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大數據在環保執法中作用

大數據在環保執法中作用

發布時間:2024-06-29 09:06:27

1. 如何利用大數據改善服務環境質量

如何利用大數據改善服務環境質量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雲計算、大數據在深刻影響著社會治理的模式。數據的開放共享使得數據的價值在交叉融合當中迸發,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使得大數據變得更加觸手可及。這兩大趨勢讓數據價值的挖掘不僅停留在商業領域,更體現在環境公共服務當中。我們的生活環境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空氣、水、氣象、交通、污染都有數據在記錄,並交織影響。通過關聯多種環境公共數據並結合可視化技術,呈現生態環保工作的積極成效和短板,可以為環境綜合決策提供支撐,同時讓公眾看到環境的變化以及環境保護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從而提高公眾環境意識。為此,筆者認為,應做好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工作,推動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一是共享數據,加快建設生態環境大數據平台。按照環境保護部《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總體方案》,加快建設互聯互通的省級生態環境大數據平台。要整合環保部門各業務領域的資料庫,推動海洋、水利、建設、氣象、國土、交通、電力等有關環境能源數據共享,成為政務雲平台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目前環境執法、建設項目等信息還沒有結構化公開的情況,加快推進結構化數據公開進程,便於數據流轉。二是激活數據,不斷提升環保部門互聯網能力。參照公安、法院等資料庫平台,建立和完善基於組織機構代碼或公民個人身份信息的環境監管對象資料庫。將工商、信用、電力、城建等信息進行整合,實現環境執法後督查流程化、電子化管理。在執法監管方面,充分運用大數據對行業平均排污水平進行分析,再關聯企業的用電量、用水量、原材料用量等數據。基於現有的在線監測平台採集排污數據,如果出現異常系統就自動預警。根據處罰對象類別、環境要素等進行分類統計,將環境處罰情況與環境信訪投訴、環境質量指標等進行關聯分析。建立基於物聯網技術的危險化學品電子監管平台。藉助大數據、雲計算來彌補當前環境監管能力不足的短板。三是呈現數據,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數據可視化。要基於現有的污染源地理信息、污染物排放實時監測數據、環境質量實時監測數據、氣象數據、城市交通出行數據、省市的GDP數據以及網路查詢、微博發帖、網購數據等,重點對空氣污染與居民生活、環境執法力度與環境質量變化、環境污染與居民健康、GDP與環境質量以及污染治理預警評估等方面進行基於可視化方法的環境數據分析。以治水為例,通過升級目前水質自動監測網路來採集河流的各種物理、化學、生物數據以及氣象數據,然後通過虛擬的數據,用可視化來模擬呈現出真實的河流環境,以此來評估治水措施的有效性,供決策部門和領導參考。

2. 智慧環保,如何把物聯網技術應用到環境

環境保護工作嚴峻的形式給環境監管帶來更高要求。當前環保監控系統中,移動執法和污染源、河流、水質、空氣質量等環境要素的控均有各自的系統,分別有不同的操作步驟,系統間難以兼容、操作繁雜;各系統介面的不同導致無法實現系統間的信息共享;現場執法人員無法實時掌握污染源排放情況;諸多不足給環境監控人員工作帶來很大不便。在此大背景下,「智慧環保」應運而生。

一、「智慧環保」是互聯網技術與環境信息化相結合的概念

智慧環保藉助物聯網技術的數字環保平台,將在線監測監控網路、環境應急指揮系統融合,結合物聯網、雲計算、多網融合等多種技術方案,通過實時採集污染源排放因子、環境質量、環境生態、環境風險、企業信息管理等信息,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全覆蓋的生態環境監測網路,構築感知測量更透徹、互聯互通更可靠、智能應用更深入的智慧環保物聯網體系,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實現環境管理和決策,從而實現環境保護智慧化。

二、智慧環保建設思路

1、建設思路

結合當前環境保護工作實際需求,按照「服務需求、應用主導;統籌規劃,統一標准;整合資源、協同共享」的原則,提出一種「智慧環保」項目建設思路:包括大氣環境綜合監測系統、水環境綜合監測系統、網格化監管系統、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系統、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系統、排污許可證管理系統、三同時驗收系統、環境監測業務管理系統等,形成覆蓋主要生態要素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動態監測網路,實現環境信息統一監管、統一應用、統籌規劃、生態環境數據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具體歸納為:

(1)一張網:建設加密監測網+網格化監管網。通過「線上千里眼、線下網格員」的綜合布局實現環境監管的天羅地網,通過線上監控和線下監管聯動,促進環保執法溯源明確、反應及時、處理快速、監督有效。

(2)一張圖:採用多維GIS融合技術,將污染源分布、環境質量實時監控、污染趨勢變化,網格員分布等在一張地圖上顯示出來,真正實現「物聯網前端感知、應用時態分析、管理虛擬模擬、多維GIS空間分析」一體化的GIS可視化應用創新模式,實現對環境質量和管理直觀把控,對環保決策及監督進行有力支撐。

(3)一張表:將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網格化監管、企業信用評分等進行排名,有利於增強環保意識,強化各級屬地責任、環保部門綜合監管責任、行業部門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等,促進治污有效落實,從而使環境質量整體好轉。

(4)一個庫:將大氣、雜訊、固廢、污染源、移動執法等不同業務信息集成於一個資料庫,實現數據統一存取,信息共融共通,方便各種環境保護相關的工作應用。

(5)一個平台:通過整合原有業務系統,建立健全網格化監測監管系統及移動辦公系統,促使工作程序化,規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及社會服務效能。進而實現工作過程可監控、全程可追溯、公眾可監督,實現綜合、動態、事前、事中、事後相結合,打造一個全方位、多層次、規范化的信息化監控平台。

2、建設模式

智慧環保基於雲計算、物聯網、互聯網+架構,其網路架構主要包括智能感知層、網路傳輸層、服務層和系統應用層。智能感知層包括對水質、空氣、雜訊、固廢、土壤、污染源核輻射、移動執法等環境要素的感知監測設備;網路傳輸層為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高速傳輸網路,如移動網路、衛星網路、互聯網路和自組網路等;服務層包括支撐平台和環境雲數據中心,支撐全局的環境數據資源和業務應用;系統應用層提供環境在線監控平台主要的功能――水質監測、大氣監測和污染源、固廢、雜訊、生態監測,對數據、業務進行集成,形成完整的集成系統,實現日常辦公應用、環保電子政務、環境管理和監控及決策支持等功能。

智慧環保項目涉及層面較廣,實際構建中需要與多個技術方溝通對接,依據「優先解決突出問題」、「避免重復建設」和「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原則,將大氣環境網格化監測、水環境監測和網格化環境監管納入建設重點,雜訊、醫廢、固廢、放射源可後期跟進;視頻追蹤和可與當地公安部門的綜治系統結合,實現視頻信息資源共享。

3、智慧環保發展前景

智慧環保是當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也為新時期環境保護科學發展提供了嶄新之路。通過智慧環保,使得搭建一套綜合信息基礎架構成為可能,從而實現對環境的有效管理。通過部署完善的感測網,運用現場實地監測的感測系統,達到環境監管與預防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的效果。

智慧環保提高環境與發展的綜合決策能力,對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環境保護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三、智慧環保網格化環境監管平台

搭建網格化環境監管平台,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深化環境監管體制改革,建立條塊結合、責權利相統一的環境管理新模式,推進安全社區創建,保障城市安全穩定,打造「平安城市」,實現城市環境監管管理資源的橫向共享和業務的整合,立足城市科學管理,為城市發展服務。

網格化環境監管系統採用萬米單元網格管理法和環境管理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結合的方式,應用、整合多項智慧環保技術,實現環境監管管理的信息化、標准化、精細化、動態化;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以政府為責任主體,明確相關部門環境監管職能,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環境綜合監管平台,明確職責分工,促進管理流程再造,落實管理職能逐步,建立起發現迅速、分工明確、責任到位、處置及時、運轉高效的安全管理和監督的長效機制,保證環境監管運行使用中管理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及時解決。

網格化環境監管平台採用「三級管理、三級網路」的模式以村居為單位,以村居網格為基本單元,區縣、鄉鎮結合,集合區縣級管理,建立全區統一編碼,實現區、鎮街、村居三級網格管理層面信息資源共享。一級網格是全區級別,由環保局負責;二級網格是各個鎮街級別的,由各個鎮街環保責任人負責;三級網格是各村(社區)構成,主要是由警務助理級區域責任人負責。金鵬信息智慧環保解決方案

3. 什麼是智慧環保大數據平台

所謂智慧環保大數據平台是智慧指間科技順應當下的變化而設計研發的環保系統。
該系統是以環保物聯網為基礎,生態大數據為靈魂。按照"大平台、大整合、高共享」的集約化思路,打造出技術服務一流的智慧環保大數據管理平台。
通過智慧環保大數據平台,讓環境參與者了解環境現狀、分析環境問題及成因,讓環境管理者實現生態環境的精細監管、精準執法、科學決策。

4. 中國將運用大數據優化政府服務和監管

中國將運用大數據優化政府服務和監管

6月17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7日在北京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部署在環保、食品葯品安全等重點領域引入大數據監管等措施,運用大數據優化政府服務和監管,以提高行政效能。

會議指出,運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是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有效手段。

會議確定,一是加快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推動政府信息開放共享,凡事關群眾辦事的程序和要求,凡依法應予公開的政務信息,都要上網公開。用好網路等新媒體,為企業和群眾服務。

二是推進市場主體信息公示,依法及時上網公開行政許可、處罰等信息,建設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推動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大力發展信用服務業。

三是在環保、食品葯品安全等重點領域引入大數據監管,主動查究違法違規行為。用政務「雲」提升政府服務和監管效率、造福廣大群眾。

為方便創業創新,會議還確定實施「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會議認為,推行「三證合一」,將工商、質監、稅務分別核發證照,改為由工商部門一次性核發營業執照,是商事登記制度的重大改革,可以進一步便利企業注冊,持續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

會議強調,要簡化程序,實行「一次申請、一口受理、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不重復填報、提交材料。積極推進全程電子化操作,實現部門間信息互聯互通、檔案互認,做到方便透明。在今年底前確保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模式在全國推開,過渡期內老證照繼續有效,讓群眾得實惠。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中國將運用大數據優化政府服務和監管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5. 環境大數據應用「含苞待放」

環境大數據應用「含苞待放」_數據分析師考試

近期,大數據的「倩影」頻繁出現在國家出台的各項方案和指導意見中,也成為環保系統熱議的內容。

據了解,北京、武漢等不少省市的數據資源中心早已建成。截至目前,全國將近2/3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廳都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環境數據資源中心。

面臨大數據的龍卷風,環境數據資源中心是否做好了准備?環境大數據應用走到了哪個階段?

數據如何「開口說話」?

相比於其他省市的環境信息化建設,北京市環境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北京市環境數據中心的建設開始於2012年,並於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北京市環保局各個業務處室主要的業務數據已經進入環境數據中心。

北京市環境信息中心主任陳海寧介紹說,數據中心的建設極大地便利了環保工作,比如原先環境監察人員進行污染源監管,需要查閱大量紙質資料,手工記錄現場情況,現在只要通過監控終端或移動客戶端直接調取數據中心的數據,就可以對污染源相關數據進行查閱和記錄,環境監管省時省力。

但不久之後,陳海寧的困惑也出現了,「數據中心是建成了,但數據中心對各業務部門的幫助還很有限,如何開發更好的大數據產品為環境管理服務,成為數據中心要突破的瓶頸。」

同樣走在前頭的武漢市也面臨類似問題。武漢市環境信息中心主任詹煒介紹說,武漢環境數據中心很早就集成了各業務部門的數據,「但現在這些數據只用來做一些簡單的統計和報表,數據還沒有真正『開口說話』。」

而更多省環保廳的環境信息中心處於不斷建設和完善的狀態。據了解,內蒙古環境數據中心已經基本建成,目前已經進入第三期建設;雲南省正處在「數字環保」第二階段,重點建設資源數據中心。

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也很早就開始注意到數據資源的開發情況,希望大數據可以成為解決環保管理問題的鑰匙。去年開始,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富春帶領探索大數據應用,與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了城市局地大氣主要污染物時空分布大數據模型——U-Air,這一合作也開啟了大數據應用的「第一春」。

以U-Air為代表的大數據應用興起

目前,我國地面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設置是根據行政區域設置,站點數量非常有限,不能反映污染物的空間分布,易受站點附近環境影響,造成不同區域受眾對數據可信性的質疑。

就北京來說,北京市有35個地面空氣質量監測點,但不能完全反映整個北京市的空氣質量狀況。「U-Air通過獲取地面監測站的空氣質量數據,結合交通流、道路結構、興趣點分布、氣象條件和人們流動規律等大數據,用基於機器認知的演算法就能模擬出城市細粒度(1km×1km)的空氣質量,並能對未來24小時的空氣質量進行預測。」徐富春說,這不僅彌補了地面監測在地域上的局限性,實時監測每一寸土地,也破解了在沒有污染源排放清單、排放邊界不太清楚的條件下,如何預測城市空氣質量的難題。

「U-Air是一個運用大數據解決環保問題的典型案例,並且在科學性和技術性上都經過了一定的驗證。」徐富春告訴記者,大數據應用需要滿足3個條件,第一就是數據量要足夠大,第二是數據類型要多元化,第三是要基於機器認知的學習方法和演算法。U-Air除了有行業類結構化數據,還有城市道路數據、路網結構、氣象數據、地理位置、城市特徵分布等數據,後台也具備機器學習和認知計算的條件。

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資深架構師羅彤介紹,未來U-Air將可以提前預測1小時~5 小時的空氣質量,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計劃自己的生活,比如什麼時候和去哪裡慢跑,什麼時候應該關窗戶、什麼時候應該帶上口罩。

其實,除了微軟在大數據應用方面開展探索外,面對大數據這塊大蛋糕,環保產業已經躍躍欲試。

中科宇圖天下科技有限公

司還建設了自己的大數據中心。據中科宇圖總裁姚新介紹,公司的大數據中心不僅包括各地環保業務數據,還有與環保相關的行業數據,目前,他們也研發了空氣質量預警預測模型。

北京力鼎創軟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霾計算」總體架構,結合傳統空氣監測數據、污染源數據、氣象數據、交通數據、餐飲、學校、加油站等信息,對空氣質量進行預警預測。

北京思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則利用大數據推出了環保快搜功能,實現了各類業務一體化查詢。此外,環保快搜還可以根據用戶偏好分析,自動為用戶推薦可能需要的環境數據。如污防部門每個季度都需要超標排放的企業數據,系統可以定時為用戶推送。

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就是演算法和模型的研究,IBM中國研究院在大數據應用的模型上下足了功夫。據IBM中國研究院高級總監王海峰介紹,IBM採用Watson認知計算技術融合多類型多來源模型(物理模型、學習模型、專家模型),建立了可自調節的空氣質量超級模型,可以用於環境污染模擬建模和天氣預測與預警。王海峰還介紹了大數據在監測污染源方面的獨特優勢,通過對衛星觀測數據、移動用戶提供的污染源信息、地面污染源監測數據進行計算,就可以識別異常數據,為環境執法提供依據。

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又為環保部門與企業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在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3月舉行的一次環境信息資源應用研討會上,鄂爾多斯遇上了IBM。

鄂爾多斯大數據平台只是開端

記者了解到,鄂爾多斯環保工作已經進入信息化帶動環境管理的新階段,環境數據資源中心也已建成,未來將全部布置在鄂爾多斯大數據中心。

鄂爾多斯環保局局長董介中介紹說,鄂爾多斯大數據中心將擁有市政、交通、農業、氣象、能源等社會各方面的數據,不久,環保數據將真正對接大數據。開發大數據平台、利用大數據為環保管理工作服務是鄂爾多斯環保局急切要解決的問題。於是,在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的支持和指導下,鄂爾多斯環保局與IBM合作建成環保大數據平台,並初步投入使用。

目前,除了傳統的地面觀測數據、排放清單、重點污染源監測數據、氣象數據、地形地貌,大數據平台還集納了衛星遙感數據、企業生產數據、移動感測器數據、社會輿論、企業信用情況等數據資源。

「大數據平台的一大特點就是可以准確溯源,當自動觀測站數據發生異常的時候,平台會自動觸發溯源分析,依次進行氣象分析、空氣質量分析,然後開始污染溯源,再進行企業集中生產分析。」董介中告訴記者,大數據平台溯源可以給出量化分析結果,從而為精準執法提供數據支撐,有利於提高執法效率。

以往,溯源基本上依靠人工觀測,無法估算具體的貢獻量,極容易出現偏差。鄂托克旗位於內蒙古烏海市與鄂爾多斯市交界處,毗鄰多個工業園區,污染狀況一直處於說不清的狀態,經過大數據平台的計算,鄂托克旗徹底搞清了污染來源。「大數據平台的溯源功能便於我們環保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環境治理。」董介中說。

除了溯源外,大數據平台還可以對重污染天氣進行預測預警,甚至可以預測哪一天將出現重污染天氣,從而有利於環保部門有針對性地管控污染源,避免重污染天氣的出現。鄂爾多斯信息中心接入在線監控數據和空氣自動站數據後,記者看到一張色塊動態圖,綠色代表空氣質量最優,顏色越來越深,就代表空氣質量越來越差。

鄂爾多斯環保局大數據平台可說是環保系統開展大數據應用的一個代表,大數據建設也將成為環境保護部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環境大數據應用「含苞待放」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6. 智慧環保大數據一體化管理平台能夠實現什麼功能

建立智慧環保大數據一體化管理平台就需要有一個中心 三套體系 多種應用形成一張圖。
指間科技的智慧環保大數據一體化管理平台是以生態環境大數據資源中心應用系統為核心框架,以智能監管體系、精準監測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為支撐。以11個子系統多種應用形成環保一張圖,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現環境問題。
一、智能監管體系下的部分子系統
1. 生態環境天地立體視頻監控系統:從天地兩個角度,在飲用水源地、小流域、湖庫、生態紅線保護區的敏感位置設立地面高清視頻監控點,對敏感區域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立體化的監視監控和數據採集,並根據業務需求採用無人機技術巡視巡航監控,來彌補固定位置的監控點不足之處,實現隨時隨地、實時、便捷地查看每個區域實際情況,為監督、應急指揮提供了猶如親臨現場的高效的視頻平台。
2. 生態環境網格化監管系統: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通過GIS技術將網格中的網格劃分、網格員、污染企業、網格事件、空氣質量監測、水質量監測等內容在地圖上進行疊加並集中展示,進行環境監管資源整合,逐步構建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環境監管網路。
二、精準監測體系下的部分子系統
1. 空間地理信息系統:利用網路、通訊、信息技術、3S(GPS GIS GRS)技術,整合各類環境信息資源,建立統的環境信息資源資料庫,將環保數據中心匯集在各級各類環保業務信息,完整准確地定位在信息相關的地理環境中。
2.環境質量(水、氣、土)染源監測應用系統:通過對生態環保區、環境敏感區域、企業污染源排放點安裝視頻監控設備,整合融合現有污染源監控系統數據,將環境數據和視頻監控數據實時傳達到政務外網雲平台,為用戶提供在PC端、移動端進行實時查詢、報警提醒、遠程查看、遠程取證管理等功能。
三、公共服務體系下的部分子系統
1. 公眾服務平台應用系統:將管轄區域進行統一區域化管理,通過GIS技術將地理區域單元的大氣環境監測、水環境監測、污染源監管、排放清單、風險源等相關的數據跟氣象、人口、交通、敏感點等數據進行關聯匯通、交互共享。為公眾顯示實時的興趣點和周邊區域環境質量等信息。
2. 企業服務平台系統:通過建立統一的數據標准實現對省環保廳企業信息填報的現有系統的有效整合,形成面向企業的統一窗口,方便企業網上辦事。

7. 3.大數據對於環境執法與監測的現實意義有哪些

您是想問大數據對於環境執法與監測的現實意義有哪些嗎?大數據對於環境執法與監測的現實意義有
1、提高執法效率。大數據技術可以卜裂快速處理大量數據,幫助環保執法部門更快捷、准確地識別環境問題,加快執法效率。
2、實現精準監管。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對環境污染源進行實時監控、預警和溯源,准確把握環境變化情況,及時有效地進行管控,保障公眾健康。
3、提高數據分析能力。大數據技術可以將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幫助環保部門更好地了解環境型檔閉污染的來蠢灶源、擴散和影響,有針對性地制定環境保護政策和措施。

8. 「互聯網+」引發環境大數據變革

「互聯網+」引發環境大數據變革

從「互聯網+」的提出至今,絲毫沒有變弱的趨勢,而是更加實際的在各個行業引發變革。新的經濟發展理念帶來了全新的數據化驅動模式,尤其在環境領域,環境大數據的概念,由然而生。

近年來,」互聯網+」為解決環境問題創造了諸多前提條件。通過互聯網的應用,可以實現環境數據、信息等要素互通共享,從而推動環境問題得到整體有效解決。公眾輿論藉助互聯網將對企業排污形成巨大壓力,督促其有效治污,也將推動環境改善因素由單一政府向全社會延伸。

預計在」互聯網+」的推動下,環保領域將迎來一個大數據互聯時代。

對於政府而言:從「數字環保」到「智慧環保」在大量數據累積的基礎上,未來政府及環保相關部門需求方式將由傳統的「數字環保」升級到「智慧環保」,更加強調數據獲取後的分析預測和價值挖掘。在原有的「數字環保」基礎上,藉助物聯網技術,把感測器和裝備嵌入到各種環境監控對象中,通過雲計算技術將環保領域的各物聯網設備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環境業務系統的整合,以更加精確和動態的方式實現環境管理和決策的「智慧」。

對於企業而言:將助力企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拓開更大市場空間。

隨著「互聯網+環保大數據」的蓬勃發展以及各界對於「互聯網+」對於「大數據」的關注與重視,以廣東天基環境科技有限公司(http://tinckay.com)為代表,國內最早的一批將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高端技術應用在環境領域的高新科技企業為環保事業保駕護航。對於排污企業就意味著違法排污將有更多雙眼睛盯著,更多緊箍咒壓著,污染付出的代價將會越來越沉重。而對於環保企業而言,將助力企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打開更大市場空間,迎來產業可持續發展黃金期。

對於公眾而言:環保將更方便、更時尚,環保將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態度

將提升公眾服務能力(如:公眾對於環境質量的知情權等);通過大數據整理計算採集來的社交信息數據、公眾互動數據等,可以幫助環保部門進行公眾服務的水平化設計和碎片化擴散。可以藉助社交媒體中公開的海量數據,通過大數據信息交叉驗證技術、分析數據內容之間的關聯度等,進而面向社會化用戶開展精細化服務,為公眾提供更多便利,產生更大價值。

「互聯網+環境大數據「時代來臨,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這是一場關乎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而互聯網等先進技術運用使得海量數據獲取與分析成為可能。

「互聯網+」引發環境大數據的變革在即,對於大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要有敏感的前瞻意識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為環保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大數據的新技術謀劃環保運行的新機制,助推產業轉型升級,進入智能環保經濟新時代。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互聯網+」引發環境大數據變革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9. 環保大數據互聯時代將到來

環保大數據互聯時代將到來

近年來,互聯網為解決環境問題創造了前提條件。通過互聯網的應用,可以實現環境數據、信息等要素互通共享,從而推動環境問題得到整體有效解決。公眾輿論藉助互聯網將對企業排污形成巨大壓力,督促其有效治污,也將推動環境改善因素由單一政府向全社會延伸。

預計在互聯網的影響下,環保領域將迎來一個大數據互聯時代。

線上線下有效互動

環保物聯網覆蓋范圍將擴大,人人參與的大環境形成

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起了污染排放監控體系,特別是對於國控、省控、市控重點污染企業。然而,這些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公開性卻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

隨著信息技術日益完善普及,特別是新《環保法》的實施將為有力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提供重要法律支撐,使「線上數據+線下執法」的模式配合大有可為。在推動環境改善驅動因素由單一政府向全社會延伸過程中,環境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價值將得到顯現。

一方面,預計未來除現有重點污染企業之外,大量「漏網之魚」將逐步納入監測體系並進行全面監控,環保物聯網覆蓋范圍有望顯著擴大。而來自民間的環境信息也將通過移動互聯網等渠道大量涌現,使環境大數據具備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實施數據打假及信息公開並為後續執法提供更強支撐。

另一方面,預計未來建設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的機構以及執法人員比例都將大幅增加,從而實現公眾、企業、執法單位從線上到線下的有效互動,形成人人參與的環保大環境。

環境質量得到更多關注

多渠道信息檢驗治污效果,排污企業將改變 「驗收導向」方式

今年以來,無論政府層面還是公眾方面,在總量減排的基礎上,更多提出環境質量的改善。相關指標有望逐步取代單一的污染物減排數字,成為「十三五」以及未來中長期環境規劃的重要導向。

因此,從多渠道獲得的環境質量數據,有望成為檢驗治污工程是否真實有效的關鍵考量。排污企業也將改變傳統「驗收導向」思維方式,更加傾向於選擇具備技術和資金優勢、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環境服務商。

大數據來源有哪些?

環境質量、污染源排放和個人活動信息將通過互聯網互通共享

環境領域將迎來一個大數據互聯時代。若要全面呈現環境問題,尤其需要通過互聯網實現環境數據、信息等要素互通共享,從而推動環境問題得到整體有效解決。具體來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3種與環境相關的數據來源:

第一,環境質量。這是指外部自然環境質量表徵,典型數據信息包括大氣、地表水、水資源、土壤、輻射、聲、氣象等環境質量,通常由政府及有關部門(如環境保護部)公開其製作或獲取的環境信息。

基於已經建立起來的以國控、省控、市控3級為主的環境質量監測網,形成信息公開機制,初步勾勒出了我國整體環境質量狀況。比如,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時報(367個城市)、全國主要流域重點斷面水質自動監測周報(145個監測斷面)、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空氣吸收劑量率(44個站點)等。

第二,污染源排放。這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核心原因,具體體現為廢水、廢氣、固廢、放射源等形式,主要包括污染源基本情況、污染源監測、設施運行、總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費徵收、監察執法、行政處罰、環境應急等環境監管信息。

《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中的排污數據及信息,將是政府監管以及公眾監督的重要前提與基礎。目前,各地正逐步落實環境保護部出台的《關於加強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以北京市為例,雖然已按季度發布國控企業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情況,而27家重點排污單位和上市企業僅於今年起初步實現自行監測信息對外發布,實時信息公開仍無法實現。

第三,個人活動產生的與環境相關的數據信息,如用水量、用電量、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等。盡管這些數據擁有巨大的潛在價值,但其分布卻呈現天然的分散狀態,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應用正在使上述信息的收集利用變得可行。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環保大數據互聯時代將到來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10. 環境大數據從哪些方面推動環境管理

環境大數據從哪些方面推動環境管理

今年初,「互聯網+」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又連續出台了《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分享經濟,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由此,「互聯網+」、大數據戰略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

那麼,國家實施「互聯網+」的本質是什麼?環境大數據從哪些方面推動環境管理?

「互聯網+」優化政府職能

互聯網思維是一個多元概念。一般認為,互聯網思維指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對用戶、對產品、對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本質是發散的非線性思維。互聯網思維的特點,概括起來就是「民主、開放、平等」,用互聯網思維可推動政府職能轉型。

從政府層面來講,大數據可以幫助政府實現三大價值:第一,透明的政府。大數據最核心的理念就是開放,這是大數據對於政府最核心的價值。第二,智慧的政府。大數據可以幫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公眾在想什麼,需求什麼。通過讓政府變得更加智慧,從而提升執政水平。第三,負責任的政府。通過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好的服務,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樹立負責任的政府形象。

環境大數據不只是狹義的「數據集」

那麼,什麼是大數據呢?維基網路對大數據的定義為:「大數據意指一個超大、難以用現有常規的資料庫管理技術和工具處理的數據集」。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報告對大數據的定義為:大數據技術描述了一種新一代技術和構架,用於很經濟的方式、高速的捕獲、發現和分析技術,從各種超大規模的數據中提取價值。

環境大數據是大數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表徵了環境問題及其管理過程中各固有要素的數量、質量、分布、聯系和規律等的數字、文字和圖形等的總稱;是經過加工的、能夠被環境保護部門、公眾及各類企業利用的數據,是人類在環境保護實踐中認識環境和解決環境問題所必需的一種共享資源。它是一種與環境保護有關的非實體性、無形的資源,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之中。環境大數據具有無限性、多樣性、靈活性、共享性和開發性的特徵。另外,環境大數據具有信息量大、離散程度高、數據源廣、各種數據處理方式不一致等特徵。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們更傾向於廣義的理解「環境大數據」,將其定義為「面向環境保護與管理決策的應用服務需要,以大數據技術為驅動的互聯網+環境保護」技術體系與產業生態。這一廣義的定義不再是狹義的環境相關「數據集」的概念,而是一種涉及到多元化採集、主題化匯聚和知識化應用的大數據治理體系。

環境大數據如何推動環境治理?

第一,促進精細化環境監測。說清環境質量現狀及其變化趨勢、說清污染源狀況、說清潛在的環境風險是環境監測的根本任務。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基礎。面對嚴峻的生態環境現狀和環境問題出現的新趨勢,我國的環境監測工作迫切需求環境信息獲取手段從點上監測發展為點面相結合監測,手動監測發展為手動與自動結合監測、靜態監測發展到靜態動態結合監測、地面監測發展為天地一體化監測。

第二,提升污染防治工作效率。污染防治是環保部門的基本職能,也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污染減排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環境大數據需要提供污染源排放空間分布、污染排放動向、污染排放趨勢分析、污染排放特徵等數據,為我國污染防治和污染減排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撐作用。

第三,加強生態保護監管。環境保護工作需要收集生態監測和管理數據,不斷強化生態數據資源的跨部門整合共享,對生態系統格局、生態系統質量、動植物種類、生態脅迫狀況進行評價,全面、准確地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的現狀和動態變化情況,為嚴守生態紅線提供支撐,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化管理。

第四,提供環境應急數據支撐。近年來,我國環境事故進入高發期,頻發的突發性環境事件直接威脅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目前,亟待建立健全全國性的環境風險源資料庫、應急資源資料庫、危險化學品資料庫、應急處理處置方法庫;提供跨流域、跨區域、跨層級的應急數據資源共享;提供權威的決策支持服務,提供及時的氣象、水文等信息資源,提供突發事件水和氣模型推演運算結果等,為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提供大數據支撐。

第五,促進環境保護戰略規劃和決策。環境保護戰略、規劃與政策的制定和完善離不開對環境發展形勢的准確研判,離不開對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之間互動耦合關系的深刻認識,離不開對產業布局與生態格局、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間協調性的准確把握。開展以上領域的研判和分析,需要依託豐富的數據資源開展數據挖掘、統計分析和模型測算,提供不同戰略途徑、規劃方案和政策情景下環境保護的發展趨勢模擬信息,為制定完善我國環境保護宏觀決策提供信息支持。

第六,提高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能力。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越來越高,對生活環境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公眾對環境信息的來源主要為各級環保部門的外網網站和各科研院所的網站,公眾參與程度不高。環境大數據應通過文字、圖片、文檔、視頻、地圖等信息,為不同層面的公眾提供廣泛的環境信息,提高公眾環境意識,提高公眾的環境參與能力。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環境大數據從哪些方面推動環境管理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閱讀全文

與大數據在環保執法中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6plus測速度 瀏覽:290
u盤的文件變成快捷方式 瀏覽:970
支付寶密碼演算法 瀏覽:315
手機管家私密空間密碼 瀏覽:691
投影儀什麼編程做出來的 瀏覽:405
programd文件夾在哪裡 瀏覽:282
數據科學考研的專業科目是什麼 瀏覽:850
編程怎麼做到場景移動 瀏覽:166
配音秀草稿箱文件夾 瀏覽:642
丟失隱私文件怎麼恢復 瀏覽:187
怎麼收集數據表格 瀏覽:199
java登錄校驗碼 瀏覽:967
ug星空自動編程字體怎麼改 瀏覽:544
桌面文件大文件刪除後可否恢復 瀏覽:153
蘋果如何安裝dmg文件 瀏覽:427
java組件技術 瀏覽:909
java定義一個空數組 瀏覽:200
win10安全等級降低 瀏覽:305
編程哪個國家比較好 瀏覽:518
linux文件偏移量 瀏覽:20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