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千訊基因大數據:肺癌為什麼是中國發病率最高的癌症
一、肺癌發病率最高的是什麼類型
二、肺癌的危害
三、怎樣預防肺癌
1、肺癌發病率最高的是什麼類型
肺癌發病率最高的是非小細胞肺癌類型,大約80%的肺癌患者得的是非小細胞肺癌。這種癌症的生長和擴散相比小細胞肺癌緩慢。非小細胞肺癌包括三種,鱗癌、腺癌和大細胞肺癌,它們的細胞類型不同。大多非小細胞肺癌的成因和吸煙有關,但少數腺癌和許多大細胞肺癌的病例成因還不明朗。
2、肺癌常見的診斷方法
2.1、放射性核素檢查
可用於肺癌的診斷,顯示癌病的范圍,陽性率可達90%左右。
2.2、X線檢查
這是最常用的診斷肺癌的方法。通過X線檢查可以了解肺部癌變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可看到由於支氣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氣腫、肺不張或病灶鄰近部位的浸潤性病變或肺部炎變。
2.3、細胞學檢查
痰細胞學檢查是一種簡便有效的肺癌的診斷方法。中央型肺癌痰細胞學檢查的陽性率可達70~90%,周圍型肺癌痰檢的陽性率則僅約50%左右,因此痰細胞學檢查陰性者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3、肺癌的常見治療方法
3.1、外科療法
手術療法的目的是徹底切除肺部原發癌腫病灶和局部淋巴組織,並盡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組織。各型的肺癌,如病灶較小,原發腫瘤局限在支氣管內,尚未發生遠處轉移,病人的全身情況較好,手術後五年生存率可達50%。
3.2、化學療法
在各種類型的肺癌中,未分化小細胞癌對抗癌葯物最為敏感,療效最好,鱗狀上皮細胞癌次之,腺癌敏感度最低。現時的化學治療多數是用間歇性聯合多種葯物的方法,結合細胞動力學的原理,發揮葯物間的協調作用,治療的效果最好。
3.3、放射療法
放射治療是局部殺傷癌腫病灶的一種方法,在各型肺癌中,未分化小細胞癌對放射治療最為敏感,次之為鱗狀上皮細胞癌,腺癌的敏感度最低。多數肺癌病例在明確診斷時病變范圍已較廣泛,出現遠行轉移等不良情況,不適於施行手術治療者應考慮放射治療或抗癌葯物治療以改善症狀和延長壽命。
1、癌腫可以導致支氣管阻塞,原本正常肺泡囊腔消失,影響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病人會因此感到胸悶、氣短。
2、若肺癌占據肺部的大部分,會對患者的呼吸產生巨大影響。
3、支氣管中的神經相當的敏感,癌症刺激到支氣管,導致患者咳嗽。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支氣管內掉進一顆飯粒,咳幾聲,將飯粒咳出來了,就不會再咳了。然而支氣管內長出的癌塊不會被咳出,這樣就可發生一陣陣劇烈的乾咳,不容易停止。甚至有時候出現咳血的現象,這是最典型的肺癌的危害。
4、由於癌症阻塞了支氣管,導致支氣管內分泌物即痰液無法排除,導致細菌滋生出現肺炎,出現發熱,這種肺炎稱阻塞性肺炎。
5、嚴重到一定程度可導致患者出現胸痛,也可能出現胸水。胸水多了壓迫肺臟,增加了患者的呼吸難度,相當難治6、專家指出,如果肺癌得不到及時的控制,急速惡化下去,對患者的生命產生極大的威脅。
1、室內通風:有研究表明,中國女性肺癌與室內微小環境空氣污染有關,因此預防肺癌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2、建立良好飲食習慣:預防肺癌還要多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特別是含有類胡蘿卜素的食品,可降低得肺癌的危險。
3、飲食預防與化學預防肺癌:肺癌的化學預防旨在通過使用葯物、食物或營養成分來干預癌前病變,預防肺癌發生和分化逆轉腫瘤細胞來達到預防和控制肺癌的目的。
4、戒煙:預防肺癌也與吸煙有關。開始吸煙的年齡、吸煙時間、每天吸煙支數、香煙種類都與肺癌有著密切的關系,吸煙者肺癌發病率是不吸煙者的10倍,而戒煙可明顯降低肺癌發生率。
5、職業防護:職業環境中的呼吸道致癌物也是造成肺癌發病增多的重要原因,煤礦工、油漆工等一些特殊行業的職工應做好預防肺癌的措施。
6、減少廚房油煙:烹飪過程中產生的油煙是非吸煙肺癌的主要的病因之一,因此預防肺癌要盡量減少油炸、煎炒。
2. 醫療行業大數據應用的三個案例
醫療行業大數據應用的三個案例
文章從華大基因推出腫瘤基因檢測服務、大數據預測早產兒病情、廣東省人民醫院利用大數據調配床位3個醫療行業大數據應用案例中,以應用背景、數據源、圖說場景、實現途徑、應用效果5個視角去看待大數據在醫療的應用狀況。
案例一:華大基因推出腫瘤基因檢測服務
應用背景:
伴隨著生物技術、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個體基因檢測治療疾病已經成為現實。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美國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在 2013 年經過檢測她發現自身攜帶致癌基因——BRCA1 基因,為防止罹患卵巢癌,於 2015 年切除了卵巢和輸卵管。目前,國內外已經有多家基因檢測機構,如我國的華大基因、貝瑞和康、 美國的 23andMe、 Illumina 公司等。華大基因一直致力於腫瘤基因組學研究,已經研究 20 多類癌症。近日,華大基因推出了自主研究的腫瘤基因檢測服務,採用了高通量測序手段對來自腫瘤病人的癌組織進行相關基因分析,對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種常見高發癌症進行早期、無創傷檢測。
數據源:
檢測數據:患者血清、口腔黏膜數據、基因測序等。
其它數據:體檢數據、電子病歷、遺傳記錄、患者調查、地理區域以及生活條件等。
圖說場景:
實現路徑:
首先採取患者樣本,通過測序得到基因序列,接著採用大數據技術與原始基因比對,鎖定突變基因,通過分析做出正確的診斷,進而全面、系統、准確地解讀腫瘤葯物與突變基因的關系,同時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性,輔助醫生選擇合適的治療葯物,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實現「 同病異治」 或「 異病同治」 ,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應用效果:
癌症診斷和預測。腫瘤醫院的病人中有 60%至 80%剛到醫院時就已經進入中晚期,癌症早期的篩查可以幫助患者有針對性的改善生活習慣或者採取個體化的輔助治療,有益於身體健康;同時將癌症扼殺在搖籃里,從而降低日後巨大的醫葯開支和生活困擾。助力個性化醫療。結合生物大數據,挖掘疾病分子機制最終可以做到更好的篩查,更好的臨床指導以及更好用葯的過程。
案例二:大數據預測早產兒病情
應用背景:
安大略理工大學的卡羅琳·麥格雷戈( Carolyn McGregor)博士和一支研究隊伍與 IBM 一起和很多醫院合作,用一個軟體來監測處理即時的病人信息,然後把它用於早產兒的病情診斷。
數據源:
個人體征數據:心率、呼吸、體溫、血壓和血氧含量。
其它數據:孕婦產檢數據、電子病歷、遺傳數據等。
實現路徑:
系統會監控 16 個不同地方的數據,比如心率、呼吸、體溫、血壓和血氧含量,這些數據可以達到每秒鍾 1260 個數據點之多。在明顯感染症狀出現的 24 小時之前,系統就能監測到早產兒細微的身體變化發出的感染信號,及早預測控制早產兒的病情,從而提高新生兒的出生率。
應用效果:
預測病情。早產兒的穩定不是病情好轉的標志,只有通過海量的數據並且找出隱含的相關性才能發現提早知道病情,醫生就能夠提早治療,也能更早地知道某種療法是否有效,這一切都有利於病人的康復。
案例三:廣東省人民醫院利用大數據調配床位
應用背景:
起因於國外醫院的經驗以及廣東省人民醫院各專業科室差異很大的病床使用率。長期以來,優勢專業病源充足,病人候床情況嚴重,排隊入院,相反有些專業空床情況明顯,病床使用率僅 65%左右。為此管理層打出了模糊臨床二級分科、跨科收治病人、集中床位調配權的一套「 組合拳」 。
數據源:
患者數據:掛號數據、電子病歷、患者基本數據等。
醫院數據:各科室床位使用情況、診療活動、平均住院費用、平均住院周期等。
實現路徑:
對跨科收治病人之後的科與科之間的工作量、收入、支出、分攤成本等指標進行合理的劃分,強化了入院處的集中床位調配權,解決病人入院排隊情況,使醫院更好地履行了社會責任,同時也給增加了醫院的效益。
應用效果:
提高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由 87%提高到 92%,優勢專業候床排隊現象明顯減少。
支持決策判斷。優勢專科與弱勢專科的病人在地域構成比、平均住院費用等標上存在顯著差異,支持決策判斷。
3. 壓力與癌症相關16項臨床大數據的結果是……
壓力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考試,求職,結婚,生育,疾病,生活變故等等人生重要關頭都會令我們倍感壓力。日常生活中每天的交通,工作,育兒,人際溝通也會令我們疲於招架。
每個人都會在生活的某個時刻感到壓力。是否你也會隱隱擔憂,壓力會不會增加疾病風險呢?等我們看完16項臨床研究結果的真實數據,答案自然揭曉。
1、並非所有的壓力都同樣有害
首先要明白的是,壓力有兩種:短期壓力(Acute Stress)和長期壓力(Chronic Stress)。有一點壓力是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反而是對身體有積極影響,使我們更加警惕和提高我們的反應速度。只有長期壓力才有害。持續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壓力下的緊張和擔心很可能會使你的健康狀況亮紅燈,導致高血壓和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和抑鬱。
那怎麼判斷是否出於長期壓力中呢?下表提供了一種定量的方法,測評近1年不同類型的生活事件對你的壓力影響值,可以用來預測出現健康問題的可能性。評價標准: 生活事件單位總和超過300分者,80%可能患病 ;生活事件單位總和150~300分者,50%可能患病;生活事件單位總和小於150分者,30%可能患病。
2、壓力如何影響身體
短期壓力有助於生存
我們的壓力反應主要是由神經系統協調的,幾乎與數百萬年前的原始祖先基本相同。事實上,就像壓力是許多疾病的根源一樣,它也能決定我們一分鍾內的生死,比如說當你需要逃離樹林里的一隻熊。 身體通過釋放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來應對生理,心理或情緒壓力。 應激激素會增加血壓,提高心率和提高血糖水平 ,這些變化有助於一個人以更大的力量和速度行事,以逃避感知到的威脅。
長期壓力對身體有害
研究表明,經歷強烈和長期(即慢性)壓力的人會面臨多方面的疾病風險:免疫系統變弱, 更容易受病毒感染(如流感或普通感冒), 容易產生消化,生育,泌尿,心臟病,睡眠障礙,抑鬱症和焦慮症等疾病。
3、壓力會導致癌症嗎?
雖然壓力可能導致一系列身體健康問題,但是導致癌症的證據很弱。雖然有一些研究表明各種心理因素與癌症發展風險增加有關,但其他研究未能得出兩者相關性結論。
下表總結了1973年至2010年之間,16項觀察壓力對乳腺癌風險影響的研究結果,大部分都是大樣本量、長達十年以上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結果顯示壓力與癌症的相關性主要表現在嚴重壓力上。例如,遭受離婚,配偶死亡,失去孩子,嚴重赤字和悲慘的童年經歷。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心理壓力與癌症之間存在聯系,也可能是通過其他方式。
例如, 遭受壓力的人可能會發展出一些不利於健康的行為,如吸煙,暴飲暴食或喝酒,這些行為本身增加了患癌風險。 癌症患者的家屬具有較高的癌症風險, 可能是由於共有的遺傳風險因素,而不是由家庭成員診斷引起的心理壓力導致。
4、如何應對壓力才是關鍵
壓力本身不是問題,而是我們對壓力源的解釋和反應,這決定了一個人的壓力反應。
我們可以學習有效的管理壓力,避免短期壓力變成長期壓力。對於引發壓力的不可控因素,如家庭變故、患病、意外,最佳策略是:專注自己,花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對於可控因素,如生氣、焦慮,最佳策略是:避免發生。
馬上來試幾招應對壓力的有效方法吧:
1)和專業人士交談
不要害怕從外部獲得幫助,試著跟心理醫生溝通。
2)瑜伽和冥想
放鬆心靈和身體,使心情平靜,抑制身體對壓力的反應。
任何一種心靈練習都行,比如中國傳統的氣功,太極拳;西藏流行的冥想。
3)足夠的睡眠
睡整覺可以提高免疫力。
4)藝術或音樂療法
古典音樂可以有效對抗焦慮和抑鬱,繪畫等藝術活動有助於身心健康。
5)少吃糖
糖可以補充能量,但時間短暫。糖耗盡之後身體感覺更壞。
改吃含糖的水果,纖維可以使體內含糖量時間持久。
6)按摩
按摩可以減輕疼痛和焦慮,緩解短期壓力,但是對長期壓力沒有幫助。
7)抗抑鬱或焦慮的葯物
尋求醫生的意見和幫助。
4. 人工智慧破解癌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症的「語言」,對社會有什麼影響
目前全球每年因為癌症而死亡的人數是非常龐大的,像一些胃癌,乳腺癌以及食道癌都是普遍的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在癌症早期可能還有機會治好,如果到了晚期基本上就是沒有辦法去醫治的了,除了癌症之外,阿爾茨海默症也是發生在老年群體非常常見。這種病症主要表現為老年人的記憶力下降,然後對生活造成一定的障礙,也就是被大家稱為老年痴呆的表現,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人工智慧是非常強大的。有科學家甚至可以運用AI的這種方法去了解癌症和阿爾茲海默症這種語言。
相信科學是能夠改變一切的,也希望人工智慧可以預測癌症這方面能夠突破醫學方面的研究,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使人們少受疾病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