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據交易所是幹嘛的
數據交易所形成了一個數商的體系,這個體系裡有數據交易主體、數據合規咨詢、質量評估、資產評估、交付等多領域,只有把體系建起來,合規的陽光的交易跑起來, 大家才會來。它還提供了一整套的數據交易制度,就是針對上文里說的,在這里,可以進行確權,進行數據價格發現與定價,有明確的監管和規則,給數商入場,給交易方建立互信。它還搭了一個全數字化的數據交易系統,保障數據交易全時掛牌、全域交易、全程可溯。它能提供數據產品登記憑證,通過登記憑證和交易憑證的發放,實現一數一碼,可登記、可統計、可普查。
拓展資料
數據交易所的經營范圍
大數據交易所經營范圍包括大數據資產交易、大數據金融衍生數據的設計及相關服務;大數據清洗及建模等技術開發;大數據相關的金融杠桿數據設計及服務;經大數據交易相關的監督管理機構及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大數據交易所將為數據商開展數據期貨、數據融資、數據抵押等業務,建立交易雙方數據的信用評估體系,增加數據交易的流量,加快數據的流轉速度。數據品種包括政府、醫療、金融、企業、電商、能源、交通、商品、消費、教育、社交、社會這十二類大數據。
數據交易所的發展概況
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2015年4月15日正式掛牌,並完成了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廣東省數字廣東研究院,買方為京東雲平台、中金數據系統有限公司的首批數據交易。首批數據交易的完成,標志著全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投入運營。同時,在交易所平台基礎上,大數據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企業等多方共同組建大數據交易商聯盟,首期對接的企業包括阿里巴巴、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等100多家企業。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的成立,將誕生一個萬億級別的交易市場,大數據產業鏈將開啟「貴陽模式」,預計在未來3至5年,交易所日交易額將突破100億元。
2.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屬於什麼單位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是市政府辦公廳所屬全額撥款副局級事業單位。
成立於2018年4月,主要承擔全市政務雲和政務外網等基礎設施、公共數據資源集中統一管理及「中國上海」門戶網站、「一網通辦」的建設和管理。該中心將構建全市數據資源共享體系,制定數據資源歸集、治理、共享、開放、應用、安全等技術標准及管理辦法,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系統、跨業務的數據共享和交換。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的主要職責為貫徹落實國家大數據發展的方針政策,做好上海大數據發展戰略、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建議的基礎性工具。
3. 上海數據交易所交易規則
你好,2021年11月26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公告,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規則(修訂版)等實施細則已經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會審議通過,並報中國證監會。 現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拓展資歷:
1、上海(簡稱:滬、申)是中國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1],滬杭甬大灣區核心城市,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2][3],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江海國際性港口,設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市與安徽、江蘇、浙江共同構成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2、上海「在最初的數據交易框架下,無論是數據所有權、數據治理技術還是數據交易的商業模式都已經形成。至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建立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將數據、土地、資本、勞動力列為生產要素,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願景。大數據交易市場重新煥發活力,新一批數據交易所誕生。
3、上海的數據立法首先解決了數據交易中數據所有權的後顧之憂。草案在明確數據權益交易機制、保障數據交易主體對其合法獲取和處理數據的產品和服務中的財產權益、保障其通過數據獲取的財產權益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貿易。這意味著數據的財產權益受到保護,並且承認數據權益是可以交易的。
4、但長期以來,國內數據交易活躍度仍然很低。究其原因,「數據確權難」是阻礙數據元素流通的關鍵。數據所有權是一個世界級的問題,導致政府和企業缺乏開放數據的意願。在國內外數據交易實踐中,正在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實現數據生產者和使用者的權益劃分,從而規避數據所有權的確定。例如,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採用聯邦學習、加密計算等技術的融合,實現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實現數據的可得、不可見。
4. 上海數據交易所有限公司是國企嗎
是國企。
上海數據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上海市商務委聯合批復成立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
上海數據交易所面向全球,開展大數據綜合交易。上海市浦東新區鼓勵和引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依法通過上海數據交易所進行交易。
5. 大數據金融是什麼
大數據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實時分析,可以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客戶全方位信息,通過分析和挖掘客戶的交易和消費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並准確預測客戶行為,使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平台在營銷和風控方面有的放矢。
大數據金融的內容:基於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平台主要指擁有海量數據的電子商務企業開展的金融服務。大數據的關鍵是從大量數據中快速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或者是從大數據資產中快速變現的能力,因此,大數據的信息處理往往以雲計算為基礎。
(5)上海大數據交易所百科擴展閱讀:
大數據金融的弊端:
1、大數據對個人信息的大量獲取導致了隱私和安全問題。
隨著個人所在或行經位置、購買偏好、健康和財務情況的海量數據被收集,再加上金融交易習慣、持有資產分布、以及信用狀況以更細致的方式被儲存和分析,機構投資者和金融消費者能獲得更低的價格、更符合需要的金融服務,從而提高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能力。
但同時,金融市場乃至整個社會管理的信息基礎設施將變得越來越一體化和外向型,對隱私、數據安全和知識產權構成更大風險。就個人隱私而言,大數據的隱私問題遠遠超出了常規的身份確認風險的范疇。
2、大數據技術不能代替人類價值判斷和邏輯思考。
大數據是人類設計的產物,大數據的工具(如Hadoop軟體)並不能使人們擺脫曲解、隔閡和成見,數據之間相關性也不等同於因果關系,大數據還存在選擇性覆蓋問題。
例如,社交媒體是大數據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但其中年輕人和城市人的比例偏多,還存在大量由程序控制的「機器人」賬號或「半機器人」賬號。波
士頓的 StreetBump應用程序為統計城市路面坑窪情況,從駕駛員的智能手機上收集數據,可能少計年老和貧困市民較多區域的情況;「谷歌流感趨勢」曾高估了 2012年流感發病率。這說明依賴有缺陷的大數據可能給政府決策造成負面影響,還可能加劇社會不公。
3、基於大數據開發的金融產品和交易工具對金融監管提出挑戰。
大數據的使用正在改變金融市場,也需要改變監管市場的方式,以保證市場參與者負責地使用大數據。
例如,2010年5月的「閃電暴跌」(flashcrash)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突然大跌,美國監管部門認為是高頻交易造成了快速拋售引發的更多拋售。大數據中的一個數據點出錯就能導致「無厘頭暴跌」。
監管機構限制大數據技術的使用,或是對其使用進行直接干預,其潛在風險是巨大的,應鼓勵業界對更復雜的技術乃至更大數據的利用。
6. 我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是什麼
我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是貴陽大數據交易所。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是經貴州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國第一家以大數據命名的交易所。
2015年4月14日正式掛牌運營,在全國率先探索數據流通交易價值和交易模式。
2022年進入優化提升階段,搶抓數據價值化新機遇,探索數據要素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改革新路徑,大力培育數據要素流通產業生態。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以服務全國為目標,通過採用隱私計算、聯邦學習、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打造數據、算力、演算法等多元的數據產品體系,激活數據要素供給,重點在政務、金融、醫療、文旅、勞務用工、公共資源交易、通信、電力、交通、氣象等領域,培育一批專業數據服務商,「鼓勵發展數據集成、數據經紀、合規認證、數據審計、數據公證、數據保險、資產評估、爭議仲裁、人才培訓等第三方服務中介機構」,面向全國數據流通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安全合規的市場化服務。
7. 數據交易所是什麼
數據交易所是大數據交易所,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大數據在商業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有關大數據的交互、整合、交換、交易的例子也日益增多。大數據交易所也隨之應運而生。2015年4月15日,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英文名:Global Big Data Exchange,簡寫:GBDEx)正式掛牌運營並完成首批大數據交易。
大數據交易所經營范圍包括大數據資產交易、大數據金融衍生數據的設計及相關服務;大數據清洗及建模等技術開發;大數據相關的金融杠桿數據設計及服務;經大數據交易相關的監督管理機構及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大數據交易所將為數據商開展數據期貨、數據融資、數據抵押等業務,建立交易雙方數據的信用評估體系,增加數據交易的流量,加快數據的流轉速度。數據品種包括政府、醫療、金融、企業、電商、能源、交通、商品、消費、教育、社交、社會這十二類大數據。
拓展資料
數據交易中心簡稱EDI。 主要是將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中的報文數據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的報文數據格式,進而將這些結構化的報文數據經由網路,從計算機傳輸到另一端的計算機的工作。 所謂EDI就應當包括以下三個基本方面:
1、 需要進行信息交換的某一應用領域,即EDI的環境。例如:國際貿易,國內貿易,醫院工作,圖書館工作,項目管理等等。它限定了有哪裡信息需要傳遞,在哪些地點之間進行傳遞。
2、 信息交換的流程及規則,即EDI的過程。它反映了實際領域中的業務過程,以及與之相伴的信息流程。例如在貿易過程中,從詢價,報價開始,直到付款,交貨。中間涉及供應者,購買者,銀行,運輸公司,保險公司等多種企業(或稱角色),先後幾十種信息交換業務需要執行。在實際工作中,這種流程體現為一系列規則與標准。
3、 信息交流的手段,括硬體設備,通信設備以及軟體,即EDI的技術實現。計算機設備,通信設備已經比較普遍,EDI的應用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一般來說不需要特殊的開發。例如,通信線路可以使用已有的各種方式解決,從最簡單的電話線到租用衛星專線。需要的是軟體的開發。 針對某一領域的應用,遵從某一特定的標准,就要有一套專門的軟體。解決這一領域的問題是技術方面的任務。
總之,對於EDI,應當全面地去認識和理解,而不要只從技術,甚至只從硬體的角度去看待與處理EDI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