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線電視反向網路開通關於這方面的資料
一、 有線電視網路規劃原則:
有線電視網路一般按科學性、可靠性、適用性、擴展性四原則規劃。
科學性就是要求網路規劃中對頻率規劃、功能規劃,技術方案設計都要有科學的依據和能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保證整個網路具有先進的管理平台,先進的入戶方式,具備一定的網管功能。
可靠性就是要求整個網路在科學設計的前提下選擇性能指標優秀的設備,使網路冗餘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自檢自愈能力。
適用性就是要求網路功能和設備適用。網路的基本功能在保證傳統節目的正常傳送時,能保證數據業務、寬頻交互業務和監控、網管等業務(或功能)的逐步開通。設備選用性價比高的產品,不盲目追求功能的完備。網路建設力爭"一次投入、滾動發展",當年投入,當年回收資金並擴大再建設。
擴展性就是要求網路能一次規劃設計,分步實施。即充分考慮網路基本功能和擴展功能的實現,又能確保數字網、模擬網的互聯互通和多功能業務的開展,並升級自如,靈活方便。
二、 有線電視網路的頻率規劃:
頻率規劃是有線電視網路建設的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按照科學性、擴展性、適用性原則對網路頻率作出正確合理的規劃,合理利用寶貴的有限的資源,讓此網路問世之前,就具備先天的"優質基礎"。
1、 網路建設的頻率規劃應注意的問題:
① 必須遵循國家對有線電視頻率規劃所做出了相關規定,如行業標准GY/T106-1999的規定。
② 在保證模擬廣播電視節目傳送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互動式業務的逐步開展,如Internet,電子商務,IP電話,線纜電話。
③ 應考慮到衛星數字直播節目的開展和數字電視節目的有線播出。
④ 適時開通多功能業務,如會議現場的有線直播,交通路口、銀行、賓館等重點單位監控,電視會議,可視電話,視頻點播等。
⑤ 應考慮多種業務開展時,用戶端設備和頭端設備的製造難易程度及設備成本問題。
2、 推薦兩種頻率規劃:
(1) 低段下行互動式
選擇5-165MHz作為互動式頻段,而不是選用550-750MHz的原因做以下幾點說明:
① 用5-65MHz做上行頻段,87-165MHz做下行頻段,是針對互動式的非對稱性特性而定。
② 這種選擇是考慮到今後多種功能業務的開展時,用戶端設備和頭端設備選用較低且相對集中頻率時,設備製造容易且成本較低,易於推廣普及。
③ 選用550-750MHz做互動式下行,一方面考慮了該頻段用做傳輸模擬電視節目,能保證一系統中黑白電視機,全頻道(不含收增補頻道)電視機可以正常收看到至少36套模擬電視節目,充分保證基本業務的傳送。另一方面考慮了僅有550MHz系統的有線電視網路,在不影響基本模擬電視節目傳送的同時,開通互動式數據業務,可以不做從現有550MHz網路向750MHz升級改造。
④ 今後衛星數字直播節目的開展首先考慮的是230—460MHz之間的增補頻段,在衛星數字直播節目開播時,現有頻率配置不會對基本業務帶來大的變動。
⑤ 選用5-165MHz作為互動式頻段與國際電聯(ITU)建議ITU-T J.112互動式有線電視業務傳輸系統推薦的互動式頻率范圍相符。
(2)高段下行互動式
三、 有線電視網路建設的功能規劃:
在科學的頻率規劃基礎上,對即將建設(或升級改造)的有線電視網路進行功能規劃。網路功能的實現是建設網路的主要目的,網路功能規劃是在科學性、可靠性、擴展性、適用性等原則下進行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1、 保證傳統廣播式模擬節目(調頻廣播和模擬電視節目)的實現。任何一個網路新建或升級改建,都必須保證傳統模擬電視節目的下行傳送,這是完成宣傳國家方針政策的重要途徑。一般下行傳送模擬電視節目套數在30套至50套。
2、 互動式數據業務。一般網路建設成為雙向HFC網路,可配置頭端設備CMTS和用戶端設備Cable Modem,開展互動式數據業務,如連接Internet,收發郵件,開展電子商務,開通IP業務等。
3、 互動式寬頻帶業務。這類業務一般佔用頻率帶寬較數據業務寬,對雙向互動式網路要求較嚴格,個別業務需要專門性設備才能實現特有功能,如視頻點播、電視會議、可視電話、現場直播、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
4、 監控類業務。這類業務具有信息保密的特點,為專有對象提供服務,如銀行、賓館、交通路口監控等。
5、 網管功能。現在國家對網管功能沒有統一的標准,網管功能的內涵不一致。網管功能一般包括對前端設備、光端機、放大器、集線器等網路設備的電源、功率、狀態進行自動監控、調整、轉換等功能和對用戶的可定址
(一) 網路設計的總思路:
網路設計的總思路是建設一個寬頻帶、星形結構、接入網集中分配的雙向HFC網路。寬頻帶是網路設計的核心,即保證整個網路的前端、經干線分配網,最後到用戶端處處都是一致的頻帶特性。這也是有線電視網路建綜合信息網明顯優於電信網和計算機網的關鍵因素。星形結構、集中分配是多年雙向HFC工程實踐與技術難題攻關的經驗總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網路改造中不刻意用昂貴的器材就較容易的克服雙向網路的世界性難題"漏斗雜訊"和"匯集均衡"問題。
(二) 網路設計順序是:中心(或總前端)---- 分中心(或分前端)---- 光節點---- 支幹線 、分配(或接入)網。在此設計順序中須說明的問題是:
① 分中心(或分前端)的設置:分中心介於中心與光節點之間,起到分解中心過多光節點的管理壓力和數據交換壓力。其設置與否的影響因素較多,其中與行政性區域劃分、用戶群體分布和行政區域的可發展性等因素關系密切。經網路建設一定發展階段後,分中心之間將建立光纖網,提高本網路的數據交換處理能力。
② 預留性功能實現的預先設計:雖然功能規劃中的許多功能近期內不能(或不打算)開通,但設計時需預先設計。如現場直播、交通路口、銀行、賓館監控等需要用到單獨一芯光纖,在光纖設計敷設時,就應一同敷設,待需要開通該功能時,只需加上頭端和末端設備便能方便的實現上述功能。
③ 網路的互聯性問題:我們現在規劃設計的網路可能是一個單一的局域性網路。隨著多種功能的開發,廣電網路的國家級、省級、市級以及相鄰省、市級網路之間的互聯、互通就會變為現實,同時廣電網與電信網、計算機網都會面臨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等問題。因此,在網路的規劃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多種網路聯接,並留有充足的介面。
(三) 光節點的設計:
筆者推薦光節點的設計採用用戶數為3—5千戶左右或者小於1Km的半徑區域。這與許多刊物宣傳的光節點用戶數為500戶左右是相差甚遠。
提出光節點500用戶的原因是擔心三個方面:一是系統載噪比(C/N)指標,二是當雙向HFC網路開通互動式業務時,用戶端通信速率帶寬,三是雙向HFC網路的漏斗雜訊。
1、系統載噪比(C/N): 一般的系統技術指標參照《有線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范》GY/T106-1999規定系統載噪比≥43dB,網路設計時都留有一定餘量