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大數據金融的核心數據

大數據金融的核心數據

發布時間:2024-05-09 08:47:53

大數據金融前景

一、大數據金融的含義
大數據金融指的是將巨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互聯網和雲計算等方式進行挖掘和處理後與傳統金融服務相結合的一種新的金融模式,它是一種相比於傳統金融更加透明、參與度更加廣泛、體驗更好、效率更高的新興金融模式。
廣義的大數據金融包括整個互聯網金融在內的所有需要依靠發掘和處理海量信息的線上金融服務。也就是說,我們所提到的不管是P2P還是眾籌等互聯網金融行為,其核心都是大數據金融,因為互聯網金融如果沒有大數據的支撐,就成了一個單純意義上的平台。而互聯網金融得以在互聯網誕生之日起,到今天人類社會進入「PB(1024TB)」時代,歷年來數據信息的記錄與積累,以及雲計算技術的不斷成熟,使得大數據金融在互聯網誕生數十年後終於可以一展風采。持續高增長的電子交易數量和網路零售服務,使得依賴於商務需求的金融體系能夠在線上尋求到數據支撐。

狹義上的大數據金融指的是依靠對商家和企業在網路上歷史數據的分析,對其進行線上資金融通和信用評估的行為。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最初在互聯網平台上尋求到金融服務的商家和企業,一類是在互聯網平台上留下了一定數量的歷史信用信息的商家或企業,另一類是在相關產業之內積累了相當程度的歷史信用的商家或企業。而從未在線上或實際交易中產生過信息的全新商家和企業在沒有建立足夠的交易基礎之前是不太容易通過單純的信用方式進行這種融資的。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的定義,大數據金融的核心內容都是對商家和客戶的海量數據進行收集、儲存、發掘和整理歸納,使得互聯網金融機構能夠得到客戶的全方位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並准確預測客戶行為。這樣的做法不管是作為評級認定標准,還是作為目標客戶進行營銷宣傳的理由,都能夠使互聯網金融機構對自己的風險進行控制,對自己的發展策略進行更詳盡的規劃。作為大數據的使用者,互聯網金融機構必須為數據的採集和使用付出成本,如果不是同時作為數據的收集方,進行原始數據的採集和整理,那就要向數據來源的第三方支付使用費用。
二、大數據金融的發展機遇
1.互聯網企業自身轉型需要。隨著電商競爭愈演愈烈,最初的零售領域與支付領域的競爭已逐漸延伸到了整個供應鏈的其他環節,包括物流、倉儲,自然也包含了最重要的金融服務。盡快發展自身原有業務引申出來的大數據金融服務,有利於建立用戶黏性。積極地進行專業化、個性化定製金融服務對未來電商領域的全方位競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實體產業需要大數據金融的支持。大數據金融通過各種方式給市場帶來了活性,整個產業鏈的效率提升、資源配置優化是有目共睹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產業的下一步發展,必定都離不開大數據金融的支持。打通上下游環節,使資金更有效率,無論是對電商的未來發展還是對傳統金融的突破都大有益處。
三、大數據金融面臨的挑戰
大數據使得互聯網金融得到空前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原來的互聯網非金融機構從事類金融服務,給傳統的金融體系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如何協調和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成了未來大數據金融發展至關重要的環節。未來,大數據金融的發展必將基於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進一步融入和整合,這就要求金融服務與互聯網及大數據的關聯程度必須不斷加強。
1.必須推進金融服務與社交網路的進一步融合。使金融業的數據來源能夠脫離早期呆板滯後的提交、審批、盡職調查等來源方式。要使金融信息的獲取渠道能夠直接深入金融服務本身,就要利用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新的數據來源,從多渠道獲取實時客戶信息和市場信息,充分了解自標客戶的需求和資質情況,建立更高效的客戶關系與更完整的客戶視圖,並利用社交網路對忠實客戶和潛在客戶進行精準營銷和定製化金融服務的方案。

2.傳統金融機構要進行互聯網、大數據金融的轉型,必須要處理好與數據服務商的競爭、合作關系。目(下轉80頁)(上接76頁)前,線上互聯網企業由於占據極大的平台優勢,壟斷從交易發生到交易結算的各個環節以及這其中產生的各項數據信息,使傳統金融企業想要介入十分困難。要想在實際過程中重新組建自己的數據平台,從時間方面來看,已經處於劣勢。因此,傳統金融機構與數據服務商開展戰略合作是比較現實的選擇。
四、大數據金融的發展趨勢
大數據技術還遠未成熟,而大數據金融帶給我們的變化已足以讓人驚訝,大數據金融的未來也是一片光明。未來,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成熟,大數據金融的發展也必將進一步改變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
1.大數據金融跨界發展。由於互聯網技術的開放性,信息不對稱將顯著減少,金融在日後也許就不是少數傳統的金融從業者的專屬領域了。從供應鏈要求的技術來看,互聯網企業、軟體企業都紛紛加入大數據金融的開發中,大數據進入跨界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金融業的競爭也將由於未來力量的沖擊變得更加激烈。這也可能導致將來金融業內部混業經營的進一步發展,銀行金融與非銀行金融的界限、證券公司與非證券公司之間的界限都可能變得非常模糊。

2.大數據金融服務多樣化。大數據金融從電商平台發展出來以後,不斷地整合發展傳統產業,從零售的日用百貨發展到電子產品,再到汽車,甚至是大宗商品交易,未來也會發展到房地產、醫療等方面,日常的金融服務也將不斷地擴展,綜合化、社會化、日常化。
3.大數據金融服務專業化。隨著涉足領域越來越廣泛,大數據金融必將產生專業化趨勢,產生更明確的產業鏈分工,根據不同的環節或者是不同的行業,其服務內容都將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同時隨著發展水平的提高,必定會有高要求的定製化服務、個性化服務要求,未來的大數據金融企業必將以客戶為中心,高度精準與定位客戶需求來制定專業的個性化服務。總而言之,大數據金融憑借高度數據化的管理和運作模式,在互聯網發展的今天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將來大數據金融必將是金融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它將進一步滲透到各行各業的每一個角落,不斷地促進金融生態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每個人都將能夠切身體會到大數據金融帶來的變化,都能從大數據金融的發展中獲得益處。

② 金融大數據是什麼

金融大數據是指收集海量非結構化數據,分析挖掘客戶的交易和消費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准確預測客戶的行為,提高金融機構的服務、營銷和風控能力。
1、大數據金融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數據客觀准確匹配;二是交易成本低,客戶群大;最後,數據及時有效,有助於控制風險。
2、大數據金融通過大數據技術收集客戶交易信息、在線社區交流行為、資金流動趨勢等數據。大數據金融了解客戶的消費習慣,針對不同的客戶推出不同的營銷和廣告,或分析客戶的信用狀況。
拓展資料:
1)因為大數據金融數據是根據客戶自己的行為收集的大數據金融是客觀真實的。因此,大數據金融為客戶制定的回售方案和偏好推薦也能精準大數據金融匹配度高。大數據金融基於雲計算技術 雲計算是一種超大規模分布式計算技術,通過預設程序,大數據金融雲計算可以搜索、計算和分析各類客戶數據,無需人工參與。
2)大數據金融雲計算技術降低了收集和分析數據的成本,不僅整合了碎片化的需求和供應,而且大大降低了大數據金融交易的成本,實現了跨區域的信息流動和交換,客戶群也隨之增長。在大數據金融模型中,互聯網公司設置了各種風險指標,如違約率、延遲交貨率、售後投訴率等,大數據金融收集的客戶數據是實時的,因為其信用評價也是實時的。時間,有利於數據需求方及時分析對方的信用狀況,控制和防範交易風險。
3)大數據,或稱海量數據,是指所涉及的海量數據,無法通過主流軟體工具進行檢索、管理、處理和整理成信息,幫助企業在合理的時間內做出更積極的業務決策。 「大數據」研究院Gartner給出了這樣的定義。 「大數據」需要一種新的處理模式,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以適應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③ 如何看待金融科技科技金融

對金融科技以及科技金融的看待是:

1、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涉及的技術具有更新迭代快、跨界、混業等特點,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等前沿顛覆性科技與傳統金融業務與場景的疊加融合。主要包括大數據金融、人工智慧金融、區塊鏈金融和量化金融四個核心部分。

金融科技重點關注金融大數據的獲取、儲存、處理分析與可視化。一般而言,金融大數據的核心技術包括基礎底層、數據存儲與管理層、計算處理層、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層。

金融科技的應用:

金融科技中的智能金融技術,利用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來幫助傳統金融行業節省人力成本,減少員工重復勞動。我國人工智慧技術研究中的一些領域,比如演算法研究,已處於國際前列,藉助這一力量發展金融科技,更有利於與實際問題相結合,最終提升金融機構生產效率。

隨著大數據金融、互聯網金融以及區塊鏈技術的普及,金融科技的應用和發展可以讓更多的人尤其是貧困人口以更低成本、更為便捷地獲得金融服務,分享更多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果。

閱讀全文

與大數據金融的核心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些地方網路信號更好些 瀏覽:753
jar反編輯工具 瀏覽:614
描述數據波動大小有哪些 瀏覽:584
u盤exfat可復制4g以上的文件嗎 瀏覽:667
a4大小的文件過塑多少錢 瀏覽:26
暢天游2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844
微信看文字的圖片 瀏覽:298
將文件直接粘入word 瀏覽:134
VIP解析APP有哪些 瀏覽:463
怎樣徹底卸載cad文件 瀏覽:829
iphone4港版 瀏覽:624
怎麼用命令打開程序錯誤 瀏覽:665
iphone6怎麼改控制中心 瀏覽:808
ns錯誤代碼 瀏覽:653
iphone4s如何取消軟體更新提示 瀏覽:538
jsp列印換行 瀏覽:662
哪個軟體可以編程手機軟體 瀏覽:554
如東如何學數控編程培訓 瀏覽:5
微信h5頁面怎麼修改 瀏覽:931
手機怎麼無法打開視頻文件夾 瀏覽:84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