,按照當時的和平珍珠計劃,美方為中方改進55架J8'II的電子設備,鏈接的就是1553B數據匯流排
但老美最後收了錢,只改了兩架,還扣留了幾年
不過那兩架飛機回國後,大家看到了機載電子發展方向,主張分布式的啞口無言
❿ MIL-STD-1553B的介紹
MIL-STD-1553B是「飛機內部時分制指令/響應式多路傳輸數據匯流排」的代稱,為美國軍用標准。MIL-STD-1553B匯流排具有高速、靈活的特點,通信效率高,修改、擴充和維護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