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轉移支付的數據在哪裡能查到呢 例如: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補助支出
為您提供一種方法,就是採用一般預算支出減去一般預算收入得到。因為地方不能發債,要發也是中央代發。所以支出大於收入的部分幾乎為上級補助。當然裡面是包含了稅返、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的總和。要是想更細一點,就只能問財政部門要數據了。
Ⅱ 國家財政支出及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去哪查 以及國家和地方每年的財政支出計劃 最好能查到支出項目和數字
一.公共財政支出公共財政支出從支出方式上,表現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前者包括國防支出、教育支出、財政對農業的支持、政府采購等;後者包括社會保障支出和社會福利支出。我國政府的公共支出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1)公共工程支出;(2)公共教育支出;(3)行政管理支出;(4)社會保險支出;(5)醫療保健支出;(6)公共支出;(7)公共文化事業支出;(8)國防支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公共支出結構也是不斷調整和變化的。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一國具體的公共支出結構不是某一個因素決定的,而要受到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政治因素、經濟因素、制度因素等,是諸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影響公共支出結構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職能、經濟發展階段、財政支出規模、制度變遷和國家經濟政策。二、公共教育支出的制約因素公共教育支出受到教育發展需求因素和教育財政供給因素的制約。從教育發展需求看,人口、國民經濟發展、國民教育需求和教育質量都是顯著影響公共教育支出的需求因素。人口的數量變化、密度、地區分布與年齡構成對公共教育支出有明顯的影響。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公共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它既對教育的發展提出需求,也是教育發展的根本財源。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不僅制約公共教育支出的總量,而且還對教育經費來源構成造成很大的影響。教育是個人的需求之一。由於教育與個人終生所從事的事業、前途、生活狀況以及個性發展關系密切,因此,個人往往把教育需求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越是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人,對教育的需求越大。在國民教育需求較大的地區,對公共教育支出的總量及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等方面都有更大的需求。不同的公共教育支出,往往對應不同的教育質量,培養的人才素質也不同。隨著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要求不斷增加公共教育支出。從教育的財政供給看,國民經濟發展、稅收和財政預算、公共財政支出都影響公共教育財政支出。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公共教育支出的重要供給因素。稅收的多少,決定了財政預算的大小,也決定了公共支出的量,同時也決定了公共教育支出的量。在財政預算中,公共財政支出的比例,反映財政體制改革的進度。在財政預算中,公共教育支出所佔的比例,決定了公共教育支出的量。三、公共教育支出佔GDP比例從國際比較看,各國公共教育支出佔GDP比例多數都在5%以上。從我國教育投資與財政體制變革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86年以來,從義務教育投資體制看,我們從以前的「人民教育人民辦」,經過「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已經逐步過渡到「義務教育經費由省級政府統籌,農村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各級財政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體制」。這個過程,也是義務教育經費責任重心逐漸上移的過程。從我國目前教育經費籌措來看,中央、省、縣三級政府的教育投入責任都比較清晰。縣級政府的責任,主要是基礎教育經費投入方面,省級教育經費投入的重點是高等教育和一些專項經費。中央教育投入的重點也是高等教育和專項教育經費,特別是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對西部地區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給予傾斜。我國財政體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基數加發展到部門預算、充足預算轉變。根據剛剛公布的《2006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中國教育報2007年12月31日),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2006年為3.01%,比上年的2.81%增加了0.2個百分點。這個數據,與我國期望達到4%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例達到4%的規定,最早出現在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原定2000年達到4%的目標沒有實現。從數據變動看,近期似乎也很難得以實現。所謂財政性教育經費,是和國際上公共教育經費(公共教育支出)相對應的指標。我國的公共教育支出包括4個部分:各級財政對教育的撥款,城鄉教育費附加,企業用於舉辦中小學的經費,校辦產業減免稅部分。當初提出要求我國公共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必須達到4%,是經過各方充分論證的。既參照了國際通用的把公共教育支出佔GDP的比例作為衡量一國政府對教育經費投入水平的主要指標的慣例,對比了世界發達國家這一比例超過5%、發展中國家達到4%的情況,也綜合考慮了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基本需要和經濟發展、財力供給的可能。但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偏低,長期不能達到4%,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問題可從如下幾個方面考察。首先從統計口徑看,這個指標與GDP的資源分配問題有關。如果在GDP中財政支出佔比例減少,那末以財政預算內教育撥款為主的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也可能減少。其次是財政支出的預算和決算的關系問題。在我國財政支出預算編制後,往往隨著財政收入的增收,會追加財政支出。我們需要運用法律,監督財政增收部分的支出情況。第三是各級政府的努力程度不同。省級政府的教育投入積極性,還需大力提高。
Ⅲ 各地GDP 財政收入數據哪裡可以查到比較權威又更新比較快
GDP地方發改委
財政收入當然是地方財政局
要各地統計做比較的話,估計就沒有這么好的地方可找了,數據挖掘是需要投入經濟成本的
Ⅳ 政府補助中的財政貼息數據在哪裡找
如下:
補貼政策整合網站。
說到查詢政府補貼數據,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補貼政策整合網站來查詢我們所需要的補貼項目。
這一類網站有萬企查,不僅政策整合資源齊全,而且在功能上也非常齊全,可以快速幫助我們查到政府補貼項目,是解決在哪個網站查詢政府補貼項目這一問題的不錯方法和渠道。
Ⅳ 【城投入門】如何查找地方經濟、財力、債務數據
上級的補助=一般轉移支付收入+專項轉移支付收入+返還性收入
這三個統計口徑由小到大分別為:
如,江蘇省南通市,市級包括與市同級的開發區、示範區等非標准區劃,而市本級即不包括這些非標准區劃。
但是各地使用的詞彙不一定是 全市 、 市級 、 市本級 ,還可能會用 全市 、 市本級 、 市直 。對應關系如下表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 市本級 一詞在兩種提法中的含義是不同的,實際當中應當注意聯繫上下文或勾稽關系進行區分。
如《關於宿遷市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報告》中即是使用的上述提法中的 提法2 :
每一本賬中,都分為支出和收入;每一本賬的收入中,都包括上繳部分和來自上級的補助。
上文已經對三種統計口徑進行了舉例說明,現總結如下:
本文未經說明,將採用提法1。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提法1是最標準的提法。另外,對於省,同樣有這三種的區分。對此,本文的提法採用類似於提法1的稱呼,即統計口徑從大到小依次是:全省、省級、省本級。
統一地,本文對這個口徑問題的提法是: 全省/市 或 全地區 、 省/市級 、 省/市本級 。
看城投,通常需要用到的地方數據包括: 地方生產總值 (即GDP,全地區口徑)、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全地區)、 政府性基金收入 (全地區)、 地方政府債務余額 (全地區)。還可能用到的指標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本級)、地方政府債務余額(本級)、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中的上級補助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明細(全地區)。以上數據的 第一手 渠道闡述如下:
統計公告公布的是初步統計數,當年發布去年的數據,數據發布較快,有些地區甚至1月份即發布了去年全年的GDP數據。
統計年鑒公布的是最終數據,當年發布去年的數據,數據發布較慢,通常是下半年才發布。
這些數據基本上出現在這些報告中:
以上報告通常在這些網站的這些欄目里:
由於財政收入有四本賬之分,也有是否包括上繳及上級補助之分,再加上用詞極為混亂,因此需要聯繫上下文確定文中所謂的財政收入到底是指哪一項。具體來說:
從城投分析的角度來看,對於各類收入,要統計以下指標:
通常而言,帶「總」字的表示下表中的A或A-B+C,不帶「總」字的表示A。
例如 《淮北市201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中,有相關段落:
上文中的「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是指的全地區的A(見上表),原因是帶了一個「總」字,再結合上它列出的明細可知是指的A,並不是我們想要的A-B;而我們想要的A-B是「地方收入」72.9億元。這里沒有帶「總」字,一般就認為是A-B。
地方政府債務(注意,此稱呼就是這六個字,不可增減改字)分為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對於城投的研究,最關注的是這兩項之和,一般不會關注地方政府債務中有多少是一般債務,有多少是專項債務。另外,城投的研究中通常使用全地區口徑的,不需要省/市級的或省/市本級的。
有時,當地財政的決算數可能出現在預算報告里,也可能出現在決算報告里,因為有些地區的當年預算報告和上一年的決算報告是在一起的,需要分別打開尋找。當然,二者沖突時,以決算報告為准。因此,在尋找數據時, 先在決算報告中尋找,若無則再在預算報告中尋找 。
為了加快查找的速度,推薦按照以下優先順序獲取經濟、財力、債務的數據:
一般而言,省一級和地市一級的數據一般情況下可以在當地政府或財政局的網站上找到。但是對於區縣一級以及非標准行政區劃(如經開區、高新區、新區等),數據往往可得性不強,多數情況下只能通過 二手 渠道獲取數據。建議按照如下順序進行查找:
這個方法最快捷,准確性較高。通常出現在地區經濟或當地支持的段落中。評級報告的結構一般是:總述1~2頁,發行人基本情況1頁,地區經濟與債務若干頁,發行人經營與債務情況若干頁,總結1頁,附錄若干頁。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地區可能有多個發債平台,一個發債平台可能有多家評級公司為之評級。在某一篇評級報告中找不到數據的話,可以換一家評級公司的報告或換一家當地的平台。
當然,查找省及或地級的數據,也可以通過以上方法查找。
例如,連雲港經濟開發區,其財政和債務數據出現於 《江蘇省連雲港市2019年決算報告》 中:
這是下策,通常不會得到全面的信息。
若該非標准行政區劃比較規范,則很可能會有類似於標准行政區劃的官網的樣式。若不是這樣,則去找當地介紹性的欄目,如走進XX、了解XX等。
Ⅵ 如何查找地州市的財政支出數據
到地方財政局就可查詢。
每年都有報表反映。審計局每年都對同級財政資金進行審計,其中包含地方財政資金,都出審計報告,也有績效審查可以了解這方面情況。
財政支出,也稱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政府為履行其自身的職能,對其從私人部門集中起來的以貨幣形式表示的社會資源的支配和使用。財政支出是指政府可以支配的貨幣額,而與此相關的財政開支則是指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實際花費掉的貨幣總額。
Ⅶ 我國歷年財政支出數據上哪查
可以去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查詢,查詢方法如下:
1、首先打開電腦或者手機,然後打開電腦或者手機上的瀏覽器,下面以網路瀏覽器為例演示。
Ⅷ 村裡的財政,不明去向,如何查找。
1、可以在省或者市政府網站、人大網站或財政部門網站
2、看該地區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人大報告和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報告,都有相關數據
3、還可以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向該地區上述有關部門申請此項信息公開
財政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財政收入表現為政府部門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個財政年度)所取得的貨幣收入。財政收入是衡量一國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政府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范圍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財政收入的充裕狀況。據報道,2010年前五個月中國財政收入35470億元,比去年同期 增 加8 3 6 2億 元 , 增 長30 .8%。結合下半年預期,全年可能將實現8萬億,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將成為全球第二富裕的政府。
財政是同國家的產生和存在相聯系。國家為了維持自身的存在和發揮職能,必須消耗一定的社會產品。但是,國家本身通常不直接從事生產活動,因而必須憑借自身擁有的政治權力,強制性地徵收一部分社會產品,以滿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這種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它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社會產品的分配。從這一概念的內容可以看出,財政是一種分配關系,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在社會范圍內集中性的分配關系。這就是財政的本質。
Ⅸ 安徽省近20年財政收支數據在哪找
可以去安徽省財政廳網站查詢
可以在省或者市政府網站、人大網站或財政部門網站看該地區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人大報告和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報告,都有相關數據
Ⅹ 轉移支付數據在哪裡查
銀行卡所屬銀行查詢。轉移支付數據可以持有本人身份證和銀行卡去銀行卡所屬銀行查詢。轉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業無償地支付給個人以增加其收入和購買力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